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第一個!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1 00:07      字數:2193
  貿易談判是最艱難也是用時最長的,除過前期的交鋒,中期的循序漸進,以及後期的最終確定,一共花去了二十五天的時間。

  在這二十五的天的時間內,李賢除了前十天親自主導了主要的談判進展與內容外,剩餘的半個月都是兩府官吏和王室成員的細節交鋒。

  也正是因為這場前期談判,讓三佛齊人認識到了一個性格堅毅、智慧多謀的大宋官吏。

  “宋人不好對付!”

  當貿易協議正式在巨港的王宮內簽署的那一刻,所有的三佛齊王室成員和高級官吏,都發出了這麽一陣感慨。

  這次的貿易協議,一共囊括了海貿、文化、教育、農業、技術共計五大方麵。

  由此,也讓三佛齊看到大宋對之的重視,正如那位年輕的宋使說的那般,“三佛齊國將一直是大宋於南洋之地,即南大宋海方向的優先外交方向!”

  正是基於此,讓三佛齊和大宋成為準貿易同盟,及全天候貿易夥伴。

  當李賢抵達巨港正巧一月時,在海洋及軍事安全談判的前一日,去往西爪哇國的楊唯回來了,帶回了一個李賢一直期盼的消息。

  而今尚未被太多人發現的另一塊巨大的土地,也就是李賢早早知曉位置,並命名為華洲之地。目前終於找到了具體的航向,並確定了登陸的最佳的航線。

  這次探索共計持續了六個月,亦是半年的時間。線索主要還是來源於在瓊州做生意的爪哇人,當時自被稱作荒島的地方抓掘海參,以賣給瓊州的商戶,賺取銀錢。

  當時負責在各國海商中負責打探消息的少年們知曉好,當即匯總了李賢的手裏。事後,李賢根據記憶繪製的地圖內,自然包含了這座荒島。

  楊唯抵達三佛齊不久,早先派出以爪哇人為向導的船隊,剛剛從那處荒島返回。

  後楊唯親自去了趟西爪哇,並確定了此事。

  “那裏真的如同小郎說的那樣,那片荒島不是大的荒島,好像一片無窮無盡的大陸!上麵還有野人,劉二帶著二十多個人登島,本打算往更遠的地方去看看,但因為沒有防備,遭到了野人的襲擊,死了七個,加上路上遇到的大風浪,又有幾人染病,回來之剩下了五個人。”

  在巨港的一處院落內,李賢見到了楊唯。

  得知肯定,李賢的心終於是安了下來。

  中原自古禁止海外移民,但浪費糧食的犯人隻要經過協商,或不在其列。

  因此,想要將這片土地掌握在“自己人”的手裏,沒有比有著複國之誌的唐鄉會更為合適了。當然,如果沒有遇到唐鄉會,李賢也會在南洋想辦法扶持一個具有野心和忠誠的漢人勢力。

  自此,隻要占據了華洲,大宋會在海外多個資源輸送國,同時多一個藩屬國,即使新建的新唐國,亦屬於中華朝貢體係的一員,且與大宋更為密切。這也將成為李賢回到大宋,說服大宋皇帝和大宋朝臣的重要方式。

  院落之內,兩人對坐,夾過一口菜吃過,見自家小郎聊起給唐鄉會帶路之事,後又給自己倒了杯酒,楊唯一飲而盡,似乎是為了給自己壯壯膽,既而說道:“小郎,請恕楊唯無禮。這……華洲如此之大,與其便宜唐鄉會,為何不便宜我們自己。”

  楊唯這麽這麽說出來,似乎不覺得隔閡,在河西之時,少年們就透露過這種想法。當發現另一個無主的富饒之所,這種念頭不由自主地再次冒了出來。

  “我們出生在大宋,現在依舊是宋人。”

  李賢隻給了一個特別牽強的理由,似乎覺得這種說法難以說服自己的手下,也將自己酒杯裏的酒水一飲而盡,補充道:“南洋相鄰的海域之內,有華洲如此廣袤的土地,也就說明,其實有更富饒的地區還等著我們去發掘……”

  楊唯漸漸明白了自家小郎的意思,看來小郎早有打算,他的心忍不住跳動起來。隻是讓他非常疑惑的是,小郎是如何確定那些島嶼和土地,左思右想,楊唯隻能將之歸結為小郎或有其他的情報來源,亦或者早早得到了一個遍及整個世界的藏寶圖。

  三佛齊和大宋的海貿談判再次開始,當李賢率先拋出將於三佛齊之地建立軍港,並幫助三佛齊訓練更為專業的海師,且不參與三佛齊的內部戰爭和周邊後,三佛齊王室再次被這個消息震驚了。

  這完全是維護三佛齊的商貿安全的免費打手!

  繁榮的貿易,讓三佛齊海峽也成了諸多海盜的棲息地,因為要防備來自外邦對三佛齊的海洋安全威脅,三佛齊官方一直對海盜束手無策,現在終有有人站出來,願意出手解決這個問題。

  可能是帶來的消息太過倉促的原因,李賢尚未說出代價,兩方人馬各有暫停協商的打算。

  同來的大宋官吏,也不知自家主吏早有此決定,同樣滿是意外,以至於在第一日的談判過後,很多人爭相來到李賢麵前,言及在南洋駐軍,可能消除大宋現有的海師力量雲雲。

  而當李賢拋出軍費開支由三佛齊供給,以戰養戰,以強大大宋海師的策略後,懷疑聲音消失大半。

  談及朝廷內部可能不會同意時,李賢隻說了一句話:“李某一人做事一人當,此事,李某也自會向官家和朝臣解釋,諸位隻安心負責明日的談判,以之給大宋謀取更大的利益便是!而諸位之功勞,李某也會如實上報給朝廷!”

  少部分憂慮者,再次聽到了主吏的保證後,於第二日放開了手腳,如同前一月一樣,同異國他鄉的當權者開始了唇槍舌戰。

  兩府同來的談判官吏,尤其是海運府的官吏,皆是李賢早於離開大宋時,就精挑細選的辯論高手。

  在對海師的駐軍人數,駐軍地點,需要遵守的律法,兩國間的其他責任義務等共計十三個項目進行了細致討論後,大宋於海外的第一個軍事基地敲定了,距離邦加港口四十裏遠的多安河。

  自此,該地方圓十裏,將為大宋的多安海師基地的籠罩之所。

  李賢在三佛齊大勝的同時,遙遠的西域也正在發生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