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先下旨為強
作者:老堂      更新:2021-01-01 10:31      字數:2268
  “回殿下,是錦衣衛看到了殿下……”

  這一回,劉瑾又打聽到了。

  隻要他報是太子想知道的,錦衣衛就會讓太子知道,特別是原東西廠的番子,現在失勢了,就更想往太子身邊擠了。

  像是為太子打聽事情,通報一下情報,都不是他們幹的最過分的。

  他們幹的最過分的是,朱厚照當上皇帝後,玩了一把潛行。

  潛行一個月,錦衣衛愣是沒找到人。

  朱厚照潛行學的這麽好,可是高興壞了這幫失勢的番子。

  看著看不起自己等人的錦衣衛,愣是找不到從他們這兒學了潛行的皇帝,那感覺,別提有多美了。

  “果然是錦衣衛,又是他們!”

  與自己的猜測一樣,朱厚照很生氣。

  但,也就是生氣。

  因為他知道除非他當皇帝,否則他治不了錦衣衛的罪。他若硬來,他父皇不僅會攔,反而會揍他。

  當然,如果他打的過錦衣衛,挨頓揍,他也要報複回去,可問題是他還打不過人家。這下就尷尬了。

  “該死的!等本宮當了皇帝……”朱厚照咬牙切齒說狠話。

  劉瑾全當沒聽到,作為六歲就進了宮的劉瑾,他太明白自家太子是什麽德性了。你勸不了,反而會惹他討厭。

  一旦被疏遠了,他劉瑾還怎麽浪?

  這樣的事,他劉瑾才不幹。

  等朱厚照罵也罵了,劉瑾才又說道:“殿下,奴才還打聽到了一件事,不知當說不當說?”

  “什麽事?說!”

  “奴才打聽到陛下似乎有用那許本山為朝奉官的意思。”劉瑾邀功道。

  “許本山?誰?”

  朱厚照聽的一愣。

  這許本山是哪個?關本太子什麽事?不認識,不認識。

  嘖嘖,這狗太子啊,吃飽了就不要廚子了。你吃人家,喝人家,還為此挨了揍。

  一轉身,你還不知道人家是哪個。

  這樣的太子,弄的劉瑾都不想出聲了。

  但是劉瑾知道,他不說還不行。這事他已經查到了。現在不說,待弘治皇帝把人弄了過去後。再讓太子知道了,他劉瑾非倒黴不可。

  “殿下,就是殿下吃著好吃,還想再吃的司天監漏刻博士許本山……”劉瑾隻能把許本山連吃聯係了起來。

  “什麽?是他?不行!絕對不行!”

  “狗皇帝啊!狗皇帝!這是吃獨食,連人都要搶了去!”

  “快走!本宮要搶先一步!”

  朱厚照顧不上身上的傷,跳下床就跑。

  “殿下慢些,殿下慢些,殿下要到哪裏去?”劉瑾急急跟上。

  “你這狗奴才,快一些,萬不可讓狗皇帝搶了先。對了,咱們分工,你去偷聖旨,本宮去偷玉璽。”朱厚照哪怕屁股疼,卻還是頭腦清醒的分工合作。

  “啥?聖旨?殿,殿下想做什麽?”

  劉瑾傻了,小腿肚子都在打顫。這可是偷聖旨啊!

  一個不小心,人頭落地。

  “還能是幹什麽,當然是搶人了。趁著父皇沒回宮,本宮先下旨,先把人搶東宮。狗皇帝再無恥,也不能跟兒子搶人吧。”朱厚照得意道。

  這解釋,也是服了。

  你是怎麽想出這等“好”辦法的?

  偷玉璽與聖旨,跟皇帝搶人?

  這真就是“人”想的出的主意?

  這是唯恐閻王爺不收啊!

  劉瑾隻覺得行刑的大刀已經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

  另一邊,奉天殿。

  皇帝祭天祈福,就像春耕儀式一樣,說是祈福一個月,但是儀式上是一個月,皇帝本人能呆三天,就已經不少了。

  其他時間是由他人代表的。

  所以朱厚照以為弘治皇帝還在司天監祈福,真的是錯覺。

  今日一早弘治皇帝便與內閣的大臣們商量要事,六月以來,先是長江汛期,陝西遭災。

  今日一早,又有開封來報,黃河汛期猛漲,導致河南開封府一帶決堤,衝毀了莊稼,幾千頃良田受損,百姓流離失所。

  這一份份的奏報,弘治皇帝歎了口氣,今年的流民數量,怕是又要增加了吧?

  這祈福怎麽就沒有用呢?

  真要用活人祭天不成?

  不不,朕怎麽可以做下這等殘忍之事。

  心中已經有了決斷,弘治皇帝問道:“諸公以為此事如何?”

  一聽弘治皇帝的話語,戶部尚書陳金,馬上就明白了,這是皇上讓戶部出銀子賑災。

  但是這大明朝的問題,本身最大的問題便是銀子的問題。

  農業,根本收不上多少。大頭商稅,又收不上來。

  比如宋朝的茶稅有八九百萬貫。

  而大明呢,一些產茶大省,收的稅,低到荒謬的程度,比如四川課稅的茶葉數量超過500萬斤,可是一年征收的茶葉收入總共還不超過2萬兩。

  這還算是多的,浙江的茶葉稅收隻有六兩,雲南是17兩,其交上來的還是幾乎貶值成為廢紙的大明寶鈔。

  其他的商稅也差不多。

  哪怕他是戶部尚書,朝廷沒有銀子,他也變不出來。

  “臣覺得,應讓受災地區免賦一年,以緩解當地糧食缺口之迫,並開太倉賑糧,以解民饑苦。”

  當然,朝廷沒有銀子,災也是要賑的。

  不然,一個處理不好,說不定哪裏就反了。不同的是有錢有有錢的賑法,沒有就隻能如此了。

  這樣的處理,已經是陳金這個戶部尚書的極限了。至於殺司天監祭天,皇帝可以做,但大臣們卻不可以提。

  一個是天是皇家的獨權,為臣者自然不會去碰。另一個,儒家本身是屬於敬鬼神而遠之的學說,儒家子弟也不會去碰。

  另兩位閣臣劉健和謝遷兩人一起道:“臣以為,陳大人所言甚是。”

  弘治皇帝點了點頭,當即定下,命人送去內閣擬詔。

  正當他們議完了事要告退時,跑來偷玉璽的朱厚照進來了。

  由於這位太子的熊孩子特性,他又是來偷玉璽的。一路上,躲開了所有的太監、宮女。

  直到這奉天殿,沒法躲了。

  因為玉璽就放在皇位的皇案上,再怎麽躲,隻要他想拿,他就必須露麵。

  更重要的是,他一直以為弘治皇帝在祈福,沒有回宮,完全沒有料到啊。

  這狗皇帝回宮了。

  現在,直接撞了個當麵,尷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