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打鬼(四)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9      字數:4940
  才從穿門進了東院,便看見裏麵燈火大亮,李玉叫住一個匆匆跑出來的小宮女,那小宮女道:李公公好,容妃娘娘將睡前吃的全吐了,太醫下午說她受了很重的風寒,天冷路遠,她不能再去清真寺!彩雲姐姐叫奴才去禦膳房叫送熱水。說著也顧不得給皇帝請安,跑向穿門,徑往前邊去了。

  皇帝和李玉都大吃一驚,忙緊走幾步,快步上了正門前的台階,還未進門,隻見容妃的回族侍女阿依驚慌失措地掀暖簾跑出來,撞在李玉身上,李玉罵道:該死的奴才,怎地如此魯莽!皇上在這裏呢!阿依忙跪下,道:對不起皇上和李公公!容妃娘娘吐血了,彩雲姐姐叫奴才趕緊去召太醫!

  皇帝聞言腦中轟然一響,早忘了所有怨懟,什麽破例不破例,什麽好不好的,直奔入西次間。隻見容妃披著外衣,靠在彩雲身上,眼睛閉著,臉上全是汗和淚,嘴唇鮮紅,罕古麗跪在床前捧著漱盂,裏麵都是血。皇帝幾要暈厥。

  忽然,容妃又嘔出一口鮮血。皇帝忙搶步上前扶住她。容妃雙目緊閉,毫無生氣。皇帝將容妃放在床上,蓋好被子。怒問彩雲,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容妃怎會吐血。彩雲跪在地上道:娘娘最近一段時間都夜不能寐,不叫奴才張揚,今日從外麵回來,隻進了一碗藕粉丸子,就撐不住躺下了,說自己歇歇明日就好。這可如何是好……說著流淚不止。

  皇帝心裏急痛,深悔自己頭先說得那些話,不知道是不是容妃真地聽了去,以至於被激得吐血。正沒計較間,太醫院劉太醫到了。診治過後,劉太醫在外間回皇帝,說今年冬天寒冷幹燥,容妃娘娘舊疾複發,急火攻心,先用藥,再觀察,一定要好好休養。皇帝詫異道:什麽舊疾?劉太醫道:那年在揚州娘娘身受重傷且早已中毒……

  皇帝揮揮手,叫他下去開方子,自己回裏間去看容妃。坐了一陣,李玉見時辰不早了,便要皇帝回去歇息。皇帝卻不動。李玉隻好叫彩雲等出去,自己守在寢室門外。

  皇帝坐在床前,雙手撐在膝蓋上,摸自己的頭,心裏充滿了悔恨,低聲道:沉壁,是朕不好,朕胡說八道,但願你沒有聽見。傅恒,朕不過是在滿朝文武麵前做個樣子……你放心,朕怎麽會對他……正說著話,門開了,李玉驚慌失措地跑進來,滿頭大汗,撲通跪倒,道:皇上,玉京園玉京園……皇帝大驚,站了起來,李玉道:納蘭夫人生子大出血……

  皇帝眼前一黑,搖搖欲墜,看看床上的容妃,立刻對李玉道:去玉京園!

  但皇帝並沒有去成玉京園,因為他才出隆禧館,走到穿門,便暈倒了……

  待皇帝醒來的時候,心裏悚然一驚,立刻坐起身來,叫道:瓔珞瓔珞!卻見容妃在床沿兒上坐著,他又忙道:你怎麽起來了!還不快去歇著!

  容妃笑吟吟地看著他,道:皇上,您做噩夢了,在夢裏一直叫沉璧和納蘭夫人的名字。您看看,天都大亮了,沉壁很好,納蘭夫人也很好,您放心吧。還好您今日不用見外客,李玉說您最近都沒睡好,一早叫臣妾過來瞧瞧您,沉壁便做主不叫您起來。

