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求長生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261
  莎拉夫人來自西域,對流行西域和中亞的佛經有異乎尋常的興致,支亮作為西域來的高僧大德,既精通各國語言,又都是同方向之人,很有遇故知的感覺,很快贏得信任。

  蒲頭因愛慕莎拉,於是也常向支亮請教,既是為了學佛法,更多是為了找借口與莎拉相會,為此,專門在彈汗山北麓給支亮建設了簡易道場,每日聽佛念經之人,從數十人,逐漸增加至上千人。

  草原上有許多不同部落,來源複雜,各有淵源,有東胡、林胡、鮮卑、烏桓、匈奴、戎、狄等之分,頭人各有私心,不同部落民認可的道德規範不一,在檀石槐統一之前,許多甚至互相有數代的世仇血仇。

  蒲頭不認為檀石槐死後,憑自己的威望能夠獨自壓住各部落頭人,這也是以前不敢爭奪大位的主要原因――沒這能力和聲望!

  如今聽了佛經,在支亮麵前,許多不同部落的人能暫時放下仇恨,甚至盡釋前嫌。蒲頭於是求到支亮跟前,請求拜師。

  支亮燃三炷香,說要向佛祖、師傅請示,一柱香之後突然大驚失色:“你是否背上有三顆黑痣?”

  “師傅怎麽知道?”蒲頭驚得下巴都快掉了。

  支亮:“師傅說你是師叔祖三藏法師轉世,羅漢金身所化,三顆星對應佛們三藏,自帶慧根,所以才會喜歡佛經,一學就懂!”

  “有這事???”蒲頭已經被支亮的騷操作弄傻,隱隱約約又覺得興奮,仿佛一天康莊大道擺在麵前。

  “蒲頭從小就有善心,尊敬祖父、和睦叔父,愛護弟妹。百姓有缺衣少食,病痛呼叫的,他往往給衣食,請薩滿醫治。”莎拉夫人在旁邊狂點頭。

  蒲頭一想,還真是這麽回事兒!自從父親死後,自己的性格從飛揚跋扈,變成懦弱善良,正因為孝順懂事,檀石槐才力排眾議立為右賢王,叔父和連見他軟弱恭敬,不以之為威脅,這才安安穩穩數年。

  “不敢收師叔祖為弟子,今日貧僧就替師收徒,今後你就是貧僧的師弟,法名支藏。”支亮履行了一係列手續。

  蒲頭雙掌合十就是一禮:“支亮師兄,貧僧有禮啦。”

  支亮:“師弟本金身羅漢,為佛門護發,可帶發修行。”又吩咐他念經、修行、慎欲、靜心、少殺生、少飲酒、喝茶水等等,並表示隻要做到,可享長壽。

  蒲頭喜歡得無以複加,表示一定遵守。遵循佛法,就能夠更好統治聽過佛經的人,借助“轉世羅漢”“佛門護法”,就能跨過部落的界限,將自己的影響力覆蓋到整個草原,成為草原貴族、牧民們真正的領袖!

  。。。

  與支亮的一帆風順相比,於吉的經曆曲折得多。

  於吉講道經,第一日聽者數百,之後越來越少,還有薩滿當麵罵他。

  荀攸研究後建議,草原講究弱肉強食,道家講的清淨無為與草原世界的情況完全相反,即使是佛門支亮,更多在草原講因果、智慧。

  於吉隻好轉變思路,開始行醫治病。中原的藥物種類、醫學理論豐富得多,於吉又有秘傳道術、武藝、技法旁身,治好了許多草原薩滿、巫師治不好的病。

  不久於吉的名頭傳到檀石槐耳邊,本著死馬當活馬醫的精神,檀石槐同意招於吉治病。

  吃了藥,檀石槐發現自己稍微好了些,四肢不那麽腫脹,精神也好了些:“大師果如使大地複蘇的春風,我可否恢複狼王的力量?”

  於吉:“生老病死,世之所常。汗王征戰數十年,內外傷遍布,醫治不當,隱患深埋。此外,吃食油膩,血脈不暢,草原氣候嚴寒,又加劇了身體不適。汗王的身體,老道不敢保證。”

  檀石槐:“我位居百萬人之上,建立闊擴偉大的草原汗國,有大功於草原,難道不能天賜壽元,永得長生?”

  於吉:“昔日秦始皇囊括四海,為千萬人之上,於是東求齊國方士出海尋蓬萊仙山,西求巫祝尋西王母,最終不過年50而亡。可見權位非能促長生者也!”

  “危言聳聽!來人將這老道押到營外砍了!”

  於吉嚇了一大跳,怎麽一言不合就動刀,真不是好人。麵對兩個如狼似虎的衛士,不知使了什麽手段,兩人隻覺得眼前一花,腦中短暫幾秒宕機,就被於吉逃脫,遠遠立在帳門口。

  於吉怒道:“我好心救你,卻得如此待遇,汗王非誠心者,終求不得長生!”

  檀石槐被於吉剛才鬼魅般的表現震撼了,回想剛才與這老道近在咫尺,若他要我性命,以我現在病重之身體,豈不是隨手牽羊:“大師切勿動怒,剛才本汗隻是用人試試大師本事。如今看來大師有鬼神之能,還望恕罪,救救本汗。”

  於吉隻說:“老道今天施展醫術,已經乏了。”

  檀石槐:“那是自然,快,給大師最幹淨寬敞的帳篷,供應最好的乳酪,配上最漂亮的女子,最肥美的鮮嫩的羊羔,供大師修養。”

  。。。

  第二日,檀石槐又讓於吉診治:“還望大師教我長生之術,本汗願以傾國之力報之!”

  當即讓莎拉夫人帶人獻上黃金白兩,東珠10顆,美女10名。

  於吉隻取兩金、兩珠,其餘的都不要。

  檀石槐:“本汗好意,大師為何推卻?”

  於吉:“汗王可見過部落60以上老者,是否舌頭留存,牙齒脫落?舌頭柔軟,牙齒堅硬,而是以柔能勝剛,柔能長存!”

  檀石槐略一回憶說:“果然是這樣。”

  於吉思索著早準備好的說辭:“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曆代草原汗王平日所用者金鐵之兵,所行者征戰仇殺,所憂慮者權位子孫,所謀劃者成功,所厭棄者失敗,皆至剛至陽之行,造成殺戮無數,自然也會有反噬,大傷陰德,又無陰柔持久之計鎮壓消弭反噬,所以難以長壽。

  如今,大王部落中尊重的是年輕壯士,所摒棄的是老病傷殘,無形之中,沾染了無數因果,匯聚了太多怨恨。

  大王不尊長者而望求長壽,動輒殺生而望求長生,豈不可笑?”

  “來人,將此奸細綁了!”檀石槐大怒:“臭道士以為有法術奇技,就敢為漢人說客,胡言亂語,誹謗國策!本汗不信你是天上的蒼鷹,一隊兵也製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