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坦白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31 20:08      字數:5395
  “逼不得已?”李賢挑了挑眉。

  南溫親自搬來的凳子,他沒有坐下,而是望著這個比自己還要小四五歲,心機頗深的吐蕃讚普繼承人,大腦快速的轉動,語氣深沉道:

  “尊敬的殿下,您在大宋待了一年多的時間,應該聽說那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您應該清楚我的為人,從來沒有心情去參與政治和戰爭。隻想過著自己的小日子,胸無大誌,能看著一家人幸福安康就滿足了。

  我今天得到官家的消息後,一直想不明白,您會單單叫上了我。

  我手無縛雞之力,和大宋的普通少年無異,要說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胃口比較刁鑽一些。

  如果說是在李家的時候,我有過刁難您,讓您做了不少仆從做的活計。您大人有大量,應該不會去計較的是吧?

  畢竟是您隱瞞了身份,且我舅家還救了您!”

  南溫的臉上歉意更深,他就站在李賢前麵,看向李賢時,甚至要仰視起來。

  “小郎,您願意聽我的解釋嗎?放心,耽誤不了您幾刻鍾,如果您堅持不願同行,我會向宋皇提出請求的。”

  李賢思索了一下,大宋皇帝金口玉言,決定了的事,自無更改的可能。南溫就算以讚普的身份上書,趙大官人肯定也會無視。何況南溫現在還是一個朝不保夕的破落王子。

  但並不妨礙他傾聽南溫的話,至少在過去一年的交往中,南溫雖以仆從的身份在他身邊,但其性格,李賢已經掌握的**不離十。

  這是一個冷靜,有思想,好學,做事可靠以及頗有心機的人。若是生在吐蕃的太平盛世,成為一代聖明的讚普也不無可能。可在當下,就要考慮南溫自己的智慧了。

  李賢點了點頭:“您請說!”

  南溫再邀請李賢坐下,李賢這次沒有拒絕。過猶不及,這個道理李賢還是懂的。

  而在見到李賢坐下後,南溫的臉上頓時緩和了不少。

  李賢能傾聽他的話語,他,欺南淩溫就有機會說服李家小郎助他,如他先前所言,這也是心腹盡數身亡,無人可用時,他才出此下策。

  相比吐蕃人自身,以及許多陌生的宋人,南溫對李家人更為信任。

  在李家人中,李家小郎,憑借著其獨特的想法和才華,一直深受南溫敬重。

  所以才會有了宋皇的宴請時,他抓住了這麽一個唯一可以信任和利用的救命稻草。他有種古怪的感覺,李家小郎可以助他,可以救吐蕃!

  南溫順勢坐在李賢的對麵,聲音壓低了不少:“小郎當知我吐蕃現在四分五裂,各個部落間互相爭鬥攻擊,北麵又有西夏人步步緊逼,到了現在,青塘已經危在旦夕。

  這些暫且不說,再說說我自己……

  我是讚普之後不假,真名叫欺南淩溫。年少在西域生活,那時,我流亡的父母也曾不斷的激勵我,告誡我,要恢複祖先的榮耀,要恢複吐蕃的強大。

  機會終於是在兩年前來了,那時我的母親已經病逝,我的父親不知所蹤。

  一個自稱多納奇的吐蕃人,帶著吐蕃其中一個部落首領戴維斯羅的命令,想將我們接回去。

  看在他們恭敬坦誠的樣子,加上我和仆人們在西域的生活越來越艱難,便同意了他們的建議……”

  李賢的目光中似乎出現了一個十多歲的少年孤苦無依,後被人帶回青塘的畫麵。不過這並不能讓他產生任何的憐憫,一個人享受什麽樣的身份和地位,就要承擔什麽樣的責任和風險。

  “後麵他們是不是借著您,挾天子以令諸侯?”

  李賢出言道。

  南溫苦笑著點了點頭:“像小郎您說的那樣,我和我的老仆發現上當時,已經晚了!

