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幽州從事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324
  幽州、廣陽郡薊縣,刺史府城。

  幽州刺史陶謙在書房唉聲歎氣,愁眉不展。

  曹豹:“方伯,聽說您過了一個時辰還沒吃晚飯,我過來看看。您皺著眉頭,到底何事煩憂?”

  陶謙將一卷竹簡遞給曹豹:“這是尚書台抄錄的張平仲表章,詆毀下落縣令牽穆的,把我也一同詆毀了。”

  “太過分了,這完全是顛倒黑白,倒置因果。圍剿鮮卑的戰爭中,張平仲一點好事沒幹,竟然有臉來搶功勞,詆毀他人!”曹豹是揚州人,作為老鄉和下屬,陶謙的立場就是他的立場。

  陶謙:“我也沒想到有些人為了官職無所不用其極。幸虧皇帝信任我,讓我申辯。可惜才獲了大功,封侯之賞就這麽停下來了,連累你們的封賞也延遲。你說我怒不怒,愁不愁?”

  曹豹知道,正月對鮮卑取得的是當今天子繼位以來少有的大勝,斬首俘虜之多,數年少有。待朝中結論出來,陶方伯多半封侯,官職也可能提升到二千石,他曹豹等人很可能會外放縣丞、縣尉,這樣一推遲要說心裏還真有點急切:“我可舍不得離開,方伯做郡守,就讓我跟著去當別駕或賊曹。”

  陶謙:“有這份心就行啦,可不能耽誤你們的前途。你來有何事?”

  曹豹:“這是涿郡劉太守的表章,希望我們能一起簽章上書皇帝,還有劉玄德等寫的附件。”

  陶謙讀了劉備、酈炎兄弟奏章,大喜:“先帝基本平定百年來的羌亂,一百餘戰,斬首近四萬,獲牛馬羊騾驢駱駝四十餘萬,可謂‘克敵服遠曰桓’,故諡孝“桓”皇帝。

  聽說當今陛下最怕人說比不上先帝,故而事事效仿先帝,最重軍功。

  有此奏章,陛下必然高興,三公九卿也知道誰在實心任事!”

  陶謙遂把劉備的表章節選,加上他的看法、要求,做一令發給郡縣,要求自查。並警告他們務必認真,之後州裏會下來巡查,對發現嚴重問題的將上報三公、皇帝。

  這就是試點之後的全州實施。

  又將劉太守的表章略做修改,增加全州推廣和巡查等內容:“令人謄抄一遍,加蓋印章,找可靠的人給劉太守送去。”

  曹豹前些日子得了劉備饋贈,又模仿買糧賺了不少錢,有心說些好話:“上穀之戰,劉玄德功勞挺大,又有這次功勞,如果不加以賞賜,怕是說不過去。”

  陶謙沉吟一下:“劉玄德有謀略、有功勞,隻是稍微年輕了些,旁人或許會說閑話。當然,功就是功,能就是能,不能因為年輕而加以限製。劉子祝不是轉為護烏桓校尉從事麽?讓劉玄德接替他當州從事,印綬、官服,一起送去,通知他速來見我。”

  曹豹:“十五歲的州從事令人矚目,若十幾年後劉玄德有所成就,想必天下都會傳揚方伯慧眼識人的佳話。”

  陶謙摸著胡須,開心一笑:“你們也是我提拔起來的,希望日後都有出息。”

  曹豹:“豹必肝腦塗地以報方伯大恩。玄德來了怎麽分工?管一個曹還是典一郡?”

  陶謙眯著眼睛,眼光如劍,手指在竹簡上敲動著:“好鋼要用到刀刃上,強刃不用來刺殺敵人,怎顯得出鋒銳!”

  曹豹略有些嫉妒劉備的年輕和方伯“強刃”的評價,但一想到方伯定會給他分派異常難啃的骨頭,也釋懷了。

  。。。

  此時,劉備正在益昌縣買地,問題依然是價格談不攏,誰叫他心大。

  夏侯博口水都要說幹:“益昌周邊土地撂荒十之二三,與其白白浪費著長草,一點租金收不到,不如便宜賣給我們種地,縣鄉還能增加人口,多收賦稅,我們還能剿滅群盜,難道不好麽?”

  鄉三老皆說:“不可,益昌周邊的確匪患嚴重,洪災經常發生,但比廣陽南部、漁陽南部好得多,各家聚營寨自守,雖然貧窮,並未到生存不下去的地步。

  而且新來的劉府君,很重軍功,前幾天才下令優待傷亡將士。隻要他振臂一揮,相信士卒都願為他效力。益昌平坦,盜賊無處可逃,隻要府君發動一千人,盜賊就可平定。到時候一畝田不是價值上千錢?

  況且田地是祖宗傳下來的,我等賤賣,就是不肖子孫,愧對列祖列宗,對子孫後裔也無法交代。”

  夏侯博:“優待傷亡將士,便是玄德與郡裏兩位大人一力主張的,他是州典郡書佐,印綬在此,難道你們不信?況且昨日我們剿滅的一夥群盜,首級、俘虜都在,你們也驗了無誤,就應該相信我們的能力。”

  鄉有秩姓林:“我自然是信的,可三老都認為劉書吏太過年輕,雖然說的天花亂墜,可三老始終懷疑他做不到啊。”

  三老:“郡縣有人傳言劉書佐人心不足蛇吞象,幾天時間都傳遍了,下麵族大多也知道。就算我們相信劉書佐,也難以說服族人。”

  聽到這裏,劉備更加無語:“優待傷亡將士的事情,確實是我跟酈文勝兄弟辦的,沒想到卻成為你們不賣地的理由。我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坑啊。”

  此時,鄉衙外傳來一陣馬嘶、人聲。

  “州典郡書佐劉玄德可在此?”

  鄉有秩急忙探出頭去,見有六騎,為首是一名胡女,身材火辣,輕盈地從馬上躍下,中間一騎背後插著羽毛:“這是,這是州郡送信的信騎!”

  劉備走出堂外,喜道:“敏英,你們怎麽來啦。是想我了麽?咦,怎麽還有幾個首級,路上可遇到賊匪?”

  烏敏英指著信騎:“有幾個不長眼的蟊賊都被我們殺了。當然想你啦,有個人更想你。”

  待信騎傳過州刺史之令,劉備到後堂去換過官服,略作裝扮,出來大家一看,盡皆驚歎:

  眉似柳葉斜飛,鬢如刀削筆直,頭待冠冕,腰玄印綬,立如鬆柏,行走帶風。好一個少年英雄。

  劉備熱淚漣漣向南麵三拜,謝皇帝陛下,向北二拜謝州刺史,向西麵一拜謝祖宗父母。

  眾人都被他的禮節周全、態度恭順感動,紛紛稱讚是個好臣子、好下級、好兒子。

  可誰也不知道,他此時想的竟然是終於漲工資了,比以前多盡一倍!也不怪眼睛掉錢眼裏去,近百號人馬要養活可不容易。

  和諧終被打破,烏敏英叉著腰怒斥鄉有秩、三老:“你們不賣地?那我們去河東麵買去,我是烏桓人可沒有夫君好脾氣,等夫君離家,我就帶人剿匪去,遇到賊也不殺,全部趕到益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