  皇帝聽了此話,又看看四周,果見陽光透過玻璃窗照了進來,靜謐卻滿是朝氣,原來昨夜真的是一場夢……

  他大籲了口氣,驚魂甫定,隻覺得身上的冷汗冰冰涼,容妃立刻叫李玉進來給他更衣,並去喚人來伺候洗漱。李玉邊給皇帝更衣,邊道:皇上,您沒事兒吧,奴才一會兒教太醫來瞧瞧。皇帝悄聲道:不用了,你叫德勝去玉京園看看。李玉忙低聲答道:是,奴才明白。

  皇帝洗漱完了以後,叫人全部下去,站起來把容妃摟在懷裏,卻不言語。容妃知道,他隻要心裏不安定,就要抱著她。見他穿著蝦青色大洋花紋常服,茛苕大葉花紋人字形排列間以迎春花枝,茛苕葉紋乃希臘羅馬裝飾傳統,整個人看起來沉穩光華,典雅大氣,又略顯一點點憔悴,便笑著撫他的背脊,說道:皇上,您其實是為了傅恒大人吧?這陣子您都睡不安穩,沉壁早就明白,還勸李玉不要擔心呢。

  皇帝籲了口氣,將頭擱在容妃肩上,閉上了眼睛,覺得心裏還是怦怦直跳。良久,道:朕在夢裏見你舊疾複發,吐血……容妃又笑起來,分開二人,親在皇帝臉頰上,道:臣妾哪有舊疾,您是說揚州?沒留病根兒,葉大夫說了多少次了,身上連疤都沒留,您怎麽還不放心?

  皇帝早飯吃不下,還在想心事,容妃嫣然一笑,拿過他的碗來,用勺子給他喂,李玉在邊上看著笑起來,皇帝見勺子遞到嘴邊,吃了一驚,不好意思起來,避開不就。容妃從未如此,最多就是親自端湯水遞給他。說道:你也坐下吃。容妃笑道:臣妾用過早飯了,您今天可難得比臣妾還晚了。然後看著他,他隻好張開了嘴。容妃又用筷子夾菜,再用另一隻手捧著喂他。他立刻要自己來,容妃隻是不肯。

  等一碗粥喂完,皇帝才發現她手裏端著茄皮紫釉碗,原來剛吃的是皮蛋廋肉粥,感激地對容妃道:謝謝!容妃笑道:臣妾想您嘴巴裏沒味兒,教做了這個粥,照例盛在這個碗裏。李玉喚小太監上來伺候,容妃便親自取缸子給他漱口,拿毛巾擦嘴等。收拾完了,從最後一個小太監捧著的盤子裏挑了翡翠扳指來給他套上,然後蹲下來給他掛上紅色的琥珀滿漢文齋戒牌。

  皇帝看著她在自己麵前盈盈矮身,忽然有一種恍惚,模糊地想起,許多年前,蘇靜好主動接近自己被幸後的那天早晨,好像也是這樣。他輕輕握住容妃的手將她提起來,就像當年拉起蘇靜好一樣……怎麽自己還會想起她?!這個早上,沉壁給他的感覺有點兒不同,她已經放下了所有的身段?這段時間,她和以前並沒有什麽不一樣,自己都在想些什麽,那隻是個夢……夢……

  容妃自然不知他的思緒,又對他嫣然一笑,然後拉他在榻上坐了,摩挲著他已回暖的手,說道:皇上,傅恒大人自己都沒有怪您,您別胡思亂想,沉壁相信,您這麽做,就是為了他能盡快回軍機,對嗎?

  皇帝不語,隻看著她,見她戴著一頂紅色緞堆綾坤秋,黑帽沿兒,紅緞長飄帶垂於身後,上麵繡著大朵粉白色的牡丹。內穿豎領黑色薄襖,外套紅緞地盤金彩繡灰鼠皮裏翻毛褂子,大紅配金黃,衣身上的雲龍金光閃閃,衣服開衩處均以三藍繡花蝶紋嵌條作為裝飾,嵌條兩側用金線,衣身下方垂有一圈五彩穗子。而衣上的流雲、蝙蝠、花卉、蝴蝶紋樣使其富貴中見淡雅,濃烈中有清新,竟是一派雍容喜氣,而手腕上戴著翡翠素麵鐲,白裏透著淡淡的綠,才想起來,馬上就過年了……

