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沁官(三)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9      字數:5231
  隻聽太後又歎了口氣,道:那孩子幸好是走了……隻要弘曆好好的,成大事兒,我就是將來下十八層地獄,也是心甘情願的,他果然成了大事兒,我不後悔,就是弘曆要殺了我為他親娘報仇,我也不悔,那時候我就想過。紅卉說自己忍辱偷生日日煎熬,全是為了弘曆,如果我沒有履行諾言,她在地下化為厲鬼也不會放過我,我想她是擔心我還會生兒子。然後搖了搖頭,笑起來:我到哪裏去生兒子,你最明白了。

  劉嬤嬤聞言才鬆了口氣,原來不是太後,太後的意思是她也不會放過六阿哥,心裏又為太後感到悲戚,默然不語。她忽然明白了,太後從年輕的時候便喜好禮佛,原來她是在贖罪,而且她不和先帝合葬,因先帝在她心裏,其實早已不剩什麽了。

  早年淒涼無情的歲月,看不見頭,銘心蝕骨……錢氏名紅卉,幼年被賣入雍親王府為婢。太後鈕祜祿氏名文妞,雖然曾祖父額宜騰是大清國開國元勳弘毅公額亦都的堂兄弟,但隻是普通旗人家庭,父親淩柱擔任四品雍王府典儀,即負責儀製,儀節及其他雜物的府屬官職,母親是寶坻縣生員彭武功之女彭氏,因其父的關係,於康熙四十三年經外八旗選秀成為雍親王格格,被稱為鈕格格,隻生一女和安,後殤。

  漢女紅卉自從侍疾成了雍親王的格格,超過原先得寵的包衣出身的格格李欣,即後來的齊妃,受寵於雍親王。康熙五十年,錢格格生雍親王第四子弘曆。同年,四川巡撫年羹堯的小妹年懷冰被聖祖指婚為雍親王側福晉,從此出身名門知書識禮秉性寬柔的年氏倍受寵愛,又其兄為雍親王的親信,之後更戰功赫赫地位節節攀升,年氏一族光芒萬丈。

  康熙五十三年,素來病弱的年氏第一次懷孕,先帝才會帶著錢格格隨行太行山,沒想到從此揭開了她的噩夢,卻成為默默無聞的鈕格格的人生轉機。年氏一直獨寵多年,先帝一登大寶便封貴妃,直至雍正三年病逝,先後生一女三子,皆殤,而她專寵的十四年裏,先帝無旁人所出之子女……年氏死後,先帝親近的是年輕的劉貴人,隻比弘曆小三歲,即後來弘曆尊為的皇考謙妃,弘瞻生母,是以太後才感慨劉嬤嬤自己當年沒去侍奉先帝……假如沒有弘曆,鈕格格的處境可想而知……

  錢氏死後,先帝將其人從所有記錄和玉牒中抹去,以鈕格格代之,所以皇家的記錄是:雍親王患時疫,幾乎喪命,格格鈕祜祿氏侍奉殷勤,煎湯熬藥,無不周到,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皇四子弘曆於雍和宮邸。

  雍正元年,先帝封鈕祜祿氏為熹妃,雍正八年,晉封為熹貴妃,但未行冊封禮。雍正十三年八月,先帝駕崩;九月,皇四子弘曆即皇帝位;十月,皇帝恭上皇太後尊號為崇慶皇太後,並在慈寧宮西側建造壽康宮給皇太後居住,卻不知世上曾有錢紅卉此人,她才是他的生母,直到那年戶部侍郎錢正源請求皇帝為那幅紡紗圖題字。

  第二日,太後起了床,便教召魏瓔珞來,感謝她和容妃。屏退其他人後,瓔珞跪下說太後對自己和傅恒恩深似海,自己無以為報。太後又說容妃真是自己的和安,真是和安回來孝敬額娘的。容妃激動地淌下淚來,也跪著道:皇額娘,如果沒有您,哪有今日的皇上,更不會有今日的沉璧。

  太後又道:孩子,這事兒啊,你做的對,不要讓皇帝知道你早知道了,皇帝的性子,雖然他寵著你,你還是要小心。說著又看瓔珞,瓔珞忙道:是,瓔珞明白太後的意思,瓔珞絕不會告訴皇上容妃娘娘早就知道。您應該好好賞劉嬤嬤。心中卻想:傅恒和太後一個想法,都要護著沉璧。

