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回程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1 00:07      字數:2245
  六月,集結了五萬兵卒的西州回鶻人,終於發起了對瓜州的進攻。

  學習著中原王朝的經驗,回鶻人也製造了諸多的攻城物件,一度爬上了瓜州的城池之上,但也隻有那一次。

  戰鬥持續半個月,曹琮與種世衡商議後,決定主動出城應敵。敵我雙方在瓜州城外展開了激烈的騎兵作戰。

  七月,由河西府派出的支援部隊,抵達瓜州。

  同時,河西路各處駐軍,開始防範來自北方的黨項人的威脅。

  整個河西,還有整個西域,都被可能到來的戰爭,或是正在進行的占城壓得喘不過氣。

  本已經開始恢複並行商的西域商道,在戰爭麵前,徹底的斷絕了!

  此時,所有人才意識到,已經放開的海貿是多麽的重要。在西北戰亂紛飛之時,無數的金銀財寶由南洋流入,極大的緩解了大宋朝廷的朝政困境,單獨主管海貿賦稅的海運府,一躍成為大宋讓人炎熱的部門。

  大宋西北的局勢重新處於風雲變幻的時候,海運使李賢已經率領船隊,重新起航。

  隻是這次的商船多了不少,在大宋海師的護衛下,除了繼續填滿貨物並繼續跟隨的三百條船隻,還有三佛齊王室臨時組織的兩百條船隻加入。

  船隊的規模再次變得龐大,由邦加出發,打算橫穿整個三佛齊海峽。

  這也將是大宋海師執行外國船隻護航的第一次,海上安保條約簽訂後,以後的這種機會將變得更加頻繁。

  李賢也收到了來自三佛齊供給的首年軍費,共計白銀十萬兩,因為基地尚未建立,瓊海海師的五百人駐軍未能落實,三佛齊王室隻給予了條約規定的一半之數。

  但就是這十萬兩,換算成大宋的錢幣,也有九十多萬貫,於海師的發展規劃也是很大一筆收入。

  在三佛齊的帶頭,即將去往的蒲甘,或是返航將經過的羅渥吳哥之國,以修建海師基地為範本,在李賢看來都是很好的軍費收割方向。

  而有了三佛齊王室的這筆流動資金,於行商會的組織下,大宋海師於海外的第一個海師基地正式開工建設,李賢隻留下了數個舶司府的小吏加以監督管理,他相信等從巴那回來時,多安海師基地的雛形就會展現在世人麵前。

  “李府使的手段,咱家再一次見識到了!嘿,以後有人給咱大宋心甘情願的掏錢不說,咱大宋的商船,在這天下之洋內,將會暢通無阻!”

  海師基地,讓許多人安心下來。也就以為宋人在海外行商做生意,有了更大的保障。

  甄諳的扶在海船的欄杆之上,同樣是打心底的高興,他在吳哥時,本打算下次護航海師出發時,多準備上十條船,但現在改變主意了,決定將所有能收集的船隻都收集在一起,借機狠狠地發海貿財,給趙官家的內庫多輸送銀子,就不怕趙官家對他的寵幸減少了。

  “甄公公且看著吧!以後宋人還會去更多更遠的地方!會有源源不斷地財富流入到大宋國內,每一個人都有去海外淘金的機會。

  隻要朝廷支持向海外開闊,大宋就一直會是海上霸主,世界強國,也是世上最富裕的國家。

  這是我李賢的保證!”

  李賢對甄諳的恭維已經產生免疫力了,但他還是不厭其煩地向甄諳傳遞開拓海外的重要性,相信趙官家也會收到同樣的消息。側過身,他手邊卻不斷地指點著身後的海運府小吏,根據實際的航線,繪製更為精細的地圖。

  繪製具體的航海地圖,亦是今次下南洋的重要任務,這個任務的難度,不亞於一名考生努力地去做一份滿分的答卷。

  掩飾不了好奇,甄諳也向過靠了靠,看著密密麻麻的航海線,隻覺有些頭昏眼花,索性移開了目光,笑道:“‘淘金’這個詞語說得好,咱們把貨物運出來賣點,拿回去的大部分不都是鏡子嗎?但咱家聽李府使說海外之地的金礦諸多,有機會了一定要見識一下!”

  李賢認真道:“機會會有的,甄公公能看到的,前提是,我們要先拿到那些無主且被荒廢的土地!”

  “這……”甄諳的喉嚨忽的有些結巴,他很快回轉過來,笑道:“咱家就拭目以待了!”

  大宋看不上海外貧瘠的土地,不意味著看不上那些金子,甄諳感覺自己漸漸跟不上這位海運使的步伐了,他該不會將護航當做其次,於海外尋找金礦放在首位吧?

  這個思緒隻在腦中過了一下,甄諳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因為海上突遇風浪,三佛齊同行的不少貨船的貨物都流落在大海之上,幸得大宋船隻的救援,才沒有鬧出人命。

  經過這次人道主義救援,讓三佛齊商賈對宋人的感官大大好轉。

  而至目的地蒲甘的半途之上,另一支不自量力的海盜主動衝了上來,三佛齊人見識了大宋海師的大勝過程後,麵向宋人,尤其是海船的大宋將士,已經是完全的敬仰了!

  “我國的水師,要是碰上宋國的海師,非一擊之力!幸得宋國與我國是為友!”

  一些潛藏在商船裏的探子,見識了瓊海海師的無往不摧後,歎道。

  “多啦安,你們應該注意到,大宋海師打敗海盜的,其實不是大宋人有多麽勇猛,重要的是大宋船隻的堅船利彈!”有人私下道。

  “宋國說也會給我們三佛齊也賣於此等船隻,那以後我三佛齊即將在整個南洋無敵了!”

  “那一定是天價!”有人歎道。

  ……

  除過不可預測的風暴,整個航程幾乎沒有人為的幹擾。

  而至七月半,船隊靠在了蒲甘國的海岸。

  許是大宋帶來了大量的貨物,蒲甘國對待遙遠宋國的海貿協議,毫無反對,即便是李賢透露出了在蒲甘海岸修建一處海師、並由蒲甘國提供軍費之時,也沒遭到太大的波折。

  這次的行程要遠比三佛齊順利許多。

  八月二十一,船隊到達了航行的重點巴那,巴那隻停留了上時日,因為與鄰國的戰亂,巴那王室有隨時覆滅的可能。李賢隻讓同行者處理完貨物,便火速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下麵就是漫長的返程,眾人都盼望著能在元日前回到大宋。

  而在瓊州,正發生著另一場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