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沒地位的幽州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196
  折返而歸的劉備軍,其實隻有前麵一千烏桓騎、千餘漢騎屬於老兵。

  餘下四千全是虛張聲勢的普通壯丁或步弓卒,不少人騎馬快了會掉下來,配上劉備給的皮質馬蹬,也僅僅算得上勉強會騎馬,馬上根本開不了弓,一次衝鋒竟然有百餘個掉地上,幾百個撞在一起慢成龜速,幾十個傷到戰友。

  怎一個亂字了得。

  隻是仗打的就是氣勢,叛軍見援軍莫名其妙變成了官軍,一口心氣就餒了。

  叛軍久戰疲勞之師,被兩千老卒夾擊,力量上就有不支,就會產生畏懼;看到後麵還有數千官軍騎兵,就從害怕演變為想著逃跑,根本缺乏識別官軍偽裝的理智。

  叛軍步卒一些想著逃跑,一些還妄想著抵抗,後麵則不明就裏,互相推揉擁擠之間,隊形就混亂,無法抵擋官軍嚴整的隊形的擠壓,步步後退。

  叛軍騎兵坐得高,看得遠,更加心膽俱裂,特別是丘力居屬下烏桓騎自備馬匹出征,暫時順利四處搶劫,戰事不利率先出現逃亡,數十烏桓騎兵逃走進而引發數百、數千騎大規模逃竄。

  “回來,一群膽小的兔子,回來啊!”

  丘力居見事不可為,立即折向北,從盧龍塞逃竄出塞。

  “攔住他們,一定要攔住他們,殺賊首者賞百金!”盧龍塞之南、叛軍以北的劉和,急忙將兵阻擋。

  “攔住他們!”祖茂、鮮於輔、程普等將怒吼著一齊向南殺來。

  “狼王雖老不是白馬將軍的對手,難道還打不過你這個毛頭小子!”丘力居眯著眼睛,“為了明天的太陽,都給本王殺過去!”

  戰場有一定寬度的情況下,騎兵是很難被捕獲的,尤其是烏桓騎兵從小騎狗、騎羊,大了騎馬,仿佛就如長在馬上,兵器鎧甲雖然不如漢軍,騎術大多勝之,一群騎兵分分合合,曲折彎轉,分進合擊,飛馳射擊,反射回射,比多數漢軍熟練得多。

  劉和部隻來得及留下幾百烏桓騎,剩下隻能悲憤地目送丘力居部北逃。

  丘力居的主動逃跑,導致張舉、張純數萬人的潰敗,兩人也是弓馬嫻熟之輩,趁漢軍尚未合圍,士卒還有些鬥誌,扔下步兵向北逃竄。。。

  戰後,公孫瓚因功為降虜校尉,兼領遼東屬國都尉,劉和外放縣令。

  劉備隻是加300戶,最令劉備鬱悶的是,朝中征他回雒陽為議郎,從2000石都尉,降為600石,原因是他太年輕,沒地方安置。

  。。。

  盧養率先回到雒陽,向盧植匯報整個戰役經過:“盧龍之戰,是一次醞釀數月的決戰。戰前,叛軍、烏桓聯軍超過五萬,騎兵過半,公孫瓚、劉備、劉和聯軍四萬餘人,騎兵萬餘。

  從力量對比上看,後者擊敗前者幾乎不可能。

  公孫瓚、劉備采用不斷襲擾、聲東擊西、攻其必救、圍點打援等計策不斷調動叛軍,分散叛軍力量,迫使叛軍從堅固的城牆寨子中走出,不得不在不利情況下決戰,落入漢軍設下已久的圈套,可認為是一次媲美古代名將般的戰例。殲敵五千餘人,俘虜二萬餘人,成功消滅張舉、張純主力,唯一可惜的,是沒能抓住叛亂敵酋,也沒能完全殲滅或降服叛亂的烏桓。”

  盧植:“你就知足吧,能將叛亂的遼東、遼西、漁陽、右北平四郡烏桓趕出盧龍、碣石,保證幽州涿郡、廣陽、漁陽、右北平郡,遼西郡西部不受叛軍蹂躪,功莫大焉!”

  盧養:“都怪劉和那小子擋不住叛軍,隻要殺掉張舉、張純、丘力居,皇帝陛下一定以封侯回報!”

  盧植:“劉和是一塊璞玉,畢竟沒多少領兵經驗,隻是又其父劉虞支持,前途怕是不可限量!”

  盧養略帶酸意的說:“劉和比我還小點,完全是跟著公孫瓚、劉備混些功勞,竟然外放縣令,還蒙皇帝陛下親自召見,詢問北方局勢,可謂恩寵重視之極。”

  盧養不可能對劉和有多少認可,當初公孫瓚、劉備指揮軍隊,他盧養負責輜重後方一應事務,劉備雖喜歡指手畫腳,但處處維護,常推功與盧養,歸過於自身。有了功勞,有了好處,覺不忘把分潤給盧養。

  劉虞控製幽州局勢後,劉和插入其中,把公孫瓚、劉備的前敵指揮二人轉,變成三角,搶走了軍功。

  劉虞插入後方事務,作為徐州東海人,能夠得到糜竺等人徐州商團的支持,完全蓋過了盧養在後勤工作上的所作所為,搶走後勤保障上的功勞。盧養既少了功勞,由從一方長官變為事事必須請示匯報的小吏,任誰也絕不高興。

  盧植也感同身受:

  “昔日光武皇帝能夠平定天下,多靠幽州上穀、漁陽等地邊郡騎士、烏桓之力,多依靠冀州之百姓、豪族、錢糧,寇恂、蓋延、王梁、郭涼四位名列雲台二十八將,可惜幽州之功臣,卻無人入主中樞為相,豈不悲哉!

  當光武時,幽州依靠軍功起家之名將,雖然無緣朝堂要職,還算能位列國家世族大族,兩千石世家不少。

  後光武皇帝廢郭皇後,重用南陽係功臣,為他打天下的冀州功臣多被貶斥,連帶幽州功臣子孫亦遭到貶斥、除掉封國,豈不悲甚!

  自從光武皇帝之時候,尚且有寇恂為太尉、王梁為河南尹,之後百年,冀州、幽州竟然幾乎無人為三公!”

  盧養:“冀州崔烈為司徒,建議放棄涼州,被議郎傅燮當庭嗬斥‘斬司徒,天下安’。崔烈的說法的確偏激,可目前涼州還不是處於半分裂狀況,崔烈之語反倒是說明他有才幹和遇見啊!何況傅燮隻是一個議郎,竟敢當著眾臣麵前,建議皇帝陛下斬殺司徒,不正是說明咱們冀州、幽州人沒地位麽!”

  涼州多三公九卿、二千石高官,如段熲為太尉、皇甫嵩曾為車騎將軍,董卓、夏育等為二千石,涼州人卻守不住涼州;幽州人能依靠自身力量剿滅叛亂,卻無三公,二千石也相當稀少。本來盧植有希望,可恨被臨陣換將,何嚐與幽州世家的衰落分得開關係。衛尉陽球被捕而死,依然說明幽州人在皇帝心目中不那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