  劉嬤嬤聞言,也去跪在二人身後,說道:納蘭夫人言重了,奴才沒做什麽,多虧了夫人和娘娘。多謝太後饒恕奴婢擅專之罪,未經您同意,便告訴了容妃娘娘。太後看著劉嬤嬤道:你一世跟著我,總算也享了一些福,你都是為了我,我怎會怪你?劉嬤嬤忙道:太後對奴才恩重如山,這些都是奴才該做的,絕不敢邀功請賞。

  太後笑道:你侄子一家,回頭我叫阿裏袞問問,再叫皇帝看著辦。劉嬤嬤忙叩頭道:謝太後恩典!瓔珞見太後完全恢複了精神氣兒,心裏高興,起身去給她捏肩膀,一邊道:太後,您健康長壽,是我們所有人的福氣!太後轉頭用手點著她,笑道:我早說過,你啊,是紫禁城裏最會討人喜歡的人!接著便教劉嬤嬤給賞賜。

  給瓔珞的是明代白玉梅花杯。玉杯圓形並雕琢成梅樹紋雙把,通體光潔無斑。君子比德於玉,梅花冰清玉潔,亦為花中君子。並漢代石蟬掛件給傅恒。石蟬長約四寸,漢白玉所製,頭上穿孔結繩,左右對稱,雙目凸出,嘴角分明,身上弧線、直線均簡潔明快,腹部刻有四道橫線皮紋,尾部尖銳。刀法犀利,是典型的漢八刀,刻在漢白玉上,氣韻沉穩冷靜,莊重古穆。

  給容妃的也是一個杯子,漢代的黃玉象耳柄匜形杯。黃玉含蓄溫婉,仿商周銅匜形製外壁口沿淺刻回紋,並雕飾斜出折枝花一朵,圓雕象耳為把。和一隻青白玉絞絲紋手鐲,因年代久遠,玉質間有黃褐色沁斑。通體以絲束紋為飾,貌如擰繩,俗稱“絞絲”紋。

  要知雕琢玉杯並把手,需挖空大塊的玉石,用料十分奢侈,工藝要求也高,瓔珞心想,太後所賜總是不同凡響,不張揚卻見心思。兩人叩頭謝過。太後又賞劉嬤嬤一副綠瑪瑙梅花白玉環耳墜。正說著話,忽然外麵一個太監匆匆進來,回道:太後,納蘭老夫人恐怕不好了,玉京園剛來報訊,叫納蘭夫人直接去見最後一麵,說是舒妃娘娘也請旨回去了。

  眾人都吃了一驚,太後忙道:快去吧,去看看!好歹算一家人!唉!舒妃定是又哭壞了。原來,瓔珞去年西行後,舒妃的弟弟忽然病卒,納蘭老夫人心傷獨子,也一病不起,瓔珞西行回來後,直到坐完月子才方便去探視過一次,不想竟然如此之快,忙告辭和那太監一起出去了。

  瓔珞匆匆帶著翠兒到了什刹海納蘭家祖宅,隻見舒妃的弟媳,傅恒和珍珠帶著福隆安和薑薑都已跪在老夫人的床前。舒妃坐在床邊泣不成聲,對老夫人道:明蕙來了。老夫人道:叫她來這裏。舒妃忙起身,叫瓔珞坐了,瓔珞握住老夫人的手,流下淚來,道:額娘,我是明蕙。您有什麽話,請吩咐吧。

  老夫人道:孩子,納蘭家早不比從前了,承寧媳婦兒侍奉我多年,盡心盡力,我已叫她回了娘家,不要守著,改嫁。如今隻剩了你姐妹二人,淳雪的性子我不放心,但她在宮裏總算不太差,你入了我們家,什麽好處也沒有,反得了拖累,這老宅子便給了你吧,其他的田產你分一半給承寧媳婦兒,算我給她添嫁妝,其餘的也歸你,也算你的嫁妝吧。

  瓔珞大吃一驚,忙推辭道:不不,額娘,明蕙無功不受祿,絕不敢受,您給姐姐吧。老夫人道:她進了宮,哪裏用的上,我雖不知你的來曆,但也知你不缺什麽,剛我對傅恒大人說,要他好好對你和孩子,就當我給孩子的吧。

