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羿射九日
作者:四號判官      更新:2021-02-11 08:02      字數:3657
  僅僅距離高銘久殉國的12天之後,也即是1937年12月3日,由於日軍在海空優勢力量掩護下,突破了華夏防線進逼金陵。

  金陵危在旦夕,而當時華夏空軍僅剩樂一忠、董明德兩人能升空作戰,而來犯的日軍戰機卻足有三十多架。

  在1937年8月14日,日軍戰機偷襲筧橋機場後的7天之內,樂一忠1人就先後擊落過8架日軍戰機。

  而按照地表人類的國際慣例,擊落戰機超過5架,就會被稱為王牌飛行員。

  所以,在那之後,樂一忠也成為了華夏第一個王牌飛行員。又因為其彪悍的戰績,更是被當時的華夏人稱之為“空中趙子龍”、“江南大地之鋼盔”。

  同時,樂一忠,也是華夏空軍四大天王之一。

  在駕駛戰機升空之後,麵對來襲的三十多架日軍戰機,樂一忠沉著應對,駕駛戰機在日軍機群中靈活穿梭機動。

  很快,樂一忠便憑借著其卓絕的戰機駕駛技術,誘使企圖左右夾攻他的兩架日軍戰機互相撞擊,雙雙爆炸。

  然而,在見識到樂一忠展現出來的高超駕駛技術後,更多的日軍戰機又很快圍了上來,麵對幾十架日軍戰機交織而成的密集火力網,樂一忠駕駛的2204號戰機,終因敵我數量懸殊,而不幸中彈起火。

  無奈之下,樂一忠不得不選擇了跳傘。不過在跳傘時為防止給日軍戰機當靶子,樂一忠推遲了打開降落傘的時間。

  然而這麽做,卻導致樂一忠開傘降落失敗,最終其因觸地而壯烈殉國,年僅22歲。

  1937年底,金陵大屠殺事件發生後,華夏舉國震動。

  1938年2月18日,大批日軍轟炸機在日軍驅逐機的掩護下,企圖轟炸華夏當時領導全國抗戰的指揮中心——江城。

  麵對日軍戰機的攻勢,華夏空軍在李桂丹、呂基淳兩大隊長的率領下,立即駕機升空與日軍戰機展開激鬥。

  整場空戰過程中,雙方在空中展開了激烈的搏鬥,空中濃煙滾滾,炮聲不斷,華夏空軍的飛行員以敏捷的操作技術,咬著日軍戰機不放,接連擊落12架日軍戰機。

  其中,被譽為華夏空軍四大天王之一,時任第四航空大隊的大隊長的李桂丹,更是在空中左衝右突,巧妙與日軍戰機周旋,並抓準時機打擊敵機,僅其一人就先後擊落了3架敵機,英勇無比。

  然而,隨後李桂丹就被日軍戰機圍攻,不幸陷入了敵機的火力網,在激戰中被敵彈所中,當即血染長空,壯烈殉國,年僅24歲。

  在這場空戰中,同時殉國的還有呂基淳和巴清正、王怡之、李鵬翔等華夏飛行員。

  後來,人們在整理呂基淳的遺物中,還發現了一份呂父家書,其中寫道:

  “在這種戰爭上留個名字,參加工作並且顯顯身手,叫那些自詡文明先進、軍備機械化而專以侵略為目的的野蠻國家不敢把我們估價太低,是多麽露臉,是多麽有趣――比當趙子龍還有趣些。

  你們自當力圖報效國家,蓋國若不存,家亦無托。努力前進,為國即是為家也。”

  距離2月18日的空戰兩個多月後,也即是1938年4月29日,日軍海軍航空兵佐世保航空隊出動27架96式艦載戰鬥機、18架96式陸攻戰機,共計45架戰機空襲江城,欲以空中大捷作為獻給天皇生日的壽禮。

  時任第四航空大隊第21中隊飛行員的陳天民,奉命與戰友們駕機迎敵。

  雙方戰機群接觸後不到五分鍾,陳天民駕駛的戰機就抓住機會咬住了1架日軍戰機,隨後一條無情的火舌射擊向這架日軍敵機,刹那間,敵機便中彈起火,旋轉著墜落向地麵。

  成功擊落一架戰機後,陳天民又盯住了另一架日軍戰機。

  然而,他剛剛表現出來的高超戰術動作,已經引起了日軍機群的注意,讓他成了眾矢之的。很快,四、五架日軍戰機發瘋似地撲了上來,猛烈地向陳天民駕駛的戰機射擊。

  在如此密集的火力攻擊下,陳天民駕駛的戰機很快便多處中彈,油箱起火,難以操縱。

  更糟糕的是,陳天民的胸部也在數架日軍戰機的聯合火力針對下中彈。

  不過,雖然此時的情況已經非常危急,但如果陳天民當時能夠選擇及時的棄機跳傘,依舊還有很大的生還可能,然而他卻並沒有選擇這樣做。

  而是選擇了猛拉操縱杆,讓戰機拖著濃濃的黑煙,向上翻轉了180度,撞向從後麵撲來的日軍戰機領隊。

  隨後在一陣巨響聲中,陳天民駕駛的戰機與日軍編號為2509號的戰機撞了個正著。

  頃刻間,兩架戰機在空中爆炸,黑煙紅火,彌漫空中,一起翻滾著墜入長江,兩人同歸於盡。

  而陳天民的這一壯舉,也讓他成為了地表人類世界空戰史上,與敵機對撞的第一人。

  事實上,在這次空戰之前的1937年9月,日軍出動300餘架飛機空襲金陵的時候,陳天民就曾駕駛編號為2405號的霍克型飛機,與戰友們一起與敵機格鬥拚殺,並成功擊落了1架,擊傷了4架日軍戰機。

