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天的出現
作者:四號判官      更新:2021-02-11 08:01      字數:3503
  1933年1月,日軍入侵並占領華夏境內的山海關。

  1月底,阿道夫·希特拉上台,出任德國總理,至此,德意誌第三帝國形成。

  3月3日,華夏熱河境內守軍不戰而逃,日軍以120餘騎兵前頭部隊,兵不血刃,占領熱河。

  3月4日,日軍向長城各口大舉進攻,長城抗戰爆發。

  4月,蔣瑞元再次重申民國政權,攘外必先安內的基本國策,並警告其部下將領:“抗日必先剿匪,匪未剿清之前,絕對不能言抗日,違者即予最嚴厲的處罰。”

  5月,日軍大舉進攻冀東,對北平形成三麵包圍之勢。

  1934年8月,阿道夫·希特拉就任德國元首。

  對於此時期,地表人類各族群之間的互相爭鬥,墨辰並不是很關心。

  此時的他,正把注意力放在華夏境內的,一個名為營口的地方。墨辰之所以會注意到這個地方,是因為在1934年的7月,有一條華夏龍在這片區域墜落。

  7月初,華夏境內的營口地區,很多人說在田莊台上遊發現一條活龍。

  雖然華夏龍族,在幾千年前就被金星坎爾姆文明收服,集體離開了太陽係的物質世界。

  但自古以來,華夏一族都有著濃鬱的崇拜龍的文化,後世的華夏人更是常常以龍的傳人自居。

  所以,當營口地區的華夏人,在得知附近出現了一條華夏龍之後,都帶著好奇和敬畏的心情,趕到華夏龍墜落的地方觀看。

  這是一條全長十幾米,身體為灰白色的龍。墜落到地上的華夏龍,彎曲著蜷伏在地上,尾巴卷起來,腹部處有兩個爪子伸著。

  望著這條華夏龍眸子半睜半合,有氣無力,眼睛還有些發紅的模樣,很多人前來圍觀的華夏人,都覺得是天氣太熱的緣故。

  當時圍觀的老百姓都認為天降巨龍是吉祥之物,於是人們有的用葦席給這條華夏龍搭涼棚,有的挑水往它身上澆,為的是避免這條華夏龍的身體發幹,同時也算是給它解暑。

  人們都非常積極,即便是平日裏比較懶惰的人也都紛紛去挑水,然後給這條墜落到地上的灰色華夏龍澆水。

  而在寺廟裏許多百姓、僧侶每天也都會為其作法、超度,此舉一直持續到數日的暴雨過後,這條華夏龍才從原地消失。

  這條華夏龍消失不久,某天下午五點左右,有幾名小孩在外麵嬉戲玩耍的時候,突然發現在營口地區的造紙廠方向的空中,有一條灰色的龍,在陰天的雲層中猶如蛇一樣遊走。

  之後,到了7月28日,這條灰色的華夏龍又在營口地區的天空中出現。

  不過這次出現時,附近圍觀的人們感覺到這條灰色的華夏龍在空中升躍飛行的動作已經明顯很是吃力。

  在從天空中多次沉降,再掙紮著吃力飛向天空的反複過程中,這條灰色的華夏龍由於自身十幾米長的體型過於巨大,在接近地麵時不小心弄翻了三隻小船,卷壞了附近日資工廠的房子,最終甚至還掀翻了停在火車站的火車,整個過程中共導致9人死亡。

  這次龍降釀災的事情過後,又過了幾天,到了8月6日,有人在營口地區的蘆葦蕩河裏發現那條灰色的華夏龍正在河裏折騰,使得蘆葦蕩裏時常傳出劈裏啪啦的聲音,期間還有“嗚~嗚~”,像牛一樣的掙紮叫喚聲,聽起來很是沉悶,再後來便沒了動靜。

  又過了兩天,到了8月8日,天空開始放晴。

  由於到這時營口地區已經連續下了幾十天的大雨,街道路麵上全都是水,一些房屋甚至因進水太多而倒塌。

  雨停後,隨著北風吹過,空氣裏腥臭味很濃,負責看管葦塘的一名工人聞到如此濃烈的腥臭味覺得奇怪。

  於是這名工人便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順著這股子腥臭味尋找,不久他就在蘆葦叢裏發現了大片倒伏的蘆葦。

  隨後,他撥開這些蘆葦往裏麵進去一看,當即便嚇了一大跳——裏麵赫然躺著一條已經死去的灰色華夏龍!

