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挖角黎陽營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287
  黎陽營建築在黎陽城以西一片天然台地上,城基經人力夯高,北俯清水、南望黃河。居水陸之要衝,處司隸河內郡、冀州魏郡、兗州東郡之交,可北上鄴城,東下濮陽,南入陳留,西歸雒陽、溫縣。

  黎陽營名為“營寨”,實為城塞,長寬不過各數百步,內裏東南有都尉府,西南有不小的武庫,中間以甬道相隔,都尉府內設有糧庫。

  城塞北部分布著軍營,校場,馬廄,鐵器、鎧甲、弓箭、木工、皮革等作坊,以及各式生活設施。整個城塞隻有東西南三門,無北門。

  參觀了城塞,劉備就有感慨:“本官見諸屯之中,就數你屯軍容嚴謹,士卒整肅,士氣頗佳,精氣神足,不是普通屯能比,為何在後方看管糧草緇重?”

  趙浮大囧,斟酌言辭好一陣子:“可能是郭都尉認為其他人能力在下臣之上吧。況且軍馬未動,糧草先行,守護緇重亦是要緊之事。”黎陽都尉乃是司隸馮翊人,名郭典。

  劉備:“那就讓本官看看黎陽營的緇重是不是名副其實。”

  趙浮:“黎陽營既有駐軍,經常承擔平叛任務,因此武庫頗大,中有鎧甲數千,刀劍矛戟弓弩各萬餘,箭支弩矢過十萬壺。”

  為了表現出黎陽營維護工作做的漂亮,自己守護緇重盡職盡責,趙浮盡往好的說,盡往多的說,盡挑光鮮的一麵給劉備等人看。

  王翁、吳嶽等人都是第一次進入武庫,隻見矛戟如林,刀劍如枝,鎧甲滿積累,箭矢成捆,仿佛進城的邊鄙之民,皆嘖嘖稱奇。

  吳嶽打開幾個包,隻見刀劍都用油布裹好,矛戟頭、箭矢頭都用油脂塗抹,以防生鏽、蟲蛀:“管理得真是謹慎!”

  劉備亦讚歎道:“黎陽營不愧與京兆虎牙雍營、北方漁陽營並列的三大營。

  趙屯長不愧黎陽營之驍將。”

  趙浮麵露喜色:“謝大人誇獎。”

  劉備在一張空白文書上刷刷刷的書寫了些字,遞給趙浮。

  趙浮馬上就笑不出來了:“鐵甲一千、皮甲三千,騎盾、步盾、大盾各一千。

  長短刀劍共六千、矛戟共二千,斧鉞棒錘八百。

  弓三千,弩二千,箭枝弩矢各二萬壺。

  劉侯是想武裝萬人麽?”

  劉備翻了個白眼:“這點兵甲這就夠五六千強卒全副武裝而已。”

  趙浮看了看文書上麵的北中郎將的印章和盧植的簽名,快哭了:下官要是不同意,就是抗命!

  要是同意,郭都尉回來即使不把我杖殺,也一定降職為小兵,到城頭做先鋒。

  劉侯何必要與我一個小小屯長計較,饒了下官吧!”

  原來劉備準備了大量空白文書,上麵蓋著北中郎將盧植的印章,以便於協調地方,還有數十個印綬,以任命官職。

  劉備大笑:“你想立功麽?”

  趙浮:“當然想,否則也不會把軍隊整頓嚴肅,兵甲管理妥當。”

  劉備:“那好,本官給你指一條明路,抽調你屯與我一起北上幽州,你可願意?”

  趙浮:“這,太突然了吧,讓下官想想。”

  王翁嚷嚷道:“想什麽想,讓你跟隨是看得上你。

  侯爺十年間從一個士卒升為兩千石騎都尉,戰無不勝,斬獲無數。

  侯爺故吏武有典韋、關羽、劉朗、張飛等,文有劉德然、任旐、邴原都從平民一躍獲得官職,就是我也做了屯長。”

  見趙浮頗為心動,劉備繼續誘惑:“趙屯長是哪裏人?”

  趙浮:“在下常山郡人。”

  劉備:“可是巧了,太原臧(旻)府君曾是本官上司,正整兵出井徑資源常山,你若是想回鄉,本官也可以舉薦。”

  “那感情好,二月以來,許久未得到父母、兒女、宗族的消息,心裏怪擔心的。”趙浮急忙回答,見劉備似笑非笑,想了想就明白,頹然道,“張角起於巨鹿郡,如今既沒有信使過來,說明道路也已斷絕,便是想回去也不可能。”

  劉備:“知道就好,勿要做逃兵,免得軍法難容。”

  趙浮:隻是我實在不明白,劉侯要如此多的兵器,要怎樣才能運回幽州?難道很像張角一樣撒豆成兵,變出數千人,穿上鎧甲兵器打回去麽?幽州有武庫,又何須從從黎陽武庫運輸?”

  吳嶽亦很好奇,但他沉默寡言,喜歡多看多觀察,不願多問。

  劉備:“走,我們出去看看。”

  。。。

  黎陽營北麵清水、南麵黃河之之上,不知何時,竟然聚集了數十艘船隻,黎陽營的士卒們都爬上城樓、握緊武器、弓弩上弦,緊張的盯著這些船隻。

  劉備:“別緊張,莫動手,自己人。”

  數十人穿著漢軍服飾,打著劉備旗號,下得船來。當先一個文士行到城塞下,揚聲道:“兄長別來無恙乎,小弟來遲一步。”

  趙浮問:“他們是?”

  “幸會,騎都尉屬下參軍荀攸拜見諸位將軍。”原來荀攸早就跟劉備商量好,帶著大量船隻,前來黎陽接收裝備、糧食。

  趙浮:“有如此多的船隻運輸自然不難,可是清水河流域黃巾活動猖獗,不怕中途被劫走嗎?”

  張梁攻下了清水以北的安平郡,張寶稱地公將軍攻下了清水流經的清河國(又稱甘陵郡),清水自然不安全。

  劉備指著南麵:“誰說從清水運輸!荀參軍走黃河,順流直下進入渤海,再借春季的東南風北上幽州!”

  “這不可能吧!船不會翻嗎?”趙浮、吳嶽都眼珠子都快掉了一地,在這個時代,大規模的海上航行,對他們這些內郡人來講,無異於天方夜譚。

  荀攸和王翁相視一笑:“你們的船會翻,可我們的不會。我們已經走過多次了。”

  。。。

  趙浮也是個有決斷的人,既決定投效,就立即行動,不僅組織士兵把劉備的兵器鎧甲運上船,還附帶請劉備再寫了調令和支取糧食的公文,將五千石糧食運走。

  趙浮上了船,忽然說:“不對不對,方向錯了!劉候,我們去渤海,應該往西從清水口入黃河,然後再順流東下。”

  劉備:“哈哈,錯不了,荀攸他們去渤海。至於我們,順著清河向東北,去渤海郡!”

  “劉侯誤我!”趙浮感覺過去三十年受的驚嚇也沒今天一天多,“清水周邊黃巾數十萬,我們這點人是羊入虎口,自討苦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