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要帶你們回家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530
  馬革裹屍乃妄想,草席裹體眠他鄉。

  衣裘還縣共執手,生死契闊擊鼓鏜。

  戰後的北城門,烤焦的肉味,彌漫不散,將士們的呻吟聲不絕於耳。還能站起來的士卒、壯丁、百姓們,一麵忙著滅火,一麵相互扶著,檢查是否有活著的澤胞。

  扔陶罐的馬老三死了,為鮮卑射雕者射中兩箭,一中胸膛、一中咽喉。

  當先殺敵的張五哥,身中數創,為馬匹所掩,竟然僥幸活下來:“玄德,我可能要死了,王寡婦,嘿嘿,便宜你啦!”

  劉備急忙給他止血裹傷:“別開玩笑,堅持住,一會吃馬肉!”

  張五哥:“嘿嘿,我要多加點鹽,多加點芥末,多加點花椒。”

  “美吧你!”

  “玄德,嗚嗚,快過來,劉鵬死了!”劉鵬是樓桑裏同伍之人,手持菜刀、衣衫單薄,堵北門時殺敵一人,身中數刀、箭而死。

  “德明,節哀,人死不能複生,把他收斂了吧。”

  鮮卑伏擊時,扔斧頭相助者,名劉朗,字德明,算起來還是族兄弟,已是伍長,領一伍護衛劉備左右。劉朗沉默少言語,但關鍵時刻頗有血氣之勇:“玄德,我想讓一個首級給劉鵬。”

  “德明,你不是要拿賞錢娶媳婦麽?剛才你已讓了一個首級,若再讓,就升不成什長啦!”

  “我想好了,我們一伍出征,就他沒活著回去!”

  “好,我的也算一個給他,這樣就有3級。戰死的澤胞太多,也不能厚此薄彼。”

  將劉鵬與所有陣亡的涿郡子弟一樣,放置在輕車上,運去義莊,這裏已有上千烈士遺體,其中涿縣子弟數百,他們的血液早已幹枯。

  義莊根本沒有棺木,也沒有馬裹屍的馬革,有的隻是草席。

  守城幾戰,木材早已做檑木或燒掉,繳獲不少死活馬匹,然死馬肉全部用來獎勵士卒,馬皮則被牽縣令收歸府庫,準備賣給商人、或製作皮甲、皮靴,以補充戰事消耗。

  伏波將軍馬援的馬革裹屍,對普通士卒隻是一種奢望!

  劉朗與劉備,不知誰起了頭,士卒們留著眼淚,一起唱起悲哀的《國風?擊鼓》:“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意思是,擊鼓聲鏜鏜震於耳旁,將士們手持刀槍奮勇向前。。。

  我與你曾立下誓言,即使有死死生生合合離離都要在一起,

  你我的雙手交相執握,相約相伴一起垂垂老去。

  可歎如今散落天涯,你不與我一起活著。

  可歎如今你已長眠他鄉,我們天各一方,令我們同生共死的信約竟成了空話。

  “未來,不知還會有多少戰爭,不論長眠的,還是活著的,我劉備在此立誓!一定帶你們回家,帶你們衣錦還鄉。”

  。。。

  戰爭果然是中下層人士展示才能、脫穎而出的最好場所和時機。如今劉備已是掌管50人的隊率。

  土木堡被伏擊之戰,什長戰死,劉備斬首2級,從伍長升職什長。鮮卑兵圍下落城,首戰甕城伏擊,劉備成了假隊率。後堵門平叛,升為隊率,領50人。

  一將功成萬骨枯,數戰以來,涿縣兵死傷過半,算上傷員,實際僅剩下30餘人,勉強編了4個什。四個什長皆是新上任的,分別為王伯、張五、李三、耿績。

  李三是樓桑裏同伍,持獵弓那人,因善射、射殺三敵,升什長:“大人,俺有事求您。”拉著玄德大腿,臉色漲紅,跪著不走了。

  劉備連忙拉起他:“快起來,雪地上涼,別傷了腿!”

  李三:“您不答應,我就不起來!”

  劉備:“好,你說,隻要不違法亂紀,不太過難辦之事,我盡量想辦法。”

  李三卻不起來:“我現是什長啦,您說這也算衣‘裘’還鄉吧。”

  “衣錦還鄉,錦衣,不是裘衣。”

  李三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鮮卑皮衣,抓耳撓腮:“咋個不是裘衣捏?明明是皮質裘衣。”

  劉備:“好好,你說裘衣就裘衣,快起來。如今也算帶你們‘衣裘還鄉’!”

  李三終於起身:“大人,裏中老叫俺李三,我現在是什長,也不好聽,可老父也沒讀過書,也不會取名。都說您是大儒盧公的弟子,能文能武,求您取個名字吧!”

  “我想想,有了,把‘三’改為高的‘山’,字雲龍吧!山是巍巍峨燕山,雲是天上雲,龍是渤海龍!”劉備靈光乍現,想起燕子李三,又想起亮劍中的李雲龍。

  李三高興地跳起來,逢人抓住說:“哈哈,我有名字啦,屯長起的名字,李山,李雲龍,看到沒有,高高那個燕山,天上那個雲,海裏那個龍,多霸氣!”

  “大人,若非老耿有名字了,一定也請您給取個。”耿績是另一什長,涿縣耿亭之人,二十三四歲,竟然有字,字仲紀,說是讀過三年書,後來家道中落。

  耿績本是伍長,其什長嘲笑劉備穿兩層皮甲像個肥球,自己不著甲,受傷死於土木堡東。耿績也中了二箭,幸虧小心謹慎一些,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穿上甲胄,僥幸逃過此難,故而對劉備很熱絡。

  耿績很健談,自稱自己祖上是東漢開國功臣耿況的後裔。耿氏後裔頗多,耿績雖然自稱出自耿況,也可能是攀附,且已沒落,劉備當然不以為意,他不也自稱中山靖王之後麽?

  耿績對劉備平淡的態度絲毫不以為意,大嘴巴說個不停:“我祖先,耿公諱況,立大功,有大名,王莽時期曾任上穀太守,投靠光武帝後,與其子耿公諱弇、耿公諱舒、耿公諱國、耿公諱霸等,故吏寇恂等為東漢建立不世之功。光武皇帝因得河北而得天下,其中耿氏乃是首功!

  幽州突騎名揚天下,乃是幾位先祖的功勞。弇公(耿弇)、寇恂位列雲台二十八將第四、第五位。我耿氏極為顯赫,位列三公九卿者(包括大將軍)多達二十餘人,列侯十九人,二千石以上者數十人。”

  劉備很無語,耿績馬術差的可以:“你還是好好練習騎射之術,切勿給祖宗丟臉!”

  耿績黑臉一紅,討了個沒趣:“這個,這個家裏不寬裕,沒有馬。”

  他閑不住,過了一會,又湊到劉備耳邊:“聽說大人家母也姓耿,也是耿亭之人?”

  “你怎麽知道,王伯說的?”

  耿績一拍大腿:“我說今早為何左眼皮直跳,原來咱們真是親戚,大人母親乃是我們族長家的長女,說起來,當年可是整個涿縣數得著的大美人,又知書達理,求親的人快踏破了裏門檻!”

  劉備心中好奇,如同貓抓,終於知道傳說中阿母的娘家了,可是從來未聽阿母提起的:“仲紀,沒想到我們真是親戚!你以後多學騎射、武藝,有閑暇時看看書,不懂可以來問我。跟著我好好幹,一定會多立功勞,富貴加身!”

  “謝大人!”

  “對了,你不妨給我說說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