  該名工人在見到十幾米長的華夏龍屍體後,嚇得麵無血色,轉身就跑。因為驚嚇過度,該名工人回到家裏後還大病了一場。

  而營口地區的華夏人在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結伴前去觀看,同時報告給了當時的營口管理機構。

  不久,接到消息的營口地區負責人,命令西海關附近的一家防疫醫院,派遣人員前去處理。

  很快,穿著白大褂的防疫人員,給已經生蛆的那條灰色華夏龍屍體噴灑了消毒水。

  接著,這條灰色華夏龍的屍骨被從蘆葦叢抬了出來。

  營口地區的調查人員也是很快趕來,在對現場和附近區域進行了一番探查後,調查人員驚訝的發現了一個近17米長,6米多寬的土坑。

  而調查人員從這個土坑四周邊緣留下的爪子痕跡判斷,這個土坑是由這條灰色華夏龍生前挖出來的。

  隨後,經過營口地區附近的居民確認,這條華夏龍就是曾被很多人搶救過,寺廟還為其辦過法事,並相繼兩次出現的那條灰色華夏龍。

  不久,這條灰色華夏龍的龍骨,被運到營口地區的西海關碼頭進行了露天展覽。

  展覽區域,是用舢板下固定船的錨圍了一圈,船錨與船錨之間又用繩子攔著,地麵上則灑著白灰,龍骨便被放在這個灑滿白灰的圈裏麵。

  利用這次墜龍事件的熱度,營口地區的照相館看到了商機,趁機洗印了大量龍骨展覽的照片,沿街進行販賣。

  一些從外地來營口參觀龍骨的人,在參觀完龍骨後,爭先恐後的購買這些龍骨照片,然後帶回去給親朋好友欣賞。

  而這件事,也因為過於玄奇,又在當時的華夏境內造成了不小的轟動,所以營口地區便把這件事記錄在了《營口市誌》第一卷裏麵,其內容如下:

  “1934年8月8日午後,遼河北岸東小街一農民在附近葦塘發現一巨型動物白骨,長約10米,頭部左右各有一角,長約1米餘,脊骨共28節。

  偽營口第六警察署將其運至西海關碼頭附近空地陳列數日,前去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導致去營口的火車票一度緊張並漲價。”

  幻熙號飛船駕駛室空間裏的墨辰,以監控狀態觀看完這次墜龍事件的始末之後,他的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說道:“不過是條蛟龍靈場晉升失敗,墜地掙紮死亡罷了,沒想到造成的影響還挺大。

  真正的華夏龍,早就在幾千年前隨坎爾姆文明的主神離開了物質世界,前往了第五密度的靈態世界生活。

  留在物質世界的龍,基本上都是血脈不純正的蛟龍之類,距離真正的華夏龍還差的遠。

  如果是成年,即進化到第五密度高級靈場生命級別的華夏龍,來到物質層麵,又怎麽會墜落到地麵上。

  即使墜落到了地麵上,成年華夏龍的身體也是透明的高密度靈體狀態,以普通人類的肉眼觀測頻段,根本看不到成年華夏龍第五密度的靈態身體…”

  喃喃自語的評論了幾句之後,墨辰頓了頓,眼底閃過一抹思索的神色,自語:“話說蛟龍墜落到地麵的墜龍事件,在華夏文明中相對來講,並不算稀罕事。

  除了這次的營口墜龍事件,還有後麵在1944年發生的油城墜龍事件,以及南宋時期的太白湖墜龍,清代的樂亭縣墜龍等事件。

  在如今靈氣已經枯竭的地球物質世界,這些蛟龍想在靈場層麵晉級,實現生命的進化提升,已經非常艱難——大環境變了,升級進化也就難了,這或許也是最近幾百年蛟龍晉級失敗越來越多,進而被地表人類目擊到的事情相對頻發的原因吧。”

  說到這裏,墨辰不禁回想起,就在十幾年前,自己在監控狀態下,無意中觀測到的一條真正的華夏龍,從第五密度世界躍遷到地球物質世界,又從物質世界,躍遷回第五密度世界石的景象:

  這是一條名為龍奇,通體半透明的純正華夏龍。

  那天,龍奇翱翔在天際,不斷的切換空間頻段,它滿意的將空間頻段進行最後一次躍遷。

  這是值得驕傲的,自從龍奇的祖先擺脫奴役數千年後,在金星生命的指引之下殘存的族人變得更為智慧強大和進化。

  但這最後接近物質界的空間躍遷卻是最難的,這需要更有力的意識形態和對靈場的精確控製。

  龍奇半透明的身軀翱翔在天際,穿過層層雲霧,穿過人類的城市,穿過叢林和海洋。

  龍奇討厭穿越地表人類的城市,工業汙染的氣體會影響它的感官,但這裏就是它們祖先誕生的地方,是它們的曆史,留有它們的足跡。

  而它們卻最終離開了這裏——隱藏在物質界附屬的空間中,為了和平也為了新的希望。

  …

  受到墜龍事件,以及關於龍奇回憶的影響,墨辰在腦海裏不禁回想起華夏龍族的資料。

  華夏龍族,是拂姆西拉派係,也即是人首蛇身的伏羲一派的最高生物兵器傑作。

  後來,華夏一族在和華夏龍族相處的過程中,因為崇拜華夏龍族靈場能力的強大,最終把華夏龍變成了華夏文明的標誌和信仰圖騰。

  作為曾經神話時代,殘留下來的生物,幼年華夏龍是物質性的,但隨著成長,華夏龍原本物質化的身體會逐漸透明態化,最終成年華夏龍會進化成一隻低階的宇宙級生物,使它們可以在太陽係的各處空間頻段遊蕩。

  用金星坎爾姆文明某個靈團的密度理論定義描述,成年的華夏龍屬於第五密度的高級靈場生命。

  如今,華夏龍族的主要生活空間,是在地表人類所在的物質層麵,向上兩個密度的次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