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宮怨(二)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8      字數:4643
  瓔珞已知普達娃的身世,想起那時在長春|藥房救治多羅的事,更明白了為什麽愛莎之前一定要瞞著普達娃她早已停藥,而且愛莎為什麽會到藥房來做事,她本來語言不通,又不喜拘束,更十分富有,但來藥店裏默默地幹著簡單的活,其實是他二人都要幫助大眾。見他夫婦都如此低調,心裏更加敬服,果然不愧曾為佛門的高僧和聖母。

  忽然想起長春|藥房正堂上供著的藥王如來像。藥王如來就是藥佛師,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據佛經所示,他是東方琉璃國土上的教主。相傳他在成佛時曾發下十二誓願,願除一切眾生病苦,治無名痼疾,令一切眾生身心安樂。由於藥師佛能醫治百病,解除各種頑疾苦痛,消災延壽,因此曆史上社會各階層對藥師如來的信仰很盛。

  長春|藥房那幀畫像是富察府藏有的五代時期的古物,本為容音所鍾愛。上麵的藥師佛,結跏趺坐於蓮花寶座上,內著綠地紅色團花僧祇支,外披紅色田相袈裟。左手持藥缽,右手執兩股六環杖頭錫杖。背後有身光、頭光。背景的團花用淡紅、紫紅、黑色、綠色等色彩層層暈染勾勒。讓人一看便覺靜憫慈悲。

  藥房堂上還供著神農氏的青釉瓷像。神農氏為『三皇』之『地皇』,遍嚐百草,解毒濟世,為中華農業與醫藥之神。神農氏又被尊為醫藥之祖,曾親自用口品嚐百草,發明藥物及教人治病。後世傳說神農氏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髒,因而能化解百毒,又傳說他因嚐斷腸草,不能解其毒而死。

  很多藥房裏都供奉著神農氏,但長春|藥房裏的這一尊是傅恒在龍泉窯定製的。龍泉窯位於浙江龍泉,以燒造青瓷聞名於世,興起於五代,至明代中葉衰落,現在皇帝撥款做了一些扶持。自古瓷器重青品,南宋時龍泉窯燒製的青瓷久負盛名。釉色以粉青和梅子青為主,釉質豐厚且溫潤如玉,它的燒製工藝是當時青瓷燒製技藝的巔峰。龍泉窯的釉色一直被人追慕,以梅子青與粉青之柔和為世人所珍愛,這種青色源自自然,似冰類玉,觸感瑩潤,容音在世時亦喜歡。

  藥房裏那尊青瓷高九寸,神農氏端坐小憩狀,寬額高鼻,麵龐圓潤,雙目半睜,抬頭仰望前方,身著寬衣,衣褶流暢,軀幹肌肉感清晰強健,右手微抬赭鞭,左手提一藥籃,雙足赤|裸,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絲毫不見呆板之態,充滿著民間世俗情調,給人以和藹可親之感。

  葉大夫一看就和藹可親,體人疾苦,教人信賴,法王夫婦外表卻冷肅,但他們都有一顆仁愛的心!還有法王的父親前代法王……如果皇後姐姐地下有知,該多麽的欣慰!想到這裏,瓔珞微微一笑。

  葉天士大喜過望,之後便經常向普達娃請教藏醫。在金川時,普達娃已將林芝粉的解藥方子給了葉天士,有幾味藥是藏邊特有的,當時郎卡專門找了一個當地的大夫帶著葉天士和助手,去鎮子上的醫館藥鋪尋訪,葉天士實地看見了這些珍稀的藥材,傅恒說將來從當地采購了運到京城長□□房。

  但製備林芝粉解藥的最後一步是用蓮華嘉波的寒氣封住混合的藥粉十日,所以這藥如果沒有普達娃,是做不成的,正是因為白教前法王練成了蓮華嘉波的第八層,才能做出林芝粉的解藥,黃教前法王就是得了方子,也是無法製備這個解藥的,因他沒有修習蓮華嘉波。而且中毒的人還需要蓮華嘉波的內力推宮活血,才能完全肅清毒質,就和當日多羅一樣。愛莎聽講後,更加覺得要生一個童男出來,攻克蓮華嘉波第九層的罩門。普達娃教她不要多想。

  一路向西北,與草原相接的祁連山依舊銀裝素裹,而草原上卻碧波萬頃,馬、牛、羊群似寶石般點綴其中。這日黃昏,對麵走來一隊駱駝商隊,裏麵有歌聲飄出,聽那歌竟然是漢語,唱道——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

  彩蝶紛飛百鳥兒唱,一彎碧水映晚霞

  尊貴的客人啊,你停下歇歇腳!

  這樣的美景你不流連麽?

  這樣的美景你不流連麽?

