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攻入笨港
作者:有夢想的螞蟻      更新:2021-01-08 12:48      字數:2241
  “發生什麽事了?!”走出書院的孫元化正好看見一群向他奔來的遼人士兵,他向著領頭的遼人士兵凝重的問道。

  這名領頭的遼人士兵因為一開始到此地,無法適應南方的氣候,身體不適,未能跟隨李平和蔣西山他們前往大員島,因此就留在了笨港,與這名遼人士卒一同留下來的遼人士卒還有近兩百人。

  “孫大人,暫時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不過,大首領曾經吩咐過,一旦笨港發生戰事,需在第一時間內轉移書院內的所有學生,並確保這些學生的生命安全”遼人士卒畢恭畢敬的回答完畢後,隨即就讓身後的士兵進入書院,轉移書院內的學生去到笨港後方最安全的地方。

  孫元化看著這些士兵進入書院,去把那些學童統統接走時,內心有股說不出道不明的感動,畢竟誰能在危難時刻,第一時間想到書院裏的學生,大多時候,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自保。

  “孫大人,請跟我們走吧!這裏不太安全。”等到學院內的學童都離開後,領頭的遼人士兵對著孫元化說道。

  “不必,老夫什麽大場麵沒見過,這點小事,老夫還不放在眼裏,你盡管去忙吧。”孫元化拒絕了領頭遼人士兵的請求後,不怒而威的回答道。

  對於孫元化的拒絕,領頭的遼人士兵並沒有多說什麽,而是抱了抱拳,帶著手下護送學童們離開了此地,向著笨港的內陸進發。

  懷揣著疑惑,孫元化向著校場走去,他要看看,在遭遇此等突發的情況下,楊三生的屬下究竟會如何應對此事。

  ……………………………………

  深夜,距離熱蘭遮城城門一公裏處,郭懷一正在眾多臨時搭建的一座帳篷內來回踱步。

  不多久,一名士兵就掀開了帳篷的簾子,快速來到郭懷一身邊說道“長老,事情進展順利,如無意外,今夜寅時(淩晨四點)就能趁著紅夷鬆懈時炸開城門!”

  “很好!消滅這些紅夷就在今日!”郭懷一興奮的說道“快去通知李平將軍,告訴他們計劃順利,請他們務必準時抵達!”

  “遵命!”士兵領命後,快速地離開了帳篷。

  此時,近百名郭懷一麾下的士兵正在熱蘭遮城城下辛勤的忙碌著,而這些士兵的忙碌盡數被城頭上的荷蘭士兵看在眼中。

  但這些荷蘭人士兵卻眼睜睜的看著郭懷一的手下在忙碌卻不阻止,原因就是,荷蘭人城內缺糧,正是希南安派人搞得鬼,而城下忙碌的郭懷一的手下正是用給城內運糧的借口,把糧食囤積在熱蘭遮城城下。

  雖然荷蘭人沒有對郭懷一和何斌說城內缺糧一事,但是,這一切希南安都告訴了他們,因此,郭懷一正好可以利用荷蘭人缺糧這一點加以利用。

  如今就是這樣,郭懷一他們假裝營中的糧食充足,想要囤積一部分在熱蘭遮城城內,以便存放,而荷蘭人得知這一點後,當然不會拒絕這一舉動。

  然而,郭懷一專門選在晚上說此事,而一直都謹慎的荷蘭人也不可能大半夜的開門,放郭懷一的屬下進城,畢竟夜晚最容易出亂子。

  因此,荷蘭人隻是讓郭懷一的屬下把他們的糧食堆積在城門口處,待明日開城門後,荷蘭人再自行取走。

  正因為郭懷一熟知荷蘭人的謹慎和排外,這才敢做出此等舉動,否則,此計定然行不通。

  好在一切都如郭懷一所料,荷蘭人太過小心謹慎,這才給了他在城門口堆積大量火藥的機會。

  醜時(淩晨兩點),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熱蘭遮城城門口的木桶堆積了足足上百桶火藥,已經足夠把城門給徹底炸壞,但郭懷一的屬下依然沒有停止搬運。

  …………………………

  地點回到笨港。

  此刻,經過三個時辰的鏖戰,普特斯曼率領的艦隊在岸邊擱淺了兩艘三桅帆船和一艘三桅帆船重傷,及其他戰艦輕傷的代價下,徹底摧毀了笨港入海口的岸防炮台,並留下重傷的三桅帆船原地修補後,率領剩下的四艘戰艦向著笨港的港口進發。

  此時,笨港入海口的炮聲停止,笨港港口也徹底陷入了寂靜之中,集結在港口處的兩千餘名士兵仿佛是在焦急的等待著什麽似的。

  因為,之前駐守岸防炮台的士兵就返回港口內匯報過情況,並嚴明他們將死守到底,如果在炮聲停止之後,沒有收到他們用炮聲打出的信號,則說明入海口被荷蘭人的艦隊攻陷,因此,港口內的剩餘士兵將做好一切抵抗的準備。

  眾人在港口處等待良久之後,依然沒有任何聲音傳來,頓時就知道了結果,隨即,兩千餘士兵就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四散開來。

  …………………………

  此時,一直沒有離開港口的孫元化也得知了結果,但是他卻不解,為何港口周邊明明還有四五座岸防炮台,這兩千餘人可以死守港口,為何卻要後撤,把港口完好無損的送給荷蘭人。

  “站住!爾等為何棄守此地!難道你們這麽怕死嗎!你們想過身後那些百姓的性命安危了嗎!?”最終,孫元化念及笨港內的百姓安危,忍不住出口訓斥那些準備撤離港口的士兵。

  畢竟荷蘭人蠻橫不講理,並且還私掠大明沿海的船隻,販賣大明百姓,這些瑣事孫元化早有耳聞,隻不過以前他一直都鞭長莫及,但是現在他馬上就將親身經曆,因此,哪怕笨港不屬於大明的管轄,可港內的百姓全都是大明的子民,他孫元化就算不幫楊三生出謀劃策一次,也要顧忌一下港內眾多百姓的性命。

  “孫大人誤會了,我等的行為並不是置港內百姓的性命於不顧,早在兩個時辰之前,我等就將港內和靠近港口附近的居民盡數遷往安全地帶。”一名領頭的士兵向著孫元化解釋道“由於目前我軍精銳在外,港內守軍不足,何況威力最強大的炮台也損失殆盡,因此,港內已無重型火炮可供抵禦紅夷的艦隊,隻剩下一些小型火炮,這些小型火炮對上紅夷艦隊中的大炮,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為了不讓兄弟們白白死於紅夷的炮火之下,我等隻能選擇撤離港口,躲避紅夷艦隊中的大炮威脅,以保全反攻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