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宮怨(六)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9      字數:4840
  第二日皇帝走後,紫紋上來給她梳頭,道:姐姐,我真是佩服您!如今紫紋跟著托婭,成了她的大宮女,但托婭堅持要她和原來一樣,叫自己姐姐。托婭笑道:要是皇上能封容妃娘娘貴妃,他早就封了!紫雲點點頭,道:皇上也是用心良苦。

  托婭道:皇上就是不便給貴妃,所以才喜歡聽人讚她呢!讚她,可不就是讚皇上嗎?!說明皇上有眼光。這容妃娘娘,實在是讓人喜歡,我也喜歡她,她真是有器量。紫紋道:早會的時候,皇後娘娘看您的眼神,那真是不屑,奴才也瞧不下去。如今除了容妃娘娘令妃娘娘,皇上常來的也就是姐姐這裏。托婭道:她就是一個妒婦,素日裏不過是裝的,她這樣的人正位中宮,我第一個不服!紫紋,你等著,我遲早也要為你報仇!

  紫紋禁不住流淚道:多謝姐姐!原來,這紫紋因被袁春望狎|褻虐待了數年,兼日夜驚懼,便有了下紅之症,經常行經之後,淅淅瀝瀝止不住,直到她成了那貴人的宮女,其木格知道後,拿自己的月銀請太醫開方調養,才慢慢好起來,而托婭知道這病的緣由是紫紋成了她的大宮女之後的事,紫紋自是要她保密,連穎嬪也不要告訴。

  托婭道:她那樣的,才會養出四阿哥那樣的兒子,和袁春望那樣的刁奴,你應該早點兒告訴我,我一早就會想辦法,定不讓他欺負了你。奴才不是人嗎?他也是奴才,看上去人模人樣,還做著六宮總管,哪知竟如此變態!紫紋道:原來,他在宮裏勢力很大,而且背後是皇後,我怎能連累您和穎嬪娘娘。托婭哼了一聲,道:勢力,失勢的鳳凰不如雞,今時不比往日了!

  紫紋道:令妃娘娘人也好,皇上對她也不錯。托婭瞧著鏡子裏自己紅潤的雙頰,十分滿意,笑道:儲秀宮絕對是要晉貴妃了,不說又有了皇嗣,她一派貞靜模樣,從不驕妒,和容妃一樣,除了出身和氣派不足,不輸承乾宮那位表麵作勢的,賢妻就該是她那樣子,太後也是因此看重了她吧,以前照顧忻妃更是讓六宮上下都口服心服。何止是管事,皇上最近翻了她那麽多次牌子,不就是想讓她再生皇嗣?承乾宮心裏能好受?不過我不羨慕,雖然我明白穎嬪姐姐。

  紫紋詫異道:姐姐自己不想要孩子嗎?托婭道:有當然好,但這宮裏,其實生母和養母不是一回事,自己的孩子,自己也不見得養得上,你看,令妃生了三個,一個都不是自己養。如今她還要協理宮務,怎麽養孩子?她那些孩子,就是在肚子裏過一遭,其實隻是為她這個額娘掙身份。而容妃娘娘,皇上直接就把快成年的五阿哥給她了,如今五阿哥都封了親王了,她才真是富貴命,既不用受生育之苦,還不用操心。那日皇上又教郎世寧給她畫的撫貓圖拿回來了,你不也看見了,真美啊!

  紫紋恍然大悟,道:姐姐的意思是,將來皇上也會給您一個孩子養著?托婭道:皇上因顧及容妃,不怎麽幸旁人。我出身包衣本是宮女,又無子嗣,阿瑪削了官,隻調了郎中,年紀大了腿腳又不好,阿瑪還勉強供著官職,和我晉貴人,完全是靠皇上的恩典。穎嬪姐姐倒是可以,假如我們都沒孩子,皇上給了她,就算是給了我,我定是和她一起養著了。

