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侍疾(六)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1-01-29 13:44      字數:6586
  初夏這日,薑薑入了宮,福長安被老夫人接回了馬神廟街。下午,福隆安和小果兒上樹掏鳥蛋,每人拿了三個鳥蛋,溜下樹來。呼林下值,帶小果兒回家去,福隆安洗了澡,瓔珞給他頸子裏套上一個新的小掛件,他便自己在炕幾上玩鳥蛋,瓔珞在一旁案上作畫,看他那個專注樣子,實在不知道光溜溜的鳥蛋有什麽可看的。

  這個孩子真是越長越像傅恒,濃眉圓眼,高高的鼻梁,每次她看見他,就從心裏歡喜之極,現在穿著一身珍珠做的白衣,頸子裏戴著古董和闐小玉虎,那小虎頭上腳下,對著他的小下巴,圓滾滾作匍匐狀,耳朵眼睛和鼻子都生動可愛,前肢合攏處穿孔結繩,古拙簡單,顯得尤其神氣。二嫂從小就說他漂亮,現在更是喜歡的不得了,見麵就各種親。老夫人聽說他越長越像傅恒,更是高興。以前她覺得他美中不足像自己,現在可好了,傅恒卻說薑薑像他自己就夠了……

  正想著,突然聽珍珠道:二少爺,打鹵麵做好了,來洗手吃麵。然後“啪”的一聲,一隻鳥蛋摔在地上摔碎了!自福長安出生,玉京園便把福隆安叫做二少爺,因為大少爺是福康安。瓔珞和珍珠都嚇了一跳,福隆安立刻哭起來。珍珠忙走過去,蹲下來將他抱在懷裏,哄他道:都是珍珠不好,嚇到小主子了?是珍珠不好,珍珠不好!隆兒不哭,乖,不哭!隆兒最喜歡吃打鹵麵了,珍珠帶你去吃,好不好?一邊用手絹給他抹眼淚。

  瓔珞於是放了筆,過來一起哄兒子,笑道:我們小隆主子又怎麽啦!你多大了,還哭鼻子!兩人各種哄了一會兒,但福隆安哭得更傷心了,說小鳥就這樣死了,不依不饒,瓔珞生起氣來,怒道:不準再哭!再哭珍珠去拿戒尺!福隆安停了哭泣,怒瞪著圓眼睛,一把扯了小玉虎扔在地上,將兩個蛋放在懷裏,掙脫了二人,直向外跑去。才跑到外麵的院子門口,就撞上了下朝回來的傅恒。他不理傅恒,還是向外跑。

  瓔珞和珍珠正追上來,見到傅恒便急急地道:攔住隆兒!傅恒拉住瓔珞問道:怎麽啦?隆兒要去哪兒?瓔珞急道:你快去攔住他,他肯定是要去爬樹再拿鳥蛋。傅恒問道:鷹房那棵樹?瓔珞道:對,快去!快去!下午那麽多人在樹下守著呢!天兒這麽悶,要下大雨了!

  待傅恒匆匆到了鷹房裏那棵大樹前,隻見福隆安已經上了樹,坐在枝椏上,在玩鳥蛋。那枝椏離地接近兩丈。傅恒於是對他道:隆兒,下來。福隆安道:我不!額娘罵我!我不回家了。傅恒莞爾道:你額娘是為你好。福隆安哼了一聲,不理不睬。天上開始轟隆隆地打悶雷,天色已晚,馬上就要下雨,傅恒又勸他下來,但福隆安堅決不幹。此時,瓔珞帶著幾個小廝也一起來到了樹下,也一起叫兒子下來。

  沒說兩句,天上豆大的雨點啪啪地打下來。傅恒叫瓔珞趕緊先回去避雨,大雨傾盆,樹下眾人立刻十分狼狽。隻聽福隆安在樹上笑道:阿瑪,我下來了。說著轉身準備溜下樹來,但腳下一滑,踏了個空,身子急往下墮,眾人驚呼一聲,傅恒立刻搶上去接兒子,兩人一起摔在泥地裏,福隆安壓在傅恒身上,雙目緊閉,不省人事。瓔珞大叫一聲:隆兒!忙上來看父子倆。小廝們將福隆安抱起,瓔珞見傅恒臉色蒼白,忙來扶他。又叫人去叫抬軟兜來。

