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容音(二)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8      字數:4643
  大年初一的早上,瓔珞上好妝照鏡子的時候,想起昨晚,臉紅了。珍珠抿嘴一笑,瞄了瞄那邊案上的西洋鍾,竟已是巳時二刻,忙去叫備早飯。瓔珞現在已沒有帶玫瑰金鏈,因為她抱著兒子的時候,福隆安老去扯那條鏈子,她擔心被扯壞。正想著,隻見傅恒走到她身後,在她才梳好的盤發裏插了兩根簪子。瓔珞驚喜地看著鏡子裏的傅恒,傅恒也微微一笑,道:一支叫日永琴書,一支叫綠雪含芳。

  瓔珞才仔細在鏡子裏看那兩支簪子,隻見一支是檀木色扁平鏤空狀,但那木頭絕非柔軟的檀木,鏤空部分鎏金,一支是一朵綠葉烘托的荷花,荷花的花瓣和花芯由玉雕刻成一體,這玉似乎有點眼熟,綠葉是綠色的水晶。而綠雪含芳簪並不比日永琴書簪重多少,兩隻並行插在一起,相得益彰,既不單調也不繁複,低調的奢華。

  她忽然想了起來,這玉便是和田的羊脂玉,於是轉過頭去看著傅恒。傅恒嗯了一聲,道:做的很漂亮吧?她完全沒想到他也給自己置備了和田玉,還專門打造成簪子。按她的意思,從伊犁回來,他將一對玉鐲子分別給了太後和老夫人,而他給自己送的是一袋紫色的靈香草,他自己去摘的然後在伊犁風幹了帶回來的,後來她把它製成了靈香草油,一瓶給海氏,一瓶給珍珠,還給了一瓶給沉璧……

  忽然聽傅恒說道:你現在是隆兒的額娘了!瓔珞才明白,他為何給自己送簪子,這是慶祝自己成了人的額娘,去年的年三十,正是兩人知道自己懷孕的那天。於是一笑,抬起臉來,親在他的下頜上,道:少爺,你這是說瓔珞老了嗎?傅恒一笑,圈住她,看著鏡子道:不是,少爺的瓔珞長大了。瓔珞聽了這話,想起昨晚來,不覺又臉紅了,傅恒輕笑起來。

  二人出去的時候,傅恒忽然想起,也是在這間屋子裏,他曾經在街上隨便買了一個簪子,要送給爾晴,表達一下歉疚,結果第一次見到了青蓮,她將香囊捧給自己……那似乎是發生在上輩子的事,而屋外,是高高的冬日暖陽!

  皇帝陪太後第二次去正覺寺。這寺自年初開始被翻新後,成了藏傳佛教廟,由二名喇嘛住持。山門外簷刻有“正覺寺”三字,為皇帝禦書,漢、滿、藏、蒙四種文字合璧。寺內設僧房八座二十二間,由正覺寺山門、天王殿、三聖殿、文殊亭、最上樓、配殿等組成。最上樓有後樓七間,樓東西各三間順山殿。最上樓供佛五尊,法身連座通高三尺零六分。最上樓、三聖殿前各有東西配殿五間。周圍的廊房為喇嘛住所。塔座的正門上有“敕建金剛寶座塔”的匾額。塔前栽種了兩株銀杏樹,一雌一雄。

  這寺本位於春和園,原來的交輝園正門之西,與交輝園有後門相通,又獨成格局,單設了南門,就是正覺寺的山門。隻是這後門,自十三爺允祥過世便廢棄不用了,門內嵩草都長了好高,建新寺的時候,才將長草割了去,而且一直割的短而整齊,雖然這裏無人踏足。

  上一次,還在秋圍之前,皇帝和太後在這裏接見的西藏活佛是第七世達|賴格桑嘉措,是皇帝邀請他從西藏來參加新正覺寺的落成典禮,坐陪的還有傅恒與和親王弘晝,所以太後對這裏還記憶猶新。皇帝陪著她在天王殿進香,兩位喇嘛主持全程伺候。之後又去後麵的文殊亭。

  文殊亭為八方重簷亭,單獨坐落在一個園圃裏,外簷匾上有“文殊亭”三個字,此亭又稱文殊閣,閣內奉有文殊菩薩騎青獅之像,總高二丈有餘。文殊菩薩像及其背光均為木製包金,下乘白玉石台,極為華美。母子二人進了文殊閣,李玉便把兩位喇嘛主持擋在閣外,說教他們先回去,晚些時候再叫他們伺候,自己也站去了園圃門那裏,遠離亭子。

  閣門關上以後,皇帝侍奉太後,二人在文殊菩薩麵前進香。接著便在閣裏漫步,皇帝扶著太後的手。太後道:那孩子之前來給我請過安,我見她不方便,叫免了,但她還是常來,是個懂事兒的。那女孩兒我也教抱來看了,和你好像,女兒像父,是個有福氣的長相。皇帝道:上次皇額娘說後宮的事,兒子有意叫她開始學理宮務,皇額娘意下如何?

