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秦王提出合作意 恒子回宿見芳妹
作者:魏藝      更新:2021-02-08 07:30      字數:3490
  “公孫恒子,你是否考慮以你武林至尊的名義與我嬴政合作?”秦王政一看恒子始終一言不發,再也忍不住了,就直接說出了他的想法。

  “你是說,以我至尊會的名義,號召天下武林在各國軍隊中起義,配合你秦國的統一。”恒子終於說出了秦王政想說而沒說明白的話。

  “不錯,公孫恒子你真是個聰明人。”

  “哈哈……,秦王政,你演的戲該結果了,你虛情假意的這一套,別在哄騙我公孫恒子了,你的這些話豈能阻滯我殺你,今天你落到我手裏,你當真我不敢殺你,你想得也太天真了。”此時的恒子突然想到秦王政對嫪毐仙靈會所許的諾言,最後秦王政自食其言,將嫪毐及仙靈會全部滅殺,所以,他想到此,就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直指秦王政的心。

  “天地可見,我秦王政可對天發誓,句句都是心裏話,沒有半句虛言。”秦王政發誓道。

  “那你曾對嫪毐他們許下的諾言,為何事後,卻沒兌現?竟將他們全部殺了?”

  “此一時,彼一時,嫪毐他想帶走太後,這怎麽可能?如是,豈不給天下人嗤笑!所以我才不得宜違背承諾。而這一次,我可是麵對著武林至尊你。如你真的不相信我,你可以馬上動手殺了我。”秦王政主動示出讓恒子殺的姿態。

  恒兒看到秦王政信誓旦旦的樣子,他並沒有動手,停頓了一下,他終於道:“我公孫恒子本是來殺你的,你卻口口聲聲都是為天下百姓作想,我就姑且相信你這一次,但你卻得寸進尺,反過來讓我助你統一天下,別說我公孫恒子做不到那些,就是能做到,我也不可能這樣做。”

  “你說的,我能理解,要使短時間內,讓中原武林接受秦國,這確實很難,但我相信武林至尊的你能解決這事。同樣,我讓你一下子接受我秦王政,這也是很難。但為了天下少流血,我想你會這樣做的。這其中的原因,我是有所感悟的。自從我見到你那一刻起,我就覺得你我之間有很多相通之處。今天,我將這事提出來,你不必馬上答複我,你可用長時間考慮,做好中原武林的工作。不過,在我們之間的協議沒達成之前,你隻能以白頭翁的身份在王宮行走。我給你一秦王宮的出入令牌,你可以任意出入我秦宮,隨時隨地直接來找我。”隨後,秦王政就拿出一秦宮出入令牌給恒子。

  恒子見此道:“大王這樣做,不怕我隨時隨地就有可能將你殺了,為我的父母報仇?”

  “你今天不殺我,以後就沒有殺我的理由,更沒殺我的可能,這一點我非常自信。”秦王政笑道。

  這時恒子才接過令牌道:“好,大王既這麽相信我,我暫先拿著。不過,我可以現在告訴你,你的要求不會有結果的。如沒其它事,我就此告辭了。”

  “你不必這麽過早的定論,我說過,你我之間有很多的相通之處,我相信會有一個好的結果的。”秦王政目送著恒子出了禦書房。

  恒子回到了自己的住宿,他坐在床上,回想著剛才與秦王政一番接觸,心情一時不能平靜,他的耳邊久久回蕩秦王政的有些話語,猶其使他最感興趣的那句話是:“其實王者也是俠者,他不過是一個最大俠者。我們做大王的,就是在行走江湖。”他越想這話越有它的深意,這讓他對俠者有了重新認識。“王者也是一位俠者”,這話對於一個明君來說是可以這麽說,而對一個昏君來說,那就要另當別論了。對於一個明君,他要使國家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不惜在各種選擇中選出最有利的,那必然要犧牲其他一些人的個別利益,包括自己的一些利益,這就造成了一個明君時常要麵臨著凶險,這的確也是一個俠者經常要遇到的事。

  “秦王政找你了?”就在這時,芳花走了進來,打斷了恒子思緒。

  “是的。”

  “你去時,周圍布滿了禁軍?”

  “沒有。”

  “麵談時,有別的高手保護?”

  “沒有,隻有我和他。”

  “那你沒動手?”

  “是的。”

  “是因為功力和上次一樣提不上來?”

  “不是。”

  “那為什麽?”

  “隻是秦王政早就知道我們所有的一切,而他卻沒有對我們采取任何行動。”

  “知道我們的一切?”芳花驚道。

  “是的。”

  “他知道我們這次進秦宮就是為了殺他?”

  “是的。”

  “他是怎麽知道的?這事除了安情外,就沒有任何其他人知道。”

  “不錯,我也很奇怪,難道……”恒子心裏疑惑著,一時說不出來。

  “他還知道什麽?”

  “他還知道我是白起的兒子,還知道王厚實是我的養父和你我是兄妹。”

  “他怎麽知道如此詳細?”