  後麵幾乎成為了戴維斯羅的傀儡。

  那次意外的刺殺,其實也是有些部落不願忍受戴維斯羅的命令,想將我這個沒有任何權勢的讚普繼承人給殺掉,以絕後患。

  幸運的是,我在您舅舅的幫助下,活了下來!

  對此,我非常感激!”

  李賢眯著眼:“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您準備潛伏在我的身邊,尋找到機會,就會來到大宋國都,麵見宋皇,借大宋的兵力,完成您的複國大夢?

  隻可惜遇到了你剛說的那誰的下人,某種原因下,不得不加入他們?”

  南溫的臉色不斷變幻,最後歎息道:“全被小郎您給猜中了,隻是情況比您想象的還要複雜。我在吐蕃內原本帶來的仆從,全被戴維斯羅以各種原因殺害了。

  於吐蕃內部,可以說一個信任的人都沒有了。

  就算求得了宋皇百十人的使團,過去幫助訓練吐蕃人,可我相信你們宋人多是走個過場,情形不對,可能就會率先走了。

  都隻是安慰我們吐蕃的把戲,偏偏把多納奇那夥人哄得團團轉。”

  李賢問道:“難道您認為我不會開溜,要是情形不對,我跑的可能比別人還要快!”

  南溫攤了攤手:“情急之下,我當時隻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看能不能把你爭取過來。若您真的跑的時候,說不定會帶上我……誰知宋皇竟同意了!”

  李賢被南溫的實誠話給震驚了,沒想到南溫還真是急病亂投醫。他可能抱著複興吐蕃的偉大夢想,可讓他再次墮入魔窟,甚至麵臨生死危機時,南溫還是想著活下去!

  沒了腿腳的羊羔,不過是等待著任人下鍋的魚肉,南溫從西域被帶回來,尚未經營起自身的實力,本身就是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就算有人對讚普有著尊敬,可到底不會有人對一個十來歲的孩子產生效忠。

  “您現在準備怎麽做?”李賢問道。

  南溫搖了搖頭:“我不知道,我以為把小郎請過來,您會告訴我的!”

  李賢幹瞪著眼看向南溫,他又不是萬能的!

  走出吐蕃使館,李賢停留在正對的街麵很長一段時間。

  他腦中將麵臨的情形分析了一邊,趙大官家已經任命他為出使吐蕃使團的成員之一,南溫又想著他能救他,吐蕃青塘部的內部情形未知,西夏人又隨時可能攻打青塘……

  總之困境很多。

  可若往大了看,其實大宋朝廷也感覺到了西夏的威脅,否則也不會以派出使團為名,暗地裏訓練吐蕃人,對西夏發動防禦進攻。這種感覺有點像,及時不打你,也要惡心你一樣!

  麵對自身或將遇到的問題,李賢腦袋裏有些亂糟糟的,他打算回家聽聽兄長李誌的看法。兄長李誌看問題,一向是理智的,至少在這方麵,李賢還是信任自家兄長。

  ……

  李家。

  李誌陪著妻子在院裏散了會步,又給李母幫忙燒了會活,見著父親李自明叫他,便去書房和父親聊了會金水河治理的初步方案。

  出了書房,李誌正想著季弟去了皇宮都五個時辰了,時間都到下午了,怎麽還沒回來,但見李家的馬車就停在了門口。

  “兄長,現在可有急事?”

  李賢從馬車上跳下了,朝著李誌小聲問道。

  李誌見自家弟弟的臉色有些蒼白,心裏咯噔一下,搖了搖頭:“為兄無啥大事,剛剛從爹書房出來,是不是出什麽事了?”

  李賢拉著兄長的胳膊往自己的書屋去,邊道:“小弟卻有兩件事想請教下兄長,隻是未免爹娘擔心,小弟隻能和兄長一人說!”

