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交鋒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1-11 23:29      字數:2179
  東京城內,兩日來朝堂熱議的問題,說來複雜,其實不怎麽複雜。

  但把皇帝牽扯進去,任多麽簡單的事,都會變得複雜起來。

  說到什麽問題,主要矛盾還是三司撥發錢財分配之事。

  丁謂和林特這兩位年前剛剛被任命為三司使和三司副使的三司主吏,也是在一月前,得皇帝的首肯,再被任命為修建玉清昭應宮的正使和副使。

  玉清昭應宮的初步建設方案已經得匠工們設計完成,皇帝的意思是明年選個良辰吉日便開始建設。

  可匠工們根據李賢數月前編寫,並通過實踐的《工程製圖》內的建模理論進行估計,外有三司自行評估,單是完成玉清昭應宮的整體建設,至少要花費掉大宋兩年的國庫收入,工期更是要十餘年之久,需召集民工數十萬之眾……

  所以,要完成皇帝的任務,尤其丁謂和林特一心要為趙恒辦成此事,便打算從今歲開始“節約”。

  偏偏李自明受命的河堤和防洪設施構建工作也到了實行階段,亦是需要大量的錢貨支出,三司為此拖欠下來,事情最後不得不鬧到朝堂上解決。

  雖說李自明剛轉為京官不足一年,但在這次的事件上,禦史言官,包括不少的中高層官吏都站在了李自明這一邊。

  “以上,乃臣肺腑之言。

  且臣不才,讀過聖人書猶記《孟子》中的《盡心章句下》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是社稷百姓重要,還是宮殿建設重要,請官家明鑒!”

  崇政殿內,李自明麵不改色地說完自身想法,再三言之當以社稷重之,先民生,後皇家私利,便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人有了自己的堅持和信念,才能活出自己的色彩。

  幼子李賢曾多次告訴他不能和皇帝作對,更是暗地吐槽皇帝趙恒也是小心眼,尤其近些年來,澶淵之盟後,皇帝的性情大變,不再是鹹平之治時的聖天子。可李自明堅持本職工作,為民生之上,不覺地自己應該退卻,才有了近半月來,連上七封奏書,言之民生之多艱,先民生水利後君王己私。

  關於皇帝極力主張的修建玉清昭應宮之事,李自明到沒直接反對,隻是明言,應將之放在百姓民生之後。畢竟一月前,以執宰王旦的重臣們,連續五日親往崇政殿請皇帝放棄此事,但趙恒連麵都沒讓他們見到。

  計劃開春後的泰山封禪之事,最後更是連執宰王旦都不說什麽了!

  可憐見的今夏受災的百萬百姓們,似乎災害過後,大宋又恢複到了歌舞升平的時候。

  李自明擲地有聲的諫言傳遍了整座崇政殿,因為皇帝坐在高高的座椅之上,又沒有人敢直視天子,即便如此,朝堂上的臣子們,也不難想象皇帝在聽聞了素被人稱作“李老實”的李自明的強烈措辭後,臉上會有多難看。

  本以為三司中的丁謂或是林特會出列反駁,維護趙大官家修建宮殿的正義性,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出列的不是兩人中的任何一人,是在朝堂上素有清譽,現龍圖閣待製、刑部郎中陳彭年。

  陳彭年的生活非常節儉,任職上更是勤於職守,鞠躬盡瘁。今歲主張科舉的糊名製,便是他提出的。

  陳彭年人長得有些瘦,他出列後,先是向皇帝行了一禮後,這才看向李自明:“李侍郎,玉清昭應宮的建造時間破舊,三司當先預算並無不妥。

  且你方才說三司故意克扣,陳某卻不認同。我也聽丁相說過,前幾次李侍郎建設堤壩,清理河道,三司的放款可以說非常及時。

  今歲又有大水來襲,國庫的錢財都用來賑災,所存不多,甚至官家連內庫的錢,也都拿來賑災了!

  國庫可想而知!

  就是為了明春的起建,存留一些,也是常理。”

  陳彭年的話,要是大宋開封無水災之患,國庫收入富饒,聽著倒也正常,這便正常的工程款準備。但再深思起來就有些經不起推敲,水患的治理,相對於宮殿的建造,明顯是前者更為重要,更為迫切。

  尤其今夏的一場大水,讓開封百姓見識到洪澇的危害後,更為之恐懼。故而,治水才是重頭戲!以防止明夏悲劇重演!

  陳彭年一退後,不等李自明出言反駁,又一位讓人意外的人出列了。

  出列的不是陌生人,是為大宋朝堂上德高望重,曾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現為右仆射的張齊賢。

  朝野人稱之為“四踐兩府、九居八座”,侍奉宋太祖,宋太宗,即至趙恒的三朝元老。太祖在世時,更言之“我幸西都,唯得一張齊賢爾。我不欲爵之以官,異進可使帗汝為相也”。趙普更是不吝稱讚道,慮淹經國之才,堪副濟時之用。中外卿士,舉無出其右者……

  張齊賢這麽一走出麵對,上首本看著臣子爭吵的趙恒馬上坐直了,臉上更是認真不少。李自明和丁謂他們的爭吵,他可以聽之,最後拿出個結果就行。但要是張齊賢出麵,那就要慎重對待。

  張齊賢今年六十有四,無病無疾,身體健朗,平日忙著公務,除了大朝會,或是皇帝召見,很少上朝。

  今日此人偏偏上朝,還站了一個時辰,也不說話,眾人正覺得奇怪。

  到了現在,才明白張齊賢是為何而來。

  張齊賢也不負眾望,一開口先是勸諫皇帝放棄督建玉清昭應宮。

  他幾乎是看著趙恒長大登基的,一見趙恒的表情,就知道皇帝沒聽進去,在敷衍於他。張齊賢的臉頓時陰鬱下來,嚴肅道:“官家,老臣之所以如此勸諫官家,一是因為事實本就勞民傷財,不如用之李侍郎的治水之上。

  其之二,便在於老臣昨日做了一個夢,今日才急急入宮勸諫官家停止此事!”

  趙恒的眉頭皺了起來,他崇尚神仙之說,對於夢境更為看重,見張齊賢言之鑿鑿的模樣,忙問道:“右仆射做了什麽夢?”

  張齊賢抬起了頭,直視這位中年天子,目中滿是肅穆:“老臣夢到了太祖和太宗皇帝!”

  此言一出,滿殿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