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忙忙碌碌
作者:故園三千裏      更新:2021-04-30 10:26      字數:2239
  過完年後,方浩開啟了機器人模式,差不多不眠不休的幹活。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分身乏術。

  要不是他已經到了金丹境界,身體機能強大,在這種高強度的勞動中,早已經猝死了。

  手中的金銀也在以很快的速度流出去。

  這個屬於投資,不屬於捐贈,不會給他的係統充值。

  他的構思是生產出產品之後,再將生產出來的產品捐贈。

  當然,也不會全部的捐贈,而是拿出一部分投放到市場上來。

  不管是鋼鐵還是水泥,其作用不止在於修橋修路,民間一樣的有市場。

  到時候捐贈出來的物資,也就可以按照市場的價格來計算慈善值。

  這樣麻煩是要麻煩一些,但是可以讓資產升值,能夠讓他獲得的慈善值更多一些。

  三大集團成立之後,隻是半年的時間,方浩手中的白銀就花掉了兩千萬兩。

  不過到處圈地,也獲得了不少的固定資產。

  如果能夠在這個世界經營個百年的時間,以現在打下的基礎,方浩都不需要太費腦筋,就可以擁有著不可思議的財富。

  他甚至都有一些留在這邊發展個一兩百年的想法。

  到那個時候,他所擁有的財富應該足以讓他成為這個世界最強大的人。

  可惜,他畢竟不是這個世界的人,他在地球那邊還擁有著自己的責任,他還得要回到地球去。

  地球那邊靈氣複蘇,麵臨著妖獸崛起的威脅,作為一個地球人,他必須要回去。

  不過他覺得,在這裏發展一二十年的時間,不能說在這個世界無敵,但是回到地球之後,應該可以輕鬆的鎮壓那些妖獸。

  他現在就是要盡快的提升發展的速度。

  他選擇的發展路線,讓他個人實力的提升跟太丘國工業能力的提升捆綁在了一起,太丘國發展得越好,他的實力提升的也就越快。

  他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推著太丘國這個笨重落後的老破車步入工業發展的正軌。

  雖然很忙碌,但是一想到太丘國工業得到發展之後自己所獲得的收益,那就幹勁十足了。

  他是要一天做完幾天的事情。

  忙碌了半年之後,繁瑣的事情終於告了一個段落。

  第一批的小學教師培養出來了,教育集團那邊開工興建的師範學院也已經落成,並且進行了第二輪的教師招聘。

  這一輪教師招聘數量可不隻是兩三百個人,而是五六千人。

  由第一輪的兩三百個人教他們教育集團編訂的小學教材。

  這招聘的都是成年人,而且還是有著一定文化底子的成年人,學起東西來當然要比學齡兒童強,有教材在那裏,再給他們半年時間的強化培訓,成為一個勉強合格的小學教師還是可以的。

  小學教材整體而言還是挺簡單的,那些人就算是沒有經過培訓,有那幾本教材在那裏,給他們一定的時間,他們也能夠弄明白。

  甚至邊教邊學都來得及。

  師範學院還會擴建,不用多長的時間,就會進行第三輪的教師培訓。

  目前就是小學教師的培訓。

  以後會搞中學教師培訓,會引入大量理工科的內容,那個難度會比較大,絕對不是搞一個教材,再突擊培訓半年時間就可以做得到的。

  不過現在小學都沒有開始辦,暫時不用頭疼中學的教育問題。

  將第一輪兩三百個小學教師培訓出來,方浩算是鬆了一口氣。

  以後小學教師由他們這些教師種子來培訓就可以了。

  技術工人的培訓,相對就容易一些。

  產業升級,也隻是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上進行了一些不大的調整,有現成的技術在那裏,進行一些指導,差不多也就可以了。

  總體的路線沒有錯誤,就算實際操作中有一些錯誤之處,那些經驗老道的技術工人也能夠及時的調整過來。

  半年時間,太丘工業集團鋼鐵公司的第一爐鋼都已經煉了出來,質量比太丘國以前的煉製的要強很多。

  水泥也已經生產出來了,質量雖然不怎麽高,但也能夠就用。

  師範學院的廣場,就用上了他們生產出來的水泥。

  有了這些新材料,方浩還召集了一些技術人員弄出了一個大學城下水道係統,解決汙水排放問題。

  這也算是新的建築材料,在這個世界的第一次應用。

  隻有在應用的過程中,才能發現更多的問題,才能解決更多的問題。

  相應的,太丘建築公司也隨之誕生。

  他們就是新建築材料的第一批應用者。

  運行得好,他們就有可能成為這個世界新式建築行業的壟斷者。

  教育集團所在的大學城目前已經建好的師範學院還隻是磚瓦房,也就是一層而已。

  但是在方浩的規劃中,未來的大學城應該是鋼鐵水泥的現代化建築物。

  慢慢的試手,培養個十年八年的時間,等到建築材料技術可以了,建築公司的技術也差不多了,弄出一座現代化建築物並不是難事。

  傳媒集團那邊,印刷廠早已經驗收過關,並且印刷出了幾十萬冊方浩抄寫的技術書籍以及小學教材。

  造紙廠技術已經合格,就要開始大批量的生產紙張。

  幾份報刊的內容風格也都確定了,也已經積累了一批稿件。

  隻要銷售渠道搞定,就可以正式麵市了。

  傳媒集團那邊幾十個骨幹分赴各省,在每一個省的省城都已經定下了分部,每個人都帶了大量的銀兩,就地招聘員工,包括新聞采寫,內容編輯,以及銷售。

  他們打著國師府的幌子,可以和當地官府達成訂閱協議,也算是有了一個基本盤。

  至於民間市場,那就得慢慢的來培養了。

  在這樣的時代,怎樣保證新聞的及時性,怎樣保障銷售渠道的暢通,那才是最大的問題。

  不過有方浩在,這個問題倒也還算可以解決。

  因為方浩可以親自將印刷好的報刊送到每一個省的銷售點,順路又將每一個省采編的新聞帶回總部。

  這一點,作為一個修士,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這也能夠保證他在的時候,這個傳媒集團在太丘國的壟斷地位沒有人可以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