  “我也問過他,他隻是談談地回答我,他是秦王,能知天下事。”

  “這就是你放棄這次報仇機會的原因?”

  “是的,你想一想,一個人明知我們是來殺他的,他卻沒有先向我們下手,並且選用這種沒任何人保護的方式來接見我,你說這種人我能殺得了他嗎?現在想起來,實在太可怕了。”

  “那以後怎麽辦?放棄報仇?”

  “我還沒想清楚,以後再說。”

  “你放棄殺他的機會,說不定他會殺我們的。”

  “不會的,他既從一開始都不殺我們,並將我們的所作所為告訴我,隻要我們不再做過分之事,他以後是不可能殺我們的。”

  “那你打算留下為他服務麽?”

  “離開,暫回鬼穀觀,將這事想清楚再作決定,你怎麽辦?跟我走還是留下來?”

  “我聽你說了你說這些,心裏很亂,也不知以後怎麽辦。”芳花一時拿不定注意。

  “秦王政確是一個非凡之人,他有很大的智謀,難怪他能將秦國經營得如此強大,吞並六國,統一天下,非他莫可。”

  “我看你這次上他的禦書房,整個人都變了,看樣子你是‘受益非淺’?”芳花挖苦道。

  “不錯,我在他的禦書房後麵的大靈堂裏,你猜我看到了什麽?我看到了曆年為秦國立個奇功,而又冤死的各文武大臣靈牌台。據他就,他每到祭祀時節,他都要在每個靈牌台下拜上一拜,以求他們的亡靈對他秦國的寬恕。”

  “啊!禦書後麵的個大靈堂?已去各文武大臣靈牌?有這樣的事?那你也看到你生父白起的靈台了?”芳花驚訝地一連幾個問。

  “看到了,我還看見到我生父曾用過的長勝劍等遺物。說來也很怪,那長勝劍與我從小隨身帶的小銅劍一模一樣。”恒子說到此,就將小銅劍掏了出來看了看。

  “我看,你已中了秦王政的邪了。”芳花還是不相信秦王政。

  “我的思想確實有些變化。你知道嗎?在禦書房後麵的大靈堂裏,還看到了什麽了。”恒子一個停,又道:“我還看到了我們父親擁有的衣冠靈牌台。”

  “我們父親的衣冠靈牌台?!”芳花又一驚道。

  “是的。”

  芳兒想了一下,他父親死後,秦兵沒讓她和母親為他收屍,父親的外衣和帽一定給秦兵帶回鹹陽。

  “我們父親是普通百姓,又不是秦國的文武大臣,怎麽會配在那裏設靈牌台?”芳兒道。

  “我們父親的靈牌台在那裏還是最大!”

  “最大?”

  “是的,秦王政說我們的父親靈牌台代表了為秦國統一天下而死去天下百姓的靈牌台,因此,他的靈牌台應該最大。”

  “那他為什麽下令,將我們父親處死?”

  “據他說,如不這樣,他們就不能震懾被征的趙民,完成征役任務,當時隻能這樣做。”

  “你這樣說來,那我以後更不知該怎麽辦才好?”

  “我想你應該留下。”恒子給她拿注意。

  “留下?又不打算報仇了,留下有何用?”

  “繼續做你的王衛頭。”

  “為秦王政服務?”

  “對。”

  “豈有此理,不報殺父之仇也就罷了,還留下為秦王政做事,我真想不通。”芳花不解地道。

  “現在秦國將統一天下,四分五裂的華夏民族將重新回到一起,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你是否想過,如現在的秦王政死了,秦國將會有一片混亂,華夏民族又要會重回分裂的老路,戰亂永無止盡,百姓又陷入到水深火熱之中。如為天下大局考慮,我們現在隻能放棄報私仇,不能殺秦王政了。”恒子解釋道,“是否助他統一天下,我還沒完全想好。我這次回鬼穀山,就是想召開一個會,與至尊會的人共同商討一下。”

  “還助他統一天下?”芳花睜著眼看著恒子道,“你以為秦統天下後,沒有戰亂,百姓就能過上安樂生活?”

  “我想應該是。大俠者,歸根到底應為民作想。”

  “我知道了。”芳花一下明白了恒子的想法。

  “他如能將秦國統一天下後,還不能讓百姓過上安東生活,隻要我能看到那一天,我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為天下百姓殺死他,在那時再報我們私仇不算遲,但現在我們不能這麽做。”

  “我暫且聽你的留在秦宮。不過,殺父之仇不可不報。”芳花道,“回鬼穀山你準備什麽時候走?”

  “秦王政給我一出入秦宮的令牌,我隨時都可以走。不過,我在秦宮,還得以你師傅白頭翁的身份出現。”

  “這倒是,你回鬼穀山。要替我看一看我們家的老宅,那裏有我美好的回憶。”

  “這是肯定,我們父母雙亡,隻留下這點記念了。”

  恒子收拾好行李,這就走了,而且芳花則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