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半年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1-25 19:24      字數:2286
  一向隻有黨項人在河西稱王稱霸,現在竟然淪落到別的人也能在他們頭上拔毛了!

  不能忍!

  李德明年不過二十六歲,人正青年,平日脾氣相對溫和,但今日難得有些憤怒,這種憤怒之色,溢於言表:

  “查,給我狠狠地查!看看是河西哪夥馬賊做的事,事情既然發生在河西,軍司馬如今事涼州,查到的結果不用稟告於我,直接交由軍司馬處置!”

  早已更名為夏王宮的大殿之內,匍匐著許多侍從,都為李德明的怒氣,而瑟瑟發抖。

  自之繼承祖業以來,李德明開始奉行依遼和宋的政策,也正是因為他的英明決定,這些年來,黨項人在宋遼之間,如魚得水,既而穩步在河西發展。

  前些日子,遼國正式以官方的名義,冊封他為西夏王,賜予了璽印,實際承認了他於河西的正統地位。

  相比於以前的口述,或是黨項人的內部繼承,來源於外部強國的認可更為重要。

  而這河西之地,除了依然紮眼的甘州為回鶻人所占外,餘下來的地方,都被李德明認為是他自己的領地,現在自己的領地之內,發生了肆無忌憚的搶劫之事,甚至還是他準備送於遼國的回禮,這種事若是傳揚出去,他李德明的名聲隻怕會嚴重受損。

  等內侍應聲下去,李德明的怒氣才消了不少。此外,方才的那番作態也有些故意的樣子。

  黨項內部,原本部落林立,這幾年在他強有力的威壓政策下,慢慢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但在黨項內部,拉山頭、陽奉陰違的大有人在。

  借著河西馬場的問題,李德明這位雄才大略的黨項之主,也有收拾某些不聽話的人的打算。

  而李德明口中的軍司馬,乃是此番拿下涼州的主力幹將——張浦,於黨項人,於他李德明都是忠心耿耿。

  李德明這次讓張浦全力督辦此事,正是想為之撐腰,讓之將一些進攻河西的非議之聲去除掉。

  拿下涼州,下一步就是甘州。李德明很清楚。唯有扭成一股繩的黨項大軍,才能戰無不勝。

  又在亮堂的大殿內處理了會奏書,大致是一些大夏國的內政之事,李德明繼位後,於民生非常重視,甚至借鑒大宋的經驗,專門設立農官,以管理內部的生產事宜。

  他正覺有些困乏,忽聽的一道奶聲奶氣的聲音響起。

  “芭不!”

  芭不翻譯成漢話,就是“爹爹”的意思。

  看到跑過來的兒子,一向莊重的李德明開懷大笑,並蹲在地上,張開了雙手。

  “吾兒嵬埋,慢一點!小心腳下,別跑的太快了!”

  這叫嵬埋,梳著小辮子的幼童,不是別人,正是李德明最愛的兒子,大名叫元昊。

  小名嵬埋,有珍惜富貴之意,足見李德明對之子的厚望。

  父子倆就在殿中嬉戲,直到內侍稟報,野利將軍求見時,這對父子才分開。

  離開大殿前,四歲的李元昊望向殿內掛著的弓而出神,聽得父親李德明將之贈予他,李元昊才興高采烈的小跑著離開。

  “阿拉布,芭不這幾天一直在說著宋國,宋國在哪裏?有我們夏國強大嗎?”

  離開大殿一段距離,仰著腦袋看了看天空飛舞的鳥雀,小小的李元昊問出了這個出人意料的問題。

  阿拉布是他的貼身侍女,可憐見的小侍女,這一輩子都沒有去過大宋,也隻是聽人說過這個富饒的國度。

  阿拉布的眼睛很漂亮,手持著小扇子給李元昊扇走蚊子,蹲在地上道:“宋國沒有夏國強大,但奴奴聽人說過,宋國要比夏國富饒。”

  李元昊的眼睛轉了轉:“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去宋國走一趟,我聽芭不說,我們夏國還有很多人吃不飽肚子,若是去了宋國,能把那裏的糧食拿回來就好了!

  嗯,不說了!芭不把弓箭給了我,叔父也說過要教授我射箭,走吧!阿拉布,我們去找叔父!”

  李元昊拉著侍女的手,急速向夏王宮的邊緣處而去。

  夏王宮是李德明繼位夏王之後,讓匠工重新修建的,麵積非常寬大,建築形式上,和大宋的宮廷建築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而李元昊口中念叨的叔父,乃是山遇惟亮,現正擔任著靈州城內的禁軍侍衛,因之箭法出神入化,小小的李元昊早就眼饞很久了。

  隻是看向身後侍從手裏拿著的巨弓,侍女阿拉布也不知道該說什麽,這麽大的弓,小王子應該拿不起來吧?

  河西的牧場被偷事件,外有黨項人開始舉兵襲擾甘州的原因,讓原本混亂的河西局勢更為混亂,黨項人做事亦是愈加肆無忌憚。

  向外湧入的流民,也是日漸增多。

  而東京皇宮內的消息,也在半月之後,於三月二十一日,送到了李賢的手裏。

  朝廷終於是明確開始支持安西軍了,這讓李賢對不斷湧來的流民的煩惱,逐漸消散。

  “全都留下了!”

  並向穀外發布了這麽一個命令。

  再者,以趙氏商行為首的商行聯盟,也開始不斷給向安川穀運送糧食。李賢於之的回報是,參與運輸的商賈,五年之內,不用向商道繳納賦稅,同時,在和歸義軍的共同協議下,還能保障這些商戶,途徑河西大部分地區的安全。

  具體的表現形式為,商賈將糧食等必需用品運送到安川穀,餘者之其他貨物,如絲綢茶葉瓷器之物,累計到一定數量,可由歸義軍的兩都人馬聯合護送。

  當然,途中若是遇到了大規模的黨項人,那便保人不保貨,損失自認倒黴。

  這種護送模式,不同於安川穀以前的方式。安西軍多以之作為實戰訓練項目。

  除此外,李賢還向穀內,以原黑風寨少年發展起來的作戰部二十都少年,製定了“遊擊”方案,在保證極小人員傷亡的前提下,由斥候部尋找目標,在河西之地,開展了一係列伏擊黨項人的行動。

  這種神出鬼沒的作戰方式,因之機動靈活性,可以說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即讓黨項軍的軍司馬張浦吃盡了苦頭,偏偏每次遭受伏擊後,找不到敵人去向。

  轉眼年,半年過去。

  和安川穀,現已更名為安川城,相鄰四百裏外的甘州,又迎來了張浦大軍的猛攻。

  甘州危在旦夕!

  從大宋出發,奔襲多月的大宋士子們,也到了河西中部的安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