  太後道:我明白皇帝的意思,這宮裏麵沒有合適的人,這個孩子聽說好學能吃苦,但我總覺得還是要找一個有家世出身的來,像容音那樣的最好,就是身子骨兒要好點兒,今年的選秀,皇帝沒看見合適的?

  皇帝不語。太後一笑,道:你還是舍不得沉璧吧?找一個大貴之家的,將來沉璧便被壓下去了,雖說她出身也好,但終究不是我們這裏的人,她那哥哥也是皇帝封的。皇帝道:確實沒合適的,而且選秀進來的年紀太小,自己還是孩子。魏湄,兒子已派人調查過她的身世,又讓送她來的吳敏和她斷了聯係,不會有什麽麻煩,皇額娘放心。

  太後道:滿八旗是國本,不能讓他們心生不滿,皇帝你要用漢女,一定要當心,好在她出身低,生的又是格格,聖祖爺身邊是有一個管六宮事的皇貴妃,無嗣,但她可是大貴之家的滿人,聖祖爺的親表妹。皇帝道:皇額娘,您想到哪裏去了,兒子是覺得魏湄什麽都是宮裏現學的,皇額娘好調|教。

  太後笑道:我都大半截兒入土了,還管事兒做什麽?我就是想皇帝好,後宮好。皇帝道:是,全憑皇額娘心意,隻是這後宮由皇額娘坐鎮,兒子才放心,她性子好,皇額娘省些心。太後輕歎了一聲,道:這皇後本來我也是覺得性子好又能幹,那時候便要她來代容音。皇帝道:兒子知道,淑慎的事兒沒辦好,讓皇額娘生氣,但她這麽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皇額娘就寬囿她吧。

  太後又道:皇帝是這樣的想法,可不知道她怎麽想呢?這事兒管久了,要讓撂手,可沒那麽容易。皇帝道:魏湄什麽都不懂,您先看看吧,不成再選別人,也不拘選秀。兒子可沒想那麽長遠。

  太後歎了口氣,道:這麽多年了,宮裏都沒有貴妃,要給沉璧吧,別人又要不滿。皇帝道:沉壁自己說她不想代替容音。太後笑道:這孩子,怕是覺得皇帝你掛念容音,心裏不痛快吧。皇帝微笑道:總有一點兒吧。

  太後見皇帝的神情,知道他和容妃兩個好,心裏麵高興,道:我啊,年紀大了,不想操那麽多心,這令嬪,等她養好了,就叫沉璧私下和她商量著辦,免得那邊兒起疑,若我教你們帝後失和,倒成了我的罪過,外麵的人看著也不好。皇帝道:那皇額娘自己告訴沉璧吧。太後點點頭道:你啊,還是念舊情。

  母子兩個後來在寺裏用了齋飯才返回圓明園。回去後,皇帝更了衣,便去天地一家春。昨晚上的事,德勝今早都一一告訴了他,雖然不知道容妃最後和奕祿都說了些什麽。皇帝聽了頗為滿意。彩雲見皇帝進來,立刻上前低聲說道:娘娘才睡下。

  皇帝轉身走了,到了門邊,又折返回來,推門進了內室,彩雲於是下去,李玉照例守在門外。皇帝走到床邊,隻見容妃閉著眼睛,臉朝外,身上蓋著翠色的五福金緞被子,長發披散在被子外麵,他輕喚了她一聲,沒有反應,知道她睡著了。想了想,自己解了外衣,也躺到床上去,輕輕從裏麵拿了另一條秋香色蟒緞被子來蓋上。

  容妃睡了一覺醒來,見皇帝躺在旁邊,吃了一驚。於是也不起身,看著皇帝。不久,皇帝也醒了。容妃對他微笑道:給皇上拜年!皇帝躺入她被子裏,摟著她問道:是不是大好了?昨晚上辛苦了。容妃道:那有什麽辛苦的,昨晚上睡了一覺已感覺大好了,但今天中午又困,現在定是好了。昨兒的年夜飯,皇額娘沒說什麽吧?

  皇帝道:皇額娘疼你還來不及,能說什麽?容妃道:那都是皇上對沉璧好,那時候要不是您,去冷宮的就是沉璧了。皇帝聽她語氣帶有哀傷,知道她想起了嘉妃,想起那時的事來,也歎息了一聲,道:和安在皇額娘心裏十分重要,朕不好違背她老人家的意思。容妃便笑道:皇額娘心裏最疼的是皇上。

  舒妃住的碧桐書院,始建於康熙爺時期,先帝命名“梧桐院”。碧桐書院前殿三楹,中殿、後殿各五楹。南與天然圖畫為鄰,西與慈雲普護隔水相望,其西岩石上為雲岑亭。四麵環山,林木茂密,是一處非常清靜的地方。書院由錯落有致大小院落組成,共三進院落。正殿簷下懸有先帝禦書“碧桐書院”匾額。

