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朝政之論(上)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1 00:07      字數:2160
  皇宮再添皇子的消息,伴隨著吹風,四散吹來。

  於朝堂之上,或是波瀾再起,但於普通民眾而言,卻無太大影響,該吃的吃,該睡的睡……

  消息傳到吉州的時候,已是三月初六了。

  李誌正巧陪著妻兒用過早飯,往吉州府衙打卡上班。因在府衙的官舍內生活不便,加上仆從不少,自去歲妻兒隨母親趙氏來到吉州的那段時間,於李母的做主下,李誌這個小家庭就在外麵購買了個小型院落。

  好在吉州的房價不貴,倒是讓李誌這個大孝子心中難安的是,購房之費用卻是母親趙氏的私房錢。長者賜,不敢辭,李誌這個連中三元、又在短短四年間即升任到下五品吉州通判的佼佼者,亦不敢忤逆,隻好老老實實地收下。

  自今歲元日後,李母過揚州,李誌放心不下母親趙氏,自入仕以來,第一次請了五天假,將李母送至洪州碼頭這次安心,親眼見之乘坐大船北上,又有義兄羅飛一路想隨護送,這才安心。

  父母能安穩地待在揚州,又有羅飛想陪伴,李誌現在倒沒太大的擔心了,但自正月初九,母親去往揚州的第六天,看罷小弟李賢自瓊州送來的出行之信,李誌心裏的擔憂就沒減過。

  南洋之凶險,隻要是個普通的宋人都能知道。小弟信中雖言之,有其籌建的海師相隨,難道盡是訓練的半年不到的海師,就能打得過南洋那麽多凶猛的海盜?

  李誌讀聖賢書過二十年,近些年來,又於東京、吉州之地輾轉做官,看著年輕,但人生經驗正在不斷的堆積。優劣、勝負自不難判斷。

  回憶起二月間,小弟讓人從瓊州積累的土特產,言之安好,哪能不知道是小弟讓人勿要因此擔憂,而如之前信中所言保密、勿使父母知曉的應對化策略。

  “唉,小弟還是幼時的那般性子,愛冒險,愛搗亂,不服輸……”

  邊走邊想,不覺間就到了吉州府衙的大門之處,看著人來人往、前來辦公的官吏於之打招呼,李誌非常熟練的點頭回應。

  “伯忠,先到我這裏來一下!”

  李誌剛步入大廳,尚未到自己的辦公之舍,但聽到旁側一道聲音傳來。

  能如此親切的稱呼於他,並未貫之以官名,在這府衙內,不過寥寥數人。而於公衙之內,能無視他人目光者,隻有一人。

  李誌忙轉身恭敬一拜:“張知府起的好早!”

  李誌口中的張知府,非是別人,乃是於去歲九月即上任的原右正言張知白。

  張知白,滄州人,端拱二年進士,從吏二十餘年,先後擔任過河南節度判官,再出知劍州。後為皇帝親命,執掌三司開拆司……

  自去歲六月起,張知白因不瞞宰執王欽若於宮觀建造之事上,刻意迎奉皇帝趙恒,鋪張浪費、貪汙嚴重,外加當時吉、衡多地蝗災嚴重,進而上書,嚴斥此事。

  奈何皇帝置之不問,張知白便稱病辭官,直到去歲秋時,眼見王欽若於蝗災之事處理不善,寇準接手後,當即向皇帝建議啟用張知白。恰逢吉州知府任期滿,左右思襯後,張知白才被派往吉州。

  沒辦法,從張知白的履曆來看,就是個抗災能人,無論是巡視陝西,還是掌管鄧州,每遇災情,張知白都能從百姓的角度出發,辦理的穩穩當當。也難怪在寇準接手災情處理之事時,會第一時間想到張知白,皇帝趙恒更是火速同意了下來。

  當然,來到蝗災的重災區,張知白可不僅僅是當著吉州知府,還擔任江南西路安撫使之職。

  初來吉州,本擔心作為重災區之一的地方,災情必然嚴重,百姓流離失所。但與之想象相反的是,吉州之地在通判李誌的帶領下,各地官員齊心協力,利用捕捉、掩埋火燒等幾十種手段,組織本地民眾加以抗災,而在各縣地,還專設處災之所,聚集無家可歸的百姓,打開義倉,加以安頓……

  “李伯忠當為能吏也!其又在科考中連中三元,才華甚高,德才兼備,乃年輕官吏之表率也!”

  張知白得見聞之,連連稱讚,並火速把吉州的法子往各州縣推廣,這才初步解決了多地的蝗災之患。

  到了後麵,尤其去歲入冬之後,張知白憑著豐富的經驗,用更好的法子處置災後重建事宜,也給了李誌觀摩學習的機會。

  因李誌博學多問,虛心請教,張知白對李誌的好感倍增,加上二人的政治理念頗和,漸漸成了忘年交,亦師亦友。

  而李誌麵對張知白以晚輩相稱不說,還非常敬重。畢竟在這大半年的時間內,張知白為之為官做事,堪稱表率,讓李誌受益良多。

  踏入張知白的房舍內,能看到桌案上擺放著密密麻麻的各地文書。每日瀏覽文書,並於各地提出建議,有空即去各州縣實地查探實情,便是張知白來到此地的日常。

  李誌單是管著吉州尚有些費心,何況張知白管著整個江南西路的災後重建不說,還要照看吉州。好在有李誌的幫襯,張知白能輕鬆不少。

  見張知白示意他坐在下首,李誌微微欠身坐下,道:

  “張公,不知喚李某前來何事?”

  張知白歎了口氣,語氣顯得無奈道:“昨日京中傳來消息,官家有了第六位皇子,伯忠可知道嗎?”

  “此事,李某尚不知情!”

  李誌皺眉,他這兩日身體有些不舒服,即便昨日休沐,也是在家翻看文書,並按照醫囑吃藥消息,於此事還真不知情。

  皇帝有了第六子,也就有了後……內中的意義李誌還是清楚的,但他非常認同小弟在其科考之前的話——勿要參與儲位之事,因為當一切事情尚未塵埃落定前,皆有諸多可能。況且他現在僅為一州通判,又如何去影響?更別說他隻想先管好吉州之事,贏得更多的政治資本。

  張知白於此時提出,李誌頗具疑問,看張知白的為人,也不像會參與皇權鬥爭者,難道是看到皇帝有子誕生,如其他士人大夫般,聯名早勸皇帝立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