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輸在了200兩
作者:老堂      更新:2021-01-01 10:31      字數:2361
  蕭敬聽禦廚們報著菜品,並沒有直接信了,哪怕他們叫了爺爺,還是檢查了一下,沒有違禁品,這才笑著說:“血燕,這可是好東西。”

  “都是為了陛下。陛下勤政,小的們也是心疼。”

  能來上菜的人,情商不低,這漂亮話說的,暖人心啊。

  “你們有心了!”

  就是蕭敬,原本是皮笑肉不笑,這時候肉都笑了。

  “許大人也來了。”

  他看到許本山過來,手中也有一食盒,同樣笑著打招呼道。

  “是,蕭公公。”

  許本山就不如這倆禦廚了。

  聽聽人家開口叫的啥?

  “爺爺。”

  親近!

  再看許本山。

  “公公?”

  嗬嗬……

  隻一開口,倆禦廚便昂首挺胸,與蕭敬天然站到了一起。

  不過蕭敬也知道,許本山就是一技術官,沒那些門道。

  事實上,哪怕是司天監要投其門下,蕭敬也是不敢收的。

  畢竟大明開國大帝朱元璋規定了,司天監是能解讀老天爺旨意的特殊人才。

  而且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特殊人才。

  皇帝派他們去讀天。

  你卻收他們當幹兒子,幹孫子?

  你說,你想幹什麽?

  是不是也想知道“天意”?

  蕭敬想知道個鬼喲。

  蕭敬又不是蠢的,這等事,他可不摻和。

  所以對許本山,他哪怕是在笑,也沒有絲毫親近的意思。

  “許大人這會兒帶了什麽好吃的。”

  蕭敬隻是在公事公辦,同樣要檢查許本山的食盒。

  許本山把食盒打開,一一為其介紹。

  “公公,這是甜口的豆汁與豆漿,這是鹹口的豆汁與豆漿。這是豆腦與粥食……”

  “噗嗤!”

  倆禦廚,當場樂了。

  “用豆子與我們的血燕比?”

  那提食盒的禦廚實在是沒忍住。

  今日,許本山去他們那學廚。他們是有難為許本山的意思,怎麽說也是個搶買賣的。

  但是一天下來後,他們算是看明白,這一位就不是個廚子,鍋子都拿不動。

  到了晚上,許本山過來,他們還有些吃驚,以為他弄了多好吃的東西。

  但是,就這?一水的豆子?

  用豆子比血燕?

  他們可不是樂嗎?

  “外麵是怎麽回事?”

  弘治皇帝正批奏折,外麵便嚷嚷個不停。

  鬧了水災,已經夠他煩的了。沒想到外麵越來越過分,竟然還笑上了。

  蕭敬聽出弘治皇帝不開心,狠狠的瞪了笑的禦廚一眼,然後開口說:“陛下,天色不早了,吃些宵夜吧。”

  還好,蕭敬還念情,怎麽說也是叫自己“爺爺的”,並沒有把倆廚子賣了。

  倆廚子也知自己惹了皇帝的不開心,對蕭敬一臉的感激。

  當然,這份感激不僅僅是心裏的,更重要的是行動上。

  到了蕭敬下值,自有一份孝敬送上。

  弘治皇帝抬頭看了看天,果然是月色明亮,天色已晚。

  摸摸肚子,是有些餓了。

  “讓他們進來。”

  皇帝讓進,禦廚們搶先進去。先呈上自己的食物。

  “陛下,新飩的銀耳血燕粥,特為陛下補一補身子。”

  “血燕啊,這怕是很貴。”

  一聽是血燕,弘治皇帝感慨了一句。

  “是,陛下。這上好的血燕,要二百兩銀子一兩。”

  禦廚似乎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功勞,擠壓許本山的粥食似的。開口便是200兩。

  在他們看來,皇帝當然是要吃好的,二百兩的才有的席麵啊。

  什麽豆汁、豆漿的,能要幾文錢?

  這一把,他們禦膳監贏了。

  昨日輸的不明不白的。

  雖說他們是從皇帝身邊的小太監,打聽過了的。但是什麽清湯麵,會有他們的禦膳好吃?

  燒天鵝、燒鵝、清蒸雞、暴醃雞、川炒雞、燒肉、白煮肉、清蒸肉、豬屑骨、荔枝豬肉、鱘鰉鮓、蒸魚、豬耳脆、煮鮮肫肝、玉絲肚肺、蒸羊、燌羊……

  這哪一樣比不上清湯麵?

  不信,說破天去,隻要他們沒親眼見,就肯定是不信的。

  因為這不可能。

  現在,今晚上是親眼見到了。

  兩個禦廚心中,全是贏定了的美。

  二百兩?

  “朕吃不下。”

  弘治皇帝碰了下瓷碗,手又縮了回去。

  兩個禦廚上下心中嘀咕了:咋的,皇上沒胃口?

  這事可不好辦。

  沒有胃口可就不是他們廚藝的問題了。

  今天怕是分不出勝負了。

  然而,兩個禦廚哪裏明白弘治皇帝的心思。

  作為一個從小受聖賢教育,一心想做賢君明主的弘治皇帝。

  這會兒大明正遭災,說不好都要殺司天監祭天了。

  你禦膳監這時候弄一小碗粥,說是二百兩。

  弘治皇帝怎麽吃的下?

  就是明朝後來,那位離譜的嘉靖皇帝想吃個餅,太監告訴他,一個餅一千兩。嘉靖皇帝都能忍下不吃。更何說這躬行節儉的弘治皇帝了。

  放下那銀耳血燕粥,不舍得吃。

  可肚子是真餓。怎麽辦?

  今天一天,許玄外出,許本山學廚藝,弘治皇帝本就沒吃多少。

  抬頭一看,正好看到進來的許本山。

  再一看許本山手上。

  活!

  他手上提的分明是食盒。

  弘治皇帝眼睛一亮,從禦案上起身。

  “愛卿來了!”

  他就知道,許本山會來的。

  怎麽說,他也是個皇帝,已經表示過愛吃了。怎麽會沒人送?

  一口吃的,求不得,還叫什麽皇帝。

  更重要的是,許本山的吃食,好吃不貴。

  哪怕他吃的再多,也不用擔心百官彈劾。反而會因為他吃百姓之食,會得到與民共苦的讚揚。

  反倒是那二百兩的燕窩。

  信不信他今晚吃了,明天便有人上奏,要求他與民共苦。

  天下遭災,對上蒼為民祈福的當口,一碗粥,二百兩。

  大明的文人們都能開心死--又可以罵皇帝,得名望了。

  百姓遭災,弘治皇帝心中本就不舒服。

  再讓朝野上下罵。

  但凡心胸小的,都能被氣死。

  所以,這禦膳監哪裏送的是吃食,這送的是“坑”啊?

  過去沒有對比,吃,是“不與民共苦”;不吃,是“浪費食物”。

  怎麽著,都坑定了。

  現在不一樣了。

  許本山來了。

  一碗清湯麵,好吃,朝臣還都誇。

  這才是真的好!

  他是皇帝,就愛聽滿朝上下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