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驚魂(四)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8      字數:5628
  吻了一會兒,皇帝發現她睡著了,依然麵色蒼白,臉上淚跡斑斑,更加心疼起來,將她緊緊貼在胸前,好一會兒,眼裏精光一熾,隨即轉為森冷,低聲道:你放心。然後將容妃放倒在枕頭上,去外麵叫李玉喚彩雲來給容妃脫衣,好生服侍,自己去批折子。

  待皇帝出了內門,容妃睜開了眼睛,微微一笑,然後又闔上眼睛。開始她是真暈了,而後麵她是假睡著,做皇帝的女人,是怎麽回事兒,她比誰都明白。愛莎說她為了皇帝在用傅恒,完全錯了,她沒有在為了誰用誰,她也沒有為了傅恒在用皇帝,她是為了他們兩個人……

  自太監名冊核實無誤,被常年關押的幾個揚州土匪頭領便被淩遲棄市。眾太監被抓當日,皇帝的鑲黃旗和正黃旗親軍就進駐和控製了大內。三日後,幾百名太監被九門提督的步兵驅趕到辛者庫附近的宮牆一隅,勒令或被強灌喝下毒酒,然後被火化,在熊熊火光中灰飛煙滅。養心殿除了李玉,德勝,還有容妃的三位大宮女,其餘太監宮女在初七夜裏就全被換了。白蓮教在宮中建立的消息傳遞網鏈被徹底摧毀。

  太監處死火化當日,袁春望被降職成承乾宮總管,總算是保住了性命,且繼續留在那拉氏身邊伺候,接到聖旨後,那拉氏跪謝了皇帝的寬宏大量和對自己的體恤。同日一早,壽康宮承乾宮並儲秀宮鍾粹宮永壽宮,除了太後身邊的劉嬤嬤,皇後身邊的珍兒,三妃身邊的大宮女細君春梅鈴子,其餘太監宮女也全部被換。

  自正月下旬,接到皇帝密旨,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劃準備,內務府的換人速度可算迅雷不及掩耳,善後處理也井井有條。宮裏從上到下,都噤若寒蟬,人人照麵時都不敢多說話。白露也嚇了一大跳,好在袁春望還在皇後身邊辦事兒,還是總管,不像她以前那些對食,一得錯兒不是被攆被罰甚至被杖斃,她又得找下家,心想有地位和權力還是好,假鳳虛凰也得找這樣的,對袁春望更加死心塌地,言聽計從,但二人自然都變得比以往更謹慎。

  這些事,隻有紫禁城內的人知曉,外麵的人,包括履親王府和榮親王府的人,都一無所知。初七那日,永琪依博爾和海氏按約定,在玉京園裏見麵午飯,其樂融融,說起還有兩個多月胡嘉佳的孩子就出生了,都十分高興,一起猜測是男是女。

  三月十五日,令妃魏湄果然順產了一個女孩兒,又是容妃奉旨守著她生產。太後皇帝容妃和她自己都十分高興,這就是九格格,皇帝取名叫昭愉,意思是昭顯的歡愉,還是入壽康宮養在太後膝下。宮中也隨之張燈結彩的喜慶。

  皇後那拉氏想起夭折的女兒昭陽,心裏悲傷。珍兒和袁春望都明白她的心情。慎嬪也來看望安慰她,見她麵色平靜,便道:嬪妾看著,皇後娘娘禮佛這些日子,真是容光煥發,整個人青春了,都是菩薩的功德。那拉氏一笑,道:吉瑪,你真是會說話,本宮現在也覺得,少操心是好事兒。慎嬪陪了她良久,那拉氏並未說什麽話,她便在一旁自做針線活計。

  皇後親近了慎嬪,又四阿哥搬出了紫禁城後,吳德雅除了應召參加命婦活動,再不入承乾宮,都是由袁春望出宮去履親王府送物品或遵皇後懿旨辦差時通過永珹府傳遞信件,隻麵兒上還是說那拉氏和她在通信,永珹自不疑心。吳德雅樂得不見皇後,隻可惜沒了宮中的八卦談料,但有海安和自己一起伺候著弘晝,侍弄孩子,去外麵和王公貴婦聚會,打打牌,賞賞花,逛逛廟會,覺得日子十分舒心。

  宮中發生了這件大事後,弘晝在私下裏又受到皇帝的嚴厲申飭,皇帝並沒有提揚州遇匪的事,但弘晝早已從多羅那裏知道,隻是依然不知道容妃也牽涉在那件事中。當年傅恒說他自己應該擔心白蓮教的報複,卻沒想到,白蓮教直接滲透進宮裏,打算對付皇帝,自己難免池魚之災,無法辯駁。

