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誤差允許範圍
作者:阿條      更新:2021-01-10 15:58      字數:3907
  人間三月,草長鶯飛,小馬和老白分別在一班和二班提了同一件事。五月底市內將會舉辦高中理科競賽,屆時將選出一批拔尖的苗子送進省隊集訓,之後便進一步參加省賽和國賽,往一條高精尖的路子上培養。此消息一出,如巨石丟進平靜已久的湖心,登時便激起千層浪。

  重點班好學生多,聰明學生也多,大多數人聽到“競賽”二字,隻覺得是通往名牌大學的一條捷徑,再不濟也是除高考以外的一次附加機會,如果他們有能力,為什麽不去試一試?小馬站在一班的講台上時就是這麽說的,所以一班報名的學生就分外踴躍一些。

  但二班的老白看見底下一片沸騰的學生,毫不手軟地兜頭澆下一盆冷水。

  “競賽的路沒有你們想的那麽容易,甚至可以說,比起高考,競賽是一條更為艱辛、更加殘酷的路,在這條路上與你們競爭的人比高考路上的千軍萬馬更加凶殘可怕。一旦選擇了這條路,首先你就需要付出大量額外的時間到專一學科更加精深的知識中去,這勢必意味著你難以對其他學科進行兼顧和平衡,因此一旦競賽失敗,你的高考也可能受到影響,最後兩頭落空。

  “所以,一定意義上來說,高考才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無論你考300分、500分還是700分,你都有能夠選擇報考的餘地,但是競賽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在這場戰爭裏,隻有0和1的區分,要麽死要麽活。

  “當然,說這話不是為了打擊同學們的積極性。你們有你們的優勢,你們現在是高一,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來試錯,如果真的對某個學科很感興趣或者學有餘力,大可以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好好準備一下五月的市內初選,先看看自己喜不喜歡以及適不適合走這條路。”

  下課後,教室裏議論紛紛。

  嶽文轅扭頭問孔見青:“你報名嗎?”

  “不報,”孔見青搖了搖頭,沒有任何猶豫,“我不喜歡做這種冒險的事情。”

  她沒有過競賽經曆,哪怕是小學期間風靡一時的奧林匹克數學,她也從來沒有參與過,她向來隻學習教學大綱上要求的東西,並且學得很好。雖然如此,但她並非覺得自己不夠聰明,難以應付競賽的風格,隻是她現階段連學文還是學理都沒有明確,便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到理科競賽中,她不做這種破釜沉舟的事。況且這幾年隨著各大高校爭先恐後推出各項人才計劃,競賽的路其實已經越來越窄,前些年隻要省隊便能沒什麽意外地保送到top10高校,而現在的獎牌早已沒有了從前的威力。

  她覺得自己到底還是一個功利心很重的人,既然競賽風險大、收益小,她又不似沈中天、閆旭一般對理科有極大的興趣,那她就不湊這個熱鬧。

  “為什麽說是冒險的事情?為什麽不看作是多一次機會呢?”

  孔見青想了想,說道:“可能因為我從小到大在學習上走的都是最穩的那條路,如果所謂的額外機會會讓我原本很穩的路變得不那麽穩,那我覺得是得不償失。”

  聞言,嶽文媛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可是,你怎麽知道高考就一定是穩的?萬一發揮失常了呢?孔見青,我知道你是一個心態很好的人,但是……”說到這裏,她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你的中考就沒有發揮出你的最佳水平。我不是詛咒你,我是說萬一,萬一同樣的事情在高考中再次發生,你因為幾分之差去不了你最想去的學校,不是會很遺憾嗎?”

  嶽文媛說話很直,但孔見青卻並未感到不舒服。她想了想,道:“如果我因為一些別的因素,粗心也好,心態也好,導致我沒有考出理想成績,隻能去到次理想的學校,那隻能說明,我的實力和水平就隻配這個次理想的學校。我一向覺得,心態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孔見青小時候其實是個不甚細心的人,小學的時候因為看錯一個數字或是漢字漏寫一個點導致拿不了滿分的情況時有發生,而徐雅菁拿著試卷給她分析問題的時候她還很不服氣,她覺得她並不是不會做那道題,也不是不會寫那個字,她會,她全都會,她就是滿分的水平。

  印象中,那應該是她記事以來她媽徐雅菁第一次嚴厲地批評她。

  她到現在都記得她媽當時是怎麽說的:“沒有考滿分、粗心,這都不是什麽大問題,但是你因為粗心拿了98分,卻覺得自己應該是100分的水平,這就是不對的,這也是我批評你的原因。在我看來,你這個階段的學習就是98分的水平,因為細心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徐雅菁的這段話後來對她的影響十分深遠。或許正是因為如此,韓應在小升初的考試中領先她兩分,她表麵上滿不在乎,心裏卻一直耿耿於懷那麽久。

  但隨著長大,隨著跟韓應以及跟很多人的相處,她已經由當初的執著變成現在的……她覺得可以用“豁達”這個詞語來形容自己,雖然這樣說好像有點酸腐和矯情。

  就像嶽文媛提到的中考,她是沒有考到理想成績,但那也絕不算考砸,考試講求天時地利人和,可能就是那一天的手感不好,才少考了幾分,但也僅僅是幾分而已。高一政治課本裏講,受供求關係影響,商品的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那同樣,成績再平穩的人,受到多種內外因素的影響,考試的分數也一定是圍繞真實水平上下浮動的,十分在她的誤差允許範圍內,這連“發揮失常”都算不上。所以她會遺憾,但絕不會因此怨天尤人。而所謂的“發揮失常”,她認為那不過是失敗者用以自寬的借口,心態二字本就在試卷中占據了很大比例的隱形分數。

