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回疆(五)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9      字數:5882
  正想著,隻聽愛莎又對瓔珞說道:法蒂瑪以前就住在這附近,她說用這花熏衣服可香了,還製香油來用。瓔珞有點兒詫異,道:那年傅恒回去,帶了一袋這花,我製了好幾瓶香油,送了一瓶給她,我還送了香譜給她,原來她會製香油,但她從來沒和我說過什麽,也沒製過香油。

  愛莎心裏歎息,口中道:睹物思人吧,所以她不想再提,也不再製香油。瓔珞歎息一聲,覺得愛莎說的是霍集占,還有容妃心裏那個人,愛莎既然是容妃的閨蜜,必然知道她心裏那人是誰。傅恒沒有抬頭,但他覺得愛莎又悄悄看了他一眼。

  隻聽愛莎的聲音繼續道:

  聽法蒂瑪說,傳說在很久以前,這裏住著一個美麗的女孩。一天,她獨自在寒冷的山穀中采著含苞待放的花朵,就在回家的途中,遇見一位來自遠方受傷的旅人向她問路。少女捧著滿懷的花束,眼睛望著這位俊俏的青年,就在那一刹間,她的心已經被青年熱情奔放的笑容所占據。不顧家人的反對,少女堅持讓青年留在家中療傷直到痊愈。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青年的腿傷已好,兩人的感情也十分的好。就在一個微涼的清晨,青年要告別離去,少女不顧家人的反對也要隨著青年遠去,到遠方青年開滿玫瑰花的故鄉……

  村中的老奶奶在少女臨走前,握著一把初開的薰衣草花束,讓癡情的少女用這初開的薰衣草花束試探青年的真心……據說,薰衣草花束的香氣會讓不潔之物現形……就在那個山穀中開滿薰衣草的清晨,正當青年牽起少女的手準備遠行時,少女將藏在大衣內的一把薰衣草花束,丟擲在青年的身上,就這樣,一陣紫色的輕煙忽聚忽散……

  山穀中隱隱約約的可聽到冷風颼颼,像是青年在低吟著“我就是你要遠行的心啊!”,留下少女孤獨的身影獨自惆悵……沒多久,少女也不見蹤影。有人說,她是循著花香找尋青年去了;有人說,她也被青年幻化成一縷輕煙消失在山穀中……所以,這種花的出現就代表了愛與承諾,如同它的花語一樣——等待愛情。

  愛莎的漢語還不是很好,說得很慢,她的聲音低柔沉靜,斷斷續續,正如在開啟一個塵封已久的秘密。傅恒眼眶濕潤了,怎麽自己和法蒂瑪的相遇和這個傳說一樣,但是他卻一直不知道是法蒂瑪救了他,因為她不讓自己知道。如果,那年,他真的看見了她,知道是她救了他,她和他又會怎樣?然後他微微搖了搖頭,心想:他使君有婦,她也使君有夫,所以她才不出來見他……而且他還深愛著另一個人。隻聽瓔珞道:這個故事太美了,像沉璧那樣的人,我真是想不出,誰會不愛她。愛莎沒言語。

  過了一會兒,愛莎道:法蒂瑪現在喜歡你們的皇帝陛下。瓔珞道:皇上也很喜歡她,但願她已經忘了心裏的那個人。愛莎驚異地看著瓔珞,問道:你知道?瓔珞道:霍集占告訴傅恒的,但我們都不知道是誰,你定然知道吧?愛莎於是道:我也不知道,我隻知道她以前很愛那人。她說“很愛”這兩個字的時候,加重了語氣,傅恒知道她是在說給他聽,雖然她並不知道自己什麽都知道。

  愛莎抬頭看了看走遠了的普達娃,接著用很小的聲音道:我也很愛我以前的心上人,如果不是為了那人,我可能不會和普達娃在一起。瓔珞詫異地看著她,愛莎一笑,低下頭去,再輕聲道:都是過去的事了,你要為我保密,我現在喜歡的也是我的丈夫。瓔珞見她滿臉的幸福,點點頭,也抬頭笑看了一眼那邊的普達娃。

  傅恒的眼睛再度濕潤了,愛莎不知道,他也明白她。忽然之間,他恍然大悟,愛莎是為了套問黃教法王的底細和秘密才接近普達娃的……那麽多年,她也是為了自己!他和愛莎距離很遠,原來又毫無印象她長什麽樣子,愛莎到京城以後,他和愛莎見麵也不多,此次出來之後才天天見麵,但自然不怎麽說話。愛莎已是普達娃的妻子,所以他對她往日對自己的癡心並未真正放在心上,沒想到她對自己也是一般的情深意重!雖然她和法蒂瑪性格不同,可她本是因為他去做的聖女,瓔珞總說,以她的性格,竟會去做聖女……

