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士氣
作者:廬暉臣      更新:2021-01-04 02:32      字數:2628
  百戶官邸坐落在軍堡中心位置,傳承已有百年,北地戰事頻發,中途曾擴建數次,其占地約一畝,是個四進深的四合院,地麵是青石板和鵝軟石鋪設而成的,房屋六十餘間,四周是高達八米的全封閉青磚牆,寬約一米,院牆上有數座箭塔,常有暗哨把守,完全是按一個小型兵營建造。

  從嘉靖一直到崇禎年間,靠近邊關的晉地從來不是一片淨土,臥榻之側如何安睡,有眼界的世家大族,豪強、地主,早已未雨綢繆多時,大院修建的一個比一個堅固,楊家作為傳承百年的武官世家自然也不例外。

  “老二,你等下親自安排兩個人一同走趟閩浙……”

  “老五,老六,你倆帶幾位賬房去趟太原……!”

  “爹,咱們少爺是不是上次墜馬摔糊塗了,閩浙可在千裏之遙,快馬加鞭也得半月,就為買這些個,番薯,玉米,這是啥東西,聞所未聞?”

  “是啊爹,眼下這個時候糧價上漲的厲害,在府城做糧食生意倒是穩賺不賠,可招那麽多吃幹飯的流民有何用,可不能由著少爺性子胡來。”

  府中外院一間臥室,老六楊忠禮,老五楊忠義,老二楊忠勇三兄弟一臉茫然的看著自己老爹。

  他們是老管家的三個兒子,人如其名,老二楊忠勇今年二十八歲,身材高大,麵容有些粗黑,看上去飽經風霜,平日裏管著府中家仆訓練,性情較為急躁。

  老五楊忠義今年二十五歲,皮膚有些微黃,中等身材,為人較為穩重,平日裏代管著賬目、私田,也是老管家看好的接班人。

  老六楊忠禮,今年二十二歲,長的白淨,圓滾滾的身材有些富態,眼神中帶著精明,平時裏負責堡內糧食采購、日用品生意。

  “雖然我也頗為不解少爺最近一段行事之意,然少爺大病後,確實老成了不少,有目共睹,招軍戶裏的半大小子做工,得益的是幾十戶軍戶家庭,入冬,有米有糧就是士氣,如今天寒地凍,上拿找少爺這樣的善主子,其他百戶,千戶所對待手下軍戶,那叫一個變本加厲,咱少爺隻要不花天酒地,胡來也是胡來在正事上!”

  老管家若有所思的回想著,今日楊武對待匠戶恩威並施的場麵,頓了頓,隨後轉身看了看自家幾個兒子,接著道:“我也年過五十了,昔日你們幾個忙著打理外麵的生意,眼界卻是迷住了,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兒,往後少爺交代之事,不可馬虎。”

  “好的爹,我們馬上去。”

  三兄弟互相看了看對方,若有所思,隨後各自收拾行李出發。

  楊家屯軍堡附近山多沙地多,優質農田皆依托水源附近,隻有三百餘畝,其中楊武百戶家占一大半,總旗占一小半,小旗占一小半。其餘不靠近水源的屯田,受幹旱、嚴寒影響,糧食嚴重減產,越是冬季,青黃不接的時候,軍戶們日子越苦。

  明中期以後,衛所腐敗問題像蛀蟲一樣滋生出來,軍屯士兵各種雜活都得幹,還要在朝廷定額的基礎上私自增加每畝稅收,克扣額定月糧,世襲士兵成了奴隸,世襲軍官成了地主,真正作為軍糧的儲備成了軍官們揮霍的銀兩,在整個大明數百衛所,這種風氣普遍存在,以至於數代下來,精兵變老農,老農變餓農、逃農,衛所製名存實亡,不堪一戰。

  隨著遼東、九邊戰事頻發,天災人禍愈演愈烈,部分有眼界的武官,例如楊武的父親老百戶當職時,就意識到長此以往的弊端,開始走精兵路線備戰,軍戶們的月糧、稅收倒是沒有克扣增加,不過雜活一樣沒少,新擴建的軍堡、百戶官邸都是手底下軍、匠戶建造,免費的勞動力,即便這樣,比較其他衛所,已經是菩薩了,還有口飽飯吃。