  紫紋點點頭,道:您和穎嬪娘娘都是大好人,老天有眼,你們都會有自己的孩子的。已梳好了頭,托婭便對鏡一笑:皇上喜歡才是最有用的。

  紫紋又問:姐姐,您真地沒有後悔嗎?托婭道:我不後悔,別說保住了家裏,若我做著宮女,待二十五歲出宮,又能嫁什麽樣的?那是遠不如跟著皇上的。若是留在宮裏,就更是伺候人了。令妃原來定是這一個想法。紫紋,你若是想……紫紋搖搖頭,道:穎嬪娘娘和姐姐都是我的大恩人,我就待在宮裏伺候你們一輩子。托婭知道她對男女之事有極大的恐懼,又性子懦弱,隻是好言安慰於她,便點點頭道:我自然不會虧待了你。

  正說著話,德勝又來了,說皇帝賞武貴人歙石荷葉式硯,紫紋不覺詫異。托婭一笑,心知這是皇帝因為素日老將他寫的漢詩給她看的緣故,叫她潛心修文,叫紫紋又賞了德勝一兩銀子,德勝歡天喜地的去了。主仆二人才細看這方小硯。硯歙石製,石色青紫,石質堅潤,紋理細密,或似眉紋,或如刷絲,稱牛毛紋或古犀羅紋。硯隨石形雕琢為荷葉式,硯堂寬闊。硯池邊緣琢作卷葉形,自然地形成凹池。特別是此硯配有黑漆嵌螺鈿龍戲珠紋盒,硯雖然很小,但華美考究,足見皇帝的心思。

  托婭心裏自是歡喜,想起昨晚和皇帝的旖旎風流,看著鏡子中自己紅潤的臉頰,覺得滿足之極,皇帝多麽帥多麽有權威啊!雖然他喜怒無常,但他的眼光傾注在她身上時,她覺得自己瞬時就融化了一般,甘願俯首,而且那是多麽教人歡喜的融化啊!於是笑道:天兒這麽好,明兒已約了穎嬪姐姐她們幾個去禦花園釣魚,可惜這令妃阿,又要待在屋裏養胎,悶都悶死了。

  第二日下午,穎嬪,慎嬪,武貴人,明貴人等好些年輕的妃嬪都往禦花園蓮塘邊站著垂釣,看綠頭鴨和彩鴛鴦鳧水,並好些宮女,一起嘻哈喜樂。皇帝因天兒熱,也出來花園裏走一圈,再回去批折子,路過聽見,便走過來瞧,隻見眾女並立,豐姿綽約,嘰嘰喳喳,心裏歡喜起來。李玉見皇帝難得這麽有興致,也嗬嗬直笑。眾人見皇帝來了,立刻都要下跪請安,皇帝擺擺手,走到中間,穎嬪忙把手中的漁竿遞給他。

  皇帝垂釣,眾人立刻安靜下來。少頃,一條鯉魚上了鉤,皇帝正要舉竿,忽然涼風過處,颯颯的落下一陣雨來,眾人皆尖叫,皇帝猛一提竿,隻見一條肥肥足有二斤的鯉魚在鉤上鮮活亂跳。雨勢大起來,眾人立刻要擁著皇帝避走,皇帝收杆,忙亂間,那魚滑下鉤去,撲通一聲,掉入池塘,就此不見。皇帝跌腳說道:哎呀!可惜了!

  李玉見皇帝頃刻便要淋得如雨打雞一般,一邊教小太監撐傘,一邊勸道:萬歲爺,快去避雨吧!您不走,娘娘們也不好走!這麽多主位,病了可是大事兒。皇帝方才罷了,眾妃嬪也嘻哈著護住頭,帶自己的宮女紛紛回宮。

  這日晚間,那拉氏從慎嬪處聽說了下午的事兒,便差珍兒去養心殿問候,又問皇帝有沒有進薑湯,德勝笑道:那還有不進的?!還是容妃娘娘親自喂的!太後下午也差人來問過。珍兒聽了這話,甚是氣惱,回承乾宮和皇後說了,忿忿地道:娘娘,您何苦來呢,時時刻刻把皇上掛在心上,別人根本不領情!早有好的服侍了!慎嬪娘娘也不受寵!那拉氏又在逗鸚鵡,聞言隻一笑,道:她待在皇上身邊,可不該這樣麽?說正事,明天去神武門施粥,袁春望都辦好了吧?

