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世事無常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2499
  如果李賢知道他可能的未來嶽父崔顥是如此想法,肯定會一頭裝死在豆腐上。

  他已經夠低調了,怎麽還是掩飾不住全身散發的優秀光芒!

  愁啊~

  清晨,李賢吃了下人做的早飯,連馬車都沒坐,帶著南溫出去溜達,他們行走的路線,赫然是去往丁府的方位。

  為了表示懲罰,孫二狗這個原本最受他寵幸的跟班,自是被他晾在了家裏。

  丁府在開封坊內的繁華地段,離上次趙大金主贈送的豪宅不遠,且更為靠近宮城方向。

  從李家出發,左右不過半個時辰的路程。

  路上,李賢不斷四處張望尋找該給丁謂帶一些禮物的同時,又在思索到了丁府之後,兩者會說什麽。

  “在此之前,在此之後,大家基本上都是誰不認識誰。到了地方,不需要太過恭維,也不需要太過疏離,保持正常的拜訪基調就對了!”

  心裏打定主意,李賢的步伐加快了許多。

  而於途中,他挑了些瓜果點心,丁謂收不收不重要,他又不是去巴結人辦事的。如他所想,雙方又不是多麽熟悉,隻要心意到了就行。

  丁府內,

  這段時間,因為緊跟大宋官家趙恒的思想步伐,丁謂很是受寵信。

  短短數月內,由工部員外郎轉為三司鹽鐵副使不說,朝中又有人傳言,其人或擔任空缺的三司使。

  三司使又稱計相,於朝中的地位非常顯赫,地位略低於參知政事。

  其掌全國錢穀出納、均衡財政收支。下轄鹽鐵﹑戶部﹑度支三副使,又有兵﹑胄﹑商稅多個案頭,分別管理各項職能。能成為三司使,至少皇帝非常信任之人,才會擔當此項重任。

  根絕以往的慣例,成為大宋朝堂上的三司使,就有很大概率會升為宰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或有人為丁謂的某些行為不恥,但因之地位的變化,自少不了上門巴結之人。

  像大宋的許多朝廷重臣家門畔一樣,丁府依然是門庭若市,尤其今日恰逢休沐,丁謂正好在家休息,來拜訪的人更多了。

  李賢讓南溫在門外等候,然後排隊把早上寫好的拜帖和寇準寫的書信,一同送給了管事,同時免不了花上一串銅錢,讓這管事上心些。

  不僅是看在那一串銅錢的份上,得曉有前大宋相公寇準的書信後,更是不敢大意。

  寇準尚在開封為相時,亦是多次來過丁府,丁家的下人都知道自家主人與寇相公關係親近。

  “小郎君於此等候片刻!”看門的管事態度相對和善,轉身便入了府門。

  李賢道了聲謝,把帶來的見禮交給了丁府的仆從,便與門廳處等候。

  此地的條件還不錯,有門仆上茶上點心,旁側就是個花園,涼快宜人,至少比在外麵幹站著要好很多。

  坐於一旁空蕩的位子上,李賢這才有時間打量於廳內等候的其餘三人。

  一人大腹便便,鑲嵌著金牙,身上的穿著亦是華麗,一副鄉下土財主的樣子,像是擔心別人不知道他多有錢似的;另一人尚且年輕,看起來二十多歲,作士子打扮,隻默默低頭喝著茶水;最後一人,是位中年人,穿著一般,皺眉沉思著什麽,給李賢的感覺,此人大概率是官場中人,多是丁謂下屬之類。

  他剛被管事帶入內時,那中年人的眼光如同明晃晃地刀刃一般,細細打量過他,給人以鋒芒在背的感覺。

  “林副使,您先請!”方才回去稟報的管事出來後,當即在那中年人耳畔道。

  林副使?

  沒聽說過!

  像廳中其他人一樣,李賢看著那中年人起身往內庭走去。

  凡事多講究先來後到,此人先被請入,李賢也沒多大感覺,隻是坐在遠處,吃著丁府的點心,喝著茶水,到底是別人家的食物,味道真不一般。

  後又有人被請進了廳內,而李賢也喝了三杯茶水,上了兩次廁所,吃了丁府兩盤點心。但直到比他來得遲的幾人也被請進去,李賢才感覺到,這丁謂怕是故意把他晾在這裏。

  “我怎麽得罪了丁謂?還是說寇相公失勢,丁謂現在也落井下石了?

  好一個下馬威!”

  李賢麵不改色,心裏卻盤算著,要不要開溜。

  來到了丁府,丁謂不願意見他,總不能巴結著求對方見他。

  又默默等待了兩刻鍾的時間,李賢已經有些坐不住。時間不早了,他計劃好了於回程的路上,去崔家走一遭,看能不能見到母上給他安排的相親對象,至於怎麽進入崔家,李賢昨夜睡前都想好了。

  他起身,正當向旁邊負責招待他們的另一個丁府管事,說明辭意時,那專門負責通報的丁府仆從來到了他身邊,恭敬道:“李家小郎君,我家大官人有請!”

  被仆從引到書房時,李賢第一眼就看到了正看著文冊沉思的丁謂。

  丁謂年齡四十多一點,人長得是五官端正,風流倜儻。

  李賢行禮問好後,丁謂才抬起頭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少年,便讓之坐在對麵的位置上。

  他先前已經看了寇準給他的親筆信,信中多言李賢聰慧,又多頑劣,習性尚需磨礪。可以說對於李賢的優劣性格,掌握得非常全麵,對丁謂更是吐槽的一幹二淨。

  盡管寇準已經辭相,可其於朝中的能量還是不容忽視,丁謂亦是對之敬畏有加,於之對人的評價更是深信不疑。且當下兩人相交莫逆,還沒有發展到幾十年後反目成仇,老死不見的地步。

  能被寇準用如此矛盾的語言描繪的人,丁謂都是有心觀察一下,也就有了之前把李賢往後晾的“測試”。

  “性格還算沉穩,沒有寇相說的那麽沉不住心。”

  丁謂見得才子多了,包括他自己都是。

  能百忙中接見李賢,完全是寇準書信的作用,尤其信內關於開封水患治理方麵,丁謂在擔任工部員外郎時,就有整治之心,當時還和寇準說了此時,但後來的宋遼之戰,打斷了他的計劃。

  沒想到此子之父和他有同樣的目的,欲治開封水患!

  如果能借此機會,把他當時的想法實現,又賣寇準一個人情,何樂而不為。

  隨之,丁謂開始用心和李賢談論起了開封水患治理之事。

  李賢早有準備,也順道將父子三人商量的“三問”提了出來。

  不得不承認,丁謂見解不凡,談及正事,說的每句話,都有種讓人醍醐灌頂的感覺。比之寇準,所言更貼近實際。

  “可惜了,丁謂有氣魄有能力。

  人就是急功近利,為了官位又阿諛奉承。

  好好的大宋名臣不做,最後活成為後人唾棄的對象!

  也許……那就是權力的味道吧!”

  收獲滿滿的走出丁府後,李賢搖了搖頭。

  世事無常,誰又能知道自己明天會變成什麽樣呢?

  他李賢的未來呢?

  又會不會這樣悠哉順心的過下去?

  不過眼前嘛,首先要解決成婚這個麻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