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牢獄之災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470
  盧植、袁術、劉岱等人都建議逃亡,以免下獄。

  跑,不僅意味著丟官去職,更意味著在官場上多年奮鬥付出,一旦付之東流。

  劉備輾轉反側,一夜未眠,披衣而起寫了一份有情有節的奏章自辯,大意為:“臣年幼喪父,無過庭之訓。家母編席織履,含辛茹苦以養育,節衣縮食以啟蒙。

  臣少時多為族中所欺辱,祖產為叔父、堂兄侵奪,年十五因交不上賦稅而從軍,幾乎死於上穀。有人說臣父是黨人,臣還真沒有接受過黨人的幫助,否則也不會如此艱苦。”

  這些話,既是自辯,也欲將對家族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後僥幸不死,積功入雒陽為郎。陛下不以臣卑鄙,以劉氏子弟待之,遂得仰慕天恩、引為近臣。臣振奮精神,單精竭慮,南下江淮、西至西域,東到大海,北上草原,遠涉數萬裏,無日不思報陛下之恩。”

  緊接著將大大小小的功績數了一遍,然後說,“臣能有現在的功績,一賴皇帝陛下提拔,二賴同僚、下屬支持,三賴奮勇殺敵。

  臣幼時未嚐得慕天顏,貧窮困乏,食不足果腹,衣不足暖身。故汲汲於錢財,曾利用職務之便,買賣馬匹糧食,而關卡守衛不敢阻擋。錢財大多用於養士卒,以求為國立功。

  臣年紀略長之後,每憶陛下之殊遇,常歎息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繼而按律納稅賦不敢再犯。

  陛下素知臣善於經營、理財,臣之錢財、土地,主要是合法經營而來,指責臣不法而得千萬資產實為汙蔑。

  臣少時無知而犯錯,如果陛下和三公要罷免臣的職務,臣無話可說,也願意用錢財來贖罪。隻是希望能繼續為陛下之吏,繼續為國家和陛下積累錢財、抵擋賊寇。

  臣不勝感激,痛哭涕零。”

  寫完表章,已經淚流滿麵。

  王榮給劉備披上衣服:“真有這麽嚴重嗎?”

  劉備遞給王榮一封信:“明天一早你和兄長就離開,先回娘家去避避風頭。”

  王榮打開一看“涿郡涿縣男劉備,與趙國邯鄲女王榮,婚後無子,感情不諧,故和離之。”

  王榮的眼淚瞬間掉下來:“你不要我了嗎?”

  “這次多半下獄,或者逃亡,怎能牽扯你。”

  王榮將信在油燈上點燃,哭道:“我不走,死也要與你一路,黃泉路上也不孤單。”

  。。。

  “楊公安好?”

  蘇固現在擔任使匈奴中郎將臧旻屬下從事,從北疆回來,給楊賜帶了幾件厚厚的羊皮大衣,羊毛衣,狼皮手套。

  司徒楊賜年紀大了,畏寒,穿上了就舍不得取下來:“多謝,這些禮物,我十分喜歡。這一年在北疆過得如何?”

  蘇固感激楊賜謀劃,楊彪帶頭揭發王甫、段熲,為蘇家搬開頭上大山,故而隻管挑著好話說。

  半響,楊賜發覺不對:“你來做說客?”

  蘇固這才老老實實地說出來意:“還請楊公高抬貴手,放劉備一馬。”長跪在地。

  楊賜長歎:“你不懂,他這次不僅犯了罪,還背上黨人身份,曹節不會放過他。即使我是司徒,也怕改變不了陛下心意。”

  蘇固:“劉備的父親劉弘,因包庇黨人之罪,下獄、丟官,如今去世已約十年。沒有證據可以斷定劉弘本身是黨人。”

  楊賜:“我征辟的泰山人孔融,其兄孔褒也因包庇黨人而死,孔融出來做官,這符合大漢的律法。

  可你我都不知道,別人手裏還有沒有其他的證據。

  不說這些了。自段熲去後,關西將才凋零,隻有皇甫嵩、泠征、董卓等數人,關東將才鼎盛,臧旻、朱俊、陶謙、盧植、劉備數之不清。

  我現在老得快走不動路了,常歎息關西人才青黃不接,你可願意回洛陽助我?可先為司徒屬下的掾屬。”

  。。。

  德陽殿上

  太尉劉寬慷慨而言:“侯爵和戶數,代表著臣子對國家的貢獻、軍功,如果因為出生而否定一名將領的殺敵功績,既不符合國法,又不符合情理。

  今天,如果因為劉備父親的原因而否定劉備的功績,明天,就會有人用其他理由否定更多將士的殺敵之功,到時候邊疆的將士憑什麽冒著生命危險去殺敵衛國呢?”

  曹節在小宦官攙扶下,顫巍巍落坐,冷冷地說:“有功則賞,有過則罰,竇憲兩伐匈奴、段熲平定兩羌,功勞甚於劉備多矣,犯了國法重罪,還不是說殺就殺了!”

  曹節臉色慘白,陰深深的,“殺”字更增一份陰冷。竇憲、段熲的例子,不容辯駁。一時間眾人懼而閉口不言。

  隻有司空張濟表示:曹大長秋說的有道理。

  楊賜見站在後麵的袁隗不說話,心裏一陣發冷,出列道:“張平仲為上穀太守時,貪汙軍餉,連連敗仗,被陶謙、劉備揭發而下獄,必然懷恨在心,其言語多半有誇張失實之處,不可全信!

  竇憲擊匈奴之時,匈奴已經衰弱,功勞雖大,於國未必有益,前麵已有定論。劉備誅殺檀石槐,正當鮮卑之盛,殊為不易!

  段熲與故吏貪腐千萬,而劉備為陛下建言獻策,充溢國庫何止千萬?何況檀石槐死,省北疆軍費,以巨億計,而據禦史核查,劉備走私所得,不過數十萬。

  臣建議,免去劉備之職務,保留亭候之爵位。

  既懲罪,顯國法之威嚴,可警群臣。

  又示恩,表陛下惜才之心,可勵來者!”

  曹節雙眼金光爆閃,恨不得一口將楊賜吃掉。

  楊賜怡然不懼,回瞪回去,以示決心。

  好一會,太尉劉寬又站出來說:“楊司徒和老臣本意,是不能不為國惜此人才,國士之功,必以國士待之!”

  袁隗這才跟著說了幾句話。

  侍中何進張了張嘴,好半響才擠出兩句話:“還請陛下念其往日之功,從輕處罰。”

  在曹節決絕堅持下,皇帝劉宏最後給予劉備免去一切職務,罰款五十金,歸候國閉門思過,三年不得出仕的處罰。

  走出德陽殿,曹節下台階差點摔了一跤,看見司徒楊賜亦老邁,為人攙扶而行。轉頭眯著眼睛看黯淡無光的太陽,無力地喃喃自語:“我和楊賜,恐怕是我先死吧,怪不得他不怕我。”

  楊賜恰巧與曹節目光瞬間相接,轉頭對長子侍中楊彪說:“這天下終究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曹節、劉寬和我,都老了。”

  。。。

  十二月,己巳,立貴人何氏為皇後。何皇後本南陽屠戶商賈家,以選入掖庭,生皇子劉辯,而皇帝隻有一子,故立之。

  侍中楊彪接替何進,出任空玄月餘的潁川太守。

  此時,劉備一家人,告別了漸漸變小的雒陽城和稀稀拉拉的送別者,在雪泥鋪路的泥濘官道上,艱難而行,寒風刺骨,人心悲涼。

  劉備大吼一聲:“我劉備,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