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責罰(六)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9      字數:5230
  愛莎十分喜歡這些食物器皿,嘖嘖讚歎,容妃告訴她說翠玉紋碗紋盤和白玉花形格子盒都是痕都斯坦玉器,以和田玉所作。皇帝特別喜歡痕都斯坦玉器,從去年開始,每年春秋兩季從新疆運送四千餘公斤上等的和田玉,並在內務府和蘇州設立了專門仿製痕都斯坦玉的作坊,稱“西番作”。“西番作”玉器繼承了痕都斯坦玉造型別致、花紋流暢、胎體通透的優點,並結合中國工藝的傳統方法,創造出新的帶有伊|斯|蘭風格的玉器。隻是痕都斯坦風格的玉器製作耗費工料,使用時容易損毀,是以價格高昂,說送她帶一套回去。

  愛莎送給容妃的也是一對西夏的金鑲寶石大耳墜,耳墜也是淚珠狀,但上麵鑲嵌著深藍色和深紫色的小顆粒寶石,更具神秘幽深的意味,容妃立刻換下自己的三耳鉗,將它們戴在耳朵上。愛莎又將在霍城發生的事告訴給了容妃,容妃現在明白了,愛莎說的那些話,“他”全部全部全部都明白,激動地流下淚來。愛莎詫異地問道:你還愛他?容妃笑起來,道:愛,當然愛!愛莎看著她,忽然全明白了她,也明白了,容妃說的愛,究竟是什麽意思。

  中間,皇帝還來了一下。這是愛莎和皇帝的第二次見麵,在明亮的秋陽裏,見他穿著一件米色的龍袍,駝色翻領,馬蹄袖上也繡著繁複的金龍,說不出的高貴儒雅,和上次晚上在燈燭下看他穿黃色龍袍時感覺又不同,整個人明亮了,灼灼其華,氣場更甚。那晚如‘彗星襲月’,今天如‘白虹貫日’。

  她覺得皇帝的長相就是天潢貴胄真龍天子應有的樣子,方麵大耳,光光的腦袋,襯的天庭飽滿,劍眉星目,五官濃鬱俊美,骨相精致,看似眼角眉梢都是情意,卻有逼人的陽剛英氣,特別成熟沉穩,他沒有普達娃和傅恒高,卻有無以倫比高高在上的君主氣勢,有一種雷霆鐵腕的力量。一雙眼睛又大又亮,精光如電,深不可測,不怒而威,每次皇帝看著她的時候,她都會不自覺地緊張。心想:不說後宮這麽多佳麗,全天下不知多少女人,都會為他震懾傾倒罷?

  愛莎將當年西夏國以西夏文草書寫就的《孫子兵法》一卷獻給皇帝,說寫的是“調虎離山”之計,這是土司家的私人禮物,感謝皇帝幫助了愛莎和普達娃。郎卡還送了一卷“金蟬脫殼”給傅恒,謝他贈槍,但愛莎自然沒提。皇帝微笑謝過,叫李玉接了,並恭喜了她和普達娃,又問了問她在金川的家人,說容妃不願宮中大辦壽辰,專門將今天留給愛莎,太後又不在宮中,叫她多陪容妃說說話,不忙回去。接著離開,容妃和愛莎站起來又要跪,李玉又在一旁道:免。

  皇帝隻看著容妃。容妃臉紅了,她嘴巴都沒擦,覺得自己臉上定是油乎乎的,站著不動。愛莎忙給容妃使眼色,意思是不要在意自己。容妃於是對皇帝道:臣妾送皇上出去。然後對愛莎略感歉意的一笑,上去挽住皇帝,一起向外走去,李玉也笑著跟了上去。

  容妃戴著回帽,披著頭發,卻沒穿回裝。她今天穿著粉綠色八團夔龍紗袍,以暈法在綠色暗團龍實地紗地上釘綴彩繡八團夔龍及海水江崖紋樣,領、袖鑲石青紗繡彩雲金龍邊,配以石青色織金緞馬蹄袖。又因容妃個子高,蹬了花盆底後便和皇帝差不多高,今天和穿米色龍袍的皇帝走在一起,一般的清新宜人。

  好一會兒,容妃才回來,愛莎看著她直笑。容妃不好意思地道:皇上其實是來問候你的。愛莎問道:剛才你們出去,說什麽了?容妃道:沒說什麽,就說今晚一起去禦花園散步。愛莎又笑:這裏去前麵才幾步路,至於送這麽久?他借問候我來瞧你罷?