  繞過祁連山,便進入了回疆的大漠戈壁。天氣已經十分暖和,旅途順暢了不少,傅恒預計二十日後可到伊犁。

  容妃收到了瓔珞在金川給她寫的信,她立刻去把信讀給皇帝聽了。皇帝微笑了一下,沒說話。李玉知道,瓔珞不便給皇帝寫信,待容妃走後,寬慰皇帝,說納蘭夫人一直帶著那花押。皇帝看著他,道:朕總覺得他們在金川不會那麽太平,她隻是不寫。傅恒送回的折子也是報喜不報憂,說的都是金礦事務。李玉道:那您的意思,是找人問問?皇帝想了想,道:就叫劉統勳發信,去問四川總督開泰,問他金川最近有什麽事沒有,但不許聲張。李玉道:是,奴才明白。

  李玉走後不久,德勝來通報,說皇後在外麵,請見皇帝。皇帝有點兒奇怪,但叫傳。那拉氏進來,給皇帝請安後,皇帝看著她,溫言道:皇後有什麽事?那拉氏心裏一酸,沒事皇帝就不見自己?口中道:臣妾知道皇上喜歡吃五仁湯圓和江米年糕,最近由人推薦,承乾宮新進了一個廚子,這兩樣都做得好,江米年糕尤其做的好,您原來一直都說做的不滿意,所以來請皇上抽空去臣妾那裏嚐嚐。皇帝看著她,道:好,皇後什麽時候方便?那拉氏道:臣妾都方便,明兒晚上?皇帝道:明兒晚上朕已安排了,中午吧。那拉氏忙道:是,臣妾到時恭迎皇上。

  那拉氏走了後,李玉從外麵進來複旨,說已告訴劉統勳了,叫他送八百裏加急,皇帝點點頭。德勝在一旁問道:皇上,江米年糕,那不是先皇後娘娘愛吃的嗎?皇後娘娘怎麽說是您?皇帝看著門外,道:她這麽說,是不想朕拒絕。李玉在外麵遇見了皇後,於是和德勝對望一眼,默默地退在一邊。皇帝因心緒不好,已一個月未踏足承乾宮,那拉氏來過幾次養心殿親自送湯,回過要緊的宮務。忽然聽皇帝道:今晚上翻令妃的牌子。李玉忙答應了。

  九格格被賜名昭愉,這個時候早出了月子,所以魏湄也一早恢複了侍寢。她覺得自從自己生了九格格,皇帝和她更親近了,今晚是這個月第四次翻她的牌子,她好不欣喜,立刻做好了準備。皇帝到儲秀宮後,她便服侍他更衣,吃茶,下棋。然後一起用了晚膳,又撫琴,看畫兒,還是看她臨摹的《鵲華秋色圖》。李玉在一旁看著,心裏覺得,這全是因為皇帝惦念納蘭夫人。

  躺到床上後,魏湄熄了燈,抱著皇帝,皇帝攬著她,魏湄見他並無親熱的興致,便柔聲說道:皇上,魏湄身體已好了,您看什麽時候開始協理宮務,為您和太後分憂?皇帝唔了一聲沒言語。魏湄於是又道:五阿哥的女兒哲哲和昭愉長得有點兒像,皇上見過沒有?皇帝道:見過,但不記得了。魏湄又問容妃如何,皇帝回答了兩句,魏湄見他興致不高,似乎神思不屬,便不再言語。

  睡到中夜,窗外下起大雨來,雨打著玻璃窗子,啪啪作響,驚醒了魏湄,她便起來去查看窗子。待她走回床邊,剛要上床的時候,聽見皇帝喃喃地說了一句什麽,她並沒有聽清,於是自上了床。皇帝側了身,將她抱在懷裏,她心裏高興起來,再無睡意。也不知過了多久,聽見皇帝輕聲道:瓔珞。

  她從來沒聽過這兩個字,但知道應該是一個人名,卻不知道是誰。困倦起來,正打算睡去,腦中突然靈光一閃,覺得這定是以前那位令妃的名字!因為先皇後叫容音,而照納蘭夫人所說,皇帝還喜歡以前的令妃,自己的令字就是這麽來的。而這宮裏再沒人提起以前那位令妃,所以她一直不知道她的名字,隻知道她也姓魏。她心裏忽然感到一陣尷尬,雖然她早已明白,她是因為以前那位令妃才入的宮,但一直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因為她其實並不在意,那位令妃離世已經很久了。

  她心裏正不知作如是想,皇帝又說了兩個字:沉壁。她呆呆地看著皇帝。

  過了一會兒,她見皇帝鼻息沉沉,又睡熟了,便悄悄起來,披上衣服,去外麵找李玉。李玉正在打盹兒,但門一開,他就驚醒了,見是魏湄,便道:令主子,您需要什麽?魏湄道:我有事請教李總管。兩人去更外間榻上坐了,魏湄便問之前那位令妃,問她是不是叫魏瓔珞。李玉沉默不語。魏湄便說是皇帝剛才自己叫的這個名字。李玉看著她,道:娘娘,您不要問,也不要問皇上,奴才是為了您好。

