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蘇軾因詩遭彈劾
作者:飄雲千裏      更新:2021-09-17 06:53      字數:3161
  範子淵疏浚黃河工程,知製誥熊本巡察之後,發現不對勁,卻被範子淵彈劾。蔡確也彈劾熊本黨附文彥博,熊本被罷黜,蔡確代替他為知製誥、知諫院兼判司農寺。熙寧九年,王安石罷相,由吳充接任。三司使沈括拜見吳充,說免役法在兩浙路的實行不利於民,應當加以更易。

  蔡確少年時曾夢到要做執政,有人對他說道:“等你父親考中狀元時,你就可以做執政了。”蔡確醒後笑道:“是在和我開玩笑嗎?我的父親已很老了,且已辭官歸隱。你卻說他要做狀元,這是為什麽?”後來蔡確果然做了執政。一日在殿上侍駕,聽到報進士的名次,狀元是黃裳。蔡確大驚失色,因為蔡確的父親名字就叫蔡黃裳。

  蔡確二十多歲時,家中貧苦,衣服破爛。一天與好友張師是出遊,張家中也很窮。有個道人來了,看了蔡確很長時間,對他說道:“您的神態、相貌都很像唐時宰相李德裕。”蔡確認為他在戲弄自己,就開玩笑問道:“可以做宰相嗎?”道人說道:“能。”蔡確又問道:“我會被貶居南嗎?”那人答道:“會。”聽他又觀察了一會張師是,說道:“等到你他到卿監之官,家中有五十口人時。”指著蔡確說道:“你就會死了。”道人走後,二人哈哈大笑認為道人狂妄。後來蔡確貶居新州,共達五年。有一天得到張師是的書信:“我做了司農寺卿,但全家五十口人,在京城住不起,現在蒙皇恩出知汝州。”蔡確讀到這,忽然想起道人的話,就沒再看信。幾天後,他得病去世。

  蔡確擔任開封府界提舉時,有一個人做夢,夢見他到了一個官府大堂,堂宇高邃,上麵有四個穿著冕服坐著的人,旁邊有人對他說道:“這是宰相按照順序所坐的座位。”他抬頭一看,發現最後一個是蔡確。他醒了之後,非常疑惑。後來蔡確被貶新州之時,他才知道這是宰相貶居嶺南的排位,盧多遜、寇準、丁謂和蔡確,正好是四個。

  蔡確住在陳州時,一天下大雪,他與街坊鄰居黃好謙到一家青樓去玩,發現飯菜十分豐盛。當時有個身著青巾白裘的美少年據席而坐。蔡、黃兩人剛要離開,少年遣俾女邀請兩人同席。酒喝得開心,少年對蔡確道:“您就像李德裕。”對黃好謙道:“您等蔡公富貴了,會因為是他同鄉的緣故而顯達。“說完就走了。二人問婢女他是誰?婢女說道:“他是早上來喝酒的,我們也不知道他是誰。”後來蔡確擔任侍禦史,舉薦黃好謙為禦史。

  蔡確和黃好謙,聽說楊山人善於相麵,就請他為自己相一下,相者說道:“蔡君會是宰相,像丁晉公丁謂一樣。但丁謂會回來,你卻無法回來。黃君會是一州長官,等到家裏有四十口人時,蔡君就要被貶了。”蔡確為相,黃好謙出知蔡州,與蔡確道別。蔡確問他的家中人數,答道:“四十個人了。”蔡確大驚說道:“楊生的預測應驗了。”不久,他果然被貶居新州。

  蔡確被貶新州,隻有一個叫琵琶的愛妾相隨,另外養了一隻鸚鵡。這鸚鵡能學人語,每當蔡確呼喚琵琶時,隻要敲一下小鍾,鸚鵡就會呼喚琵琶的名字。不久,琵琶死於瘟疫,蔡確再沒敲過小鍾。一天蔡確誤將小鍾擊響,鸚鵡聞聲,又呼琵琶名字。蔡確觸景生情,大感悲愴,賦詩一首:“鸚鵡聲猶在,琵琶事已非。堪傷江漢水,同去不同歸。”此後不久,蔡確鬱鬱成疾,殞命嶺南。

  沈括上奏要求修改免役法時,蔡確彈劾道:“沈括既然覺得免役法要變更,為什麽當年不在他檢正察訪的時候說,現在卻在不屬於他管的時候說?他身為近臣,既然眼見朝廷的法令有不當之處,卻不公開在朝廷上說出來,反而在私下告訴宰執大臣?他豈是為了朝廷好,隻是想要依附大臣,為自己的利益著想罷了。他是覺得王安石被罷相了,新法就可以動搖了。希望陛下對他加以治罪。”沈括因此被貶為宣州知州。