  瓔珞忙道:我不是這個意思。還要推辭,舒妃在下麵道:你接了吧,給我我也照管不了,額娘不想這老宅和田地荒廢了。瓔珞才點點頭。老夫人又道:公公學問好,聖祖常讚的,他原來的收藏裏,最鍾愛的是明代陳淳的《墨筆花卉卷》,你要好好將它留著。瓔珞忙道:是,額娘放心,我一定好好保存。這大宅和祖田您也放心。瓔珞知道她說的公公是指納蘭揆敘,但揆敘乃罪人,所以不便明說。

  納蘭老夫人又道:淳雪我終是不放心,也一並拜托你了,雖然她在宮裏,你們不算親近,但你和傅恒大人就看在我的薄麵上,提點維護於她,我才能放心。瓔珞忙道:是,額娘,您不說,我也一定會照顧姐姐,我們是一家人,沒有納蘭家,就沒有我的今日,明蕙絕不會忘記。您放心!放心!淚流不止。老夫人籲出口氣來,閉上了眼睛。

  舒妃兩年內連著喪父,喪弟,如今又喪母,哀痛之極。瓔珞也淚痕滿麵地扶著她道:後事有我和傅恒,你放心!舒妃點點頭道:多謝了!瓔珞低聲道:別這麽見外,我們現在是一家人,以前在宮裏也是舊識,額娘對我這個冒牌女兒這樣好,她都是為了你。舒妃哽咽道:謝謝你不計較過去的事。

  瓔珞又道:我剛從暢春園來,太後她老人家也知道了,很關心你。舒妃流淚道:皇上和太後不知怎麽了,過年宮裏唱戲,都不去接老人家。瓔珞道:太後和我說那陣子她身子不爽,反正暢春園看是一樣,你就別再在她老人家麵前提這些話。舒妃點點頭。瓔珞又道:你回宮吧,皇上也掛念的。這裏有我們呢。舒妃又道謝才哭著上車去了。

  舒妃帶春梅回宮後,去養心殿把家裏情形告訴給李玉,然後回了鍾粹宮,和衣躺下,淚流不止。傍晚,皇帝來了鍾粹宮,坐到床前看她,她忙要起身,皇帝按住她,道:別動,朕都知道了。納蘭老夫人千古,你節哀順變。舒妃痛哭起來,皇帝輕輕拍著她,良久,她收了淚,道:謝皇上,納蘭家現在隻剩我一人了。

  皇帝微笑道:還有你妹妹呢,還有你妹夫呢,他可是我們大清朝第一權臣。舒妃心裏激動,又流下淚來,嗚咽道:謝……皇上……皇帝將她抱起來,抱進自己懷裏,道:還有朕呢,還有永瑆呢,你不是一個人,朕不會讓你一個人。說著撫摸她的脊背,舒妃放聲大哭。

  晚膳後,舒妃跪下,對皇帝道:皇上,臣妾有話要對皇上講。皇帝微笑道:什麽話?起來說。舒妃搖搖頭,道:皇上,臣妾的額娘在的時候,臣妾未能承歡膝下,如今空留遺憾,所以臣妾想說,皇上,您一定不要和臣妾一樣。皇帝心裏十分感動,一時語塞。

  舒妃繼續道:皇上,臣妾不知太後哪裏得罪了皇上,您一向孝順,老祖宗如今年紀大了,您就多擔待點兒,總是親母子,切肉還連著皮呢,您和太後不合,隻能稱了旁人的心。這一年,臣妾見老祖宗落落寡歡,心裏都不是滋味兒。皇帝心裏一酸,幾要流下淚來,道:你說的對,朕和皇額娘沒事,如今沉璧在那邊陪著皇額娘,你別擔心。

  舒妃點點頭,道:皇上,臣妾心情哀痛,不宜伺候您,我帶永瑆去陪伴老祖宗吧,讓容妃妹妹回來。皇帝十分詫異,舒妃看著他勉強一笑,又落下淚來,叩了一個頭。這一夜,皇帝握著她的手,舒妃雖然一夜都不曾睡著,心裏卻感到十分溫暖。第二日,各宮都親自或遣人來慰問,皇後賜下紫檀吐水金魚座宮燈一對並素綾一匹。慶妃陪了她三日,舒妃便帶著十一阿哥搬去了暢春園,待出殯時再回納蘭家穿孝扶靈。