  容妃一笑,隻握著他的手,也不再問,叫李玉將掐絲琺琅炭爐挪近他那一旁,再去給他拿帽子。

  李玉捧了石青緞平金鎖繡壽字紋帽來,容妃接過給他戴上,然後端詳了一下,再整了整帽頂後垂的紅纓,又道:過幾天就冬至了,您那件黑狐皮端罩昨兒內務府送來了,臣妾叫彩雲放在院子裏曬過,又熏了香,冬至祭天的時候好穿。還有,那天是十四阿哥的生日,臣妾叫內務府拿了幾樣賞賜來,您一會兒挑一件,那天親自拿給令妃妹妹。馬上就齋戒了,臣妾會吩咐一下禦廚膳房,都做您喜歡的那幾樣素菜,再叫太醫院送安神湯。李玉在一旁聽著,心裏感到平安喜樂,心想:皇上身邊還真得有這麽個人兒!容妃娘娘真是溫柔細心!

  容妃還在說著,外麵有太監道:皇後娘娘聽說皇上今兒沒早朝,教珍兒姑娘來問,珍兒姑娘還拿了冰糖銀耳蓮心湯和玫瑰山楂片來。皇帝沒說話,容妃於是示意李玉,李玉出去了,接了東西,說皇帝昨晚沒睡好,請珍兒姑娘回去轉告皇後,太醫已瞧過,沒事兒,今天歇歇就好。珍兒對他笑道:有勞李總管了。皇後娘娘說皇上最近忙,這次專門用的蓮心,是有一點兒苦,但下火最好,山楂片也是娘娘親自製的,給皇上開胃。李玉於是一笑,道:好,謝謝皇後娘娘,奴才轉告皇上,姑娘走好。

  李玉端著盤子進來,揭開粉彩花卉罐蓋和冰糖瑪瑙碗的小蓋子,隻見裏麵紅白兩色,煞是好看,便勸皇帝趁熱喝湯,又將珍兒說的話傳達了。皇帝隻搖搖頭,容妃從碗裏拿了一片蘸滿白糖的山楂,隻覺甜美滿口,微帶酸味,舌間津液大生,讚道:好吃,皇後娘娘做的好!但皇帝還是不言語,李玉於是拿了出去,心想:皇後娘娘每次都用這湯罐,都多少年了,也不換換。然後忽然想起,這些年,皇帝已越來越少用皇後娘娘拿來的湯食,隻是承乾宮不知道,不覺在心裏一驚。

  李玉才出去,隻見德勝滿麵笑容地進來,跪在地上道:萬歲爺,容妃娘娘!納蘭夫人又生了一位小公子,母子平安!容妃和皇帝都十分驚異,德勝看著皇帝道:奴才去的時候,珍珠姑娘出來說納蘭夫人昨兒夜裏作動,就快生了,傅恒大人今天沒去西邊園子,見奴才去了,叫奴才等一會兒,得了消息再回宮,所以奴才晚了。

  容妃笑道:晚得好,你去吧!然後拍著皇帝的手道:您看,您是不是胡思亂想?臣妾說得沒錯吧!她不僅沒事,還大喜呢!忽然想起愛莎也差不多日子,恰好李玉回來,便叫他差人去普達娃府上問。皇帝這才完全放下心來,和容妃一起歪在坐榻上,低聲私語,昨夜的陰霾一掃而空。

  瓔珞看著新生的兒子,感恩自己又如願以償,想起格來,說金川的土基欽波廟果然靈驗。傅恒又全程守著她,也十分高興,叫人去各處報訊。瓔珞用臉貼著兒子,道:長安長安,我們一直會平平安安!