  容妃微微一笑。剛才她陪皇帝在後殿坐間又喝了一杯茶,給他捏了肩膀,皇帝才回去前麵正殿。皇帝早起,所以這是二人今天第一次說話,皇帝說今天事兒忙,恐怕晚飯她隻能和安兒一起吃了,說會盡量早點兒回來,讓她想好晚上做什麽,先吩咐奴才準備上,她隻說要皇帝陪她出去散步,無需準備什麽。皇帝便叫李玉吩咐人準備小食,到時候送去絳雪軒,李玉忙應了。因容妃在禦花園裏最喜歡絳雪軒,喜歡其楠木本色不加油飾,喜歡海棠花樹,喜歡琉璃花壇和遠古石柱,還喜歡正門兩側木刻的禦書對聯:花初經雨紅猶淺,樹欲成陰綠漸稠。

  容妃臉上還沾著點心屑,皇帝用手拿下來,她十分不好意思,皇帝笑著將她攬進懷裏,讚她戴著新帽花和新耳墜真好看,結果皇帝的衣服上也蹭上了油,還得更衣。她給皇帝更衣時,皇帝一直在笑,李玉在一旁看著他倆也一直笑。

  午膳後,容妃還帶愛莎去壽康宮看了看,因愛莎十分好奇。愛莎對皇帝禦筆的兩件屏風嘖嘖稱讚,一件畫著插瓶花卉,高高的瓶子裏插著粉色蓮花和黃色的桂花,一件畫著交錯的鬆樹和梅花,均疏朗而有致。說沒想到皇帝能畫出這麽細致柔軟清新的畫。容妃一笑,又給她看暢春園送來的禮物,是太後年輕時穿的一件吉服。

  愛莎見那衣服顏色淡雅,繡八組四季花卉組成的花籃紋樣,間以雜寶、草蟲,領、袖邊飾石及石青片金緣。問道:這衣服很漂亮,這叫什麽顏色?隻是這樣舊了,怎麽穿?容妃笑道:這種淺黃白色叫蜜合色,有‘親密和合’的意思。這衣服不是穿的,就是皇額娘的心意,因我是她的女兒,她才會賜她的舊衣給我。劉嬤嬤說她年輕的時候,在女紅上下了許多功夫,那時候她很寂寞,先帝很少和她在一起,皇上也一早被聖祖接入了宮。皇上登基後,她才沒做了。這衣服是當年蘇州織造進獻的,是她最喜歡的衣服之一。她還給我看過紗繡的幾種針法。

  愛莎問道:什麽叫紗繡?容妃道:就是在紗上繡花,有一絲串,二絲串,長短串等針法,宮裏的妃嬪常做這個來鬥巧消愁度閑。愛莎歎息道:沒想到,貴為太後,也這麽多不如意的往事,皇帝的女人太多了,宮中大都是怨婦,怪不得太後不喜歡後妃唱歌跳舞,隻對你例外,她對你其實都是因為皇帝陛下,皇帝陛下對你真是好的。

  容妃也歎息道:皇額娘是因為皇上才在先帝登基後由潛邸的格格直接進的熹妃。其實皇上心裏明白皇額娘當年的苦,所以他才如此孝順。老人家本就守舊講規矩,且皇額娘是太後,她又了解皇上的性子,若她再不講規矩和體統,廢祖宗家法,後宮就不成後宮了,不僅是妃嬪,還有那麽多奴才,大家長真的不好當。心裏想起那日李玉因皇帝的母子嫌隙和她說了一番無比憂心的話,她當時好好寬慰了李玉,說一切有她,又想:看題字,這兩屏風是皇上登基不久畫的,那時候皇上以為皇額娘是他的親娘……

  愛莎還在說:皇上對你真是好,什麽都想著你,依著你。容妃笑起來,道:要是他的寵妃還不能隨心所欲,還憋悶不快活,他這個皇上還當來作什麽?愛莎覺得此話很有道理,但又覺得沒太明白到底是什麽意思。

