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作者:夫子紅顏      更新:2021-01-11 03:22      字數:2270
  謝棠坐在馬車,想著昨天趙府裏發生的事情。

  那時他和趙大人說話,沒太注意楊原那邊,沒想到居然出了這種事。

  不過也和他沒有太大關係了。

  聽說楊原家裏正在說親,若是楊原真的要納小星,隻怕他說親還要有許多波折。

  如今的書香門第,哪裏有婚前納妾的。最多不過是收用幾個丫鬟做通房,並且絕對不能讓通房在正妻前生孩子的,搞出來庶長子,那是禍家之源。

  罷了罷了,左右那與他也沒有太大的關聯。他還是回府閉門讀書吧,既然謝家事已經解決大半。那麽他也該專心準備科舉了。

  旭日初升,陽光照在奉天殿的地板上。一班臣子分為文武兩列,等待皇帝上朝。

  弘治帝和司禮監太監蕭敬走上寶座。弘治帝坐下後,蕭敬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下麵的大臣議了一會事後,監察院禦史陳鈞出列,朗聲道:“臣有本要奏。”弘治帝在上方,看到張鬆齡對謝遷挑釁地笑。心裏不禁有些膩味。他愛重皇後,可是朝堂上不能再次出現下一個萬安。

  弘治帝道:“卿有何事?”陳鈞跪下道:“臣彈劾東閣大學士謝遷,治家不嚴,放縱族人私通海匪,瞞上欺下,此罪當誅。”須臾,又有一位施刺史上奏道:“謝閣老壓下此事,不顧沿海太平,百姓安泰,隻顧一家之尊榮。欺君罔上,罪大惡極。”言辭之犀利,措辭之激烈令滿堂臣子駭然。

  李東陽本來聽到了這個消息後有些心驚,但是當他的視線掃到謝於橋那張風清雲淡好像還對他笑了笑的臉後。

  好吧,我李東陽,就是去擔心大風會不會把門前的大柳樹吹斷,也不該去擔心謝於橋這個老狐狸的死活。

  謝遷沒有說話。太和殿裏的熱都在偷偷打量這位閣老,不敢多言。一時之間,大殿裏氣氛冷凝,讓人甚至不敢大聲呼吸。

  弘治帝盯著張鶴齡,張鶴齡卻是還在低著頭,不敢直麵天子。畢竟直麵天子是大不敬。但正是因為他沒有抬頭,所以他沒有看到弘治帝目中的冷意。

  弘治帝把案上的一本折子扔給了蕭敬,對蕭敬道:“蕭大伴,念。”

  蕭敬打開那一份折子,青色的緞麵上還有隱隱的蘭花香。入目就是一個謝字,讓蕭敬一陣心驚。

  很快,大殿裏就響起了蕭敬尖細的嗓音:“伏惟陛下聖體躬安,草民謝棠謹拜謝。草民居家讀書,上仰陛下天恩,下有祖父母,父母師傅教導愛護。十年之間,習聖人之道理,立報國之誌。今棠始有所得,遂歸鄉應試。未料族人驕奢淫逸,棠痛心尤甚。然則棠之一脈非為長房,棠亦然隻是少年人也,不斥責族人所為愧負陛下天恩,斥責則不孝不悌也。五房族兄,與大商馮氏勾結海匪。幸而宗族之人明智者多而貪婪者寡。棠等族人,與浙江都護府,餘姚縣尹共同將計就計,絞殺浙江沿海匪王倫部。五房族叔,受族長教導教化,愧疚之至,自殺謝罪。五房散盡家財,布粥布米於江南貧弱。謝氏之罪,牽連國事。草民惶恐不安,夜不能寐。特書此折請罪。陛下如青青翠柏,草民則為翠柏下青青春草。陛下若驕陽,甿隸之人則如田間青禾。謝氏一族,依國運而生,仰天恩而存。草民伏惟請罪,謹叩謝陛下天恩。謝棠敬上。”

  弘治帝道:“欺君罔上?”他冷漠地看了一眼施刺史。“謝閣老這都把罪證送到朕手邊兒了!都不用你去收集證據!”他又看了一眼陳鈞:“放縱族人私通海匪,陳大人好利害的一張嘴!你怎麽不說是謝閣老自己指使族人勾結海匪的?!”

  他掃了一眼滿堂文武,忽然笑道:“謝閣老的嫡長孫很有意思嗎!給他祖父送封信竟然去找浙江的守備太監去了,還給我送來了一道請安折子,膽大的很!”

  滿堂眾人心知皇帝這是根本沒有把那些亂七八糟的彈劾放到眼裏,反而是這謝家小兒,竟是的了陛下的青眼了!

  劉健嘲諷地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張鶴齡,就這點兒上不得台麵的手段還想陷害謝於喬,隻怕是還在家裏小妾的肚皮上趴著,沒睡醒呢吧!

  “東閣大學士謝遷,治家不嚴,罰俸半年。刺史施安,勾結朋黨,構陷良臣,無言官之德行,左遷嶺南路監察禦史。禦史趙鈞,言行有瑕,出為青城縣令。大學士謝遷之孫有勇有謀,賜犀角杯,白玉帶,飛魚服,孤本一匣,字畫四幅,文房四寶一套,寶劍一雙。浙江都護府竇將軍指揮得當,升為浙江路副總兵。其部下千戶楊原,係成祖朝楊榮之後,一線作戰,剿匪無數,其世襲千戶加襲三代不降,餘姚縣趙縣令,配合作戰,政績卓著,係出名門,升為浙江府同知。另,賜金千,禦酒若幹,賞賜浙江都護府將士。”

  弘治帝說完後笑道:“說起來,這也算是弘治年間的一場大捷了。”眾人跪下行禮,呼聲如潮:“陛下聖明。”

  下朝後,謝遷,劉健和李東陽一起往內閣走。不大會兒,張鶴齡跟了過來,對謝遷道:“謝大人真是生了一個好孫子。”謝遷道:“多謝候爺盛讚了。”風度翩翩,竟看不出一絲一毫的氣急敗壞。

  張延齡冷哼了聲,拉著他哥哥走掉。謝遷仍舊是那樣笑著,沒有任何其他表情。劉健道:“你還真是好脾氣!”轉身大步往前走:“這事兒要是擱在老夫身上,老夫可忍不了!”李東陽看著身旁笑著的謝遷,又看了看揚長而去的劉健。心裏不禁感歎,他的這兩位老友,還是一如既往地愛演戲啊!

  此時距離謝棠赴趙大人家的宴會已經過去了一月有餘,謝棠在家裏日夜讀書,筆耕不輟。不過出乎意料的是,楊原竟然真的納了妾,納的那個妾就是那天的吹笛女子。據說那個吹笛女子是前朝時一位郎中大人的嫡女,和楊原算得上青梅竹馬。如今這位吹笛女子已經有了身孕。楊原納了這位妾室後,正在和楊家議定婚事的褚家一下子沒了音信。據說,現在江南世家裏體麵的人家都不願意把嫡女嫁給楊原。書香人家裏,是沒有這麽不規矩的事情的。哪裏有妻子還沒進門,就有一位所謂的“青梅竹馬”在屋裏頭,還有庶長子的?就是再不疼愛女孩兒的人家,也不會把自己家的嫡出女兒送到這樣的火坑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