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亂王庭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457
  暮春三月,漠南草原,草長鷹飛,翠綠無垠,牛羊成群結隊悠閑快樂,牧馬人此起彼伏唱起愉快的歌謠,在空曠的藍天綠地之間,時而婉轉,時而高揚。

  “真美啊!還有比春天更美的時節麽?”檀石槐居高臨下,喃喃自語,“春光無限好,隻可惜壽元已進入寒冬,老道士,不知本汗王還有幾回春?”

  一句平常的話,於吉內衣已汗透,在一位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王者麵前,在一個隨時可能殺頭分屍的地方,謊不是那麽好撒的。

  幸虧他長年修行,定力遠勝常人,知道害怕沒用,心中越氏害怕,越麵上越是鎮定:“老道已七十餘歲,須發皆白,能夜禦四女,卻隻禦二女,能日吃二斤粟,卻隻吃一斤半,能啃一個羊腿,卻啃吃一小塊,能不發怒則心態淡然,大王難道不知其中的道理?”

  長壽,是檀石槐的軟肋!也是於吉死死楸住的求生的法門。

  檀石槐雙眼泛出精光,凶狠地仿佛要將於吉看穿。

  於吉轉頭看山下廣闊壯美的草原,一臉無辜,風輕雲淡。

  瞪了一陣,檀石槐感覺一陣眩暈,閉了上眼睛,好一會兒才睜開,疲憊的說:“還望大師教我!”他曾問過侍奉之女,知道老道士不倒翁的威力,知道老道不簡單,有些好奇。

  於吉一振衣衫,擺出仙風道骨的姿態:“不虧不盈,不喜不怒,不暖不寒才是中正平和的養生長壽之道。”

  “若是無欲,活著又有何意義,長生又有何意義?”檀石槐和所有統治者一樣,既想不斷滿足口腹、男女、權力之欲,又想長生久視。

  兩人這一聊,就是小半天。

  至此,檀石槐每日都留於吉治病、論道,身體逐步好轉的同時,對活著的興趣也遠遠大於對政務、女人的興趣。右賢王蒲頭遂得以掌控王庭,代替處理部落之間的糾紛。

  蒲頭初掌大權,興趣滿滿,每天不亮就起來,深夜才休息。

  然而,每天來拜年的人,少則數十,多則數百,蒲頭不可能都認識,分不清楚接近他的人是出於善意還是惡意。

  此外,由於過分年輕,對各部落之間一些繁雜問題缺乏直觀經驗和準確的判斷力,也缺乏足夠讓人信服的威望。

  有一次給檀石槐匯報時被狠狠的訓斥了一頓。

  之後,蒲頭特別害怕再讓祖父失望,害怕被剝奪權位,努力想把事情做到最好,於是經常求教於支亮、莎拉夫人、拓跋鄰等人,而荀攸則扮成小道士,陪伴在支亮、於吉身邊,出謀劃策,左右局麵。

  拓跋部最悲慘時隻剩下不到兩百人,牲畜不過千。拓跋伽羅的父親拓跋鄰,因為貿易有功,漸漸獲得了蒲頭信任,而與劉備的翁婿關係,也讓拓跋部能在大漢與鮮卑的戰爭、貿易之間左右逢源,壯大實力,不僅原來走掉的人回來,還有不少人投靠,部眾增加到三四千人,更占據了大漢放棄的強陰縣,盤踞在富饒的岱海區域,有山有水,有草有鹽。拓跋詰汾更偷學漢人的借山攔水的方式,在兩側山堆土攔溪,獲得充足的淡水。

  莎拉夫人常在檀石槐身邊,最清楚其惡劣的身體狀況,早存了尋找後路的念想,與蒲頭兩人一來二去,該幹不該幹的都幹了。

  蜜裏調油、戀奸情熱之後,莎拉夫人常在檀石槐耳邊吹風,說蒲頭才華非凡、斷法公平、諸部落皆說他有祖父之風。

  。。。

  “這是第三封回信,父汗依然讓我留在左部(東部),理由依然是控製諸部落大人。我大鮮卑本就來自於東方,東部根基最為深厚,反倒是西方匈奴餘孽不少,不時有反叛。”

  一塊好鐵不用在刀刃上?

  和連非常不滿,尤其是在父親重病時被排斥出權力中樞,不僅心裏落差很大,也引起諸部落許多猜測,畢竟蒲頭也有十幾歲,也不是沒有繼位的希望。

  “公孫先生,你說我們該如何,難道真要行萬一之策麽?”

  公孫度沉吟半響,結合草原和中原人爭位曆史,指著天上說:“關鍵是那位到底能活幾年!如果是回光返照,不足為慮,一定會傳位左賢王,即使不傳,左賢王也能搶回來!

  如果那位還能活十年,局麵怕不好收拾啊。”

  草原上環境惡劣,所以人壽命短暫,生兒育女極早,檀石槐不過44歲,二娃和連已經超過25歲,長孫蒲頭15歲了,和連兒子也在騎狗騎羊了。

  再過10年?

  和連眯著眼睛,用力捏著拳頭,眉頭狠狠地皺著,到時候兄長的兒子蒲頭、扶羅韓、步度根都正當青春年少、武勇有力,自己卻即將進入草原人眼中的老年,還爭得贏麽?

  “公孫先生,若老狼王真的康複,本王當如何?”

  。。。

  四月初,和連帶2000人來到彈汗山下,慕容遠來、公孫度等聚集5000人,偷偷埋伏到彈汗山50裏以東山穀中以做援應。

  “那位多半已經重病不治了!”慕容遠來、公孫度一直對諸其他部落大人,千戶長、百戶長們重複著同一句話,說了百遍,即使是謊言也可成真,更何況檀石槐已經半年沒露麵,說他死了也有人信。

  可惜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

  慕容遠來坐立不安,檀石槐幾十年來彗星般崛起,所向無前,多有屠戮,是草原上的神人和汗王,即使重病,也給任何草原人極大的心理壓力。

  公孫度不經意間鄙視地瞥了一眼慕容遠來及其躁動的屬下,心道“不是幹大事的人!”

  轉頭見自己的黑衣眾寂靜無聲、整齊有序,滿意地笑了笑——家族和養父還是沒有嫌棄,給他派來了上百公孫家的精銳,據說有些跟那位名義上的小叔父打過仗。養父向來不喜歡那個有胡人血統的小叔父,這次拉下臉去求他,都是為了我啊!

  想著這裏公孫度眼眶有些濕潤:親父早已去世且止步於小吏,都是養父公孫琙為我請教名師,動用老關係,才官至冀州刺史。都怪那個該死的劉備,害得我犯下大錯,有家歸不得,不能侍奉養父膝前盡孝!於是越發痛恨劉備。

  幾年來公孫度變易姓名,持兩端以獲利,武裝走私大漢的鐵、兵、甲、糧入草原,深得和連信任。平日常居遼西、遼東塞外,有家族子弟通風報信,漢軍來時,公孫度早就退走。哪那個部落跟他作對,則將其情報通報給漢地,借大漢之軍打擊敵人,再招攬收容被打殘離散的小群牧人,部眾擴大到大幾千人,牲畜不計其數。

  “這次風險很大,若左賢王能成功登頂,我就是建議、擁立之功,必能獲得後報,封個王、候也是可能!”公孫度美美的想著。

  沒有注意到,陣中不起眼的角落,那個不討人喜歡的小叔父,正躲在黑衣騎兵中吃著幹羊肉、喝著羊奶,靜靜地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