  魏湄道:為什麽?李玉道:皇上的舊事,要少提,先皇後娘娘也要少提,您明白的。魏湄知道他在說自己初見皇帝那天,便道:但皇上自己似乎常提先皇後娘娘。李玉還是看著她,道:皇上提沒事,您別提,別叫皇上傷心,您記著奴才的話吧。魏湄默默不語。李玉又道:令主子,皇上現在看重您,您就聽皇上的話,不要多想。魏湄又問:容妃姐姐知道前頭那位令妃的事吧?李玉道:這奴才不知道,依奴才看,往事都不要再提。您知道宮裏不準提從前的令妃吧,皇上下過嚴旨。魏湄點了點頭,道:謝謝李總管。

  這一夜,魏湄再無法入睡。第二日中午,便接到皇帝聖旨,叫令妃自即日起,協助皇後管理六宮事務。她下午便去拜見了皇後。那拉氏心情很好,囑咐了她幾句,隻說要她大事再來回自己,其他的隻管吩咐敬事房總管孫方。她答應了。珍兒送她出去時,和她說皇上午膳才在這裏用的,她明白了皇後方才的喜上眉梢,忙道:皇後娘娘賢良公允,管理六宮多年,皇上是很看重的,魏湄十分敬仰。珍兒一笑,道:令妃娘娘走好!

  同一時間,李玉便將昨晚上魏湄問自己的話告訴給了容妃。容妃覺得很意外,但見他麵帶憂色,便笑著寬慰他,道:你別擔心,沒事兒。李玉道:娘娘,奴才知道,您和皇上好,您又自重身份,但皇上最近情緒不好,奴才們日子不好過,您就算幫奴才的忙,去陪陪皇上。容妃又一笑,道:他不是喜歡魏湄陪他?李玉聽了這話,覺得容妃是生氣了,便道:您不明白,他和令妃娘娘說不了什麽。容妃又笑:那他還喜歡去那裏?

  李玉剛要回答,彩雲進來道:娘娘,令妃娘娘說有事來請您示下。容妃於是看著李玉,道:你回去吧,我知道了,等我先見了她,便去瞧皇上。李玉見她答應了,十分高興地去了。少時,魏湄進來,說自己如今開始協理宮務,諸事要和她商議。容妃看著她,道:妹妹自己拿主意吧,不必問我。魏湄道:這是皇上的意思。容妃隻搖搖頭,微笑道:妹妹也知道,我不得空兒。魏湄道:那姐姐再問問皇上吧,魏湄不敢擅專。

  容妃道:妹妹,你去見了皇額娘嗎?你還是多請她老人家示下,皇額娘的意思,皇上也要聽的。魏湄見她似笑非笑,眼睛裏有一股特別的神情,心裏一動,容妃點了點頭,道:妹妹去吧,辦好皇上的事,別叫皇上失望。魏湄見她毫不芥蒂,心裏感佩,道:容妃姐姐,昨兒夜裏,皇上在夢裏叫姐姐的名字。容妃抬起頭來,看著魏湄一笑。魏湄不知怎的,衝口而出,道:他還叫了以前的令妃的名字。容妃一時不知該說什麽,魏湄又問:她是叫魏瓔珞,對嗎?

  容妃見她麵帶委屈,眼中隱有淚光,心生不忍,看來李玉說的對,自己必須要去管皇帝了,本來她隻是覺得讓皇帝自己清靜,他要想納蘭夫人,便想好了,便道:妹妹,你不要胡思亂想,去見見皇額娘,可不要提這些,宮中舊事不讓提。回頭我再去看你。魏湄答應了,道了謝去了。彩雲上來問道:娘娘,令妃怎麽滿臉委屈,這是怎麽回事兒?容妃一笑,道:皇上這脾氣,走,我們去瞧瞧。

  皇帝在書房裏批折子,忽然聞到一陣熟悉的幽香,心中一喜,抬起頭來,將容妃抱住,見她穿一件絳色緙金水仙紋袷馬褂,梳著麻花辮子,沒有頭飾,十分爽淨,心裏更是歡喜,問道:你怎麽會來?李玉瞧著也十分高興。容妃笑道:皇上,臣妾想讓您再瞧瞧永琪的女兒,等她娘倆出了宮,就不容易見了呢。皇帝道:好。容妃於是看著彩雲。彩雲去外麵宣了乳娘進來,然後將哲哲抱給了容妃,皇帝便看這女孩兒,想起昨晚魏湄說她長得像昭愉,便更仔細地瞧了瞧,確實覺得有點兒像,便和容妃說了。

  容妃笑道:姑侄是一家人嘛。皇上,您多久沒去給皇額娘請安了?也沒見過昭華昭愉吧?皇帝道:幾日吧,每次去的時候,朕都看看昭華昭愉的。容妃笑謔道:您果然是喜歡男孩兒,三天兩頭不是賞安兒,便是賞隆兒。您可真偏心啊!皇帝笑起來,道:朕賞安兒你不高興嗎?福隆安是因為他阿瑪額娘最近都不在,朕關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