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帶血的資本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435
  王斌癱坐礦井外麵,不遠處的樹上,幾個血淋淋的頭顱,隨著春季混亂的季風,四處飄蕩,互相碰撞,仿佛訴說著他們的不甘,又像在彼此告別。

  這幾個人,不是王斌砍的,但脫不了他的因果。

  他沒有那麽大的膽量,至少目前,上陣不多的情況下,很少沾染血液。

  “荀攸怎麽會有如此大的膽量,平日看起來文文弱弱的一個人,在危機麵前竟然寸步不讓。”王斌趕緊把目光收回,二三個時辰前發生的事,讓他有些過分神經質了。

  早上,野性難馴的鮮卑俘虜們,在幾個過去曾經是軍官的俘虜帶領下,拿起短鋤將礦坑口監工的漢軍和烏桓人包圍起來。

  王斌那時候幾乎隻有一個念頭:跑!

  荀攸全然不同,冷靜地近乎冷血,迅速拿起一名監工的弩,抬弩就射。

  王斌以為這箭會射飛,沒想到正中一名鮮卑頭領,這麽近的距離,當即就倒下。

  大多數礦工們愣住了。

  隻有少數幾個,在一個外號叫野馬頭領帶領下,依然大吼大叫,拿著短鋤,向王斌、荀攸衝來,一幅魚死網破的氣概,迎接他們的,是無情無盡的箭矢。

  荀攸指揮來援的漢軍和烏桓人迅速占據礦坑周邊的高地,長兵短兵結合,居高臨下,將暴動的鮮卑礦工壓製在坑內。又將沒有附逆、平日表現良好的礦工烏蘭察等立即升做新頭領,當即發給他們衣服和吃食。

  礦工們看著溫暖的衣服,香噴噴的吃食,一開始的衝動漸漸消去,剩下的都是恐懼,不知道會不會被全部殺掉。

  荀攸將野馬等剛才被射中的、或還敢反抗的幾個,拉到高地上來,又令新選出的頭領烏蘭察甄別、詢問叛逆、串聯的主謀者,一審之下,果然是剛才吵鬧最凶的野馬幾個,幾乎都是以前的軍官。

  “殺掉他們!你們將獲得獎勵!”荀攸指著不斷流血的野馬幾個,對烏蘭察等人說。

  烏蘭察拿著把鋤頭,畏畏縮縮地靠近,被野馬瞪了一下,想起對方往日的威風,一屁股坐在地上,鋤頭也掉在地上。

  荀攸:“殺掉他,以後就是監工中的一員,不用每日進礦坑。”

  烏蘭察奮起勇氣,在野馬越來越驚恐的眼神中,一鋤頭砸向腦袋。

  這,就是投名狀!好幾個礦工跟隨烏蘭察幹了類似的事情。礦坑旁邊的高地上響起的叫聲,讓還活著的鮮卑礦工久久停留在恐懼的世界。

  展現威風之後,荀攸盡量顯得更加柔和,獎勵和懲罰迅速而直接,聽話、表現好、勤快的在一旁喝著熱湯,享受一頓相對豐盛的午餐,甚至還有一小塊肉。跟隨參加暴動的,午餐沒有。

  荀攸同時宣布,任命烏蘭察等為新的工頭,享受更充足的食品,以後繼續良好表現,三年之後,可以給他們自由,並發放一筆路費。

  。。。

  回想起這短短的幾個時辰,王斌終於有所明悟,明明荀攸年齡和自己差不多,卻屢屢得劉備看重。平日自己並不服氣,以為他們合夥起來針對自己,今日才發現,遇到這些“非常之事”,荀攸展現出“非常之人”的氣魄和手腕。

  “或許這就是我與荀攸的差距?看來我也要鍛煉武藝,下次也要殺敵立功,風頭不能都讓他們搶去了。”王斌在不知不覺中,人生態度、工作態度發生了很大改變,同時對荀攸的觀感,已經嫉妒向佩服轉移。

  。。。

  荀攸撣了撣衣服上的血跡,已經幹涸再也彈不開,讓自己鎮定下來,和邴原一起將渾天儀的曆史娓娓道來,劉洪在一旁不時插嘴補充。

  在漢代,天文科技發展迅猛,有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三大天文體係,經過對天象的推測、比較和爭論,相對科學的的渾天說漸占上風。同時,觀測天象的儀器也不斷出現,孝武帝時洛下閎製造了渾天儀,宣帝時耿壽昌又造了渾天儀,和帝時賈逵製造了黃道銅儀。

  張衡任太史令後,在繼承前人基礎上,更加勤奮的研究天象,在皇帝支持下,於元初四年(公元117年),製成一件成就空前的銅鑄渾天儀,直徑最大的達到一丈多長,陳列在靈台大殿的密室中。其上有南、北極,黃道、赤道,二十四節氣,二十八星宿等,通過水為動力,推動渾天儀運行。

  渾天儀能夠模擬並符合真實的天象。這也是劉洪要製作渾天儀的原因,模型、雕塑比數據直觀太多,模擬的星象,包括日食、月食雖然不是很準確,也有較高的參考之意。

  同時,渾天儀更是當代第一天文學家的象征,劉洪已經五十而知天命,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仕途上早已經不做想。雖然有第一天文學家之實,卻無第一天文學家之名,而他的曆史水平又不足以像張衡一樣擔任太史令,無法任意使用和改進張衡製作的渾天儀。

  劉洪需要渾天儀,既是為奠定曆史書上的地位,也為加快研究。

  劉洪多次看過渾天儀,甚至包括設計圖紙,知道其內部構造,他希望在渾天儀中加上月球運行的白道,月朔晦時(陰曆月初月底),白道黃道相交,就有可能發生日食。

  後世哥白尼在公元1400多年後才大聲將“日心說”吼出來,咱們的老祖宗更早就會觀測模擬更遠的銀河、二十八星宿,總體而言,除了沒有明確提出地球是圓的,其他天文水平領先西方一千年以上。

  製作渾天儀需要數千斤銅,加上人工費,十幾萬甚至幾十萬錢都打不住,劉備無力吐槽:“難道你們不知道,大地是球形的,是圍繞太陽轉的,太陽又圍繞著銀河中心轉的?”

  這句並未有把天文學推向進上千年的效果。

  劉洪砸砸嘴巴:“大地的確是球形,圍繞太陽轉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那樣製作出的渾天儀,大地很小,月亮更小,軌道很長,至少數十米直徑,天河與二十八星宿又放在哪裏?依靠水為動力,根本驅動不了!”

  劉備差點嚇尿了,原來劉洪早知道地球圍繞太陽為中心旋轉。可劉洪眼中裝的,不是太陽係,而是銀河係和整個宇宙啊!

  白天不懂夜的美,太陽隻代表白天,夜裏的月亮和二十八星宿才是古代天文學家的主戰場。

  劉洪:“上二次日食,都在去年:光和元年二月辛亥朔,日有蝕之,十月丙子晦,日有蝕之。所以下一次如果有日蝕,當在今年(光和三年180年)三月、四月。

  具體時間,老夫還需夜觀天象,仔細查看推演。”劉洪有句話沒說,是否推演得出,主要就看劉備的支持力度!

  荀攸和劉備對視一眼,眼中都是深深的遺憾,目前已經二月中旬,不到一個月要策劃一場大戰,準備時間異常緊迫,甚至可以說難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