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袁渙鄭泰之進退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284
  袁渙指著一條魚:“浪(狼)蕩渠中的草魚頗有名氣,客人不妨多吃。”

  袁胤:“雒陽百官糧食不足,在下食不甘味。”

  袁渙笑道:“狼湯渠的水,引自陰溝水與鴻溝水。在浚儀縣分叉為三,從東向西,依次為卞水、睢水、狼湯渠。其中卞水、睢水原本就有河流,位置較低,且經過人工挖深,承接了主要水量,所以不容易擱淺。

  而狼湯渠本來就是為了接通鴻溝、渦水、穎水三條河水,人為開挖的水渠,位置最高,所以水淺一些,一般通行小船。又因為在扶樂,水流再次分叉為渦水和狼湯渠,渦水向東,位置較低,帶走了主要水量,所以從扶樂到陳縣這段狼湯渠水位特別低。”

  慢條斯理地吃完飯,順便談好價格,袁渙帶著焦急的袁胤走到碼頭邊。

  袁胤驚奇地發現,來時隻有小船數隻的碼頭邊,如今卻有大小不等的密密麻麻小船,好些船夫、船娘正在收拾碗筷,看樣子也正在吃飯。

  袁胤大喜:“你們是怎樣做到的?半個多時辰集中了這麽多船,一定超過五十隻吧!”

  袁渙淡淡地說:“整整一百隻。”

  袁胤:“這次多虧了你,真不知道如何表達謝意。”

  袁渙揮揮手:“謝什麽,一筆寫不出兩個袁字,之後我們可以繼續合作!先祖璋公之所以舉家遷移到扶樂,就是因為扶樂地處於兩條河流交叉處,除了冬天,船隻航行非常方便。春夏,豐富的水源方便灌溉,能夠增加糧食產量。湖泊、池塘能夠養殖各種魚類,冬天結冰前提供豐富的肉食。”

  袁胤:“對,一筆寫不出兩個袁字,以後合作日子還長。璋公遷扶樂真是精明睿智,遇到你這麽仗義的本家真為兄的幸運。”

  袁渙:“你們遷移到汝陽去,不也是這個意思嗎。”東漢初年,人口隻有一千多萬,土地相比目前還有一些富裕。作為兩千石大官的兒子,通過遷移到人少的地方,可以獲取更多的土地和其他資源。

  與袁胤的如負重釋、開懷大笑相比,袁渙嘴角僅僅浮現出淡淡的微笑。

  雖然比袁胤更年輕,卻雪中送炭一般、輕易組織和主導的合作的開始,既加固了陳郡袁氏與汝南袁氏的關係,又給陳郡袁氏聯係到一門可以長久的生意,還贏得了船頭門的擁護。

  。。。

  劉備帶著典韋,乘坐返回的運糧,自從敖倉沿著鴻溝而東南行,行到浚儀。

  浚儀既後世的開封,上接鴻溝、陰溝可通黃河、濟水,下連卞水、睢水、浪蕩渠,乃是兗州、豫州、司隸、冀州之間的通衢之地。船隻遮天蔽日,商賈、行人絡繹不絕,浚儀縣尉甚至專門組織了一直水上執法隊,把水麵航行管理起來,尤其重點在船隻相撞後的救援、協調,以及阻塞時的疏通上。

  運氣很不好,劉備、典韋的船隊,與一條掛著“鄭”姓旗幟的船發生了擦掛。

  這年頭,普遍迷信,船隻擦掛或撞擊,可不隻是錢的問題,而是預示未來一段時間運氣不佳的兆頭。典韋一下跳過兩船之間的丈餘水麵,如同路怒症發作,脾氣暴躁地抓住對方船頭的衣領,提起來一邊搖晃一邊吼著:“你我都是下行水,後來的不是應該讓先行的麽?你們怎滴直愣愣往上就撞?你們吃飽了撐著,找事情嗎!”

  鄭家船頭常在江上行走,也有幾分功夫,更有許多力氣,掙紮踢打,竭力想掙脫開來,卻哪裏能夠。

  鄭家的船夫門,見典韋如同鐵塔一樣高大,站在那裏就是一尊怒目金剛,把平時一人能打幾個的船頭如同小雞一樣提起,都被嚇著了,生怕他用力過猛把船頭頸項掐斷,退後幾步說著軟話,不敢靠近,有幾個甚至轉身就跑。

  曾經聽典韋說以前在陸上船上當過保鏢,劉備抱著臂膀好笑地看著典韋處置問題的方式,不由自主想起前世網絡上流傳的暴打女司機事件,如果那個男司機戰鬥力為10,典韋應該有1千吧。

  “這位大俠,欠債還錢,我們動口不鬥手可好?”

  典韋吃驚地發現,一個矮一個頭的青年,溫柔地拍著自己的肩膀:“你不怕我?”

  “大俠看起來麵貌凶惡,其實內心赤誠,為人重信守諾,不是普通人!”

  典韋被說中虛實,擔心刺殺富春長的事情暴露,心神搖晃,手上不由一鬆:“你是誰?怎麽知道的?”

  “河南開封鄭泰,字公業。”

  原來是他!劉備心中巨震,不比第一次見到袁術的震驚小。

  。。。

  “原來鄭兄家是世代研究《左傳》的權威啊。”劉備想起關某人燈下讀《春秋左氏傳》的典故,嘴角不由自主笑出一個酒窩。

  “賢弟也喜歡研究《左傳》?現在士林中流傳最廣的注釋本,就是家祖和賈公的注釋,也得到過賢弟師祖馬公的稱讚。”盧植教劉備讀《左傳》時也曾經說過,馬融評論賈逵的注釋精而少,鄭眾注釋的博而廣,兩者代表了東漢研究《左傳》的最高水平成果。

  當然劉備關心的不是經學,而是鄭泰這個人!鄭泰可是曆史上幾次三番能夠把董卓玩弄於鼓掌之上的謀略家,為袁紹、袁術起兵反董卓創造條件的牛人。

  而且開封鄭家據說有個很牛逼的特長——善於治水、農業、冶鐵。傳說修建鄭國渠的鄭國,與開封的鄭家是同宗,家族世代流傳治水的法門,鄭泰祖父鄭眾為大司農時,在治水和農業方麵也展現出傑出的才幹。

  在劉備刻意引導話題下,鄭泰也沒有隱瞞此行的目的——他每年都到揚州買穀米,販賣到司隸、陳留、潁川,甚至南陽等地。

  鄭泰:“冬天買米北上,水淺,又無南風難以行船,穀米又潮濕價格又貴,並不是好時機。最好時間是秋季,糧食剛剛收獲,新糧剛上市,質量好,價格便宜。”

  劉備給鄭泰倒上酒水:“我曾給袁司徒提過,可惜沒有被采納。我是幽州人,並不善水,如今隻能勉為其難。公業兄有如此之才幹、見識,又熟悉這段水紋,且是名門之後,我想向袁司徒推薦兄代替我當這個尉曹掾,公業兄一定要答應啊!”

  “不!別!真得不要!我幽遊閑人一個,族中有田上百頃,日常修水渠、製種子、除草施肥、賣糧食,都夠忙的啦,不想卷入雒陽如今不甚明朗的局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