  待眾人將傅恒送回房,瓔珞顧不得自己更衣,和珍珠先服侍他在外間換下滿是泥漿的朝服,再扶他進臥室,靠在床上。瓔珞看見他右胯骨上青了海碗大的一塊,嚇了一跳。待葉天士被請來看診,說傅恒大人傷了筋骨,恐怕半個月內必須在家休養,福隆安沒事,隻是嚇昏了。給傅恒開了藥方,又用酒按摩,說戒酒戒辛辣,方才去了。

  福隆安已經換衣服洗澡又吃了麵,他懷裏的另外兩個鳥蛋之前掉出來摔碎了,但見自己闖了大禍,再不敢鬧,戴回了小玉虎,被珍珠領著,走到床前,期期艾艾地對傅恒道:阿瑪,都是隆兒不好,對不起。傅恒伸手摸了摸他的頭道:沒事,阿瑪沒事,過幾天就好了,你別再爬樹了,那樹太高了。福隆安點點頭,掉下眼淚來。傅恒微笑道:你怎麽又哭了,你額娘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阿瑪真的沒事!福隆安道:額娘又要罵我!說著放聲大哭。

  傅恒側著身子靠在床上不能動,於是拉他的手,叫他在床邊坐了,一手攬著他,又說又親地安慰。珍珠在邊上看得眼睛濕潤了。瓔珞和翠兒送葉天士回來,看見父子倆這樣,覺得好氣又好笑。走上前去,要將福隆安拉走,讓傅恒休息,傅恒對她笑著搖了搖頭。

  她於是也搖了搖頭,叫翠兒去吩咐人給自己和傅恒送晚飯進來,又叫小廝們去抬小方桌和凳子,放在床邊。待麵送進來後,瓔珞便要給傅恒喂,傅恒叫她自己先吃,自己先歇會兒,說著閉上了眼睛。

  瓔珞揭開青花花卉紋格盒的蓋子,從青花八仙格碟裏夾了醬黃瓜白糖蒜等幾樣小菜,喂給福隆安,孩子破涕為笑,說自己還要吃麵。瓔珞於是取了一個小青花封侯碗,從釉裏紅如意雲形纏枝牡丹菊紋大碗裏挑了麵,又從另一個同式釉裏紅中碗裏舀了鹵汁澆上。封候,乃因“侯“同”猴“音,福隆安坐在桌邊由珍珠喂,像往常一樣,看著小碗外麵的兩隻猴子在嬉戲的花紋,很是開心。又看那邊一疊“二甲傳臚”小盤,盤心以青花繪雙圈,內繪兩隻蟹盤踞於溪澗間,沿岸蘆葦叢生,流水瀝瀝,畫意恬靜而盎然。這碗和盤是他最愛的食具。

  瓔珞於是問他:“二甲傳臚”是什麽意思?福隆安道:螃蟹有甲殼,蘆葦諧音‘臚’,故兩隻螃蟹加上蘆葦,叫做“二甲傳臚”。《明史選舉誌》記上說:“會試第一位會元,二甲第一為傳臚”。二甲傳臚是祝願科舉考試金榜題名。瓔珞笑著摸摸他的頭,道:隆兒真棒!福隆安問:額娘,什麽時候可以吃螃蟹?瓔珞道:再過兩個月,中秋時節吃。說著取一隻青花龍鳳穿花梵文中碗,將麵和鹵汁盛了自吃。福隆安十分喜歡吃螃蟹,他房裏掛著明大家徐渭的一幅《墨蟹》,傅恒還將一個粉彩“二甲傳臚”鼻煙壺給他玩,讓他寓學於樂。

  瓔珞自己就十分喜歡徐渭其人和字畫,玉京園後堂上的法書除祝枝山草書《嶽陽樓記》三大橫幅,便隻掛了徐渭自作自寫的兩幅七律草書豎軸。祝枝山草書有張旭懷素的氣勢,又受黃山穀書風的影響,果敢蒼勁、豪放狂縱,沉著痛快,而徐渭草書亦行亦草,字形偏方,遒勁詭異,放浪開張,戈戟森然。

  一曰:

  “朝廷久罷孝廉科,隻尺公車奈若何。墓道且須鐫石去,關門終見棄繻過。寸心落日俱千裏,尺雪孤輿夾兩臝。此生彭城止十日,莫教造次下冰坡。子遂父以尊人墓表故抵燕,至臘始歸,賦此送之。天池山人徐渭。”

  二曰:

  “春園細雨暮泱泱,韭葉當籬作意長。舊約隔年留話久,新蔬一束出泥香。梁塵已覺飛江燕,帽影時移亂海棠。醉後推敲應不免,隻愁別駕惱郎當。醉守經海棠樹下,時夜禁欲盡,天池山人渭。”

  “怡萃堂”臥室裏亦有徐渭兩張橫幅《荷塘蟹趣》,就在這碧紗廚裏,掛在對著床的一排黃花梨木棱窗紋書櫃後麵的牆上。畫中以濃淡幹枯表現花枝的明暗向背,水墨酣暢,氣勢縱橫奔放,橫行的螃蟹俱隱於敗荷之下,呈現一種粗服亂頭之美,較之元代畫家的逸筆草草,更有一種野拙的生機力量。

  而在書櫃前方,落地放著一個半人高剔紅五穀豐登紋插屏,細細的剔紅框和厚實的剔紅底座,底漆深褐濃烈如咖啡,表漆昂紅驚豔如深棗。底座滿雕,刀工細膩,極盡華美,奪人珠目。屏麵以銅胎掐絲琺琅為飾,通體藍色雲蝠紋為地,上飾“五穀豐登”寶瓶,安居樂業,福壽三多,吉慶有餘等各種吉祥紋飾,紅白黃藍綠紫紅等多彩互相交映,絢爛多姿。和牆上的水墨和樸素的書櫃形成對比,為寢室增添了暖意。這件插屏是皇帝冊封容音為後時給富察家的賞賜之一。

  玉京園裏有一大湖,名叫鏡湖,每到夏季,湖裏盛開荷花,端的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還養著許多黃嘴的鷺鶿,在荷塘裏穿行捉魚。有詩雲:“赤泥亭子沙頭小,青青絲柳輕陰罩。亭下響流澌,衣波雙鷺鶿。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嬌蕊。添個浣衣人。紅潮較淺深”。因此湖邊建有一亭,叫作“赤泥沙頭”,湖中還建有水榭,叫做“流澌榭”,湖邊也種著無數的垂柳。到了秋季,殘荷敗柳,別有氣勢,有如徐渭的畫。

  她還喜歡徐渭的詩《題畫蟹》:“稻熟江村蟹正肥,雙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紙上翻身看,應見團團董卓臍。”說的是秋高稻熟時,江村蟹肥,別看螃蟹雙螯如戟挺立在青泥之上,但如果把它翻身朝上畫在紙上來看的話,那麽就像董卓圓團團的肚臍了。董卓是漢末權臣,因作惡多端,死後士兵在他肚臍上點了燈,脂膏流了一地。這是抓住螃蟹秋後正肥、腹中充滿脂肪,蟹黃的特點,來諷刺那些腦滿腸肥的封建權貴。每次她給兒子講這個詩,福隆安都會笑個不停。

  一碗喂完,福隆安說自己飽了,瓔珞放了筷子,從洪武釉裏紅牡丹紋花口大盤裏拿了花生糖,炒栗子和饊子來喂了他幾口,再將兒子抱在懷裏,溫言安慰了幾句,叫他不要擔心阿瑪,讓阿瑪好好休息,又教和傅恒親親,才叫珍珠帶他離開。

  因問翠兒道:這放筷子和勺子的順治青花麒麟芭蕉大盤什麽時候送來的?翠兒道:今兒早上小王爺身邊的貴兒親自送來的,那一套康熙礬紅描金鳳凰紋碗也一起送到了,說桑王妃叫趕緊送,還說回頭拿家裏的其他登記冊子來給您挑,這下您的一套青花可是齊全了。她是想謝您,您倒是也敢收。說著一笑。

  瓔珞繼續吃自己青花碗裏的麵,也一笑,道:怕什麽?!但可惜都是本朝的東西,我是因為喜歡這麒麟威猛的樣子,還是我們原有的明代的這些更好,□□洪武釉裏紅雖然因技藝不夠,隻能呈現灰紅色,遠比不上如今的釉裏紅,卻更名貴。