  除了十年前,季弟研製煙花燒了賈家祠堂,可有些年頭沒像今天這麽鄭重了。

  李誌大體猜到和小弟入宮有關,心裏仍保持著冷靜,點頭道:“為兄明白!”

  來到堆滿紙張的書屋,李賢關上了門,當即把入宮後趙大官家對他說的話,悉數給李誌說了一遍。關於他隨後去往吐蕃使館的事情,也沒有絲毫隱瞞。

  李誌聽後,摸了摸下巴的短須:“原來這國子監改革之事,是季弟你提出的想法,官家接納後,即使國子監去試點執行!

  但有一件事,季弟你可能想錯了。

  朝中諸公還沒心思專門因此事對付你,你年方十五,不滿十六,就算是說了提高寒門士子地位之事,也不過是發表一些個人看法而已。

  朝中的利益者,包括我們李家也是,要是覺得此行會損害自身利益,要報複者,也是具體的實行者。

  如國子監的王監事。可王監事本就是太原王氏的嫡係,又是當朝王相公的親弟弟,最終的怒火多會轉移到王相公身上。

  此外,你久不在東京城,可能還不知道國子監改革後,朝中的反對聲音並不大,甚至讚成者頗多。

  畢竟,自大宋立國以來,世家門閥不複從前,寒門士子的地位不斷提高,朝中已有不少出生寒門的官吏,他們是對此製度的堅定支持者。

  若為兄猜的不錯的話,官家此舉,多是籠絡寒門臣子站在他這邊,以平衡朝中隱有的結黨勢力……

  從多角度來看,都是季弟你多想了!

  另外真要有那麽多陰謀,為兄也不可能這麽快為政地方,爹這些天和三司合作,也不會那麽順利!”

  李賢搓了搓自己的臉,這麽看來還真是想多了,自己這個陌生的靈魂來到陌生的時代,確實犯過不少被害妄想症。

  朝中的大佬們,確實沒必要把心思放在自己這個小蝦米的身上,要對付的也是王旭,甚至趙大官家本人。

  由兄長的另一層意思來看,他李賢還不夠資格!

  這不知道是該開心,還是難過!

  “兄長,那你說說,官家同意南溫的請求,要我這個十幾歲的少年隨行,到底還有什麽深層次的理由沒?”

  李賢問道。

  李誌這次沉思的時間稍微長了些,大宋官家派他的弟弟同往,無非是兩個目的。

  李誌無奈笑了笑道:“季弟,這事還真怪你自己,有些‘高調’了!

  你可知你來開封的**個月的時間,做了多少讓世人瞠目結舌的事情。

  在華陰,信息不流通,你挑挑搗弄,大家可能沒什麽感覺,可來到了東京城,這裏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人的注視。

  如你幫太醫局研製出得可治擄瘡的痘苗,把在華陰就造出來的風力水車‘賣’給了官家,使之受利大宋百姓,還有水泥,前一段時間還編寫的《工程製圖》讓一應作頭汗顏,現在都成了國子監工程製圖一科的教材之一……

  這是一個人做出的成果!

  別的人可能不是特別感興趣,做出這些事務的具體人是誰!

  可官家知道,大宋朝堂上的一些重臣隻要憑著關係稍加打聽也知道!

  大家都會覺得,你和東京城,乃至全大宋的宋人相比,都是一個異端。

  且有你這麽特別會‘搗亂’的人在開封府下,就像爹從前在家天天看著你不學無術一樣的,多少有些看不慣,想要磨一磨的銳氣。

  因而,朝中諸公遇此機會,恰好把你弄得遠遠的,官家則是真正的存著磨礪你的心思。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隻盼著你離開一段時間回來後,你這顆頑石能變成符合大宋士大夫眼中的美玉!”

  李誌的話,讓李賢苦笑不得。

  原來優秀真的是一種錯誤!

  他在李家,是他爹的親兒子,平時罵兩句也就算了!

  可在大宋皇帝和朝中一些知根知底的大臣眼中,他就是不琢不成器的頑石。尋到了機會,想讓他去惡劣的環境下,磨礪下性子,變成他們喜歡的士大夫模樣!

