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太看得起我了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1-27 20:56      字數:2219
  知曉由東京出發的士子即將到達穀外時,李賢正忙著寫家書。

  過去的半年裏,在新的商道的支持下,由武征和羅飛共同建立的通訊網絡已經可以直通開封,且不需依靠官驛係統。

  另外,在李賢的撮合下,李父李母的同意下,羅飛與臘月及安西軍內的數百對佳人,統一在七月間完成了婚事。

  其之戶籍也都上在安川城內,安川城成為了聚集於此的所有人的共同的家。

  時至今日,景德四年九月十六日。

  安川城現有戶籍人數已經達到了兩萬四千人,其中安西軍數量為六千四百人,包含了大半安川城內年歲大於十六小於三十的青壯年們。

  六千四百人中,含有四千純騎兵,一千守城戍卒,六百支援部成員,四百斥候部少年,和兩百的軍械部匠工人員。

  招到了這些人後,種世衡滿是熱血地擔任了總教官,以黑風寨的原有少年進行擴充,形成了安西軍的框架。

  內中的四千人,分為八個指揮部,每個指揮部每半月除了沿途護送任務外,還要進行對黨項人的遊擊實戰。

  種世衡的練兵作戰非常有成效,幾乎沒了李賢的什麽事。而李賢的注意力,則是放在了安川城的內政之上。

  如在原有安川穀的基礎上,對安川城的重新規劃假設,安川城外圍田地與牧場的建設,商道的流通和組織,工坊的建設……

  大半年的時間,每日都要處理和布置這些事,讓李賢這種上位者的氣息越加濃重。

  但也正因為這些努力,安川城的民生到了平衡狀態,不再是以前那種隻往裏投錢的狀態了。特別是入秋後,春日種下的糧食的大規模豐收,讓居住於此的每個人都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望。

  把書信封貼好,李賢這才從座位處起身,邊往外走邊向侍衛長曾波問道:“八月初的時候,不是傳出共有三十位士子願意來此謀事嗎?怎麽賈麟說是四十一位?這十一位從何而來?”

  為了這到來的三十位大宋士子,李賢早早地為之騰出了位置,多處於民生管理方麵,安川城現在缺乏的正是博學的內政處理之人。光有勤務部秘書處的那群少男少女,並不能解決這種壓力,尤其隨著到達安川城定居的民眾越加增多以後。

  現在又多了十一位士子,也就意味著人員位置要重新調整。

  相比此事,李賢更感興趣的是這些新加入的士子從何而來,他可是聽羅飛由東京傳來的消息說了,吏部在向符合條件的士子們通報安川城招募之事時,數百支教完成的士子們,唯有三兩個主動報名,剩餘的二十多個“倒黴蛋”,都是吏部直接安排的。

  自向葛大梁報仇後,曾波人雖不像以前那般陰森,但話還是少。即使平日麵對李賢的問詢,他也隻挑一兩句有用的話講。

  “賈麟問詢過了,據聞是由國子監主動加入的,裏麵似還有您的同窗!”

  “同窗?”李賢的腳步一頓,人正好走到了穀中事務院的門畔處。

  事務院地處穀中心最為平坦的地區,是安川城的內政處理中心,也是安西軍的軍務處理之所。分東院和西院,分管民生與軍事問題,是七個月前,接手了第一批大規模流民後,就開始動工了。

  花費不過五個月的時間,安川城最為威嚴的府衙就建成了。安川城內除過事務院外,還有穀地最內安保最嚴密的軍械院等一些列基建,都在這半年的時間建成。

  在府衙的大門隻停留了一兩個呼吸,就有數個穿著正式簡單的男男女女路過,且向李賢行禮後,方離去。

  他們的衣著和李賢的青衫並無太大區別,這也是在安川城內的第一個布坊建成後,李賢下令為事務院的所有人統一定製的服飾。

  李賢向之點頭回應後,才從曾波的手中接過馬匹韁繩,往穀外趕去,他腦中則是在思索著國子監會有誰主動尋來。

  眼中不由自主地浮現了一年前共同救災過的同窗麵孔。

  “錢晟公孫圩他們,到了今秋隻要順利通過國子監的考試,也就算順利畢業了,若能再通過國子監的取解試,那便能直接入朝做官。若真的是他們,放棄大好機會,來到河西,那還真的是看得起我李賢……”

  李賢搖頭歎道,心中難免又有些期待。

  抬頭看了眼頭頂的暖陽,他右手的馬鞭的揚起,座下的戰馬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東京不是很多人都言之河西全是荒蕪之地嗎?安川城戰火紛飛嗎?諸君,你們且看,這裏和關中的城池一般無二,足見傳言不足信也!”

  “嘿,這地方可比嶺南之地好多了,有這麽多人通行,商道亦有不少商行,不是我妄言,這安川城假以時日,定會成為河西最為富饒之地!”

  “公孫圩你別先做判斷,錢晟你也別放大話,誰不知道你們幾人都和那李氏子是為同窗,關係亦不錯!而我們這群人辛辛苦苦在地方官學教授了一年,這次來安川城就是為了做出政績的。”

  “是極,隻要此地能讓我們有發揮能力的舞台,那我等就好好幹,反之,我等大不了回開封去,找吏部重新選一個地區做小吏。吏部的官吏可是說了,若我等於此三個月想要回去,那就無條件為我等重新安排。”

  距離安川城尚有五裏的第一處出入關卡處,此番前來安川城的四十餘個士子,正站在筆直的道路一旁,修整相談。

  從平整的大道望去,能看到沿道路一分為二,涇渭分明的兩處,一處是為交錯的農田,另一處則為綠油油的牧地。

  各有男女於上忙碌著,和走關中來的路上所見的混亂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原本行程中略顯憂慮和抗拒的士子們,在看到安川穀之地民眾的生活狀態,尤其那護衛而來的一個個壯碩年輕的騎兵後,內心不知不覺間發生著變化。

  咚咚!

  一隊輕騎從遠方的大道本來,於眾士子麵前停下。

  錢晟一直注意著來者,當看到下馬者的麵孔,丟了手裏馬匹的韁繩,連忙急走兩步,朗聲笑道:“諸位都別吵了!是李家小郎,不對,是致果校尉來迎接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