  然後指著紅牡丹大盤道:這盤為菱花口折沿,極具伊|斯|蘭|風格,細砂底,泛火石紅色。盤心內繪五朵折枝牡丹紋,外接回紋一周,內壁飾折枝牡丹與折枝菊花,口沿繪卷草,裝飾繁縟,勾繪嫻熟,此等珍稀之物,非我朝青花可比,大人最為鍾愛。翠兒點點頭,她現在也從瓔珞那裏學到不少古董門道,因府裏連日常吃飯用的都是古董。

  瓔珞吃完後,和翠兒一起,扶傅恒起來,半側靠在枕上,再從另一個大碗裏挑了麵用封候小碗盛上,用筷子喂他。見傅恒臉色依然蒼白,道:都是我不好,對孩子沒有耐心,累你受了傷隆兒摔在你身上就夠疼......傅恒微笑著搖了搖頭。瓔珞一邊給他喂麵,一邊道:你不能去軍機,這下連皇上都要怪我了!

  傅恒不在意地道:叫他們把折子送來家裏好了,不過十幾天功夫,以前也在家裏看折子。正好,在家裏陪陪你。瓔珞嫣然一笑,道:我之前總擔心你帶隆兒騎馬要出事兒,不買小馬他一直都不高興,沒想到卻是掏鳥蛋!幸好小果兒不在,下午的時候,我就在樹下看得一身汗!呼林說沒事兒,有他呢。結果晚上把傅恒大人摔了!傅恒笑起來,用手摸了摸她端著碗的手。

  傅恒和兒子福隆安一樣,也喜歡吃打鹵麵,而且他要五花肉切成不大不小的塊兒,所以他們家做的炸醬麵就是他要的樣子。聰明細心的人往往挑剔,更別說傅恒大人傅中堂乃貴公子大少爺,他們家裏的吃穿用都基本是傅恒的喜好,這些事瓔珞當然是就著他,反正她是伺候人出身的,她常常歡喜地想:自己和傅恒就是絕配!額娘不說了,就是先皇後姐姐,也就著傅恒。傅恒很少去外麵吃飯,宮裏的飯和飲宴也覺得湊合,因為不能都做成他的要求,但出門在外行軍打仗就不講究不在乎了。是以除了柳嫂,玉京園的所有廚子也都是老夫人親自過問指派。

  瓔珞一一夾碗裏的五花肉,香菇,口蘑,黃花菜,木耳,雞蛋,青蒜,放在他嘴裏,混著炸的焦香焦香的花椒油,傅恒吃了三碗才罷,大讚好吃。

  接著,翠兒去外麵端入一個托盤,上麵一個萬曆鬥彩纏枝子午蓮紋中碗,裏麵放著新鮮的冰鎮楊梅,用同式的小碗盛了,遞給瓔珞。瓔珞喂傅恒吃了幾顆,自己吃了幾顆。

  飯畢,翠兒教人收拾了去,服侍盥洗後,用胭脂紅釉金沿鈴鐺杯給二人吃茶。吃完茶,主仆兩又扶傅恒躺下,翠兒才出去。瓔珞坐在床邊握著傅恒的手,傅恒道:你也上來吧。瓔珞道:那我得先去洗個澡。

  待瓔珞回來,見傅恒閉著眼睛,似乎已經睡了。梳妝台上用甜白釉渣鬥放著一捧茉莉花,知道是翠兒下午在插的,定是剛拿進來。於是她坐到台子前麵,照了照鏡子,挑茉莉花油抹了,拿了一本書,上床坐進薄被子裏,靠在枕上,又看著那瓶微笑了一下,翠兒如今插花也有樣子了,茉莉花,是皇後姐姐最喜歡的花,那時候自己冒著風雨披著油布,在長春宮院子裏保護這花兒……