  舒妃去的那日下午,是皇帝送去的,和太後母子兩個單獨在屋裏說了好久,接著皇帝便帶著容妃回宮。舒妃和宮中諸人都不知道皇帝母子間發生了什麽事,隻是見太後還是長居暢春園,而清漪園工程又起複。那拉氏主仆也不明白,皇後和袁春望認為,皇帝擱置清漪園太久,朝野上下已有猜疑之聲,所以起複,防止外麵覺得他和太後不和,於公於私都會讓君主形象受損。但既然太後不回宮,便不足為慮。

  自此後,吳敏奉命直接向皇帝匯報,心裏誠惶誠恐,但也心生感歎,那時候如果沒有被皇帝看上,為他找女人,也不會有今天。還是不解皇帝為何會看上身為外官漢人又職位不高的他,其實像他這樣默默無聞的小官多如牛毛,慶幸自己運氣好,十分珍惜。

  後來,春梅問舒妃,她那天說的“旁人”是誰,舒妃隻一笑,春梅才恍然大悟,道:確實,太後搬出宮後,皇後娘娘除了節日和眾人一起過去,從未聽說單去請安。舒妃不屑地哼了一聲,道:依我看,太後和皇上不合,定是她在從中作梗,她當然不滿太後支持魏湄管事兒。

  其實眾人都不知道,皇帝和太後的心結消解後從暢春園回宮的當日,便用泥金在靛藍的磁青箋上抄了一部祈福驅病的《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羅尼經》,然後叫李玉吩咐人配上紅漆雕盒與紫檀座,供奉在慈寧宮內的一張紅漆供桌上,經旁同時供奉了護法佛,木佛塔,小銅佛,八寶,玻璃淨瓶,銅香爐,銅佛燈。李玉見皇帝母子終於和好,明白了那天納蘭夫人進宮原來是為這事,看著供奉好的佛經,流下淚來,心裏感激安慰之極。

  ※※※※※※※※※※※※※※※※※※※※

  -

  年家非常顯赫。原籍安徽懷遠,高祖父年富為明朝戶部尚書。其宗族於清朝順治年間,遷移到安徽鳳陽年家崗,後遷居盛京(今遼寧沈陽)廣寧縣,入漢軍鑲黃旗。年羹堯父親年遐齡曾任筆帖式、兵部主事、刑部郎中、河南道禦史、工部侍郎、湖廣巡撫,累官至湖廣巡撫(雍正元年改稱湖北巡撫)。

  -

  康熙四十八年(1708年),年家所在佐領劃歸於雍親王屬下。康熙五十年(1711年),年氏由康熙帝指婚為雍親王側福晉。年貴妃之父年遐齡後進一等公、太傅。她共有四兄,除了赫赫有名的年羹堯,其大哥年希堯曾任工部侍郎;內務府總管大臣、景德鎮禦窯廠監造。其姐適胡鳳翬,胡鳳翬時任蘇州織造,後年羹堯獲罪被誅,夫妻倆因為害怕,雙雙自殺於寓所,但皇貴妃父親去世後也依一等公禮下葬,皇八子福惠也依親王禮下葬。實際上,年家除年羹堯這一脈獲罪外,其餘親族並未受到任何牽連。

  -

  泥金與磁青紙泥金是用金箔在研缽中慢慢研磨成金粉,加入適量膠水、白芨汁而成為金色液體。磁青紙始造於明宣德年間,係用靛藍染料染成。其色與當時所流行的青花瓷相似,因之得名。紙色呈藍黑,美如緞素,金銀其上,經久不褪,溢彩流光、古樸典雅,是最昂貴的一種寫經紙。磁青紙的出現,據考據應與佛教的寫經需求有關,由於磁青紙是種極其深藍色的紙張,有種靜謐、意象深遠的特質,最適合用於書寫內容深奧、哲理性強的經典,可彰顯經典的莊嚴肅穆。古代寫經紙依書寫顏料不同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以黑墨書寫在白色、米黃色或黃色的寫經紙上,如敦煌寫經紙、硬黃紙,以及著名的金粟山藏經箋等。第二種則是以金銀泥書寫,紙張為深藍或黑色,即磁青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