  幾日後,玉京園收到了容妃的回禮,一共四樣。

  一個剔紅楓葉秋蟲圖食盒,裏麵是各色中亞小點心各一,還有葡萄幹,春橘和藏杏。這些倒罷了,瓔珞特別喜歡那盒子。楓葉形狀,通體朱漆雕楓葉細密的筋脈作錦地,壓雕一隻大蟈蟈。盒內髹黑漆,盒下承楓葉形座,匠心獨具,細微精妙。

  一把燙花素麵折扇,扇柄竹製髹黑色,扇麵紙質,色純白,其中一麵灑金為飾,不規則的金屑如落葉,如光斑,率意而抽象,對比強烈,極具神韻。

  一對魚鰾帶架戟磬,其中一件磬體略成扇形,浮雕卐字紋帶、回紋帶為飾,下部鏤雕魚紋。魚、磬諧寓“吉慶有餘”。頂角有銅製變體壽字形活環,與支架上的蝙蝠形掛鉤相配,組成“福壽”寓意的紋飾。支架方體,邊框飾陰刻回紋裝飾,站牙飾夔紋及回紋。另一件結構、紋飾與前件相近,惟磬身裝飾為雙螭捧壽紋,下部鏤雕蝙蝠綬帶,亦寓“福壽”之意。

  瓔珞知道這兩樣是皇帝給的,說扇子自己出門女扮男裝時用,把一對戟磬分別置於傅恒的書房裏,傅恒笑說皇帝是賜她放臥室的,她笑答臥室裏已擺滿了。

  一對田黃石朱雀紋章,田黃石呈方底石頭狀,通身裹黑皮,陷地雕刻,其中一石浮雕出雲紋與灰色蝙蝠;另一石陷地深刻卷雲,再雕朱雀於雲上。妙的是黑皮半透,除了雕刻的印章的部分,被包裹在內的黃石也若隱若現。這是給傅恒的,而且應是容妃給傅恒的,傅恒拿了,心裏明白,容妃已經懂了他說的那些話和他送的壽禮,因其中一個圖案照應了那日他灰衣上的蝠紋。

  魏湄自小產後坐小月子,宮務自然是不管了。皇帝來看她,她總是淚流不止,說對不起皇帝和太後。太醫院說她身心兩損,以致抑鬱,看見皇帝會更加傷心,於是皇帝不再去,教慶嬪帶著十四阿哥天天去儲秀宮陪伴她一陣。本來皇帝計劃德保的女兒學規矩滿三月後,將她4納為貴人,但因魏湄小月便擱置了此事,德保親自和皇帝說,要女兒先好好侍奉令妃一段時間,以慰娘娘的喪子之痛。

  突然出了這等意外,奕祿惴惴不安,聽德保說魏湄的情況不好,擔心她從此既不能理宮務又將失寵於皇帝,李氏也著急,隻能開解老爺,說魏湄已有十四阿哥和兩位格格,無論如何不會太差。太醫要令妃靜養,不教見人,太後和其他內廷主位便隻派人去問候,而後宮裏在心中幸災樂禍的其實不在少數。

  孫方和德保奉旨調查六宮並太醫院,各宮和所有奴才屋裏都被要求翻篋倒櫃,卻未發現任何線索,報知了皇帝和皇後,上下諸人自然叫苦不迭。舒妃抱怨時,慶妃隻勸她說魏湄病怏怏的真的很可憐,舒妃便說她養著別人的孩子,自然是為別人說話了。那拉氏正中下懷,隻在麵兒上命太醫院好生為令妃調理,每日打發珍兒去問兩句。儲秀宮一時便門庭冷落起來。

  李玉每次經過的時候,總是想起自己當日那個想法,竟然應驗了,心裏十分的不安,又不好告訴人,後來終於告訴了容妃。容妃便和太後說要薩滿太太來做法事,為令妃去去晦氣。於是內務府掌儀司教薩滿神房在坤寧宮做求福祭祀。

  薩滿教是女真族的傳統信仰,一個地區一個部落唯一的神職人員就是薩滿,可見對其崇敬的程度。大清的國教並非薩滿,但宮中為了保存滿洲遺風,始終保持著薩滿祭祀。薩滿祭祀名目繁多,坤寧宮求福祭祀更是非常大事,程序隆重而複雜,帝後都要參加。那拉氏心裏明白是為了令妃,十分不快,但自然不表露。祭祀之後,皇帝便有旨教奕祿之妻從圓明園入儲秀宮侍奉令妃。

