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4章 睚眥必報帶善人
作者:甲青      更新:2021-03-06 02:11      字數:7597
  “阿郎,為什麽要讓吳人在漢中幫忙打造戰船,莫不成當真是要順漢水而下,攻打上庸?”<r />

  <r />

  與吳人的交易,對於馮刺史來說,怎麽說也算是一件籌劃中的大事。<r />

  <r />

  身為涼州統軍將軍,關將軍自然也會關心這個事情。<r />

  <r />

  隻是她對著地圖揣摩了好久,也沒想明白自家阿郎這個舉動有何意義。<r />

  <r />

  “阿郎以前也曾說過,上庸對於漢中而言,乃是個掛地。除非有必勝把握,否則貿然而去,隻會把大軍陷於險地。”<r />

  <r />

  掛地者,易往而難返是也。<r />

  <r />

  當年漢中之戰,先帝大勝曹操,天下震動,先帝也是要先派孟達從宜都出發,然後再派劉封順漢水而下。<r />

  <r />

  兩軍夾漢中大勝之勢,這才合力平定了上庸。<r />

  <r />

  現在的上庸,早已不複先帝當年之況。<r />

  <r />

  一來魏賊經營日久,且駐有重兵。<r />

  <r />

  二來就算是魏賊無備,大漢僥幸攻下上庸,那也要提防南邊吳人……<r />

  <r />

  孫權能幹出背盟偷襲荊州之事,誰敢肯定他不會再次背盟偷襲上庸?<r />

  <r />

  畢竟隻要拿下了上庸,襄陽不攻自破,吳國就可以把整個荊州掌握在手裏。<r />

  <r />

  有了天險襄陽,孫權從此就再也不用擔心魏賊可以隨時從荊州南下。<r />

  <r />

  “因為隻有漢中最合適啊,總不能放到永安吧?”<r />

  <r />

  馮刺史最近被陸瑁弄得煩不勝煩,最後不得已,他隻能躲到後院。<r />

  <r />

  雖然後院也不太安寧,因為關將軍最近同樣是沒事找事。<r />

  <r />

  沒辦法,為了引誘吳人上鉤,馮刺史把自己和張小四的陳年舊事七分三分假地加工了一遍。<r />

  <r />

  效果確實是不錯,但副作用也不小。<r />

  <r />

  比如說,關將軍最近把他盯得就比較緊。<r />

  <r />

  這段時間,馮刺史晚上都是老老實實地睡覺,不敢去爬張小四的榻。<r />

  <r />

  “真要放永安的話,別說是讓吳人幫我們造船,恐怕就算是我們自己打造船隻,恐怕孫權都要睡不著覺。”<r />

  <r />

  還是那句話,漢吳就算是燎火宣告天地,公開誓盟。<r />

  <r />

  但兩國的盟約仍是一如既往的脆弱。<r />

  <r />

  “放在臨渭啊!”關姬點了點地圖,“從臨渭順渭水而下,不就是關中重鎮陳倉城麽?”<r />

  <r />

  臨渭就是隴右漢陽郡的郡治。<r />

  <r />

  臨渭與陳倉之間,有隴山相隔,又有渭水相通。<r />

  <r />

  而且從臨渭到陳倉,這條航道也很成熟。<r />

  <r />

  因為前漢時期,高祖皇帝定都長安之後,隨著國家越加強盛,人口漸漸滋繁,關中所產的糧食在孝武皇帝後期就開始不夠吃了。<r />

  <r />

  前漢朝廷為了解決這一窘境,一方麵加大力度,從關東運糧。<r />

  <r />

  另一方麵,則是加大隴右的開發力度,把隴右所產的糧食,通過渭水的水道,運至長安。<r />

  <r />

  “若是妾所料不差,丞相出兵關中時,不是走陳倉,就是斜穀。不過陳倉的大散關,地勢險要,乃是關中四關之一。”<r />

  <r />

  “丞相若是舉兵攻關,怕是太過拖延時間,故走斜穀是最好的選擇。”<r />

  <r />

