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名相培養計劃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2-25 22:17      字數:2204
  仁義禮智信,古人以君子行為,成君子之德,行君子之美。

  瓊州事,讓李賢和呂夷簡的信任加深,並不局限之前那普通的友情。讓彼此在少年們逐漸養成的政治觀念,成為可以同舟共濟的朋友……

  未來是屬於我們的!

  李賢的這句話擲地有聲,更是聽得呂夷簡兩眼放光,深以認同。

  遙想他今次和李賢的私人宴會,很大程度是對未來兩方深度合作的一次溝通,亦是存著試探李賢的心思。

  從河西之事,輾轉到瓊州手筆,讓呂夷簡看到一個有想法、有目標、有決斷、有計謀的少年才俊。

  再將之於民間的聲譽和來自皇帝的信任聯係起來,隻要是個明辨是非、有前瞻性的人,很容易看到華州李家,更準確的說是李家李賢的未來——不可限量。

  總有人老去,比如正於朝堂上權傾朝野的王欽若、寇準、丁謂之眾……總有新人如冉冉升起的新星,並重新點燃大宋的天空,或為大宋新的權貴,並影響整個大宋王朝的進程,比如於河西之戰大放光彩的青年李賢、種世衡、公孫圩;於瓊雷之地,在短短四月時間內,其與李賢王曾三人,結合時局,以雷霆手段懲治瓊雷二地官場,並整理海商環境,這都是他們這群政治新星的登場。

  而李賢的回答,也確實沒有讓他呂夷簡失望……這個人值得深交!

  “呂兄還記得當日與李某的一個承諾?”

  李賢見呂夷簡頂著前麵的魚頭有些發愣,笑問道。

  這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模樣,待呂夷簡望了一眼,有些忍俊不禁:“小郎難道還擔心呂某言而無信乎?嘿,讓呂某猜猜,小郎現在是想到了讓呂某兌換諾言之事?不妨現在就說出來,呂某能做到的,定然會去做!

  對了,孝先與我等途中,還比呂某輸的多,足足輸了小郎三次,共計三個諾言,事先說明,小郎所提之條件,斷然不能讓我比孝先的難。如若區別對待,那呂某可不會認的!”

  頭腦中不自覺地出現了三人沿著開封順流而下的記憶,那段時間日子過得最為悠閑,往深了說,其實也是他們三人政治觀念重度碰撞的一次機會,思念及此,再想到他於今日今情,偶然想到的“承諾之事”,李賢亦笑道:“此事定然不會讓呂兄為難,且王兄於我的三個承諾,李某欲將之轉為同呂兄無二的一個。”

  呂夷簡的目光逐漸沉重,放下筷子,摸著下巴道:“小郎這次的諾言看來很重,這讓呂某心裏有些不踏實……”

  李賢搖搖頭,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其實不算是難事,呂兄和王兄想要辦成也很容易,重點在這裏!”

  李賢見呂夷簡一臉凝重的樣子,也就笑笑等呂夷簡消化完他話語中的淺層含義。

  大約過了五息時間,呂夷簡才將飄忽在外的目光,重新轉移在李賢身上。

  “呂某大體猜到了點,但還不確定,還請小郎明言之!”

  李賢也知道火候差不多,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道:“我兄年少時即許下了一個諾言。講之初心,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呂兄和王兄既為我之良師益友,時至今日,李某亦希望呂兄和王兄,能承此意誌!以振興我大宋天下,使萬邦來朝,驅除契丹黨項,重現漢唐盛世!

  假以時日,勿忘以民為本!”

  呂夷簡的眉頭相比前一刻,在李賢道完之後,皺的更緊了。

  他吞咽一口口水,深深看了眼李賢道:“李伯忠不虧和孝先一樣,乃連中三元的佼佼者,此四句,當為我等從官治世之名言。但小郎能與我和孝先言此諾言,是為大義之事,且我呂夷簡何德何能,能得小郎如此重視?且不言之其他,但為吏之日起,我呂夷簡即做事‘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

  此四言者,給呂某的壓力著實太重,呂某不能完全保證,但此生此世,會全力去做!

  小郎的心意,呂某都懂。

  有些事,確實也該到此為止了!呂某要做那‘為萬世開太平’之人,當下最緊要的,便是恢複瓊州的本地民生。”

  伯忠乃李誌的字,亦為兩月前李父所賜,同為通判,在治理地方方麵的共同話語比較多。既而,呂夷簡李誌王曾,此三人在李賢的牽頭引線之下,交往自然增多。

  呂夷簡的慎重模樣,讓李賢安心不少。

  之所以選擇此時說出這樣的“諾言”,他實在是擔心因為自己的原因,使呂夷簡這位未來的大宋名相路子走偏了。

  於瓊州的五日審判,已讓呂夷簡的“酷吏”形象深入人心。

  漢唐以來的酷吏,多沒有好下場……

  而呂夷簡的天賦和才能擺在那裏,要讓這種能輔佐君王的名相在未來轉化成為酷吏,那著實會讓李賢內心難安。

  大宋要想強大,大宋人要想過得安心,於未來,需要的正是如呂夷簡等這般心係百姓天下的能臣。

  想要一步步走到那個位置,最重要的其實也是積累,一是官場上的政績名聲,二是百姓間的名望……

  呂夷簡年紀雖輕,但之的能力手腕在瓊州之事中已然顯露,現在要做的便是做更多的政績,並留下好的官聲。

  李賢的這番話,其實更想讓呂夷簡能把目光放的遠些,放的大些……

  他還希望未來等他攢夠了功勞,順利退休了,再以後有了子孫後代,能有呂夷簡和王曾這般的人物於之幫扶一下,成為他安心退休養老的後盾。可不願意,這群尚有記憶的人,早早的夭折在朝堂的爭鬥之內,或成為各方鬥爭的利器!

  呂夷簡一點就通,他之前還有些擔心李賢於朝中的關係緊張,沒想到李賢也在關心他的政治生涯。

  李賢笑了笑:“呂兄能全力去做就好,如我之前所言,我們的未來,需要我們去創造,瓊州隻是我等停留的小處。

  世界很大,大宋也很大,需要我們走出去看看!不可因小失大!

  相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們作為大宋前進路上的先行者,後人踏著我們走過的腳印,皆能走上高峰,仰望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