  珍兒忙回都準備好了,那拉氏一笑,坐回榻上,閉著眼睛撥佛珠,心想:住在養心殿又如何,不過一個伺候人的高等侍妾,別人和皇上取樂,她還得善後!因容妃起的晚,每天都是不吃早飯就匆匆梳頭上了妝去皇後的朝會,所以那拉氏總看她一副睡眼惺忪又沉默的樣子,卻不訓誡,還常好言好語地問候幾句。珍兒私下裏說過多次,說容妃生活太放縱,都是皇帝慣的,皇後應該管管。但那拉氏說,既然容妃自己都不顧及在六宮的形象,何必提點她呢,說她回頭皇帝還不高興,由她去好了。

  這天晚上,那拉氏走入承乾宮的內室書房,撥開布幔簾子,進入密室,看著那跳動的兩盞燭火。這本來就是隔斷的小佛堂,靠牆的高台上供著一個神龕,裏麵供奉著觀音。神龕兩邊有一幅對聯,上書“悟禪關麵壁功深成佛祖心台妙印”。一排燭火就放置在神龕前的低台子上。

  幾曾何時,她跪在這裏焚香禱告: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常相見。太多年了,那還是皇帝才登基的那幾年吧,那個時候,阿瑪,額娘,弟弟,他們都還在……自己入寶親王府由先帝封了側福晉,不到一年,弘曆就登基了,他就忙起來,又有了三宮六院……額娘說:那你就苦熬著吧,我就要看看皇上,能不能看著你可憐,多看你一眼!我怎麽就生出,你這麽沒出息的女兒呢!……

  她穿著一件石青色緙絲五彩八團袷褂,在黑暗裏愈加顯得暗淡無光,圖案裏用的水粉、粉、粉紅、紅、白、湖綠、豆綠、深綠、雪青、雪灰等色交錯在一起,似乎有一種柔和的憔悴。接著,她從衣襟上摘下十八子珠翠碧璽手串,執在手裏,看看那低眉順眼的觀音,隻一笑。然後她攤開手掌,看著手串。這手串就是她常用的佛珠,由粉色碧璽珠十八顆穿成,間有翠質結珠兩個‘佛頭’,其中一佛頭下接佛塔,係絲線及珊瑚杵,下轄翡翠盤腸背雲,上下各係一顆珍珠,並兩個果實形深綠色翠墜角,墜角上有兩顆小珍珠。

  十八子寓意佛教的十八界,具有祈福納祥的寓意。在兩盞燭火的掩映下,這手串流光溢彩,有一種靜謐高貴的嫻雅美麗,是皇帝封自己為嫻妃的時候的賞賜之一,從那時候起,自己就常把它別在衣襟上……

  其實,德勝完全是誇張了,容妃是立刻囑咐了熬薑湯,後來又親自端著薑湯去了前殿,卻沒有喂皇帝喝湯。

  不幾日,宮中又傳出消息,說皇帝要眾妃嬪和宮女穿漢服,一起遊禦花園,教宮廷畫師郎世寧金廷標一同來作畫。內務府立刻給各宮送了漢服,說願意參加的都可以去。到了那日,皇帝一身高士衣冠,倚欄而坐,居高臨下地目視款款過橋的漢裝女子,眾人頭上插著時令鮮花,滿是歡樂氣氛。

  為首的便是容妃,梳著漢女發髻,頭上束著紅繩,藍底漢服上麵布滿了梅蘭花紋,其次便是舒妃,淺綠內裝,外麵還披著藕色小藍花對襟褙子。畫兒畫好了以後,皇帝還在上麵題詩“鬆年粉本東山趣,摹作宮中行樂圖”,意即仿宋人劉鬆年古意之作。

