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不喜戰爭,卻也不懼挑釁
作者:絲鷺渡影      更新:2021-01-09 01:01      字數:2195
  第201章不喜戰爭,卻也不懼挑釁

  於是,在外威風赫赫的攝政王大人,也被封寄月按頭安利了螺螄粉。

  聶修瑾吃的很糾結,但這會兒管家已經呷磨出其中滋味的妙處。

  “聞著是有點臭,可吃起來是真的香,不愧是王妃推崇的美味。”

  聶修瑾抬頭,看管家的眼神宛如在看一個叛徒。

  管家訕訕一笑,連忙腳底抹油的溜了,把相處的空間留給兩位主子——誰讓王爺了解清楚情況,就說王妃放臭臭的。

  真不知道為什麽,他已經給王爺找來了那麽多畫集,王爺還是沒啥太大的長進呢?

  唉,王爺自求多福吧。

  “若是吃不下就別吃了,給我吧。”封寄月也不是有意要為難他,隻是報複他說的話,順便看看他能否接受螺螄粉。

  口味這種東西又不需要強求,何況做好的螺螄粉,她自己還一口沒吃呢!

  封寄月自然而然的端走他麵前的碗,品嚐起久違的美味。

  聶修瑾雖然接受不了這個味道,但看著她吃的一臉幸福,忍不住翹起嘴角。

  “月兒,有件事要告訴你,過幾天需要我們去羅西國一趟。”

  聶修瑾看著她吃完,才將朝堂上的決定告訴她。

  這個決定並不那麽令人愉快,他可不想因此影響了小丫頭的胃口。

  “北定國戰敗後的賠償之事,因為王太後的極力反對,至今未定,北定國又怕被咱們獅子大開口,便找了羅西國做中間人做調停。”

  “羅西國希望我們和北定國能夠派使者,去羅西國都進行調解,表示羅西國一定會站在絕對公平的角度上,達成一個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說到這,聶修瑾麵露譏誚。

  由羅西國做調停,公平就是個笑話,羅西國是挑唆戰爭的真正始作俑者,跟北定國完全是一夥的。

  封寄月皺眉:“那我們去羅西國,能得到好結果嗎?我們是戰勝國,本該盛滿榮光,怎奈何在王太後的胡來下,處處掣肘!”

  “月兒不用太擔心,我是不會讓他們得逞的,”聶修瑾摸摸她的腦袋:“大不了跟北定國談崩,再去打一仗就是,統統打服趴下,就沒本事跟咱們囂張了。”

  封寄月瞪他一眼:“不許胡說,你忘了這次打仗中遇到的危險了嗎?難不成還想我再去救你一次?”

  “雖然咱們不能被欺負了去,但打仗是最後的選擇,能在談判桌上解決的,盡量不去動武,當然,如果真逼到最後,我也會跟你一起並肩作戰!”

  每一場戰爭,都難免會帶來傷亡,無論是作為一名醫者,還是作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封寄月都是不願意看到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慘劇發生的。

  她熱愛和平,但她更明白,真正的和平絕不會來自卑躬屈膝的祈求。

  弱肉強食,是世界的鐵律。

  她雖不喜戰爭,卻也不懼挑釁。

  “其實,倒也不用這般擔心,”聶修瑾看著她緊繃的小臉,忍俊不禁:“羅西國故作姿態,直言我們若不放心羅西國的公正,可以請南芸國一起共同商議。”

  南芸國素來避世,從天子國分崩離析後,南芸國強勢的劃定了自己的國界,沒有任何一個勢力,能夠逼退南芸國的國界線一分。

  同樣,無論國界線外有多少發揮的餘地,南芸國也不會去征戰擴充領地,仿佛受到某種鐵血原則約束,自律到可怕的地步。

  一般情況下,其他三國無論發生什麽事,去找南芸國,南芸國都是保持中立,沉默不言,連和事佬都嫌麻煩懶得去做。

  羅西國本以為這次也一樣,故而什麽請南芸國來監督,主持公正什麽的話,都隻是說說而已,讓人覺得羅西國是真的經得住推敲。

  其實無非是篤定了南芸國不會插手,場麵話罷了。

  誰知這次南芸國不按套路,在送去邀請的國書信函,竟然得到了同意的答複,並確鑿的擬定了南芸國使者抵達羅西國的時間。

  “隻要有變數,我們就有機會,”聶修瑾笑道:“當然,那些麻煩事都有我,月兒就當是去遊玩,去看看異國不同的風光。”

  有聶修瑾的話,封寄月就放心了。

  彼時,皇宮。

  王太後召見了封丞相,請封丞相去做派遣去羅西國談判的使者。

  “同行的使者有聶修瑾在,他肯定會極力為東籬爭取賠償款,你一定不能讓他得逞。”

  封瀚臣對王太後的要求也是迷惑的,關於王太後和羅西國、北定國的暗相勾結,他並不清楚,隻是隱約察覺王太後跟他們有聯係。

  卻沒想到王太後竟然為了維持與他國之間的關係,寧可拋棄自己國家應得的利益!

  可封瀚臣為了權勢地位,曾經能做出拋棄糟糠妻和女兒,迎娶王曼白的事,眼下他的地位穩固,全仰仗著王太後和王家,怎麽敢違背王太後的意思?

  在沒有原則,利益至上的人眼裏,能看到的隻有自己的得失,根本不知家國忠貞為何物。

  “請太後娘娘放心,臣會盡力不損害北定國的利益,但臣不明白,太後娘娘既然知道攝政王去了,肯定會跟北定國據理力爭,為何還要讓攝政王做使者前去?”

  王太後眼中閃過一絲恨意和無奈,咬牙道:“不知道聶修瑾跟朝臣們下了什麽迷魂藥,早朝一說要派使者商議北定國的賠償,竟紛紛要求聶修瑾做為使者。”

  “而且羅西國的那位,也點名要聶修瑾過去!本宮雖不解那位要見聶修瑾作甚,但聶修瑾在,肯定會出現變數,所以本宮隻能委派你去盯著點了。”

  封瀚臣連忙拱手領命。

  殊不知,他們間的對話,被一旁老實垂首伺候的小太監聽得一清二楚,小太監退出太後寢殿後,偷偷摸摸的進了皇帝的寢宮,將那些對話原原本本的告訴了皇帝。

  聶祐遠痛苦的閉上眼睛,為什麽他的母後總是不能多替他想一想,夥同他國壓榨自己國家的利益,與叛國無異啊!

  為什麽眾臣們派遣使者首推皇兄?正是因為他們相信,皇兄永遠不會拿東籬國的天下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