  漢中四道,自東向西數起,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r />

  <r />

  子午穀和儻駱道行不了大軍。<r />

  <r />

  陳倉道有關中四關之一的大散關,魏賊隻要有數千人把守,就足以阻擋十萬大軍。<r />

  <r />

  但凡關城,並不是說僅僅是一座城而已。<r />

  <r />

  就如蕭關,乃是以蕭關主城為中心,然後再以周圍山頭地勢,布置各類塢堡關卡營寨等等。<r />

  <r />

  而大散關比蕭關還要險要得多。<r />

  <r />

  關口下麵的深穀極為陡峭,兩側有崖壁對峙,堪稱“一線天”,通行非常困難,易守難攻,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r />

  <r />

  你就是有十萬大軍,在關城麵前,也不過能擺開數千人。<r />

  <r />

  雖然馮永手頭上有工程營,不怕堅城。<r />

  <r />

  但砸開平地上的堅城也是需要時間的,更別說是建立在險要地勢上的重關。<r />

  <r />

  雖然斜穀道也不好走,但這些年來,南鄉工程隊已經把趙老爺子燒掉的棧道重新修築了一遍。<r />

  <r />

  更重要的是,隻要出了斜穀,往北渡過渭水,占據要地北原,就可以斷絕陳倉汧縣等關中重鎮與長安的聯係。<r />

  <r />

  往東渡過武功水,就可以沿著渭水南岸一路直撲長安。<r />

  <r />

  原曆史上,司馬懿就是把大營紮在武功水東麵,拒不出戰。<r />

  <r />

  又提前派兵守住了北原,這才把諸葛老妖堵死在五丈原。<r />

  <r />

  如果大漢沒有把隴右掌握在手裏,恐怕馮土鱉麵對魏國的戰略優勢,同樣也隻能是徒呼奈何,除了拚消耗,別無他法。<r />

  <r />

  最多也就是與諸葛老妖分兵兩路,拿石砲車去砸陳倉大散關,拚人命拿下陳倉。<r />

  <r />

  或者是直接走祁山道,跑去騷擾隴右,讓涼州和隴右魏軍不能支援關中。<r />

  <r />

  至於現在,大漢有了隴右,直接俯視關中。<r />

  <r />

  司馬老龜固然可以像原曆史上那樣,堵死諸葛老妖。<r />

  <r />

  但誠如石苞第一次給馮文和的時候所言:<r />

  <r />

  欲從關中南取漢中,必先取隴右;欲從漢中北伐關中,亦必先取隴右。<r />

  <r />

  更別說隴右這個方向,隨時衝出一個凶名赫赫的馮文和,那可是個隨時有可能捅破關中防禦的悍賊。<r />

  <r />

  所以司馬老龜這才拚了命在關中屯田,積蓄糧食,同時又死命地在各個關口要道挖溝立壁,準備死守,做長久戰。<r />

  <r />

  司馬老龜有準備,作為涼州大軍實際統帥的關大將軍,又豈會沒有思考過關中之戰的各種可能性?<r />

  <r />

  所以她雖然不像馮土鱉那樣,可以觀曆史而知後事,但卻能一語言中大漢丞相最後一次北伐的路線。<r />

  <r />

  隻見關將軍手點在斜穀口的位置,若有所思地說道:<r />

  <r />

  “若是丞相舉大軍出斜穀,司馬懿必會領關中大軍與丞相相持。”<r />

  <r />

  “到時隻要丞相派出一支偏師走陳倉道,隴右再派一師順著渭水,直達陳倉。”<r />

  <r />

  “如此兩麵夾擊,關中大軍又被丞相牽製,陳倉未必能久守。”<r />

  <r />

  “陳倉一失,”關姬微微眯起眼睛,“汧縣豈可守乎?汧縣不守,則隴右與涼州大軍,就可從關隴大道蜂湧關中……”<r />

  <r />

  “想法挺好!”馮刺史跟著湊上去,稱讚道,“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其實我確實是有從臨渭順水而下的打算來著。”<r />