  便在此時,隻聽海蘭察氣急敗壞的聲音傳來:傅恒,烏什出大事了!我們要馬上趕去!快!趕緊走!傅恒大吃一驚,抬起頭來,隻見海蘭察正跑過來。

  其餘三人也停下手來,都看著飛奔而來的海蘭察,海蘭察已跑到跟前,將手裏的信紙遞給傅恒,氣喘籲籲地道:傅恒,烏什運送沙棗樹的差役叛亂,城內幾千回人紛紛響應,烏什辦事大臣素誠和兒子被逼自盡,阿奇木伯克阿卜都拉被回民生擒,回民放火燒了官署,占領了烏什城。阿克蘇辦事大臣卞塔海就近帶領數百名駐防官兵前往鎮壓,也無功敗走,便同時往喀什和伊犁報訊。我們都不在,兆惠將軍接到消息,立刻派人來通知我們,並給皇上送了八百裏加急。他要鎮守伊犁,已派他的副將阿桂領了三千人馬火速趕往烏什城外,叫我們也直接去烏什,和阿桂在那裏會合。

  傅恒沒說話,匆匆看完兆惠的信,眼裏滿是憂慮之色,沒想到自己離開伊犁才不過四五日,南疆便起了這等大禍事,已經死傷無數,還要死傷無數……瓔珞看著他,道:我們和普達娃一起回伊犁,有他和我們一路,你們放心。傅恒點點頭,普達娃也已走了過來,三個男人說了一陣,並拿出地圖來看路線,決定由傅恒和海蘭察帶著紮提威和阿正即刻趕赴烏什,其餘的人隨普達娃和呼林一起回伊犁將軍府。

  海蘭察去和瑞冬及向萱道別並告訴其他人,普達娃和愛莎拿了布袋先去馬車那裏裝車,留下傅恒夫婦道別。瓔珞緊緊抱著傅恒,道:你一定要小心,平安回伊犁,我等著你。真的不要葉大夫去嗎?他可以去救死扶傷。如果不是因為我們,普達娃也可以跟你去,要是我可以去,我也想去。

  傅恒拍拍她,道:沒那麽嚴重,我去看看究竟是怎麽回事,有大軍在,我不會有事,你要好好休息,千萬不要胡思亂想。普達娃不便介入朝堂之事,葉大夫要留下來照顧你,有他們在,我才放心。說著將手圈住她細小的腰,身子輕輕貼住瓔珞的小腹。瓔珞道:嗯,你放心。傅恒抬起她的臉來,微笑著親了親她。

  烏什距離霍城兩千裏,待傅恒四人快馬趕到城外的時候,已是第五日的淩晨,一股濃重的硝煙味道彌漫在清晨的空氣裏,喀什參讚大臣納通海和阿桂在大軍營帳外迎接了傅恒和海蘭察。因喀什離得近,隻在千裏外,納通海的三千人馬於三日前趕到,而阿桂所帶的三千人馬也是昨天夜裏才到。

  納通海說一來便下令用大炮連續強攻,城內回民死傷慘重,但他們卻拒不投降,起事頭領賴和木圖拉也中箭身亡,於是昨晚上回人將阿奇木伯克阿卜都拉推下了城樓……傅恒大怒道:誰叫你炮轟平民?!你不加調查便魯莽行事,因你的強硬血腥手段,事情已經無法收拾!他們會頑抗到底!納通海恨恨地道:這些全是蠻子刁民!他們犯上作亂,害死了朝廷命官素誠父子和阿奇木伯克,死有餘辜!我對他們夠客氣的!

  傅恒不理會他,對阿桂道:傳我命令,停止攻擊!一切聽伊犁將軍海蘭察的號令行事!阿桂立刻領命,隨海蘭察去布置軍務。納通海心中不忿,兀自吵鬧了幾日,並大叫說伊犁將軍無權過問南疆事務,傅恒作為監察禦史也必須請示皇帝,喀什的人不用聽其號令。傅恒叫人將他綁了,納通海的人自是抗命不從,兩邊人馬均怒目相向,拔出了刀槍,海蘭察便自己出手將他綁了收押,納通海的人氣焰頓消。