  這日晚上,傅恒被皇帝秘密宣入宮,說了約莫一個時辰才回家。他回家的時候,瓔珞還睜著眼睛等著他,他上床去擁著她,道:你再不要擔心。正月後,我便回軍機了。瓔珞又驚又喜:真的?傅恒點點頭,道:快睡吧,過幾天你好些了,我們再詳細說。瓔珞才闔上眼睛睡去。

  冬至祭天後,皇帝命大學士傅恒為正使。協辦大學士劉統勳為副使,持節冊封令妃魏氏為貴妃。冊文曰:朕為化起二南。讚理必資乎淑德。官分九禦。褒榮遞進夫崇階。爰沛綸音。式加象服。爾令妃魏氏。素嫻女誡。早侍掖庭。勤慎居心。柔嘉著範。欽承聖母。供內職以無違。敬佐中宮。稟徽音而有恪。前晉封乎妃秩。已越十年。今稱慶於宮闈。恭逢萬壽。奉皇太後慈諭。以冊寶晉封爾為貴妃。尚其克承榮錫。永流翟舀之光。益懋芳徽。式協珩璜之度。欽哉。

  這個冊封在前朝後宮又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弘晝十分擔憂那拉氏,那拉氏回信說,魏氏接連生育了三個皇嗣,又協理六宮,皇帝早有此意,算題中應有之意,並以此安慰她小產,叫他不必多慮。前朝的議論自是滿漢分別,漢臣們私下裏就差彈冠相慶,不僅於敏中入了軍機,魏氏竟然成了貴妃,連容妃都越過了。這個位置自高貴妃薨逝,可是在後宮已經多年空置,滿臣們也相當多的人開始認為皇帝這是要重視漢人了,心裏不免彷徨。

  吳敏一家自是十分高興。亦祿更是大喜,終於放下了對魏湄和自家的雙重擔憂,說李氏真是旺夫,李氏更認定明年魏湄便會再得皇嗣,二人又在家裏好好慶祝一番。

  皇帝在冊文裏用了“早侍掖庭”和“前晉封乎妃秩。已越十年”這些句子,是相當令人費解的。劉統勳和其他人,包括翰林院修旨的紀昀都不明白,但傅恒看了自是心裏雪亮,皇帝是按瓔珞入宮為貴人起算,一是皇帝的苦心,將瓔珞出宮之事完全抹去,同時因早已抹去了魏湄的身世,便將二人合二為一。二是皇帝的私心,就是他曾經說過的,若瓔珞還在宮裏,貴妃的位置本是她的。皇帝專門派自己去儲秀宮宣旨,除了襯貴妃的身份,就是想讓自己知道。而“十年”這句話,皇帝定然已和魏湄說好了。

  傅恒回去後原原本本告訴給了瓔珞,並說皇帝抹去魏湄的身世是奕祿之前告訴自己的,如此看來,皇帝選魏姓女子是要在記錄上“代替“瓔珞,初衷是徹底抹去瓔珞出宮之事,魏湄出身不高又孑然一身,是非常適合的人選,所以”令“字就是會給魏湄的,而其他的事是因為魏湄連續生子,而她連續生子瓔珞和容妃功不可沒。皇帝冊那拉氏為皇貴妃時本應由自己為正使宣旨,但皇帝卻免了自己那差,因那時姐姐逝世才過周年,這些都是皇帝專門對容音姐姐的告慰。

  ※※※※※※※※※※※※※※※※※※※※

  -

  養心殿後殿的格局皇帝住在養心殿後殿,而後殿外東、西兩端的南側均有南北走向的牆,將後殿分別和其東西耳房,即隆禧館(後名體順堂)以及臻祥館(後名燕禧堂)前的院子隔開,牆上開門,即小說裏說的“穿門”。所以皇帝和後妃住的院子是隔開的,各自獨立成院。而隆禧館和臻祥館自然不是普通民居那種正屋耳房,都很大,包括明間,兩稍間和兩次間,隻是比養心殿後殿麵積小,但格局是一樣,都是麵闊五間。

  -

  坤秋乃清代後妃和旗人女性在冬季所戴便帽。圓形圍簷,皮草為表。帽簷上仰,周邊不開張,後麵有兩條長長的寬綢帶,帶上有繡花,上窄下寬,底端呈三角狀。

  -

  曆史淵源冊令貴妃,由傅恒作正使,冊皇後那拉氏為皇貴妃時本也擬傅恒為正使宣旨,但未施行,如文中所述。直到再一年後冊那拉氏為皇後時,傅恒才完成這差事。令貴妃冊文即是紀昀所寫之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