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天禧二年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8 13:55      字數:2188
  遠來的遊子,回家的最初幾天做什麽?

  當然是先陪陪家人,然後省親,見一大群好友。

  於是,在天禧元年的最後六天裏,你能看到李家的幾輛馬車幾乎沒有停歇下來。

  崔府,齊府,彭王府……

  一次回京,無論是過去的舊交情,還是一些攀過來的新交情,都需要維護和運營!

  其實除了老丈人家的崔府和相談一夜的彭王府,李賢於其他貴人府邸所待的時間都不算長久。

  畢竟要拜訪的人實在太多了,人情社會內,除非你是隱士高人,總避免這般應付,尤其在成家立業以後,這種交際由上一代人,傳遞到下一代人,更需要傳承。

  忙碌的過程中,時間過得奇快,轉眼就過了天禧元年的最後一日。

  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都燃放起了爆竹和工坊研究的新煙花。

  整個東京城內外,都好不熱鬧!

  李家自是比過去十多年都要熱鬧,一家老少濟濟一堂,說說笑笑。

  小孩子憧憬著過夜後的零花錢,年長者期待新的一年能風調雨順,年輕的夫婦們,則訴說這家中長短,偶爾還會討論著,年初的幾日內,去往各家各戶拜訪,該送些什麽樣的禮物。

  同樣燈火璀璨的皇宮內,大宋皇帝趙恒,正與妻妾兒女待在一起,食用年夜飯。

  皇家的年夜飯和平常百姓家的年夜飯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要說區別,可能就是樣數多些,色香味濃些。怎麽說,皇家的飯食也是天下最好的禦廚所烹製的。

  可能是今年大宋風調雨順,天下太平的原因,亦或是全國、包括內庫的收入都有大幅度增長的原因,趙官家於之歲末的年夜飯上,心情非常不錯,態度非常和藹,且麵對滿殿的妃嬪有說有笑,甚至還小酌了兩杯。

  於之左右兩側,分別坐著大宋的皇後劉娥,和升王殿下趙受益。

  眼看著年夜飯將近尾聲,不用旁人的指點,年少的升王當即站起來,舉著需要兩隻手才能握住的酒樽向上遙遙一拜:“祝父皇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母後笑口常開,事事稱心!”

  趙恒帶著半醉的身子,將酒杯裏的半杯酒一飲而盡,笑看著兒子趙受益,道:“朕接受你的祝福,也但願你能在來年好生學習,恪守道德,健康快樂!”

  這邊話語落下,皇後劉娥也笑著點了點頭:“升王過了年就是八歲了,新年之後,又要入資善堂進學,如官家說的一樣,當努力學習!不過身子骨也很重要,學習之餘,一定要保重好身體!”

  趙受益恭恭敬敬的向上方再行一禮:“兒臣遵命!”

  在升王趙受益後,下首的妃嬪們,也先後向上首的皇帝皇後道賀。

  最末尾的一個年輕婦人也站了起來,跟著一起道賀,隻不過距離的太遠,等之起身的時候,尊貴的趙官家劉皇帝,連帶著升王趙受益已經離開。

  非常少有人知道,這位宮中妃嬪,才是那位高貴的大宋升王的親生母親。

  後宮永遠是複雜,當裏麵摻雜著權力鬥爭之時,就會變得更加複雜了!

  這種複雜程度,甚至堪比風雲變幻的朝堂。

  年歲之首日,大宋全天下,則顯得簡單許多。

  京中的臣子們,要進入宮內向皇帝道賀新年。普通家族的子弟們,則是多參與親人間的聚會,或準備大年初二的祭祖。

  天是藍的,雲是白的。

  李家自午夜一過,元日的醜時開始,除了有些困乏的三個少年少女偷著休憩,餘者無論主仆,皆上陣,開始了包餃子。

  大宋的餃子和後世的餃子,形狀之上沒有什麽差異。而大宋民間的餃子吃法,自二十年前,華州的食肆開始大規模提供新年角兒後,即流傳開來。

  餃子,有“更歲交子”的意思,因而寄托著眾人對新一年的期望。

  李家的餃子和大多數的餃子一樣,且以肉餡,配上一些大宋的香料,喝著湯汁下肚,熱乎了身心,非常美味。

  要問大宋的元日的餃子習俗從何而來,很難有人能判斷出,是從李家流傳開來的。

  因為許許多多的習慣,在大宋待的前幾年,李賢就曾多次嚷著要在大年初一吃餃子。這種習慣很容易保留了下來,漸漸傳遍了趙家,傳遍了華州,傳遍了大宋……

  一大清早,吃完餃子,兄長李誌趕著去參加大朝會,李賢和崔鶯鶯則是陪著李父李母,連帶著同在李家過年的崔父崔母,玩起了新發明的紙牌。

  大宋的家庭娛樂模式少的可憐,除了麻將以外,最容易做的當屬紙牌了。

  故而,在這個冬日,紙牌便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出現在了大宋的家庭娛樂之中。甚至於要不了多久,當之傳開以後,即被人命名為“賢牌”。

  “三代一!”

  這般充滿氣勢的聲音,當然是來自李父。

  紙牌上的數字,當然沒有用阿拉伯數字,而是大宋大寫的一二三四……

  “過,不要!”老丈人崔顥抖著胡子,心裏感歎今日的手氣不好,怎麽連輸了三把,將近五十文錢都送出去了。

  大人有大人的娛樂方式,小孩子有小孩子的玩法。

  難得放假,李蔚等李家小一輩,在初一這日,自能好好的快活一番。以李蔚為首,先是帶著兩個妹妹折起了紙飛機,比較誰飛的遠,在祖父“浪費”的指教下,忙在院中的桌椅上,玩起了五子棋。

  李錦別看年紀於三人中最小,但是相當聰明,即以很短的時間就贏下了五局。

  除了前半日,指點家中長輩紙牌的新玩法外,後半日內,李賢沒有參與大人的牌局,也沒有參與晚輩的棋局,而是拿著由瓊州帶過來的書冊,開始書信講義。

  新年一過,要不了幾日,便是資善堂的開學日子,也是他走馬上任的時候。

  給大宋皇子升王殿下上的課程,該上寫什麽,都要好好的計劃一下。

  隻是讓他奇怪的是,自瓊州回來的幾日,宮內一直沒有傳來消息,趙官家亦為派人告知他一些事,再聯想到上次和趙元儼的相談,李賢心中難免有些七上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