  他自然是告訴了皇後,和親王府的人還是什麽內情都不知道,但上下都惴惴不安。吳德雅心中害怕,請求入宮去見皇後,想探問消息。那拉氏回信說,這段時間避避風頭,承乾宮和和親王府還是不要來往的好。

  吳德雅於是在心裏更加痛恨那拉氏,覺得她忘恩負義,落井下石。去弘晝麵前也這麽說,但弘晝愁眉深鎖,心事重重,似乎根本沒聽見。於是她隻能在海安麵前指責皇後,海安道:福晉,海安覺得皇後做的對,現在這時候,我們若和她往來,皇上隻會更加生王爺的氣,您知道王爺的心事,也許皇上也知道都不一定。

  吳德雅聞言大驚,幾欲昏倒。海安忙扶她坐了,道:奴婢就是隨口一說,福晉別往心裏去。皇上定是不知道的,若皇上真知道了,王爺哪裏還能好端端地坐在王府裏?吳德雅覺得有理,才大鬆了一口氣,忽然明白過來,為什麽弘晝也不去找那拉氏,確實,和親王府和承乾宮一定要有所避忌,那拉氏說的沒錯,但對那拉氏的怨恨自然絕無一絲一毫的減退。

  過了幾日,吳德雅帶著海安見了多羅。約在一個茶館的雅間裏,多羅下了差從宮裏直接來的。她見多羅穿著麒麟補服,帶著紅寶石頂花翎帽,笑道:多羅大人真是春風得意!又升官兒又生子,恭喜了!海安也給多羅見禮。多羅回禮後,拿下帽子,放在桌上,微笑道:福晉太客氣了,年後送的大禮真是不敢當!但您執意不肯收回,蓉蓉和我隻好受著了。

  吳德雅忙擺擺手,道:快別說那個,自蓉蓉去年有身子後,我不好去帶她出門,年前你高升了,我在家裏忙過年,你生了兒子,又是早產,蓉蓉坐月子,我也不便上門,便送了兩車東西表表心意,聽說蓉蓉和孩子無礙,我才放了心,想老太太定是歡喜的了不得吧?!你這兒子真是會投胎,不說投在你們老舒家,而且可巧在國喪之前,免他阿瑪落一個服中生子。多羅微笑著點點頭,拿起茶來。

  吳德雅說的“服中生子”是指在國喪期間行房和懷孕,之前懷上的不算。國喪期間不準作樂嫁娶,行房亦然。服中生子自古以來便是大罪,要被革職革爵甚至圈禁,當然這些臣僚家裏有沒有禁絕房事別人不知道,但若服中生子,那是跑不掉的鐵證。所以那時候傅恒和瓔珞正式行婚禮必須有皇帝的特許,多羅教蓉蓉絕不能告訴旁人,傅恒笑說瓔珞會有麻煩,舒老太太也說蓉蓉這孩子懷得好。而胡嘉佳懷孕是因為太後急著抱重孫子,四阿哥和五阿哥府皆奉特旨免服。

  吳德雅見他高興,於是笑道:多羅兄弟,我今日找你來,你定是知道為了什麽。多羅放了茶碗,問道:福晉,究竟是什麽事?吳德雅道:還不是為了王爺,唉,你知道最近這宮裏多大的動靜啊!多羅道:可那事和王爺無關,都是白蓮教的反叛,那事是領侍衛大臣和九門提督衙門辦的,我之前也不知道。吳德雅才明白,皇帝申斥弘晝的事連多羅這樣的貼身近衛都不知道,看來皇帝還是顧及弘晝和他自己的臉麵,心裏感到一陣安慰,便不說破,隻道:話雖是那麽說,但白蓮教一向是我們王爺領的差,皇上心裏對王爺……

  多羅微笑地看著吳德雅道:福晉,您多慮了。依多羅看,皇上對王爺一如既往,並沒有什麽差別。吳德雅感到更加寬慰,道:希望借你吉言吧!如今有你在皇上左近,我也放了心,你知道我們家王爺荒唐,說話沒個把管,若你瞧他在皇上麵前使性子或胡言亂語,可得幫我給他提個醒兒,回頭再告訴我,我好在家裏規勸他。多羅道:最近倒是沒怎麽見過皇上找王爺單獨說話兒,福晉放心,多羅明白福晉的意思。吳德雅道:王爺要是有你的沉穩性子便好了,我也少操些心。