  南疆硝煙彌漫,但伊犁一派水靜河飛。兆惠會時常給將軍府送消息,但自然避重就輕,更不會渲染。向萱常常陪著瓔珞,還有瑞冬,她們一起作刺繡,給未出生的孩子縫小衣服。瓔珞雖然掛念傅恒,但也覺得自己和向萱真是有緣,能夠在一起待一段日子,覺得這絕對是明玉在天有靈,很是快活。葉天士和助手由兆惠派人,去伊犁城裏的回醫館和藥店尋訪和討教。普達娃有時候也去,但他大多時候是陪著愛莎到處走走看看。

  這個夜晚,普達娃給愛莎洗腳後,收拾了水盆回來,見愛莎還坐在床邊,於是走過去扶她上床,愛莎卻站起來,要他坐在床邊。他不明所以地看著愛莎,愛莎微微一笑,開始解自己的衣裳。他吃了一驚,想說什麽,愛莎道:冷。他立刻將她抱緊,抱上了床,拉過被子蓋住了兩人。他剛要說什麽,愛莎已開始親他。

  燈燭還大亮著。在家裏時,愛莎都是裸睡,他知道她故意引誘他。出門後愛莎才穿容妃送的西洋睡裙,但自愛莎懷孕以來,都是穿土司夫人親手縫製的長袖長袍的中衣……他還在避讓,愛莎笑起來,心想:隻要她引誘他。其實,藏人連三個月的禁忌都沒有,他們篤信循天道,隻要母親沒有不舒服,強壯的孩子絕不會那麽脆弱,經得起折騰,不強壯的孩子又要來做什麽。因她之前頭暈不適,阿媽才要她穿長袖長袍,夜裏保暖些。

  普達娃覺得自己置身在雪山神殿之中,高大的神柱參天而立,一束強光從外麵直射而入,觀音菩薩從光束中走出來,披散著長發,身上的白衣有如冰綃,一言不發,慢慢解去身上的羅衫,走到他身邊,投身在他懷裏,伸出兩條白玉一般的手臂,摟住他的脖子,他聞到她身上淡淡的香氣,她的手臂幻化成無數的手臂……他忽然覺得羞赧起來,他太渺小卑微了,而菩薩是這般高高在上,這般聖潔,這般法力無邊,這般神仙似的體態!他想要匍匐膜拜,但在強光裏,已睜不開眼睛……

  愛莎有一種久違的快活的難受,但她仿佛沉醉在她的溫柔美夢裏了,好象在一個春天的森林,也許就是林芝山裏?他,用著美麗的兩腳,神妙的美麗的兩腳,赤足與她走在一起……在她的心裏,在她的血脈裏,她感覺著他和她的孩子,他的孩子是在她所有血脈裏,象曙光一樣……走著走著,進入了一個陰暗的交錯的樹林,身旁的普達娃已不見了,她看見自己躺倒在樹下,千千萬萬的蓓苗在開放著,在無聲地低語著。同時,那些欲望的鳥兒,在自己錯縮濃密的身體裏睡著了……

  後來,普達娃輕輕吻她,她也回吻他,看著他醒目的眉眼微笑,兩人吻了又吻。普達娃對她說,他覺得她裹著青衣的聖母打扮最誘惑……愛莎閉上眼睛,滿足地歎息了一聲,心裏覺得自己和哥哥都好幸福,哥哥,他真的得到幸福了!

  哎,她親愛的哥哥……十年前,她決意逃婚去做聖女,哥哥便在一個晚上,趁阿帕阿媽去別的山寨飲宴,命五個土兵好手,千裏護送她女扮男裝去拉薩楚布寺。直到這次回來後,她才聽阿媽說,第二日晚間,他們發覺愛莎不見了,阿帕震怒,要立刻派人去追,郎卡絕不下令,土兵們都不敢動。阿帕氣極,說郎卡真是翅膀硬了,教他跪下,命人上去抽他,土兵們還是不動。格來哭著為郎卡求情,郎卡卻跪在地上,一言不發。於是阿帕解下腰間的皮鞭,要自己抽他。

  阿媽對格來說,郎卡不會有事,教老媽媽們扶格來回碉樓休息。然後對阿帕說,如果他動手,她絕不原諒他,已經沒了三個孫子,若格來母子因此又有個三長兩短,她將永遠離開勒烏圍,再不回來,許婚是他搞出來的,要他自己去收拾,他逼走了女兒,自己還沒找他算賬,他還敢抽兒子?!阿帕無奈,隻好扔了鞭子,怒氣衝衝地走了……哎,她親愛的哥哥!

