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偶遇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3510
  次日清晨,趕著回洛陽的國子監入學,李賢沒敢再推遲行程。早飯打了個煎,便帶著大包小包,還有南溫臘月及其他幾個仆從,坐著馬車離開了開封城。

  盡管兩地不過是一天的路程,來回很方便,但李母及兄嫂,還有寄宿的柳大詞人皆來到城外送別,弄得他好像要回華州一樣。

  “又要上學了,師母他們也快過洛陽了,蔡師兄這次是在三司裏麵任職,據說還是薛奎給推薦的。

  幸好我早在開封給兄長他們買了件大院落,正好交由師母他們居住。反正兩家的距離很近,正好互相照應。

  哎,大佬們就是不一樣,隨隨便便舉薦了個人,即使身處外地,隻要朝內有人,就很容易通過。”

  吹著清風,看著人來人往的車嗎,深深地感覺到了結交一些大佬的好處。

  而他今次求學的國子監,那就是大宋未來人才的搖籃,這是他的機會!

  “很有必要和同學們打好關係!這個我最有經驗了!”李賢瞅著眼前的大道眼睛一亮。

  想到這些未來可能的大佬,不得不提範仲淹,包拯這些同齡人,以後尋到機會,必須好好結交!

  至於說國子監裏的老師,李賢早早就打聽清楚了,裏麵都是些大宋有名的大儒,這些人隻要你在人前好好尊敬他們,上課認認真真聽講,老老實實地完成課題作業,那都不是事,畢竟都是官宦子弟,也不可能把相互間的關係弄得太僵是不是?

  沒準哪一天,這些遭受直講嚴厲批評的學子內出了執宰,要是這執宰還是個小氣之人,說不定秋後算賬,為之穿小鞋,那可就有的受了……

  “開封有傳聞,罷官的寇相公也會來國子監擔任直講!

  笑話,我這個大宋的‘先知’記得可是清清楚楚,寇準那死強死強的老頭,最後可是被真宗大大給貶到陝州去了!

  除非當時我看電腦時,眼花了。”

  李賢前世給女友查論文時,這幾個北宋名相的生平是他重點關照的對象。

  何況開封城內,在寇準辭相後,不僅有傳言其來國子監侍講,更有言之被貶到了儋州擔任知州,就是後世的海南島上……

  總之小道消息很多,李賢自認為他所熟知的發展軌跡才是正確的,這些年都已印證了不少。當然,裏麵除過極個別出現了偏差,比如現在活得好好的開封府尹梁灝。

  靠在車內他安放的坐墊上,回想到來國子監的本質,李賢又有了無形的壓力感。

  說一千道一萬,他主要還是為了課業,自從上次得到蔡先生的啟發後,他便暗暗發誓,怎麽也要考個進士。

  講到原因,有很多種:

  一是為了堵住家裏人的嘴;二是如蔡先生所言,以後有個身份好安穩生活;三嘛,多是為了告慰蔡先生於生前對他的敦敦教導;四,說到四,可能是想體驗一把大宋版的升學考試,如此才不枉他來大宋瀟灑走一回!

  李賢正想著在國子監的這一年半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幸福小子日,然後在兩年後的科舉裏來個一鳴驚人,忽的發現座下的馬車不動了。

  “怎麽車停了?南溫你是不是開到溝裏去了?”

  孫二狗經驗豐富,做事可靠被他留在了爹娘身邊。

  所以今次南溫成了車夫的不二人選,於二狗的半年教導下,南溫的車技沒話說,深得真傳。

  一個字,開車開的賊穩!

  但眼下,他的車座有些小幅度的傾斜,不用說,南溫這位老司機,罕見的翻車了!

  “小郎,您別急,咱們側麵有人撞車了!”南溫有些無奈道。

  當然,他更多的無奈是,本已經找到了吐蕃在開封的使館,正打算去使館裏周圍蹲點,看看有沒有值得他信任,並忠誠他們讚普一脈的熟人,以證明他的讚普後人身份,哪曉得還沒來的及動身就被李家小郎叫走,成了隨行人員。

  這也直接導致,他原本請求大宋皇帝出兵協助平定亂局,重建吐蕃的計劃隻能被推遲。

  南溫也想過一走了之,可在沒有確定吐蕃使館的詳細情況,且沒了李家仆從這一身份的掩護,他不單單會沒了固定的居所,連出行都會受到嚴重的限製。

  形式比人強,南溫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隻能將計就計……

  “車禍啊!”

  李賢聽到南溫的解釋,馬上撥開車簾,從馬車上跳了下來。

  大宋馬車,或是牛車間的車禍還是時有發生的。

  但如眼前這般,一個破破爛爛的小型馬車,與前麵那個寬大華麗的大馬車,李賢還是第一次見到。

  在大宋人自己琢磨的交通規則裏,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

  大致意思是普通人要給官吏讓路,年少的給年長的讓路,小車要給大車讓路,出城的要給進城的讓路。

  該輛車的車軲轆都滾到他的車下,四個行車規則犯了三個!

