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幽州刺史陶恭祖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346
  “梁宏誌!這就是你tmd的暗棋?”昂山一腳把梁宏誌踢五六米遠。

  “你知不知道,北城門口一戰我損失了百多個最精銳的草原勇士!三十五個狼騎兵!九個射雕者!兩個百夫長!一個千夫長!他們都是最精銳的猛士,草原上的狼和虎。”

  昂山當時見梁宏誌埋伏的暗棋打開北城門,大喜過望,親自率嫡係精銳突擊城門。哪知道草原狼被傷兵們一把火燒成了烤全狼,大多還是二三分熟的!

  梁宏誌倒在地上,捂著胸口,隻覺地一口氣堵塞在胸口,好不容易咳出來,是一口紅色的血,他畏畏縮縮地爬過去,抱住昂山小腿:“大人,漢人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兩天!隻要再攻兩天,一定能拿下!”

  昂山抓住梁宏誌衣領提起來:“你一錯再錯,叫我怎麽信你?草原上的勇士在平坦的原野上才是虎狼,城塞是漢人烏龜殼,不能再攻城了!

  傳我命令,留一個千人隊看住下落城東門,隻要漢人不出城就不管他們。剩下人分兩隊,老弱病殘護送糧食、俘虜回草原,另一隊繼續打穀草,我們要吃肉,不要啃骨頭!”

  。。。

  “玄德,牽君和祖君,讓你過去。”

  “好咧!”

  北城門之戰後,鮮卑人仿佛用光了所有勇氣,遠遠圍著不再攻城。劉備仿佛也用光了力氣,日日待在傷病營,吃吃肉、養養傷、聊聊天、練練箭、睡睡覺,睡醒了照顧傷員,偶爾上城樓看看雪景。

  劉備腿上有傷,不利步行,到縣衙不過幾百米路,也同劉朗騎而來。張虎送的棗紅馬,受傷而亡,現下騎一匹黃驃馬,乃殺滅一名鮮卑中高級軍官繳獲的,比棗紅馬更加高大、更加神俊,性情也更加暴烈,軍中識馬之人紛紛讚為千裏馬。

  暫名為“渠黃馬德裏”,前半截出於周穆王八駿之“渠黃”,後半截出於上世的皇家馬德裏。下次若再有駿馬,玄德不介意取名巴薩、馬競、米蘭。

  剛到門口,遠遠地聽見公堂內激烈的爭吵聲。

  “牽君,千載難逢之機會,此時不追更待何時?”

  “祖君,如今你我兩部,傷亡過半,如何追敵?”

  “不是有新募之軍麽,加上老兵,仍有二千餘人。”

  “新軍守城還行,騎射之術差鮮卑狼騎太遠,野戰如何是對手?”

  牽穆、祖茂二人,一個口若懸河,一個毛發皆張,各帶著一幫人爭論不休,見劉備來了,皆說:“玄德有智謀,快來評評理,追還是不追?”

  。。。

  初,鮮卑才圍下落城,牽縣令的信使於正月初十入上穀郡治沮陽,郡守張平仲以各縣部隊尚未集結兵力單薄為由,拒發援軍,卻五百裏加急報幽州刺史。

  幽州刺史乃是丹陽陶謙,字恭祖,丹陽地近山越,故而官吏百姓多勇悍。陶恭祖已四十有三,卻宿有立功報國之誌,平日練武不綴,雙臂力大無比,能開三石半強弓,騎烈馬,著重甲。

  正月十三,陶刺史得報,深知救兵如救火,立即派出從事、使者,趕赴各郡,征發廣陽、漁陽、涿郡、右北平的材官、騎士,甚至遼西的弓騎。

  正月十六,各郡士卒集結廣陽,共計五千多人,唯獨不見陶刺史!

  幽州武庫令和州從事大開武庫,發放刀、劍、矛、戟、弓、弩、箭鏃和鎧甲,得槍騎兵、弓騎兵二千人,積射士、強弩士二千人,矛戟士、盾陣士千五百餘人。各地民夫亦在聚集中。

  正月十七,部隊走到居庸關,才見到傳說中的陶刺史,原來他領著百餘丹陽健兒、廣陽騎士,已先行前往偵查敵情。

  。。。

  牽縣令:“昨日,正月十六,陶刺史於居庸關,令上穀各郡縣詳細探聽敵情,但不可擅自出擊,需等其大兵到,方共同出擊!估計明日,也就是正月十八,大兵可到。”

  祖茂:“可今日午前,又得張府君令,命各縣跟隨他立即追敵!信使說張府君日出時已出兵,要我們籌備糧草,於日落之前,在雞鳴山東麓雞鳴驛匯合!”

  牽縣令:“雞鳴驛距下落近三十裏,步兵急走需一個半時辰,可目下已經正午,還要準備糧草同行,日落時分怎麽可能趕到?”

  祖茂:“正因為趕不到,所以可由我領騎兵先行。牽君帶卒、糧草即使日落之後到達,想必張府君也不會怪罪。”

  牽縣令:“張府君不怪罪,陶刺史就不怪罪了麽?依我看,糧草可運,兵不能出。”

  按道理牽穆的直接上級是太守張平仲,祖茂直接上級應該是幽州刺史陶謙。然而實際上,牽穆卻願意執行幽州刺史命,拒絕執行張太守之令;祖茂卻願意執行張平仲之命、拒絕接受刺史陶謙之命。

  怎一個亂字了得?

  東漢的官員都是這麽有個性麽?不認可直接上級的命令,反而執行其他上級的命令。

  兩人都是上級,卻讓劉備一個下級的下級決斷,要是決斷錯了,這二位可是要被追究責任的!劉備恨不得把頭發都抓掉,讓自己聰明絕頂。

  上穀太守,還是幽州刺史?對牽穆、祖茂而言,是一個選擇題。對劉備而言,根本不是選擇題,因為幽州刺史叫陶謙!陶恭祖,丹陽人,可不就是曆史上三讓徐州、讓丹陽兵的徐州牧!這樣一位老好人,且還頗能打仗,不聽他的聽誰的?

  作為祖茂下級的下級,作為一個小隊率,劉備把話斟酌了又斟酌,盡量柔軟一些:“祖君雄壯!小弟恨不得追附驥尾,以立功勞。然而北門一戰,我負傷頗重,行走非常困難,上馬都需攙扶。我部亦損傷過半,隻想著回鄉,恐怕不能隨軍立功了。

  周屯長亦受傷不輕,不如由我們屯組織傷兵,將戰死的澤胞、牽縣令的殺敵賞錢,先行起運涿縣?懇請您能同意,北門戰後,我答應過要帶著他們回家!”

  劉備說到死者、傷兵,不由捂著眼睛,揩拭眼淚。

  北門一戰太過慘烈,牽縣令三十幾個親兵,死了二十幾個,涿縣八十幾個傷兵,死了一半。祖茂都於心不忍,拍著劉備肩膀安慰道:“唉,你的功勞,我都記在心裏。你們收拾收拾,明後日啟程吧。相信我得勝歸來,路上還能追上你。”

  看在數十萬殺敵賞錢麵上,祖茂也不好再跟牽穆爭執:“畢竟張府君是上級,牽君就少發點兵和糧草,意思一下吧!”

  牽縣令卻拂袖而去:“守城第一日你也是追敵,死了數百人。嫌死的人還不夠多麽?我就出五十騎,一個也不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