  舒妃住的是第三進。書院周圍種植有許多梧桐樹,桐樹森然,凝聚著吉祥、靜謐,是一處靜室讀書的絕佳境地,先帝常年在此讀書。皇帝在詩中也曾讚美道“月轉風回翠影翻,雨窗尤不厭清喧。即聲即色無聲色,莫問倪家獅子園。”

  舒妃為圓明園的美景和清新空氣傾倒,但心裏鬱鬱不樂,皇帝不來看自己。春梅勸她道:我們這才來了幾日啊,又逢過年,皇上很多典禮。舒妃道:可他去看了皇後。春梅心想:皇後自然不一樣,皇上怎麽都得顧全體統和麵子。但嘴上道:聽說就是昨兒一晚,一早皇上就走了。您要不先去看看慶嬪娘娘?她來過兩次,您都逛園子去了。舒妃歎了口氣,道:也就是她還想著我。不忙,本宮先去看看這位令嬪,看她究竟有什麽本事,教皇上這樣的對她,還藏著掖著不告訴人。

  於是初一下午,她便去了書院正南麵的天然圖畫五福堂。她去的時候,恰巧慶嬪也來探望魏湄,她心想:正好,一起見了。舒妃進去以後,慶嬪忙向她行禮,魏湄也在床上向她問安。接著慶嬪立刻歡喜地對她道:納蘭姐姐,你來了就好了,我們一處熱鬧些,如今還有令嬪妹妹和七格格,更熱鬧了。

  舒妃笑道:妹妹好,本宮也一直想著妹妹呢,你好罷?五阿哥和福康安好罷?和慶嬪說了幾句。才走到靠近床邊的地方看了看魏湄,心想:也不怎麽樣嘛!放下心來。魏湄早從慶嬪處知道了舒妃的家世和脾性,知道她是納蘭夫人一家人,見她看自己,心裏明白,溫言道:舒妃娘娘天生麗質,魏湄聽說皇上是很愛重的。

  舒妃聞言,心裏高興起來,道:妹妹言重了,皇上他對妹妹也不錯。妹妹感覺怎麽樣?這坐月子是很煩悶的,熬一熬就過去了。待可以走動了,我們一處找樂子。魏湄道:謝謝娘娘。魏湄之前給十一阿哥做了一頂小帽子,已教奕祿大人拿內務府查驗了,您看喜不喜歡。

  細君立刻去拿了盒子來,舒妃瞧是一個虎頭帽子,教春梅接過,讚道:妹妹手巧,本宮就懶得做女紅。魏湄微笑道:我長日無事,又喜歡做孩子的東西,娘娘過獎了。慶嬪在一旁道:你就叫納蘭姐姐罷,和我一樣。舒妃立刻道:對,你就叫我姐姐罷。

  舒妃這才想起自己給令嬪帶的禮物來,示意春梅,於是春梅去外麵叫了兩個宮女進來,一人手上端著一個盒子。春梅將盒蓋子揭開來給魏湄瞧,原來一個盒子裏麵是兩罐棋子,一個盒子裏麵是孩子用的長命鎖。舒妃道:聽說妹妹棋下的好,這是之前皇上賞給我的棋子,我沒那個耐心,便拿來給妹妹,你別介意。這鎖是我叫皇後娘娘身邊的袁總管給我置辦的,專門給七格格的。

  魏湄忙道:不敢當,謝謝姐姐。卻不叫接禮物。慶嬪忙把要內務府查驗的事兒說了,舒妃這才想起,剛才魏湄好像也提過這麽回事兒,不覺生氣道: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本宮拿來的東西有毒?!本宮要害誰?!

  魏湄不知道說什麽好。慶嬪忙道:納蘭姐姐,這是太後她老人家來園子後的新規定,之前皇後娘娘送的東西也查驗了,我拿來的東西也查驗過了,姐姐別多想。舒妃翻了一眼慶嬪,道:原來是這樣,我還說上園子鬆泛了呢,沒想到比在宮裏還緊。於是便教春梅將東西收了,教內務府查驗後再送來。

  魏湄見舒妃不高興,於是讓細君去教乳娘抱孩子來給二人看。慶嬪抱著七格格,兩人看了一會兒,都道:她長得可真像皇上。魏湄心裏十分甜蜜,不管誰這麽說,她都要高興很久。想問納蘭夫人,但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因為納蘭夫人是無旨入宮,慶嬪說了不能聲張,那時候舒妃還沒有來,雖然舒妃是她一家人,但想起容妃和慶嬪的各種小心,她於是便也十分小心起來。

  ※※※※※※※※※※※※※※※※※※※※

  -

  兩簪子名字這是曆史上乾隆帝為其母賀六十大壽的壽禮,實物已不可考,名字好聽,借為小說用。

  -

  正覺寺第二瞥正覺寺與春和園/綺春園毗鄰,在地理位置上是春和園的一部分。在曆史上,翻建正覺寺是乾隆三十八年的事,目的是“興黃教以安蒙古”,翻新後成了藏廟,建有文殊閣,如文中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