  <r />

  關姬一聽,更加不解了,“哦?那阿郎為何又在漢中造船?”<r />

  <r />

  “當然是為了保持這支偏師的突然性啊!”<r />

  <r />

  馮永嘴角一挑,嘿然一笑,“現在提前造船,豈不是會被魏賊發現,到時他們有所準備怎麽辦?”<r />

  <r />

  關姬眉頭一皺:“可是臨時造船,隻怕來不及……”<r />

  <r />

  馮刺史嘿嘿一笑:“來不來得及,其實無所謂,隻要讓魏賊覺得我們會真的從臨渭順水而去偷襲就行。”<r />

  <r />

  關姬一聽,立刻就明白過來:“阿郎是說,疑兵?”<r />

  <r />

  “沒錯,我打算是派出疑兵。”馮刺史點了點頭,“所謂虛中有實。雖然順渭水而下是個不錯的主意。”<r />

  <r />

  “但這條路,即使比不過順漢水而下那麽凶險,但也隻能勉強往來數千人,多了就成了掛地,易往難返。”<r />

  <r />

  馮刺史一邊說著,一邊順著漢中和隴右劃了一個半圓,“反正漢中和隴右到關中的道路那麽多條,就讓司馬懿去猜猜,我們到底會走哪一條?”<r />

  <r />

  “也是。”<r />

  <r />

  關姬點了點頭,先在心裏頭記下這個才想到的備用方案,然後轉頭問向馮刺史:<r />

  <r />

  “若是換城阿郎,阿郎會怎麽守?”<r />

  <r />

  代入對手的位置去思考,是參謀部沙盤推演最常見的方法。<r />

  <r />

  馮刺史看了一眼地圖,搖了搖頭:<r />

  <r />

  “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像司馬懿這種,堵死重要關口,隻要衝不破這些關口,關中就仍然可以說是安全的。”<r />

