第343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372
  “本州世家豪族願意以130錢一石的價格,出售50萬石粟麥。”

  甄堯話如石破天驚,幾乎驚掉眾人下巴。

  “這個價格。。。”突然降價三分之一,幸福太突然,劉備百思不得其解。

  甄堯:“價格嘛,好商量。君侯要一時周轉不開,可用貨品支付。”

  反長即妖,劉備忍不住問:“價格不貴,可這麽大的量,總要告訴我為什麽降價,是不是糧食有些問題?”

  甄堯有些猶豫,向崔琰、張世平投去詢問的眼神。

  張世平兩邊都不得罪,閉口不言。

  崔琰是個實在人,開門見山說:“這倒不是,鄙州糧食播種麵積大量增加,眼看瓜果蔬菜越發多了,中原的冬麥還有一個半月收獲,鄙州有些人就有些坐不住,讓我們來牽頭作個說客。君侯要是嫌貴了,110錢也可以。”

  被崔琰一句話少了1000萬錢,甄堯聽得肉疼,張嘴想說什麽,卻被瘦小的弟弟拉住。

  劉備:“你們來雪中送炭,怎麽好意思讓你們降價,還是130錢吧。”

  二千萬的淨利潤,兩人竟相互推讓?!一時之間,眾人驚歎、訝然、迷惑,百相皆生。

  甄堯的弟弟噗嗤一笑,露出兩顆虎牙,聲音清脆:“賣的人降價,買的人漲價,真真是一副奇景。不如一人讓一步120錢成交?君侯若嫌便宜,就多買幾十萬石。”

  這瞬間一笑,如百媚生花,劉備心裏恥笑男人笑這樣狐媚,甄家的兩兄弟缺乏陽剛之氣,好生奇怪:“好,那就再加20萬石!用金、銀、貨物交割!

  這位小郎君真會做生意,請問如何稱呼。”

  “小子還沒成年,家人都叫小五。”

  一項6千萬生意達成,甄堯兄弟和東萊諸人雙方都鬆了一口氣,自覺大賺,前者逃過糧食快速貶值,後者避免糧食鏈條斷裂危機。

  。。。

  甄家帶來的第一批二十萬石就在黃河邊上,數日之後,運入東萊。

  壓在劉備心長達半年重擔,終於卸下,這一刻他拉起甄小五左手,高舉雙臂,向天大笑三聲:“有心人天不負,百二秦關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我們有糧食啦,諸位我們不會再挨餓了!”

  百姓節拜伏於地,高呼萬歲。

  甄小五好容易掙脫,嚇得躲哥哥背後道,隻露出個腦袋,紅著臉,捂住耳朵,就像一隻受驚的小兔子:“劉府君怎麽這樣,一言不合就牽手。”

  甄堯:“非也,這是天道酬勤,仁者多助。”

  萬人敬仰,百姓拜服,甄小五從來沒有經曆過,心裏砰砰直跳。

  第二天劉備即大擺筵席,宴請甄堯兄弟、崔琰、張世平。席間甄小五見徐萱成熟嫵媚,妙語連珠,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徐萱見一個青年男子肆無忌憚瞪著自己,心想大家弟子,竟然如此無禮!有心捉弄,便以感謝售糧救了災民為名,向甄堯兄弟敬酒。女子敬酒,自然意思意思,男子喝酒,當然要盞到杯幹。三杯下去,甄堯就有些輕微眩暈,甄小五更是臉紅得滴血。

  徐萱接著又鼓動其他人向甄堯兄弟敬酒,不一會甄堯就尿遁逃亡,甄小五更是不堪,睡倒在席上。主賓一逃、一醉,這宴席就散了大半。

  劉備輕責道:“萱萱,可是把人家灌倒了。”親自攙扶甄小五回院。徐萱在前麵打著燈籠。劉備雖不至於醉酒,腦袋、手腳卻也不像平日利索,竟然跌了一跤,手臂撐到甄小五胸口,隻覺柔軟異常,一時呆住了。

  徐萱:“夫君,看個男子那麽入神。”甄小五臉色蠟黃,脖頸肌膚卻異常細膩,“難道,是個雌兒?”

  。。。

  甄堯回冀州催促糧食、分配貨款,甄小五帶人留守東萊交割,平日大把閑暇,常常到野外看花、看風景,劉備不可能次次相配,便讓徐萱做配。一次、二次之後,甄小五終於反應過來,身份被識破,倒是去了尷尬,與徐萱姐妹相稱。偶爾私下穿著女裝,端的清麗脫俗,純美如仙。

  甄小五:“君侯為姐姐所寫女兒美不美詩歌,已廣為流傳,真是羨慕姐姐。”

  徐萱頗詫異:“妹妹喜歡詩歌?那我讓夫君給妹妹也做一首。”

  甄小五:“何必呢,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之後

  冀州降價造成了連鎖反應,其他州郡官員,大商人,大地主,如汝南袁氏、陳王劉寵、淮埔陳氏主動聯係,要求賣出大批糧食,有的主動把價格壓低到100錢左右。

  同時,交易給他州的金圓、銀圓、貨物既平衡了東萊財政,給靜海錢莊增加了底氣,還避免了青州因為貨幣供應量大增出現劇烈通貨膨脹。

  。。。

  有了糧食,劉備即開設青州書院

  最適合教育諸葛兄弟和一眾青年的,不是諸葛玄,也不是以研究學問為己任的儒宗鄭玄一係,而是是儒法並重的潁川學派,或者重視學以致用、重視軍事的關西學派馬融、盧植、皇甫嵩之類。

  可惜盧植遠在雒陽,劉備偶爾指點一下可以,卻沒有長期教授天才學生的自信,目前也就在潁川、涿郡都遊過學、博采眾長的邴原最合適。

  可劉備又不能不思考後續政治問題,曆史上的邴原在北海待過,北上遼東、南下徐州,跟劉備頗有交集,卻始終沒有投靠劉備。就算目前看來,雖屢次拉攏,邴原亦未完全為之所用。劉備不擔心邴原教不好,而是擔心他把諸葛家的幾個孩子,其他官吏、將領的子弟帶偏了立場,那就哭都哭不出來。

  交給鄭玄的徒弟,有了師叔、師侄的羈絆,諸子弟傑出者入劉備囊中,也就順理成章。贏得下一代就是贏得未來。隻可惜缺了律法、軍事一塊,需要未來補充。

  十年樹人,教育是大事,更是費時費錢的事。鄭玄及其其子弟、邴原、管寧、徐嶽等學者開門授課、學生脫產學習隻能是精英教育,徒弟們的出路主要也是學者、官吏,可以稱之為大學。

  漢代大部分人無法脫產,也並不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學習,大多數隻要認二三千字,懂得算數和常識,即啟蒙教育,相當於小學。

  青州書院自然是大學,鄭玄做山長,吸引全國優秀之士前來求學。

  可天下英傑如此多,傑出之士多挑挑揀揀,劉備豈能得盡天下優秀之士!

  於是亦設一“小學”,劉備自任山長,培訓官吏、將官,初級班識字,中高級班學習農業、算數、軍事、航海等基礎,提高現有下屬之能力。

  從此劉備除了君侯、府君之外,亦有了新稱號--“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