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禦廚也要臉
作者:老堂      更新:2021-01-01 10:31      字數:2348
  皇帝也是人,喜歡被人誇,有毛病嗎?

  沒毛病。

  弘治皇帝看到許本山那個熱情,連“愛卿”都出來了。就知道他是餓的有多厲害,這是連臉都不要了啊。

  要知道,在昨天之前,他都不知道許本山這號的從九品。

  就為了一口吃的,至於嗎?

  弘治皇帝說:“至於。當你承受了,走路罵、上朝罵、睡覺罵……就明白,吃,不罵了。誇,是多麽的難能可貴。”

  大明朝的皇帝,除了開國的兩位外,其他都是小受受。

  講道理,完全不是對手。還能怎麽辦?

  要麽,當昏君,幾十年不上朝。想當明君,還就得聽人家的。

  許本山被弘治皇帝如此熱情盯著看,都被盯的有點心虛啊,這豆汁什麽的,一旦涼了,會有豆性味兒,晚上可就不能吃了。

  “陛下,這是臣帶來的吃食,豆汁、豆漿,有甜口與鹹口,還有豆腦與粥食。”

  嗬--

  兩禦廚又想咧嘴笑。

  實在是忍不住的。

  他們這是銀耳血燕粥。知道什麽是血燕窩不?

  金絲燕每年結巢三次,第一次結之巢厚而潔白,由於金絲燕經過漫長的冬季,有較長時間休養生息,體內儲存了足夠的養份,唾液質素較優,所以築起來的巢較優較厚,形狀特佳,而成盞形,故名為燕盞,是燕窩中之極品。

  到了六月,金絲燕又再次築巢,由於相距時間較近,體質未能完全恢複,故築起的巢質素較差,且身薄而多毛,與第一次相比顯然稍次。到了九月,金絲燕又作第三次築巢,一說正因金絲燕正瀕臨生產期,又因時間迫促,體力和唾液未能得到充分補充,又亟需哺養雛燕,體力消耗極大,故第三次的巢窩,肯定比前兩次差了,因此要選用較多的羽毛和雜質混合,而且因唾液不足,連血也吐了出來而成為血燕。

  所以真正的上品血燕窩是純白色,而不是紅色。

  咱們這用的就是純白的最佳血燕窩。

  一般人見都見沒到過。

  這麽好的食材,雖然同為白色,但與你那豆子的白,根本不是一碼事。

  買這血燕窩的銀子,買豆子,能讓你吃一輩子。

  就這,陛下都不吃,會吃你的豆汁豆腦?

  如果不是不想殿前失儀,他們非要大笑出聲,好好教一教這從九品,食材之美。

  從九品的小官,吃過……不,見過這上等的食材嗎?

  真是可惜了,好好一個逼,沒得裝了。

  弘治皇帝瞪了一眼倆禦廚。

  笑個屁啊!

  鬧災了,你們就給朕上這二百兩銀子的燕窩,你們分明是不想讓朕吃啊。

  還是許愛卿好。如此的懂朕。

  一水的豆子,便宜。

  就算是多吃,也不會有人抨擊他這君父。

  旁邊,自有試毒的小太監試毒。弘治皇帝滿口誇讚:“愛卿體貼朕啊!兩種口味都調了。好好,愛卿有心了。”

  他這一誇,許本山是連連謙虛,就是一些豆子罷了。

  弘治皇帝可是皇帝。

  一大皇帝什麽美味沒吃過?

  就說那一邊的燕窩,200兩。

  再看自己。

  幾文錢的豆子。

  能比嗎?真心比不了。

  不僅許本山本人這麽想,就是倆禦廚也是一臉的委曲。

  豆汁與豆漿有不調味的嗎?

  不調味,可入不得口。這都誇?

  而且俺們還是用蜂蜜調的味喱。

  為啥子不誇誇俺們?

  委屈!

  但是,他們的情緒重要嗎?

  這個時候,能給君父可以入口,不會受抨擊的食物才是真的好啊!

  小太監試過毒,弘治皇帝接過,用湯勺攪拌了一下,聞著豆香。“香,香,這味道,卿家費心了。”

  吃了一口:“真香!”

  許本山傻笑。

  皇帝說香就好。

  “陛下愛吃就好。陛下愛吃,臣願意天天做給陛下吃。”

  許本山,你過分了啊!

  你天天做?

  那俺們怎麽辦?

  豈不是要失業。

  倆禦廚憤憤看了許本山一眼,然後,他們倆便直勾勾盯向禦案上的豆汁、豆漿、豆腦與粥。

  “你看出了什麽沒有?”

  左邊的禦廚以目示意右邊的禦廚。

  “沒有,就是普通的豆子。你呢?”

  “也沒有。”

  二人齊齊搖頭。

  本就是普通豆子磨的,再看也看不出個花來。

  至於去除的有害物質,那是法術的本事,與廚藝無關。二人就是廚藝再高明,也沒有辦法。

  弘治皇帝卻是吃的安心與舒心了。

  六碗豆製品下肚,是喝的弘治皇帝的胃,暖融融的。

  看著皇帝幹了一碗一文錢,連幹六碗六文錢的豆汁什麽的。卻動也不動自己上的銀耳血燕粥。

  倆禦廚整個人都不好。

  “陛下,晚上吃太多的豆製品不好,陛下是不是吃些點心。”

  一個禦廚說。

  “是咧,用些糕點,腸胃也舒服些。過了午夜,陛下才不會腹饑。一些湯湯水水的,頂不得餓。”另一個禦廚也說。

  這已經不是關乎皇帝宵夜問題了。

  這是一個廚師的麵子問題。

  廚師不要臉啊!

  上等的銀耳與燕窩,熬煮了一個時辰。

  既要其熟透、粘稠,又萬萬不可粘了鍋,還要小心煙火之氣竄入鍋中,影響口感。

  這價值二百兩的食材,他們是小心又謹慎,開開心心給皇上送來,卻比不上用石磨磨,煮開了,也才一文錢一碗的豆汁。

  這是什麽?這是打他們禦廚的臉啊!

  不要說這古代的禦廚了,就算是後世的米琪琳,你帶份豆漿進去喝,然後說人家的八百一碗湯,不如這一塊五的豆漿好喝。

  米琪琳的主廚,非與你翻臉不可。

  要知道你可是顧客,“顧客便是上帝”的顧客。

  而這年月,可沒什麽人人平等。

  宰相門前,七品官。

  皇帝的禦廚,怎麽著也不會比一從九品低。

  更重要的是,禦廚代表的就是天下廚道第一。

  二百兩輸給了一文錢,怎麽會幹?

  說什麽也要讓皇帝陛下吃上一口他們做的吃的。

  這不是皇帝餓不餓的問題,這是禦廚麵子的問題。

  “這……要不吃上一些。”弘治皇帝想了一下,點了點頭。

  弘治皇帝是不餓了,六碗水下肚,還怎麽餓。

  不過他覺得禦廚說的也有道理,這晚上光喝水,過了午夜,還是會餓的。到時候可不好再叫人給他做吃的。他就不是那樣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