  瓔珞回京後的第四日,早飯後不久,蓉蓉來探問,姐妹重逢甚是欣喜,蓉蓉說多羅前日回去說了,兩人都很擔心,見瓔珞無恙,於是恭喜了她並叫她保重,還帶了禮物來,因說這是自己第一次上姐姐家的門。

  瓔珞見她帶來的東西,是三個大盤子。一對八寸黃地青花梔子花大盤。通體黃地,盤心以青花繪折枝梔子花,內壁飾折枝石榴、柿子、葡萄、蓮花四式祥花瑞果。青花渲染細膩,黃釉豐腴厚潤,二色映襯,更見古拙豔麗。

  還有一個剔紅菱形盤,盤菱形倭角,通體以黑漆為麵,盤心開光內以朱漆雕水紋,上以黑漆雕一老者,輕袍緩帶,站在船頭吟誦,顯閑適飄逸之態。遠方山石錯落,樹木掩映,近處一棵高大的鬆樹相對對岸樹叢呈傾斜姿態,顯遒勁之勢。尤其配以淡雅的朱漆,因年代久遠,有些黯淡,頗具古時隱逸高士之風。

  瓔珞歡喜異常,笑道:你真是有心了。

  蓉蓉道:姐姐這園子叫玉京園,正好我家裏有這一對明代的盤子,便拿來了。剔紅盤子是老舒家的東西,元朝舊物,多羅說他家都是男人,留著這些也沒用。瓔珞又笑:你們夫妻倆,將這些價值連城的東西說的和大白菜似的,富察家都沒這麽大口氣。果然是富貴老家裏長大的孩子。成,你倆這番心意,姐姐自然要領。於是將路上買的小玩意兒送給她。

  蓉蓉又說,因兒子早產,老太太和她父母都說多羅差事忙,孩子小,教她顧好小家,她便教思雁負責親戚家來往送禮的事兒,自己再不去各家跑,隻專心照管藥房。瓔珞為她十分高興。

  ※※※※※※※※※※※※※※※※※※※※

  -

  包金嵌珠石帽花故宮典藏清回飾精品之一,樣子和來曆如文中所示。

  -

  蒙兀兒帝國莫臥兒帝國,又稱莫臥兒王朝、蒙兀兒王朝(1526年-1858年),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征服王朝。“蒙兀兒”即波斯語中“蒙古”一詞的轉音。在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印度次大陸,以及中亞的阿富汗等地。統治者是信奉伊|斯|蘭教、有察合台汗國貴族血統、波斯化的蒙古人,屬於帖木兒王朝的後代,帝國上層建築和政府信仰伊|斯|蘭|教,波斯語是官方語言,是宮廷、公眾事務、外交、文學和上流社會的語言。而基層則是由印度各種姓普羅大眾組成,主要信仰婆羅門教,印度教,使用梵語,印地語,泰米爾語等數百種印度語言。

  -

  兩乾隆禦筆屏風是壽康宮裏的原物。

  -

  絳雪軒位於禦花園東南,後依宮牆,座東麵西,麵闊5間,黃琉璃瓦硬山式頂,前接歇山卷棚頂抱廈3間,平麵為“凸”字形。明間開門,次間、梢間為檻窗,上為福壽萬字支窗,下為大玻璃方窗。門窗為楠木本色不加油飾,柱、框、梁、枋飾斑竹紋彩畫,樸實淡雅。軒前原有海棠樹五株,每當花瓣飄落時,宛若雪花片片繽紛而降,遂名絳雪軒。

  -

  軒前一座琉璃花壇製做得極為精細,體量、造型恰到好處,下部為五彩琉璃的須彌座,飾有行龍及纏枝西番蓮圖案,上部用翠綠色欄板、絳紫色望柱環繞,基座與欄板之間施用了一條漢白玉石的上枋,色彩對比強烈,卻又十分協調,為宮中花壇少有之傑作。壇內疊石為山,栽有牡丹等名貴花木。花壇前豎一遠古木質化石柱,鐵灰色,乍看似一段久經曝曬的朽木,敲之卻鏗然有聲,確為石質,十分珍奇,上刻乾隆帝禦題。文中所說的對聯也是乾隆題絳雪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