  皇後自然沒去,珍兒氣悶之極,說皇帝這是怎麽了,這麽個鬧法,容妃娘娘越發出格兒了,太後也不管管,還有,太後一向喜歡阿諛奉承的舒妃,一樣縱著她。那拉氏隻是微笑著搖搖頭。

  此時已是六月初,因回疆幹旱,氣候變化大,路途遙遠,瓔珞和愛莎的早孕不適加劇,愛莎又頭暈,按摩收效甚微,又不能服藥,西行的人在大漠綠洲上一個蒙古人聚居的部落停留了十數日,才複上路。所以他們到達伊犁時,比預計的晚了很多時日。

  自兩年前,朝廷在伊犁河北岸興建了一座城市,皇帝命名為惠遠城,作為伊犁將軍的駐地,海蘭察現在就住在惠遠城裏的伊犁將軍府。

  傅恒一行進了惠遠城門,已過了早上巳時,見街上集市已開,頗為熱鬧。除了傅恒,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來回疆,坐在車裏東瞧西看,覺得十分新鮮。瓔珞看街上來來回回的回族男女,想起霍集占來,又想容妃如今早已遠離故土,在紫禁城裏貴為皇妃,心裏無限感喟。傅恒知道她的心思,便道:你可以穿你那套綠色的袍子了!瓔珞笑著點點頭,她的行李很少,都是到當地置裝,但那套綠袍子她專門帶著。

  回疆海拔不算高,珍珠再無什麽不適,她和瑞冬乘一輛車,見瑞冬沉默不語,便笑道:馬上就見到索倫大人了,你還不高興嗎?瑞冬聞言吃了一驚,收回心神,微笑著點了點頭。珍珠覺得她頗為奇怪,便問:你怎麽了?哪裏不舒服嗎?瑞冬搖搖頭,道:有點疲勞吧。

  車馬走了一陣,到達了將軍府。遠遠看去,隻見一片灰色的平房,並不起眼。經過長長的甬道走向府門的時候,隻見兩邊灰色的瓦房都是兵士的住所,屋前有婦人帶著孩童在養鴨喂雞,一派煙火氣。眾人看得十分有趣。突然,隊伍最前麵的馬一聲長嘶,原來是一個小男孩飛跑著橫穿甬道,馬上的呼林立刻勒馬而立。那孩子約莫四五歲年紀,嚇了一大跳,跌倒在路中間。

  呼林立刻下馬,將他扶起,問他有沒有摔傷。這孩子臉被石子路蹭了,腮邊起了一小片殷紅,沁出血來,倒是不哭。他還未答話,隻見一個穿著煙栗色滿服上下兩件套的瘦削少婦到了跟前,蹲下身來,立刻將孩子抱在懷裏,口中叫道:亮亮,亮亮,你沒事吧?!額娘來了,別怕別怕!忙給他輕輕擦臉,又是吹,說的卻是漢語,呼林立刻陪禮,紮提威和阿正也下了馬。傅恒也已下了馬車,走上前來,向那少婦賠禮。那少婦見他們都作蒙古商人打扮,心裏十分吃驚,抬起頭來看著傅恒,傅恒立刻愣住了。

  那少婦眼中含淚,本有三分怒氣,見傅恒盯著自己看,更加生氣,一抹臉,站起身來,剛要說話。忽然聽一個脆生生的聲音叫道:明玉!那少婦定睛看時,隻見一個蒙古女子走到了跟前,又叫了她一聲:明玉。那少婦並呼林二人都奇怪之極。這蒙古女子自然便是瓔珞,傅恒回過神來,拉住瓔珞,低聲道:她不是明玉,隻是長得像。瓔珞腦中才轟然一響,明白自己是認錯人了。

  ※※※※※※※※※※※※※※※※※※※※

  -

  那拉氏的佛堂布置如延禧裏所示,她的祈願和她額娘說的話,也是原劇裏的情節。

  -

  皇帝宮中行樂參考《金廷標乾隆皇帝宮中行樂圖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