  ※※※※※※※※※※※※※※※※※※※※

  -

  徐渭字文清,後改字文長,是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戲曲家、軍事家。他的別號很多,有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田水月、漱仙等。徐渭曾擔任胡宗憲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胡宗憲(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欽,一字汝貞,號梅林,南直隸徽州府績溪縣人,明嘉靖名臣。胡宗憲為官二十餘年,忠心為國,抗倭有力,於戎馬倥傯中輯著《籌海圖編》十三卷,是書收浙江沿海地形、防務、戰具、倭變、戰事甚詳。另有《海防圖論》、《三巡奏議》等傳世。

  -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嚴嵩父子失勢,陸鳳儀趁機彈劾宗憲為嚴嵩黨,世宗慰曰,“宗憲非嵩黨”,而釋之。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解官歸裏。次年,朝廷獲得嚴嵩之子嚴世蕃給胡宗憲的親筆書信,辯誣無望,於是宗憲被捕入獄,十一月三日,乃吟“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詩,引刃自盡,死於獄中。隆慶六年(1572年),朝廷為其平反。當時徐渭在憂懼發狂之下自殺九次卻不死。後因殺繼妻被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後,得張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穀,縱觀邊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悉心培養名將李如鬆,使其建立不朽功勳,最後貧病交加,藏書數千卷也被變賣殆盡,他自稱“南腔北調人”,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

  徐渭是一位奇才,集詩文、戲曲、書畫成就於一身。徐渭筆下的蟹,用筆放縱,不追求形似,而是突出感覺。在他畫蟹最有名的《黃甲圖》中,便以奔放精練的筆墨來畫出螃蟹的爬行之狀。在《黃甲圖》的右上角有徐渭題詩:“兀然有物氣豪粗,莫問年來珠有無,養就孤標人不識,時來黃甲獨傳臚。”指的是螃蟹昏昏沉沉、膽豪氣粗、腹中空空,但是偏偏卻有著一副與眾不同讓人不識的樣貌。而這個時候黃甲吃香,所以讓它獨能黃榜題名進登甲第。徐渭此畫是借螃蟹粗魯橫行的形象,來嘲諷當時那些胸無點墨、世人不恥,但卻能依靠人脈關係或金錢徼幸高中、身登甲第的人。科舉考試逐漸僵化,弊端顯現,許多真正有才華者常屢試不中,像徐渭這樣的奇才,自小便有神童之名,卻連應八次鄉試都未能中舉,而那些不學無術的人卻常能高中,然後盛氣淩人,不可一世。

  -

  他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他的畫驚世駭俗,用筆狂放,筆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創水墨寫意畫新風,與陳淳並稱“青藤,白陽”,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白陽”陳淳,號白陽山人,就是小說裏提到的瓔珞從納蘭家繼承的那幅畫的作者,即曆史上的傅恒藏有的二妙之一《墨筆花卉卷》。八大,板橋以及白石等畫壇巨匠,有的“甘當青藤門下走狗”,有的“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書善行草,寫過大量詩文,被譽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諳音律;愛戲曲,所著《南詞敘錄》為中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另有雜劇《四聲猿》、《歌代嘯》及文集傳世。

  -

  徐渭的書法和明代早期書壇沉悶的氣氛對比顯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長氣勢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難看懂,用筆狼藉,他對自己的書法極為喜歡,自認為“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徐渭打破了以“台閣體”為主導的明代書壇的寂寞,開啟和引領了晚明“尚態”書風,把明代書法引向了新的高峰。陶望齡認為其書法“稱為奇絕,謂有明一人”。袁宏道則稱:“字林之俠客矣!”

  -

  李如鬆(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今遼寧省鐵嶺市)人。明朝時期名將,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李成梁和努爾哈赤有很多的對峙。李如鬆驍勇善戰,師從徐渭。憑借父蔭,起家指揮同知,充任寧遠伯勳衛。屢立戰功,遷都督僉事,為神機營右副將,升任山西總兵。萬曆二十年(1592年),出任寧夏提督,平定寧夏哱拜之亂。出任中軍都督府僉事,帶兵援助朝鮮。參加平壤之戰,大破日軍小西行長等部。火燒龍山大倉,破壞日軍糧食補給,為“壬辰抗倭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授征虜前將軍、太子太保。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出任遼東總兵,加授特進榮祿大夫,襲封寧遠伯。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李如鬆在與蒙古部落的戰役中陣亡,時年五十歲,獲贈少保,諡號“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