  “心態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嶽文轅淡聲重複這句話,然後笑道,“孔見青,你真的是一個活得很輕鬆的人。”

  孔見青的眼眸動了動,也笑,她就當嶽文轅這是在誇她了。

  有時候,她確實覺得自己有點酷。她有好勝心,但並不苛求;她足夠刻苦,卻從不自苦;她願意竭盡全力把應該做好的事情做好,而她也絕不會為了“應該”的事情犧牲她那些“不應該”的小快樂。

  不過,換一種角度看,她也是另一種不上進。

  可她不覺得這有什麽。她沒有格外熱愛的學科,沒有願意為之付諸一生的東西,她缺少一些熱血,可是沒有就是沒有,也不必非要強迫自己有。她活得輕鬆、快樂又充實,這就已經很好。

  孔見青偏頭問嶽文轅:“你問我這麽多,你想報哪一門啊?”

  “我不報。”嶽文轅表情淡淡。

  “為什麽?”孔見青一頭霧水,她不報還問她這麽多?雖然她覺得嶽文轅也不是那種削尖腦袋往上鑽、每一個機會都要死死抓住的人,但是,你好歹是萬年第一名啊!不該稍微以身作則一下嗎?

  嶽文轅瞥她一眼:“老師不是說了,建議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嚐試一下,而我,沒有餘力了。”

  孔見青:“……”

  這也是孔見青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嶽文轅這個第一名的寶座坐得根本就沒那麽輕鬆,起碼,絕對沒有初三的時候那種難逢敵手、睥睨天下的感覺。雖然半年多以來,重點班內部也拉開了很大的成績差距,但重點班就是重點班,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朋友,也是虎視眈眈的敵手。

  孔見青突然覺得,自己第二名的位置比嶽文轅第一名的位置坐著要舒坦多了,首當其衝是第一名,風口浪尖也是第一名,她這個第二名躲在第一名的身後,偶爾偷懶,偶爾溜號,日子過得不要太滋潤——當然,第二名已經是上學期的事情了,這學期如何,還得看下次月考。

  而這次競賽報名,二班的名單看上去就很是蕭條。孔見青大致了解到,沈中天和閆旭報了物理,梁書源報了數學,而化學有一個女生報名,生物有一個男生報名。從報名名單裏可以看出,物理已經比其他學科熱門了,但沈中天和閆旭還是覺得寂寞。他倆跟梁書源的關係不錯,隔著老遠便招呼他:“梁書源,你報數學有什麽意思?跟我們倆一起搞物理啊,咱們還能相互扶持。”差點沒把剛好走進教室的數學老師小馬的鼻子給氣歪。

  特麽的數學怎麽就沒意思了?數學怎麽就不重要了?高考中占150分呢!

  而梁書源自然是笑著婉拒了。

  別人不知道為什麽,但孔見青知道。梁書源打定主意要學文科,怎麽可能在物理上下那麽多額外功夫?他向來是個目標明確、很有主意的人。

  而當天晚上,參賽選手們開會回來以後,沈中天和閆旭就歡脫了不少,因為隔壁一班報了物理的竟然有四個人,隊伍瞬間壯大。也是從他倆口中,孔見青得知韓應也報了物理競賽。

  她有點驚訝,但仔細想想,又沒什麽可驚訝的,韓應於物理一門上本就表現出了超出常人的天賦,他會選擇物理那是理所應當。轉念一想,如果韓應今天報名的是數學或者化學,她好像也不會覺得奇怪……

  其實本次市內初選的難度很大,每門學科中隻有兩個名額能進入省隊中訓練,況且報名參賽的多是高二年級的學長學姐,高一的學生便是再優秀再努力,知識的差距也難以在短期內追上來,因此這次的初選,其實更像是一次嚐試。

  高一的兩個重點班加上平行班,報名的學生一共有二十人,每天晚上九點以後統一進行一個多小時的集訓和惡補,但這一丁點的補習時間在海量的知識麵前不過是杯水車薪。

  接下來的兩個多月裏,孔見青第一次見識到了不一樣的沈中天和閆旭,這兩個跟野兔一樣跳脫的男孩子,竟然紮紮實實地在教室裏呆了兩個多月,下課時也一動不動,要麽是在埋頭啃著比磚頭還要厚的競賽專用教材,要麽是皺著眉討論問題。

  還有韓應。

  她好久都沒有在走廊上或者食堂裏碰見韓應了。

  ※※※※※※※※※※※※※※※※※※※※

  一開始打算寫三卷,每卷30章,結果第一卷一不小心就寫了近40章,我就想,那就每卷都寫40章吧,結果一眨眼第二卷都快要40章了這特喵的高一還沒念完呢……我是佛了,也不追求什麽三卷章節數基本均衡了,順其自然吧……預計本卷快的話50到55章之間結束,慢的話60章開外。第三卷目前還沒有構思得特別完善,但是內容不多了,應該不會很長(那也不一定,我一開始構思的時候還以為高中階段《小桃夭》沒啥可寫呢結果?)。

  順便,有沒有天使小朋友幫我想一個第三卷的卷名?跟小豆蔻、小桃夭同係列即可,圓滿向的。我是真的思維枯竭了,想了好久都想不出來……如果沒人搭理我我就自己再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