  ………………分割線………………

  入夜,天空時不時的已有些小雪花飄落下來,氣溫驟降,街坊四鄰皆門房緊閉,早早就寢,萬家燈火這詞,在苦寒之所的北地,顯得那麽奢侈。

  此時,東北角的匠作坊算是堡中唯一的明燈。

  “叮當叮當……”

  “呼呼呼”

  “都瞧仔細了,這可是爺幾十年的看家本領,也就是百戶大人恩典,平常沒個三五年打雜功底可學不上手……”

  “是,師傅!”

  “李頭,快快演示!”

  匠作坊院內,打鐵爐子燒的通紅火星四濺,隻見李老根正半弓著身子,手持鐵錘,邊將一塊毛鐵慢慢錘煉成精鐵,邊講解著火銃製作要領,旁邊圍滿了人。

  李老根今年滿五十了,他家祖傳的鐵匠手藝在堡中匠人裏算是一絕,所以經常被官府征去,州府,京師服勞役,祖祖輩輩都是如此。修補鎧甲,打造兵器,特別是火銃,虎蹲炮,都離不開經驗豐富的鐵匠。

  “李頭,這回我們算是大開眼界了!”

  “沒想到這煤炭竟然會影響精鐵的質量!”

  “唉,怪不得,我們北方鐵器不如南方運來的閩鐵,哪有那麽多閑銀子燒製木炭。”

  “是啊,要想打造質量上成,不炸膛的魯密銃,可需七八斤精鐵,這十斤粗鐵才能煉出一斤精鐵,造價太高了。”

  在場除了五十名學徒,還有十來位堡中鐵匠,隻是手藝比不得李老根,此時互相議論著。

  同為匠戶的李老根能被百戶大人器重,封了小旗官,每月領十兩銀子的俸祿,他們為什麽不能,這人生活有了奔頭,精神麵貌立馬不一樣了。

  雖然外表看上去一個個的粗手粗腳,滿麵風霜,破爛粗布棉襖伴身與饑民無異,眼神中卻露著精光,看著李老根好像就是以後的自己,有了代入感。

  “百戶大人說了,每造出一杆精良火銃,就賞一兩銀子,你們可得好好幹,對了,還有這燧石火置開關,還需各位同僚一同研究。”

  聽著眾人議論紛紛,李老根隨後說道。

  “李頭,百戶大人如此厚待我等,我等也不是吃幹飯的,哪怕三天三夜不睡,我等也先把它研究出來。”

  匠戶錢大牛立馬上前附和道。

  “好,今晚開始我們多開幾個爐灶,輪流上,你們這些小家夥也都機靈點,在這裏你們不用挨餓,又能學手藝,又能存工錢貼補家用。”

  李老根欣喜道,隨後安排眾學徒少年輪流鍛煉基本功,在場匠戶們也紛紛交流起經驗,一時間,院子裏很是熱鬧。

  “阿聰哥,什麽時候輪到我們啊!”

  “好了,小羽別急,都有份的,等下在師傅麵前可千萬不要毛毛躁躁的,惹師傅不高興,手藝就學不成了,你弟弟妹妹又要挨餓了。”

  “好的阿聰哥,我曉得,我會好好學的……”

  院內,兩個瘦弱少年被擠到人群最後,這倆少年是今日招進來的軍戶子弟,是對堂兄弟,大點的叫劉阿聰,今年剛滿十四歲,小點的叫劉小羽,今年虛歲十三,這兩人身高都隻有一米四五上下,麵黃肌瘦,一身破布棉襖邋裏邋遢的,正互相搓著手,說著悄悄話。

  大點的劉阿聰很懂事的看著堂弟,沒有忘記來時長輩們的叮囑。

  半大小子吃壞老子,這些少年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家中人口多的,早已缺糧,饑一餐飽一餐的,劉小羽沒到年紀也被家中長輩叫來,負責招人的老管家迫於人數不足,也沒有太過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