  後來她問哥哥,郎卡隻是微笑道:阿帕不會抽我的,他見你那麽不樂意,也後悔了,正好你走了,他就可以悔婚,那些不過是做給旁人看的,否則別人會以為是他故意放你逃走,這是阿帕後來和我說的。又說,那天大家都不知道,他倒沒事,不怕被抽,隻是看著格來很心疼,因為那時候格來還小,個子沒有現在高,懷孕五個月,聽說阿帕要罰他,當著那麽多人,哭得那麽悲切,要不是兩個老媽媽扶著,她就給阿帕跪下了。她根本不知道兩兄妹的事,但他不能起來也不能說話,不然阿帕會更生愛莎的氣,真會去將愛莎抓回家……

  接下來,好一陣子,格來都會好好地就哭起來,醫生說,因她有身孕,且年紀小,受了極大的驚嚇,又當著眾人哭求,所以感到難堪,那一陣子,郎卡便天天將格來帶在身邊。阿媽提心吊膽,天天怒罵阿帕,說女兒和兒子全被他害了,好在後來格來和孩子都沒事……

  愛莎才知道,哥哥原來很喜歡格來,郎卡點點頭,將往事全部告訴給了她,還說他最近已經向格來明說了。那時,她緊緊地握住哥哥的手,熱淚盈眶,說道:對不起,沒想到嫂嫂也因為我……你們全都是因為我,因為我的任性……

  ※※※※※※※※※※※※※※※※※※※※

  -

  曆史原型烏什回亂。

  -

  這是回疆繼大小和卓叛亂後的又一大亂,持續了半年多,又一段複雜而精彩的曆史。在回疆史上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發生在乾隆三十年,領軍人物是伊犁將軍明瑞(傅恒四哥之子)和阿桂。小說裏做了調整和簡化,保留了其實質。有興趣者可自行搜索原事。在曆史上,海蘭察並未做過伊犁將軍,他的主要功績是隨福康安平廓爾喀和苗變,得以圖形紫光閣。

  -

  明瑞是第一任伊犁將軍,後死於緬戰,之前有述及,也是富察家的英雄人物之一。阿桂在大小和卓之亂中從征兆惠,明瑞調往緬甸後,阿桂成了第二任伊犁將軍,後入軍機,從乾隆四十五年起到嘉慶二年去世,十七年裏都是軍機之首。明瑞,字筠亭,和五阿哥永琪同字,可惜早亡,他和阿桂都是乾隆的重臣,賞穿四團龍正補,圖形紫光閣。

  -

  “烏什事變”的□□是“辦理沙棗樹科”。作為直接引發“烏什事變”的起因,目前所有的傳世文獻對烏什差役辦理沙棗樹科均諱莫如深,僅言及其事。一些學者觀點認為,正是乾隆皇帝本人為了取悅香妃而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從烏什運送沙棗樹苗進京。

  -

  伯克製是清朝在新疆回部實行的官製,主要通行於維吾爾(回人及塔蘭奇)、柯爾克孜、塔吉克等族地區。伯克,一詞是突厥語音譯,義為“首領”,原是回鶻貴族的世襲官職,唐宋時已見於史籍。明清時期,西域天山南路的當地世俗官僚稱為伯克。中亞一些城市的統治者也自稱伯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後,清廷保留了回部原有的伯克官職,並加以改革,將其納入清朝官製中。其目的是以回人製回。

  -

  清代新疆的各級伯克官職有三十餘種,品級為三品到七品,員額共270人左右。其中阿奇木伯克(統管)、伊沙噶伯克(協理阿齊木伯克)、商伯克(管地畝糧賦)、哈子伯克(管理匠役營造)、密喇布伯克(管水利)、明伯克(管理集市貿易)在各大城普遍設置,員額占伯克總數的七成左右。在地域上,人口密集的喀什、葉爾羌、和闐所置伯克最多,而拜、賽喇木等小城僅設伯克六人。

  -

  阿奇木伯克,是清代新疆回部各伯克中官階最高者,總管一城之回人事務。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定為額缺,阿克蘇、伊犁等大城的阿奇木伯克為正三品官。阿克蘇、烏什、庫車、喀什噶爾(就是現在的喀什)、葉爾羌、和闐的阿奇木伯克號稱“六大城伯克”。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廢除了伯克官職,阿奇木伯克僅作為榮譽頭銜保留。“阿奇木,回語(維吾爾語),聽政公平之謂,總理城、村諸事務”,“職繁權重,為諸伯克之冠”。在伊朗、烏茲別克,阿奇木有法官、統治者之意。阿奇木伯克隸屬於當地的駐紮大臣。秩品從三品到六品不等。三品、四品阿奇木伯克須穿官服,剃發蓄辮。與其他伯克一樣,阿奇木伯克僅管理本城的回人及浩罕等國事務。旗人、漢民及戍邊犯人不歸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