  <r />

  安定郡南邊以新平郡為緩衝,沿著涇水防守。<r />

  <r />

  關隴大道東邊,在汧縣駐紮重兵防守。<r />

  <r />

  然後再以陳倉、郿縣等要地,防備漢中。<r />

  <r />

  司馬懿則是坐鎮長安,一旦發現敵人主力,則立刻領軍支援。<r />

  <r />

  這個辦法的壞處是,設置的關口重鎮,任何一個都不容有失,一旦有失,就有可能引起全線崩潰的後果。<r />

  <r />

  所以司馬懿又做了備案,在關口重鎮的後方,再以溝壕壁壘築成一道道防線,層層布防。<r />

  <r />

  問題是,在蕭關之戰以前,魏賊是戰略優勢。<r />

  <r />

  蕭關之戰之後,曹真送掉了關中大軍數萬精兵,漢魏就成了均勢。<r />

  <r />

  司馬懿現在的做法,就是想把關中之戰變成消耗戰。<r />

  <r />

  畢竟關中就是魏軍的屯田之地,而漢軍則是離境作戰。<r />

  <r />

  補給線比較長不說,就算是大漢有幹糧,也沒辦法支撐起大漢無限期作戰吧?<r />

  <r />

  而關中背後,還有一個天下正中之地的中原輸血呢!<r />

  <r />

  “最好的辦法?阿郎的意思是說,還有其他辦法?”<r />

  <r />

  “打開關口,放大漢進入關中,然後依托長安,集中兵力,一決勝負。勝了就會所嫩……嗯,說不定還能反攻隴右。”<r />

  <r />

  “若是敗了,就直接退出關中,一了百了,在我看來,司馬懿是沒膽子賭這個。”<r />

  <r />

  關姬輕笑,瞟了他一眼:<r />

  <r />

  “蕭關一戰後,還敢在平地上與馮鬼王正麵爭鋒者,這天下怕是沒幾個了……”<r />

  <r />

  “過獎了過獎了!”馮刺史拱手謙虛道,“在吾眼前,有一位關將軍,可不正好就是那幾人中的一個麽?”<r />

  <r />

  “啐!”關姬表示看不起馮某人,然後又抑製不住地笑了起來。<r />

  <r />

  夫婦倆互相吹噓完畢,關將軍再看向地圖,略有一聲歎息,“這麽看來,確實是隻能在漢中造船了?”<r />

  <r />

  馮刺史知道自家細君的執念,對大漢目前不能造船順江而下收複荊州,心裏有些惋惜。<r />

  <r />

  但見馮刺史狡黠一笑:<r />

  <r />

  “其實就是漢中最合適。天下營造,以漢中為最,不怕吳人不來造船,隻要他們敢來,造船工藝遲早會被我們學個幹淨。”<r />

  <r />

  若說是科研,那自然是阿梅所領的科研為最。<r />

  <r />

  但若是要說打造製造什麽的,那就是首推漢中冶。<r />

  <r />

  因為漢中冶是馮刺史親手扶持起來的,現在裏麵有鍛造大師蒲元當總監工,更有國寶級工程師黃月英當總顧問。<r />

  <r />

  南鄉標準,南鄉工藝,南鄉學生……<r />

  <r />

  以前的南鄉體係,現在已經擴張成為整個漢中營造體係。<r />

  <r />

  不能說成是工業體係吧,但至少也已經有了工業體係發展前期的萌芽。<r />

  <r />

  這種體係,才是大漢最重要的技術壁壘。<r />

  <r />

  就吳國那些初始的手工工藝,到了漢中之後,在漢中營造體係麵前,遲早會被肢解得幹幹淨淨。<r />

  <r />

  就算是吳人早有打算,藏著掖著一部分工藝,但別忘了馮刺史手頭還有一個阿梅科研團隊。<r />

  <r />

  隻要有了模板,有了方向,無論是逆向山寨還是發展研究,馮刺史相信阿梅都不會讓自己失望的。<r />

  <r />

  但見馮刺史擠眉弄眼地說道:<r />

  <r />

  “那吳人隻知道鐵甲騎軍天下無雙,卻不知這其中要費多少錢糧。”<r />

  <r />

  “馬不過才是第一個問題,後麵甲胄的打造和養護,馬匹的損耗,那才是大頭。”<r />

  <r />

  “就算是吳人把鐵甲騎軍的練兵之法,作戰之術全學會了又如何?到後麵他們就會發現,甲胄造不如買,買不如租……”<r />

  <r />

  “那個時候,才是我們啃下他們身上肥肉的時候。更別說那馬匹,我們湊齊三千騎都難,他們還想要合格的鐵甲戰馬?”<r />

  <r />

  “能有個甲騎就不錯了,具裝是別想了。”<r />

  <r />

  所謂甲騎具裝,甲騎是指人披甲,算是半重騎兵。<r />

  <r />

  具裝是指馬覆鎧,甲騎具裝合二為一,那才叫重騎兵。<r />

  <r />

  後世毛子白送阿三航母,阿三很開心,卻不知後麵的服務費才是人家毛子的真正目的。<r />

  <r />

  毛子為什麽不白送給小白兔?<r />

  <r />

  因為他知道,白送給小白兔那就真是白送。<r />

  <r />

  不,不是白送,是給小白兔補充營養。<r />

  <r />

  君不見,為了弄回一艘啥玩意都沒有的航母,小白兔聲東擊西、瞞天過海、忍辱負重……<r />

  <r />

  其中驚心動魄的過程,堪稱世紀大戲。<r />

  <r />

  同樣的道理,大漢現在的漢中營造體係,足以對魏吳兩形成技術封鎖。<r />

  <r />

  馮刺史現在就想讓吳國當一回阿三。<r />

  <r />

  當年馮郎君為了引誘吳國攻打襄陽,可是咬著牙出了大血。<r />

  <r />

  沒想到最後吳國居然是象征性地打了一下襄陽就草草收兵,卻把馮郎君給的好處全吃了下去。<r />

  <r />

  這個事情,就算是再過十年,馮郎君也是不會忘記的。<r />

  <r />

  正所謂:巧言令色馮郎君,心狠手辣小文和,深謀遠慮陰鬼王,睚眥必報帶善人。<r />

  <r />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無私地把鐵甲騎軍練兵之法送給盟友,這還不叫善人,那什麽叫善人?<r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