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瞞不住了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2575
  “爹你所奏之事,單是反對泰山封禪,還是彈劾丁謂……”

  李賢覺得自己有必要了解的仔細些,以免後續的補救措施能管上。

  “季弟猜錯了,都不是,爹上的是直諫官家的奏書!”這下是李誌開口說的。

  簡而言之,那就是說大宋皇帝的不是了。

  燭火之畔,李自明待長子說過了後,還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杆,那模樣似乎是在等幼子誇一樣。

  現如今,你沒有一兩封彈劾官家的奏書,哪裏好意思說自己是士大夫群體。甚至不少官吏都是以直言被貶為榮,以牆頭草為恥辱。

  所以,寇準辭相,又乘破爛馬車離京,已成為美談。由此導致寇準辭相後的聲譽更上一層樓,大宋官家收到的直諫奏書如同雪花一般,直到近些時日風浪過了,才少了不少。

  李賢默然。

  他爹真的變了,變得和那群儒生一樣,連官家都敢直諫了。

  “爹,您真厲害!”李賢豎起了大拇指,這句話是真心實意的。

  唉,這段時間,直諫皇帝的奏書那麽多,隻盼著大宋官家能不注意他爹這顆小蝦米。

  老爹的事,是老爹的事。

  於情於理,拜訪丁謂還是需要去的。從事實講,丁謂在理政方麵的才幹確實不凡,所以借著寇準的書信,弄些問題去請教下這位工部員外郎,未嚐不可。

  另外,不去拜見一下,回了國子監,若是寇準問起,李賢也不好回答,誰讓寇準心眼小。當然,也不能對寇準實話實說,言自己覺得丁謂心術不正,未來他給穿小鞋……

  常言道,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花了小半個時辰,父子三人就把幾個重點問題整理好了。

  共計三個問題,這亦是通過兩個兒子,還有寇準的建議後,李自明還沒有想透徹的。

  治理開封水患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個把月的時間,李自明抽著空閑,收集不少資料,還抽著休沐日請了尚書省新結識的朋友喝酒,問了些不算機密的數據,全是為了這本奏書,進而,於內必須把能考慮的問題都考慮到。

  談妥了該提問的問題,李賢打算先休息一日,安安心心在家陪著家人一天,次日先去拜訪城東居住的師母他們,再等休沐日去拜見丁謂。

  而殿試榜單據說會在四日後,正巧那時他差不多忙完,他隨著兄長,叫上柳永一起去看榜。

  算是把接下來的日程安排的滿滿當當,請叫他時間管理達人!

  李賢還有些憂愁的是,放榜當日要不要讓趙大金主一起分享喜慶,可怎麽把趙元儼叫過來是個問題?又想到昨夜和兄長的商討,他總不能直接上郡王府吧,那多尷尬。

  是日,趙元儼就親自找上門了!

  趙元儼這次帶的仆從蠻多,拿的東西也多,全是送於李家的物品。

  上次回京,見太醫的藥對母親的病沒有起什麽作用,趙元儼主動運用了起李賢的法子。一邊喝著醫官讓調養的湯藥,一邊給母親補營養,另一邊,則每日扶著母親在府上散步曬太陽。

  如此下來,幾日就見到了療效,王德妃的精神日漸恢複。

  趙元儼本想過兩日,但昨日他得到洛陽的管事傳來消息,住在旁邊李園裏的李家小郎君,收拾著行李,似乎是回了開封,趙元儼便帶著早就準備好的禮物,馬上登門拜訪。

  常人卻不知,李賢在洛陽的住處,正和趙元儼在洛陽的另一處住處緊緊挨著,兩座房屋本都是大宋官家在趙元儼弱冠時所贈的。

  而趙大金主早在數日前就派人給洛陽的管事傳了消息,要是李賢回了開封,定要第一時間告訴他,他好上門親自答謝之。

  若不是母親王德妃尚未痊愈,趙元儼要親自於身畔照料,他可能早就去致謝了。

  李誌先一步到客廳迎接趙元儼,李賢本在給後院給母親和嫂嫂講解安胎技巧,得孫二狗通報,火速出來相見。

  “趙兄,你來就來了,怎麽還帶了這麽多東西?”

  看著仆從搬進來的幾箱禮物,李賢嘴上說著不要,心裏卻樂開花了,看看沒,這就是大金主的氣魄!

  方才聽母親說,他大舅趙萬過段時間也要來開封辦事,依照他對大舅的了解,他大舅絕不會給他這個外甥這麽大的手筆。

  按照大舅的性格,又知曉他在國子監讀書,一套好點的文房四寶頂破天了。

  那可是親舅舅~

  “李小兄弟,多虧你的法子,家母這兩天已經轉好了,這些不值錢的物件,全當是小小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趙元儼快走兩步,緊緊握著李賢的雙手道。

  可能是母親病好了不少的原因,趙元儼的精神狀態比前段時間要好許多。

  大金主說收下那就收下吧!李賢“勉為其難”的點了點頭。

  後趙元儼又拜見了李母,幾人說了會話。

  李母也知曉趙元儼的生母病症尚未痊愈,再見這趙家小郎君和她本姓不說,又與二子交好。

  留趙元儼飯過後,便當麵建議二子過兩日去趙家拜訪看望一下。

  知我者,母上大人也!

  他和兄長昨晚從老爹的書房出來,就想著要不要去郡王府拜訪下趙元儼,看望之生病的母親。但要這麽做了,那層窗戶紙就被捅開了。

  加上趙元儼親自登門,兩兄弟正準備當麵說道此事時,沒想到娘親說出來。

  李母為長輩,長輩說的話,無論是李氏兄弟,或是趙元儼,哪有拒絕的道理。

  故而,李母話一落,李賢和李誌先後站起,李賢道:“誠如娘所言,趙兄如我等親兄弟般,伯母有病,未曾第一時間前去看望,已是不義。

  擇日不如撞日,今日我和兄長就去看望伯母。”

  “唉,前次沒找到趙兄在開封的府門,還望趙兄海涵!”李誌亦是麵向趙元儼道歉到。

  事情到這種地步,趙元儼也不好拒絕,隻是想著自己以平常人的身份與李氏兄弟交往,幾人的關係都非常親密。要是告知了實情,雙方還會如以前那樣親密嗎?

  如此猶豫的心態中,趙元儼還是選擇了擇後告知實際情況,他當即也應允了李母的建議。

  “趙某代家母謝過伯母關心。此事不怪李家兩位兄弟,是趙某當初考慮不周。

  若是家母知曉李家兄弟前去看望,定是高興!”

  趙元儼亦起身道。

  隨即,李賢把臘月叫來,令之去買些瓜果,外有兩雙前幾日家中女眷做的布鞋,還有縫製的“羽絨服”,去往趙元儼的家裏當然不能兩手空空,思考過後,李賢便選中了這些“土特產”。

  趙元儼這次來的時候,跟了三輛馬車,三人離開時坐在了同一輛馬車上。

  馬車啟動,離郡王府越來越近,趙元儼終於是忍不住道:“大朗,小郎。趙某這段時間有件事瞞著你們,若是說出來了,還請兩位見諒!”

  李誌假意皺眉沉思,疑惑地望向趙元儼。

  旁側緊鄰的李賢,裝作茫然無辜的樣子,問詢道:“趙兄所說的是為何事?”

  此番情景下,趙元儼越發覺得對不住兩個李家兄弟,長籲道:“我不是有意相瞞的……其實趙某的真實名字叫趙元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