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大宋年輕的脊梁們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8 13:55      字數:2193
  李家的飯菜,素以華州菜為主,今夜同樣不例外。

  桌子上的飯菜,雖不必潘樓等東京城內的大酒樓的菜品豐盛,但很香。

  尤其是李家的一大家的人,東奔西跑,分散多年,於京中難得的重逢相聚,顯得回家後的這頓飯,分為的香!

  吃完飯,一家人理所應當的聊了一大會兒家裏長短。

  等李錦他們均有些困乏了,才結束了相談。

  待將父母也送回屋內休息,兄弟倆這才有時間獨處。

  寒風習習,月色之下,兄弟兩人的身影分立兩側,望著遠方街坊依然沒有結束的夜市的喧鬧,忽的沉默了下來。

  “京中這些年很不太平!兄長辛苦了!”

  李賢沒頭沒尾的來了這麽一句話。

  李誌卻知道小弟說的是什麽,他搖了搖頭:“都是必須經曆的過程罷了,我有為萬世開太平的心誌,若連一些困難都克服不了,又如何在朝堂上,向往更遠的安身立命!

  卻是小弟你能不受官職誘惑,毅然的辭了官,這些年在瓊州安心置辦書院,是為兄頗為讚佩的!

  隻是啊,身在大宋,身在朝堂,退出了,但想完全的退出,就不可能!”

  李賢沉默道:“兄長,你一直知道的,我從未有太大的誌向。從小時候,到現在,甚至說道未來,唯一的誌向便是,我希望的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平平安安的活下去。

  就算是大宋容不下我們,還有南洋,還有更遠的地方,你知道我的斂財能力,我能肯定的是,就算我們失去了很多東西,但依然能從空手開始,過的很富足!

  但在任何事情尚未明朗之前,提前的戰隊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我非常希望你能明白這個道理。尤其在涉及到儲位的方麵上,千萬不要站錯了隊。

  一步錯,那就是一生錯了!”

  李誌望著月光下反射的池水,輕聲道:“你都知道了!”

  李賢點了點頭,他的臉色變得很凝重:“即便是歲初的時候,你和寇公他們聯名上書,以勸官家早日立皇太子,我都不覺得有什麽,甚至是讚成。

  但是有些事……尤其你於前日,不該夥同李迪一同上書,彈劾王欽若丁謂弄權!至少現在還不是時候。在尚未涉及帝國的根本事情上,我們需要的便是隱忍。”

  李誌過了好長時間,才長出一口氣:“我討厭大宋朝堂的內鬥,因為最終傷及的整個大宋的運轉,最終傷及的大宋的百姓的生活。

  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不相信,小弟你不明白這個道理,因為多年一年,便於親自整理的從官經之上,為為兄所書的,便是這八個字。

  既然入了官場,即要能一直保持初心,我看不下去,在這麽下去,看著更多的忠貞臣子為此被貶,看著大宋的朝堂陷入黑暗,看著黨項人趁機崛起歡呼雀躍,看著遼人於邊境之畔,嘲弄不已!

  所以,明知可能失敗,可能影響仕途,我也必須做!

  我亦知道小弟你說的機會,但時間太長了!

  你常說我穩重,但為兄現在才覺得,小弟你是真正的穩健!但為兄從不是個喜歡沉默的人……

  此外,就如同你在大海上乘風破浪,為大宋開辟更遙遠的海岸,更遙遠的藩屬一樣,為兄也渴望為大宋的朝堂開辟新的天地!

  前歲你讓我留意的那名叫朱說的青年,我見到了,我覺得我們是同一類人,都有著革新大宋的胸襟。”

  李誌的語氣越顯低沉,但越能顯現出他心中的決心,語氣一頓,再道:“就在今天早上,王公逝世了!而於前日,他和我們一起上了最後一本奏書。

  小弟你也看到了,老一輩的大宋脊梁正一個個的倒下,如果我們這些後輩不能挑起他們的重擔,那大宋不僅會有你常說的骨子裏的弱,更有著亡國的憂患!

  因此,我們必須頂上去,義無反顧的頂上去!

  因為我們是宋人,這片土地上生活著我們的家人,也生活著許多無辜的家人!

  孟子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但不意味著事事都要謹小慎微。

  為兄沒有記錯的話,當年於華州之時,你不過七歲,讓仆從買來石灰,研究著石灰的配方時,道出過一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為兄覺得很有禮!這才是我大宋士大夫的追求,這也是我大宋士大夫應有的脊梁!”

  李賢知道兄長口中的王公是誰,他沒想到王旦也在這個時候去世了。

  這幾年,知名知姓的一位位大宋初年的名臣,相繼塵歸塵,土歸土。

  一個新生的時代確實降臨了。

  呂夷簡,王曾,曹琮,種世衡,範仲淹,包括他的兄長李誌,甚至於他,都要被迫登場。

  可能是靈魂不屬於這個時代,雖說已經決定融入這個時代,並對大宋有了認同感,但骨子裏,還是有著獨屬於自己的警惕。

  他可以為大宋收複故土,為大宋開辟疆域,為大宋積累財富,為先輩們的生活添上一把力,但讓他將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獻給這個王朝,還是有些做不到。

  但兄長李誌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以至於在仕途上順風順水之時,完全摒棄了他少年時,為之辛辛苦苦地書寫的從官經中的幾個要義,比如韜光養晦。

  李賢有些慚愧,會不會是給小說中的無數穿越者丟臉了?因為他真的沒有那麽高的崇高目標和理想。

  他隻想快活的活著,同家人們一道快活的活著。

  但好像,他又錯了?!

  沸騰的心,逐漸趨於冷靜,星辰和明月卻在此刻,忽然間明亮了許多。

  他向兄長李誌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表示受教,然後他的睫毛動了動,搓了搓手,感受著東京寒風中的刺骨。

  “此番入京,我會好好教導升王殿下的,也尊重兄長你的決定。

  但若暴風雨真的來臨,我希望我們站在一起,即便是化作稀薄的綾羅綢緞,也能為這處天下,阻擋一時的風雨。

  因為我們是宋人,這裏是我們的家,不僅有小家,還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