  相州有三個人以“劫盜殺人”的罪名,被當地判處為死罪。但審刑院經過複查後,發現這是一個錯判的案子,其中兩名從犯不應被判處死罪,便要求相州改判,但此時兩名從犯都已被處決了。此事牽連到了審理此案的相州觀察判官陳安民,陳安民的親姐姐是文彥博兒子文及甫的生母,而文及甫是左相吳充的女婿。

  於是陳安民為了消災弭禍,一麵讓下屬用錢賄賂大理寺上下官員,一麵讓文及甫請吳充之子吳安持幫忙。蔡確認為事關大臣,不是開封府可以了結的,於是移交給禦史台,杜絕了官官相護的官場人情。後來,右相王珪力薦蔡確參與審理。因為此事,蔡確被擢升為禦史中丞、領司農寺。左相吳充想廢止新法,蔡確說道:“曹參與蕭何有矛盾,等到曹參代替蕭何為相,卻遵從蕭何指定的法令。現在陛下主持變法,怎麽能允許吳充因為與王安石的私怨而廢除?”

  元豐五年,蔡確被拜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當時富弼居住在洛陽,上疏說蔡確是小人,不可以重用。蔡確對王珪道:“您任宰執這麽長時間,必是中書令。”王珪深信不疑。蔡確卻對趙頊道:“三省的長官位高權重,不需要設置長官,隻需要讓左右仆射分別兼任兩省侍郎就可以了。”趙頊認為他說的很對 采納了他的建議。

  蔡確名義上是次相,實際上卻大權在握。王珪雖然是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名義上高於蔡確,但也隻能拱手聽命。趙頊雖然按照順序任命王珪、蔡確為相,卻不加以禮重,多次因為小錯對他們處以罰金。每次受罰就去宮門謝罪。

  這時,中丞李定和禦史舒亶,彈劾湖州知州蘇軾怨謗君父,因此蘇軾被打入大牢。原來蘇軾從杭州調任徐州之後,他寫了《湖州謝上表》,略敘他過去無政績可言,又講了一下皇恩浩蕩,本來沒有什麽問題。但是他在後又寫了上幾句牢騷話:“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其中句中“其”為自稱,他以自己同“新進”相對,說自己不“生事”,就是暗中說“新進”人物“生事”。監察禦史裏行何正臣摘引“新進”、“生事”等語上奏,說蘇軾“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王安石變法期間,司馬光和王安石鬥得很激烈。司馬光給王安石的長信中有“生事”二字,於是“生事”成了攻擊王安石變法的習慣用語。“新進”是蘇軾對王安石引薦的新人貶稱。

  蘇軾曾在上奏裏說王安石“招來新進勇銳之人,以圖一切速成之效”,結果是“近來樸拙之人愈少,而巧進之士益多”。後來正是曾擁護過王安石的“巧進之士”呂惠卿把王安石出賣了,使其罷相。蘇軾因為反對新法,並在自己的詩文中表露了對新法的不滿。又由於他當時是文壇的領袖,如果任由蘇軾的詩詞傳播,對新政的推行確實很不利。

  當然單憑《湖州謝上表》裏的一兩句話自然是不夠的。監察禦史台裏行舒亶經過四月潛心鑽研,找了幾首蘇軾的詩,就上奏彈劾蘇軾道:“至於包藏禍心,怨望其上,訕瀆謾罵,而無人臣之節者,未有如蘇軾也。蓋陛下發錢以本業貧民,就說是‘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課試郡吏,就說是‘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陛下興水利,說是‘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陛下謹鹽禁,又說‘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其他觸物即事,應口所言,無一不以譏謗為主。”

  他裏麵提到例子,“贏得”兩句及“豈是”兩句出自的《山村五絕》;“東海”兩句出自《八月十五日看潮》;“讀書”兩句出自《戲子由》。這些確實是蘇軾所寫,被認為是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

  接著國子博士李宜之、禦史中丞李定也曆數蘇軾的罪行,聲稱必須把蘇軾斬首。李定還舉了四項理由說明為什麽應當處蘇軾極刑,他說道:“蘇軾初無學術,濫得時名,偶中異科,遂叨儒館。”接著說蘇軾急於獲得高位,心中不滿之下,於是譏訕權要。再次,皇帝對他寬容已久,冀其改過自新,但是蘇軾拒不從命。雖然蘇軾所寫詩之荒謬淺薄,但影響甚大,“臣叨預執法,職在糾察,罪有不容,豈敢苟止?伏望陛下斷自天衷,特行典憲,非特沮乖慝之氣,抑亦奮忠良之心,好惡既明,風俗自革。”

  蘇軾的好友駙馬王詵,聽到這個消息,趕緊派人去給在南京當官的蘇轍送信。蘇轍得知,立刻派人去告訴蘇軾。朝廷派出的欽差皇甫遵同時出發,但是蘇轍的人先到。蘇軾知道消息,立即請假,由通判祖無頗權攝州事。皇甫遵到的時候,太守官衙的人慌做一團,不知有什麽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