  太可惡了!

  李賢泄氣了皮球:“兄長,小弟我也不想這樣,但是金子都會發光的。你給小弟支個主意,小弟去吐蕃該怎麽辦?”

  李誌看到季弟的賴皮模樣,搖了搖頭:“季弟你是不是存心試探為兄?官家不是說了嗎?什麽都不做,老老實實地去,老老實實地回來,就當遠行一段時間!

  最重要的是跟進大宋使團,別生事,那就什麽事都沒有。

  即便西夏人遇到了,也不敢大宋使團怎麽樣!”

  李賢再問道:“那該和爹娘怎麽說?”

  李誌拍了拍小弟的肩膀:“很簡單,實話實話就是了。爹娘絕非不通情理之人,卻是季弟你的婚期,怕是要延遲一段時間了!

  且此去,切記緊跟使團,保護好自身安全。家中有為兄在,放心就是了!”

  未幾。

  李家的一大家子都聚在了一起,李賢把自己成為吐蕃使團成員之事說了出來。

  老爹李自明無多表示,隻是讓他在路上注意安全,要多給家裏寫信。李母拉著李賢的手,心中滿是不舍。嫂嫂蘇玥挺著大肚子,也連連囑托他的小叔子路上注意安全,等回來的時候,說不定侄兒侄女都能走路了……

  跟隨大宋使團去往青塘部落的具體出發日期還沒定下來,但在李賢看來,用不了十數日。

  如兄長李誌所說的那樣,隻要跟著使團走,不節外生枝,就不會有問題,權當去青塘旅遊一波。

  但李賢做事想來先思最差的情況,比如路上西夏人真的洗劫了大宋使團,再以馬賊掩蓋之,自己又該怎麽保命?還有南溫那小子,到時候怎麽帶著他一起跑路?

  “望遠鏡必備,還有防護鎧甲,斷刃,壓縮燒餅……”

  把一些必須品記錄下來,李賢拿出紙準備寫信。這些信件的收取人包括國子監的同窗,還有寇準,武征,大舅二舅三舅……

  居住在東京城內的一些熟人,如趙元儼,柳永,蔡師母等人,李賢打算明天親自拜會一番。

  這樣一封封寫下來,已經到了四更天。

  李賢忽的想起,他似乎忘記了一人,那位尚未過門的妻子崔鶯鶯。這人隻剩下最後一步迎娶了,除了沒有夫妻之實,不管他承認不承認,兩人這輩子都沒有更改的可能。

  因為他的原因,婚禮又要延期,還是親自說道一下比較好。

  信件第二日便被送往各處。

  最先到達的自是崔家,婚禮延期的事,崔家人早就知道了。皇命不可違,崔家也沒法子,隻好捏著鼻子認了,免不了派人向遞過請柬的親戚朋友再寫封信說道了下。

  閨房中的崔鶯鶯,收到了李賢的信件,看著方正的字跡,心中不知為何有些空落落的。

  國子監的寇準收到李賢的信件時,也隻是長歎了一聲,到底還是沒有回信。前些日子,官家給他來信,欲使之出任一路轉運使,寇準同意了!這國子監他也待不久了!

  錢晟也收到了李賢的來信,言之他不在的這段時間,錢晟就把李園當做自己的家,隨時可以進去住,到是把錢晟感動的稀裏嘩啦。

  公孫圩幾人亦是羨慕又感慨,等李賢自吐蕃回來,他們這一屆的太學館學子大概率都畢業了。而李賢者一去,大概率也就不會回到國子監了。隨團出使,多少會蒙蔭授官。

  ……

  距離隨團出使尚有五日,李賢把東西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宮裏又傳出了旨意,授予李賢承奉郎之職。

  承奉郎是個文散官,從八品,沒有什麽實際權力。

  嘴上說著不當官,可當官身真正降臨,李賢說不開心那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