  多羅道:王爺是皇上的親兄弟,皇上是重情的人,何況是對自己的親兄弟。去年黃教法王事後,皇帝調停弘晝和瓔珞的事,隻有當事人和皇後知道,多羅當然也是一無所知。吳德雅點點頭,多羅又道:福晉,多羅能有今日,是得王爺對我和舒家的提攜,多羅不會忘記。吳德雅忙歡喜道:哪裏哪裏,王爺說你自小便聰明本事,是你自己舍命救駕有功,年紀輕輕就做了這樣的大官兒,真是直追當年的傅恒大人!多羅微微一笑。吳德雅見他喜悅的神情,又笑道:如今這京中有多少人家想把女兒嫁你呢,你考慮考慮?這多子多福,老太太定是樂意的。

  多羅搖了搖頭,道:多羅不納妾。吳德雅忙笑道:真是可惜了我們這麽俊的多羅大人!我就是逗個樂子,你要納妾,別說蓉蓉,我第一個就不依!蓉蓉那樣的賢妻,家世模樣品性,天下難找第二個!董鄂家是不是沒後悔找了你這個女婿?多羅又微笑著點點頭。吳德雅於是道:你當了一天差,快回家吧,都是我耽誤了你,蓉蓉別怪我才好。多羅道:不會,福晉太客氣了。待多羅走後,海安便對吳德雅說:福晉,我今日見多羅大人,才覺得他是個單純的人,第一回見麵,我覺得他是裝高冷。

  吳德雅道:聽王爺說,他自小就是那樣,不是裝的,所以皇上才喜歡他呢,絕對可以信任。海安笑道:王爺將他送到皇上身邊,真是好招。吳德雅道:皇上十分寵信傅恒,我們也需要一個能夠探聽皇上想法的人,多羅從準噶爾回來,王爺便覺得是個好機會。海安道:準噶爾,那王爺不擔心他和傅恒大人走得近嗎?

  吳德雅道:在準噶爾的時候,多羅是新人小孩子,在軍中級別很低,他連話都沒和傅恒講過。海安點點頭。吳德雅又道:老舒家和王爺一向關係近,他的三位哥哥如今也在王爺領的正白旗中當差,你放心吧。海安便笑道:您剛才那樣問,是還想給他說個妾嗎?吳德雅道:蓉蓉安靜,老太太搬走了,她連打牌也不去了,若找一個外向活絡的,我們就能探聽更多多羅和皇上的事,但看樣子水潑不進,王爺也說他對女人不感興趣,隻能算了。

  第二日在養心殿,多羅接皇帝密旨,說五阿哥永琪現在分府另居,要他秘密負責五阿哥及闔府安全。他知道這定是容妃的主意,容妃說什麽,皇帝便聽什麽,這在皇帝近衛中是公開的秘密,鑾儀衛本是隻負責皇帝和皇後的安全,業已包括了容妃,但自然是領命。他升職後,皇後那拉氏也召見過他,又給了賞賜,雖然他自己多數還是待在養心殿親自保護皇帝的安全。他和那拉氏在宮裏和南巡時便見過不少麵,他覺得皇後嫻雅大方,溫和可親,就是皇後應該有的樣子,曾經告訴過蓉蓉。

  蓉蓉從來沒見過那拉氏,隻聽吳德雅提過,因多羅進宮先是二等侍衛,升成一等侍衛後才是正三品,宮中的典儀要二品以上命婦才有資格參加,南巡時因考慮地方大員,放寬到三品以上命婦,但她並未跟去。多羅升鑾儀衛大臣時她懷孕生子,免入宮行禮。她覺得皇後自然是品格端莊,禮賢下士,皇後還曾給多羅和自己送宮花。她也沒見過容妃,隻知道她生得極美,舞跳得極好,是皇帝的絕對寵妃。所以聽多羅回來說又領了保護五阿哥的差,便在榻上點點頭,道:五阿哥有容妃娘娘這樣的母妃,真是有幸。說著將兒子放在一邊。

  天兒還冷,多羅穿著石青色緞繡麒麟紋方補裁絨邊夾朝袍,長身玉立,英銳之氣逼人,但眼裏有一種放鬆的疲軟,他摘了官帽,拉了靴子,也不更衣,就一頭倒在榻上,蓉蓉將他摟住,用手摩挲撫弄他,然後拿眼示意思雁。思雁於是笑著出去了,小姐和姑爺和自己小夫妻一樣,姑爺比自己的丈夫還小好幾歲呢,竟然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若隻看外表,是斷不能信的。小少爺長得就像姑爺,如今養胖了,越來越像,樣子像,身形也像,小姐還說兒子沒有姑爺好看。

