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覆手為雨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1-10 18:02      字數:2376
  “原來是這樣!表兄,不是表弟我多想,裏麵怕是有大文章啊!”

  趙氏商肆最靠裏的書房裏,李賢聽聞小表兄趙路的解釋,他的眼珠隨著琉璃燈罩內的燭火一道轉動,瞳孔逐漸縮了起來。

  此事說來簡單,老舅這段時間一直在長安做事,得到他的信件後,火速讓恰巧同路去西州回鶻之地的表兄趙路,先一步到了安川穀,並向元老院報備,發布了賞金令。

  賞金令不知是馬賊一夥中哪個天才發明的,隻涉及私人的護送和押運任務,不包括趙氏商行這種大買賣……一經報備,即可由元老院以匿名的身份發布。

  穀內的二十多夥馬賊,都可以參與應募,報名者,最終可以通過抽簽決定歸屬。任務完成過程中,除各領頭人知曉外,餘者皆需要遵守保密協議。

  據說這麽做,也是為了公平公正,但既然有了人的存在,誰又能保證裏麵絕對的公平與公正?

  那塊趙氏商行的內部管事腰牌,就是表兄趙路專門放置的取信信物。毫無疑問,這護送任務被葛大梁的黑風寨接了去,也就有了後麵的事。

  表兄趙路和他剛開始想的那樣,堅持認為安川穀之所以起了齷齪,背後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是為了牢牢的拿住趙氏商行這個大客戶。

  回過腦彎,李賢覺得沒有那麽簡單……要是他是安川穀的主事人,僅僅是一些不菲的利潤,還不至於讓他把安川穀的名聲毀於一旦。

  通過小表兄的描述,他能看出,安川穀的馬賊,除了背地裏的一些勾當外,明麵上已經是信譽可嘉的“鏢局”,主護送,尋人,救援……等諸多業務,依次,也使之能夠在殘酷的河西之地生存下來。

  可一旦失了信譽,瞎搞趙氏商行這事敗露,安川穀的馬賊就成了真正的殺人不長眼的馬賊,以後誰還感來安川穀交易,誰又敢和裏麵的馬賊做生意?

  除非裏麵的利潤足夠大,大到安川穀的主事人可以忽視這些……

  看著小表兄聽了他的話後,皺眉苦思的模樣,李賢暗道小表兄做生意有頭腦,可在其他方麵的覺悟還真一般,他繼續問道:“表兄,你知道安川穀這群馬賊的前身是什麽嗎?”

  “曹延祿的舊部!”趙路道,他腦中想到了什麽,可卻一閃而逝。

  李賢點頭道:“是,表兄牛逼說的對,他們是曹延祿的舊部。但為何在主帥曹延祿死後,依然聚集在安川穀內,各部分為各個山寨,散而不散?

  這是個問題!

  還有表兄,安川穀距離歸義軍現在的統治範圍並不遠,穀內各處山寨聚集之眾,足有萬人罷!

  他安川穀內聚集這麽多人,又有這麽多年的積累,是為了什麽?”

  趙路雙眸一亮,蹙了下眉頭:“表弟是說,穀裏的馬賊賊心不死,想造反?”

  “是造反,他們多想造歸義軍的反,來個窩裏鬥,可惜看中了趙氏商行這塊肥肉!”

  李賢站了起來,看向兩人桌椅背後的趙氏商行行商圖。密密麻麻的線條,正是趙氏商行行商走過的地方。其中,有一條連接大宋和西域的蜿蜒曲線非常醒目。

  河西走廊為各個勢力占據,未能完全落入大宋的實際控製之下,導致絲綢之路的斷絕。一些想要做生意的商賈,隻能想趙氏一樣,自信探索。

  海陸或可解決陸上絲綢之路的問題,可想要實際打通並為大宋帶來實際的利潤,沒有數年乃至於十數年,又怎會成型?

  幾十年後,現還蹣跚學步的李元昊長成,一方麵正是由之黨項人多年來把持著西域與中原交往的商業要道,完成了原始資本基本積累的一部分,才強勢建立西夏國。

  安川穀的人若真的有野望,他們不需要自己主動下場,隻要牢牢把握著由此通行的行商,就能為之事業提供足夠的經濟能量。

  拉著在河西紮根多年的趙氏商行下水,多是其計劃的一小部分。若是趙氏商行不配合,撕破臉後,難保這群人不會有其他手段?

  比如,以後明著派人搶劫趙氏商行運送的貨物……

  趙路一聽李賢這麽一說,他腦子轉了過來,深以為然,心情頓時慌亂起來。

  西域這條商道,是趙氏商行花費了無數錢財打通鋪就的,又怎能為他人做了嫁衣?

  趙路起身:“不行,此事幹係重大,我要速速向爹和四叔,還有大伯二伯他們告知。可能不能想出其他法子!”

  李賢猶豫了下,還是將趙路攔住,道:“要是等舅舅他們回信,一切都遲了。要寫信也可以,表兄不如聽我把話說完!”

  趙路苦笑道:“為兄還真是糊塗了,唉,表弟你定是有想法了,為兄洗耳恭聽。”

  拉著趙路坐下,李賢理了理思路,說道:“一切看明日那元老院會不會主動找上門,要是找上門了!

  那就來個將計就計……說不定趙氏商行還會最終受益!”

  趙路摸了摸後腦勺:“怎麽個將計就計法?”

  李賢附在趙路耳邊,把他的計策說了出來。

  ……

  等商行的管事敲門,說飯菜好了之後,李賢和趙路才出去。

  一行人吃完飯,都有些瞌睡,在趙家仆從的照料下,清洗過後,大多入房休息。

  看了看屋外泛亮的臉色,李賢把曹琮單獨叫到房中,將趙氏商行的困境,和他猜測的安川穀形式講了一遍,內中的計劃自沒有隱瞞。

  要想那計劃不受人非議,還需要人證,曹琮是最好的人證。

  曹琮點了點頭,到沒拒絕:“如此來說,數日後的西州回鶻之行,隻有曹某這麽一人了。可若是放你和武哥兒兩人於此,曹某有些不放心,我手下的羅飛和元武元林三人也給你留下。

  官家那裏,曹某也會給李兄弟幫忙寫本奏書說明的。”

  對於曹琮把羅飛和元氏兄弟留下了,李賢心裏歡喜不得,這三人和武征一樣,武藝高強不說,還頗具領兵能力。

  他毫不客氣的應承下來:“小弟謝過曹兄了。曹兄且放心,此行中我表兄會親自隨同,他對路線很熟,且有了趙氏商行的招牌,一路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曹琮搖了搖頭:“和李兄弟深入賊窟相比,曹某算得了什麽?

  可要真的能憑此,把歸義軍牢牢把握在朝廷手裏,把他變作插在黨項人喉嚨裏的獠牙,那李兄弟居功至偉!”

  李賢歎了口氣,活在世上,名和利是逃脫不了的存在。

  要真的能借此,撬動河西的天平,隻勞苦一次,有了名的保障,何愁下半輩子不能安心養老。

  老爹和老哥晉升的太慢,他怕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