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孫堅的一石三鳥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413
  廣陵郡

  孫堅:“夫人啊,在這東海之濱待了幾年,海濱貧瘠,我這縣丞當得無滋無味。”

  吳夫人牽著蹣跚學步的兒子,頭也不抬:“夫君年不過雙十一,就已是200石的縣丞,何必煩惱?”

  孫堅:“我當日居吳郡,年十七,斬殺寇賊,因功為富春縣尉,與鹽瀆縣丞還不是一般大小?幾年了,也沒個進展。”

  吳夫人把兒子抱起來,塞孫堅懷裏,笑道:“怎麽沒進展?不是娶了妾身,還生了策兒。你看策兒多乖,目似點漆,皮膚潔白,萌萌的,比縣長家的女兒還漂亮。”

  孫堅眉頭為之一鬆:“是哈,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娶到了你。從此踏上官運亨通之路!”

  吳夫人:“盡貧嘴!”

  孫堅:“我十七為縣尉,後州刺史、郡守令我為司馬,二三年間好歹也管理上千人,讓他們進,不敢退,讓他們站,不敢坐,威風凜凜。可如今,當這縣丞,比郡司馬俸祿低一半,盡是些瑣碎之事,上麵處處受到縣長掣肘,還每次都把麻煩事情丟給我做,下麵吏胥處處給我挖坑設伏。一言難盡啊!”

  孫堅用滿是胡須的臉,在兒子臉上親了幾下,胡須紮得兒子哇哇大叫,連連揮舞著小手推據。

  吳夫人急忙接過兒子,踮起腳尖在孫堅額頭上按了一下:“讓你把胡須剃幹淨,把策兒紮到啦!”

  孫堅:“這小子怎麽跟我不親?”

  吳夫人:“策兒才兩歲,當然跟我們這些婦人更親,大了就跟你親了。你小時候肯定也是這樣。”

  孫堅:“太小了,記不得了。對了快給我出個主意,不想當這個勞什子縣丞,不如我們用這幾年的繼續,回吳郡買田和做生意?反正吳郡、會稽地廣人稀,地價便宜得緊。”

  吳夫人出門把兒子交給妹妹,回來表情很嚴肅:“夫君,當日為縣尉,乃是假尉,臨時署理。為司馬,也是假司馬,州郡任命,未經過朝堂任命。如今鹽瀆縣丞雖小,乃是朝廷正式文書任命,隻要不犯大錯,以夫君的年齡,短則數年,長或十餘年,做縣長、郡丞總有機會。怎麽會說辭官這種喪氣話?”

  孫堅:“我也是被縣長壓著愁苦難受,一時心急。我有如此功勞,縣長隻是有家世而已,憑什麽在我之上?應該給我個縣長當才對嘛!”

  吳夫人:“縣長是世家名門之後,從小觀摩家中長輩治理政務,家學淵源,這是我們比不上的。縣長精研經學,學識淵博,也是我們比不上的。夫君又想當大官,又不想從小官、小事做事,妾身覺得好笑呢。”

  孫堅尷尬撓了撓頭發:“那些調解糾紛,收糧收錢,斷獄之事,我嫌麻煩。經學嘛,一看就想睡覺,還是兵法來得好些。”

  吳夫人:“這就對啦。夫君既然在治理政務上沒有專長,沒有興趣,又何必嫌棄縣長掣肘?小心對付就是,何況還有景弟幫襯,料想不會出什麽大問題。

  夫君武藝絕倫,深通兵法,何不在治政權上謙讓以交好縣長,在治安、捕盜、運輸上使力氣?”

  孫堅眼睛睜的老大:“治安捕盜之事是縣尉的權力,這不是侵權麽?”

  吳夫人笑道:“鹽瀆這片地方,由於靠海,海上還有不少島嶼,其他地方犯罪之人,多往這邊跑,流民百姓也多有到此的。

  縣尉管理不善,經常被縣長和郡裏斥責,郡縣豪族也多有說閑話的。縣丞官職在縣尉之前,幫他管一管,他還敢反對嗎?同時對縣長表示恭順,縣長也定會支持的,畢竟縣裏盜賊橫行不法,出了事情縣長也有大責任。

  此一石三鳥之計!既能交好縣長、縣尉,又能得些功勞。”

  孫堅:“不是兩鳥麽?還有一鳥是?”

  吳夫人:“夫君喜歡糾結豪俠和鄉中少年,這可是很花錢的。家中錢財大多花於此。”

  孫堅急忙幹笑幾聲:“讓夫人受苦了。”

  吳夫人:“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夫君好武功,素來有封侯之誌,妾身不怪你。妾身琢磨著讓豪俠和少年跟夫君剿盜賊,有功勞的,可推薦個亭長、求盜、捕快作作,他們必然會感激夫君提攜,拚命為夫君效力。

  此外呢,咱們鹽瀆縣最有名的是什麽?”

  孫堅:“當然是鹽。”

  吳夫人:“如今法令廢弛,走私販賣私鹽著眾多,禁是禁不絕的。夫君不如打壓其他私鹽販子,擇豪俠少年中勇猛可靠的幾人做私鹽販子,這樣夫君就是最大私鹽販子,再把縣令縣尉和一些豪族拉進來共享利益!”

  孫堅:“販賣私鹽是犯法的,他們會同意嗎?”

  吳夫人:“一年十數萬,數十萬的利潤,沒人有不心動。有了錢才可以給郡裏請客送禮謀求發展嘛。”

  。。。

  那邊孫堅汲汲於功名,這邊鄭泰卻拒絕功名毫不猶豫。

  剛才雖然聊得很投契,但他並不信任剛剛認識的劉備。更有一點,他不想去神都雒陽為官:“家有良田百頃,年產糧食萬石,何必為了二、三百石而折腰?”

  劉備:“萬畝良田,兄家中真是富有!百頃就是一萬小畝,若以五口之家耕種一百小畝計,日常管理一百戶、500人的莊園,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無事不管,的確是繁重的工作。”

  鄭泰的推脫很有道理,一個年收入數萬石的家族掌門人,需要接受一份年收入300石的工作?

  鄭泰:“原來玄德也是個中行家?”

  “鄙人家中隻有千餘畝,比兄長家差遠了。隻是這千畝,就夠我和家畝勞煩啦,我完全無法想象萬畝莊園怎麽管理。”想著財不露白,劉備把家裏的田往少了說。

  乘坐船隻,閑來無事,與郭泰討論起農業、商業、手工業來。

  兩人都是行家裏手,一人家在幽州,一人在黃淮之間,風土不同,各有擅長之處,更有許多相同看法,從白天聊到晚上,同踏而眠,第二天接著聊天。不由自主引為知己好友。

  鄭泰這才不好意思地說:“玄德,初次見麵,為兄開始時未說實話,我家實有超過400頃地,族人徒眾一千餘人,都是經過精細治理的熟田,既有旱地也有水田,一年產量能達到12萬石以上,大概是黃河南北大部分地區平均產量的接近兩倍!”

  這次旱災,整個黃河流域都哀鴻片野,唯獨鄭家沒受到多大影響,反而把危機處理成機遇,一麵賑災,一麵不斷放出利錢,一麵做起糧食生意,好不快活!

  劉備笑道:“防人之心不可無,你我昨日初識,不知人品深淺,怎麽怪兄長呢?其實弟一開始也未說實話,弟家是有上千畝田不假,但不是小畝而是大畝。”

  兩隻小狐狸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