  在屋裏,多羅道:是皇上把他給了容妃娘娘。蓉蓉道:你的意思是,皇上喜歡五阿哥?多羅懶洋洋地似睡非睡,點點頭。蓉蓉摸了摸袍子斜襟上兩寸寬的駝色絨邊,再伸出兩手給他解衣扣,一邊輕聲說道:換了吧,舒服些。邊解邊問:那四阿哥呢?多羅道:他是皇後娘娘的養子,皇上自然也不會虧待了。蓉蓉道:但皇上並沒有叫你去保護他。多羅道:也許派了別人。

  蓉蓉道:難道五阿哥有危險?多羅睜開眼睛,扭頭看著一旁小嬰兒的睡臉,伸手輕輕拍了拍兒子,說道:他是皇子,誰敢對他不利?各大王府本來就有重兵把守,侍衛也很多,隻是如今他府裏的侍衛由我一一調查一遍,可疑的換掉,然後歸我統轄。

  ※※※※※※※※※※※※※※※※※※※※

  -

  鑾儀衛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時承接明朝製度,設置錦衣衛,並且以指揮官為首。順治二年(1645年)將其更名為鑾儀衛,長官名稱自指揮官改成總理鑾儀衛事內大臣,負責總領衛事,為正一品武官,額缺一人,職責是掌管皇帝和皇後的儀仗車駕。相當於皇帝皇後出行的貼身保鏢,相較於一般的侍衛,在出外時與皇帝之間的距離更為親近,為負責清朝皇帝出外時警衛保駕的心腹重臣。

  -

  掌衛事大臣並非純粹隻是擔當帝後出行時的警衛長或是出行時的儀仗隊長,掌衛事大臣同時也是負責去安排皇帝禦營或是行宮駐紮的所在地位置、護衛時的人數、距離、等級、兵種等事宜或是替帝後保管貼身物品的極重要心腹官員,一般以忠心的滿蒙貴胄子弟擔當此重任。傅恒曾擔任此職。福隆安也曾擔任此職。領侍衛內大臣和掌鑾儀衛事大臣為清廷僅有的兩個正一品武職官職。

  -

  領侍衛內大臣並非一人獨任的官職,而是滿洲鑲黃、正黃、正白旗各二人,共計六人擔任這一官職。如此設置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相互製約、相互監督,共同擔負起保護皇帝的重任,防止一人專權,讓皇帝的人身安全威脅降至最低。在領侍衛內大臣之下,還有從一品的內大臣六人(軍委委員級別)、正三品一等侍衛60人(略低於副軍級)、正四品二等侍衛150人(略低於正師級)、正五品三等侍衛270人(略高於正團級)和藍翎侍衛、宗室侍衛、侍衛親軍等近兩千人。也就是說,領侍衛內大臣手底下並非一幫普通保鏢,而是擁有較高軍銜的軍官們,而且這些軍官/侍衛因為服務於皇帝近前的先天性優勢,往往被委以重任。出可為將,入可為相。

  -

  但掌鑾儀衛事大臣,僅有一人擔任,並無分權。這就要求其必須是皇帝極為信任和倚重的滿、蒙王公、大臣擔任。而且,相較於領侍衛內大臣的信任程度更甚。皇宮之內,掌鑾儀衛事大臣其職權較之領侍衛內大臣低;但如果離開皇宮,負責對皇帝警衛層次、等級、範圍安排的掌鑾儀衛事大臣,就會將領侍衛內大臣當成皇帝戍衛的一部分,有權進行指揮和安排。尤其在皇帝駐蹕禦營,掌鑾儀衛事大臣更是最靠近皇帝的所在,而領侍衛內大臣則隻能於第一道關卡——“旌門”把守。

  -

  同時,從官職的安排人數上,也能直接看出皇帝對於兩位正一品高官的信任和倚重程度,能將自己的安危交到一個人手中,足以證明皇帝對掌鑾儀衛事大臣的絕對信任和倚重。掌鑾儀衛事大臣較之領侍衛內大臣,和皇帝更親近,被皇帝信任的程度更高。清朝一品武官用麒麟紋方補子,以麒麟為一品武官的官階形象,既象征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征皇帝“武備而不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