  在那次空戰的時候,陳天民被4架日軍戰機包圍,仍奮勇衝殺,最後油箱被日軍戰機擊中起火,成功迫降長江,但鼻骨折斷。

  而在不久前的1938年2月,日軍戰機偷襲江城的戰役中,陳天民也曾隨隊長呂基淳由孝城飛江城應戰,直到最後座機被日軍戰機擊中,萬不得已跳傘,但腿部負傷。

  在十多天前的4月10日,陳天民曾駕駛戰機前往台兒莊執行低空偵察的任務,並在返航途中與日軍戰機遭遇,他孤軍奮戰,最終用座機撞毀了一架日軍戰機,自己則又一次成功跳傘。

  從陳天民的之前的多次空戰表現中,不難看出他在極限墜機逃生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

  然而,這一次陳天民卻並沒有這麽做,而是選擇了最悲壯的撞機殉國。

  在4月29日的空戰爆發的前一天,也即是28日,陳天民在得知第二天要參加激戰,特意回家看望了父母。

  陳天民臨走時,給父母留下了一塊銀元,而他的母親則用這塊銀元買回一些柑橘,想著等他下次回家再吃。

  當夜,返回駐地後,陳天民在宿舍寫了一篇近似“遺言”的日記,他在其中寫道:

  “在家中,我很想把自己的心情向父母親講講。

  我怕他們難受,又怕他們為我的安全擔心,故話到嘴邊又咽下去了。

  我常與日機在空中作戰,打仗就有犧牲,說不定哪一天,我的飛機被日機擊落,如果真的出現了那種事情,你們不要悲傷,也不要難過。

  我是為國家和廣大老百姓而死,死得有價值。如果我犧牲了,切望父母節哀,也希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繼續投身抗日,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趕出華夏。”

  陳天民殉國時,年僅22歲。

  而和陳天民的關係非常好的妹妹陳天樂,在得知哥哥戰死的消息之後,陳天樂決定把她自己的名字改成陳難,用以紀念哥哥的犧牲。

  陳天民的母親,在得知兒子犧牲後,因為悲傷過度,最後把眼睛哭瞎。

  而陳天民的未婚妻,在得知陳天民犧牲的詳細經過後,她的精神受到極大刺激。5月底的一天晚飯後,其獨自來到長江邊,縱身跳入滾滾波濤之中,為愛殉情,追隨陳天民而去。

  而人們根據從陳天民留下的遺物中,找到的一本日記裏麵,發現在1938年3月底的一天,陳天民曾為未婚妻寫下過一首新詩:

  “為你,我愛戀發狂,為你,相思成瘋你不知。今生能否再見你?我隻願在你唇邊再沾,那我一生也幸福。”

  陳天民駕駛的戰機對撞的日本飛行員,名叫高橋憲一,因他駕駛戰機的技術比較出色,其在當時的日軍中有著“紅武士”之稱。

  PS:紅武士,最初指的是德國的超級王牌飛行員,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因其在一戰之中共擊落80架敵機,故被人稱之為紅武士,綽號紅色男爵。

  一戰後,紅武士逐漸成了各國空軍,那些擁有出色戰機駕駛技術,且在實戰中擊落過一定數量敵機的優秀飛行員們的特有稱號

  後來,人們在高橋憲一的口袋裏,找到了一封他妻子美惠子寫的親筆信和一張照片。

  在那封親筆信的字裏行間,都流露出美惠子對丈夫的思念和對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怨恨。

  看到美惠子寫給高橋憲一的信後,陳天民的家人意識到,其實大家都是這場侵略戰爭的受害者。

  沒多久,陳天民的家人共同寫了一封給美惠子的信,並交由陳天民的妹妹陳難發表,信裏麵寫道:

  “我決不會仇恨你,我深深了解你們被瘋狂軍閥壓迫的痛苦…

  我們華夏為了抵抗侵略而戰,這種戰爭是維護正義和人道的戰爭…

  我盼望有一天讓我們的手互相友愛地握著,心和心相映著,沉浸在新鮮的年輕人的熱情裏。

  我們有理由為這個信念而努力,祝你為全世界和平而奮鬥!”

  令陳天民的家人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封公開信發表之後,很快便被翻譯成了多國文字,在全世界廣為傳播,對於這種超越國家和民族的大愛,很多地表人類都為之觸動。

  在日本全麵侵華戰爭爆發後的八年時間了,還有更多的華夏空軍飛行員,在蒼穹藍天之中,譜寫下一段段熱血悲壯,令人聞之動容的英雄篇章事跡。

  這些在反侵略戰爭中,犧牲了的華夏飛行員,還有頭號雙料王牌柳哲生、擊落8架敵機的陳瑞思、著名飛虎英雄之一的王光複、擊落8.5架敵機的黃新瑞、秘密加入工農黨,且擔任過第四航空大隊大隊長,最後在鋁穀死亡航線殉國的鄭少愚、林徽因的三弟林恒、王牌飛行員周誌開…

  據統計,從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抗戰期間,筧橋航空學校總共培養出16期畢業生,有1700人駕駛戰機參戰,先後共擊落日軍戰機超過1200架,而這些畢業生殉國的平均年齡卻不足2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