  李賢暗道這駕車的是個高人啊!

  話說大馬車確實有一定的偏離車道,兩邊都有不少的原因。

  事故已然發生,大宋可沒有交通官吏,一般都是當事人自己解決。

  而前前後後行駛的馬車們,自然堵車下來。

  李賢給後麵馬車上的臘月她們一個眼神,讓這些女眷老老實實地待在車裏,他自己則像周圍普通的吃瓜群眾一樣,站在空地上吃新瓜。

  不出所料,雙方的當事人很快出現了。

  小馬車裏出來的是個穿著普通青衫的中年人,麵色上嚴肅,不怒自威,一看就是個文化人!

  大馬車沒什麽損失,就是有點小小的劃痕,城內隱有女眷嬉笑的聲音。最後站出來的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從衣著表情來看,應是開封城內那家出來遊玩的紈絝。

  這事一般到了這裏,差不多是紈絝子弟賠錢,勢弱一方認慫完事。

  事情剛開始是這樣發展的,青年讓仆從拿了幾貫錢給了過去,可語氣頗有些不好聽。

  差不多意思是這中年人縱容馬夫碰瓷什麽的。

  這一句話,如同火上澆油般,徹底把那青衫中年人給惹怒了。

  士可殺不可辱。

  林林總總說了許多大道理,甚至還把《宋刑統》《論語》等等給扯了出來,偏偏把那紈絝青年說的啞口無言,還迎來四周吃瓜群眾的叫好聲。

  古往今來,普通人都是同情弱勢群體的,放在當今大宋,同樣不例外。

  不知名的紈絝少年最後給了錢不說,又認命地道了歉,灰不溜秋地跑了。

  “這大叔有點東西!也蠻有意思的!”

  李賢頗為讚賞的看了眼前麵的青衫中年人,有些惺惺相惜。

  如此模樣,像極了他當年在學校內深夜裏無聊時,躺在宿舍的床上,拿著手機於網上指點江山的時候。

  甚是懷念啊!

  “不去當言官實在可惜了!”

  似是注意到有人看他,那青衫中年人,一張方正的臉漸漸轉向了李賢的這個方向。

  並慢慢向他走了過來。

  李賢腦袋有點慌,這人不會來噴他這個吃瓜群眾吧?還是他多慮了,對方單純想拿回他腳邊的車軲轆?

  李賢用左手拍了下左側端正站立的南溫,指了指腳邊的車軲轆,南溫秒懂,馬上附身推起車軲轆,往前方的主仆送去。

  中年人的步伐卻沒有停留,直到距離李賢五步之遙時停了下來,向李賢拱了拱手:“少年郎可是往洛陽而去?”

  “正是!”李賢眼睛一動,看這老倌拘謹的模樣,大體明白對方所為何來了。

  搭便車!

  隻要不是來碰瓷的就行。

  要多憑嘴巴單打獨鬥,根據剛才的形式,他還真說過這個青衫中年人。即便他父子三人都在,可能也說不過。

  猜測到對方的目的,不等中年人開口,李賢就爽快的邀請道:“公若也是去往西京洛陽,我這馬車可寬敞了,再坐兩人也無妨!”

  反正路中無聊,若是能向這位辯論大佬學學噴人的技巧也不錯。

  “如此甚好!”中年人點了點頭,連個謙虛的話都沒有,還真把李賢給看呆了。

  這人的性子不是一般的直啊!

  中年男人得了李賢的消息,回望馬車畔的老車夫:“蘇由,車身就不用管了,放置與邊道處,勿要幹擾他人視線。屆時自有鄉民拾取,你騎著馬跟於後麵再說,等到了洛陽,另行修繕就是!”

  那位名叫蘇由的老仆恭恭敬敬地稱了聲“是”。

  長者為尊,邀請青衫中年人上車後,李賢才坐上去。

  李家的三駕馬車再次出發了,當然,還要加上一個姍姍來遲的開封瘦馬。

  寇準上車後,先是打量了一番這個寬敞且裝飾頗為古怪的馬車,目光落在拐角上的幾冊書籍上,目光若有所思。

  人背的時候,還真是擋都擋不住,他這剛剛辭相,去往洛陽的路上就遇到了意外。

  若非這心善的少年,隻怕要多費些周折了。

  如今這世道,像這等願意伸出援手的人還真不多了,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在朝堂外……

  待車馬的主人上車坐定後,寇準注視著這個清秀少年的眼睛,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地,主動問道:“少年郎可是今次入國子監進學的官宦子弟?”

  這人難道憑車內的書籍就猜到了?

  好敏銳的洞察力!

  不過這也沒什麽好隱瞞的,李賢瞪著清澈的大眼睛,大方承認道:“正是。”

  注意到中年人睿智的目光依舊在看自己,弄得李賢心裏有些七上八下,他沒話找話:“公今次去往洛陽,可是尋親覓友?”

  但見中年人目光動了動:“倒也猜的差不多。”

  “小子姓李,尚不知公貴姓?”

  “老夫姓寇!”

  “同當朝寇準寇相公的寇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