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一見如故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2274
  李賢滿臉好奇寶寶般近距離地打量了下活的柳永,隻覺得和他想象中唯一不同的是,真實的柳永看起來更顯青澀,沒有他想象中那種大詞人的灑脫飄逸。

  “畢竟年輕嘛!”

  寫詩寫詞,乃至於後世流傳廣泛的小說,多是需要經曆人生的沉澱,才能描繪出令人共情的文字。

  柳永瞅了李賢一眼,不明白這個小迷弟為何如此目光灼灼地看著他。像這種眼神,他隻在某些小迷妹的眼中看到過。

  但到底是文人的良好素養,讓他平息內心的情緒波動。

  何況“李賢”這兩個字,勾起了他的某些記憶,他笑了笑:“河東人柳永,見過李小郎君。

  敢問小郎君可是前些日子作了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李落紅?”

  神他麽的李落紅!

  當日他在蔡先生下葬時,情不自禁的背了一句,那曉得傳的這麽遠,連柳永都聽說了。

  不過,從心底講,李賢還是有些小驕傲的。

  看到沒,哥這文抄公,尚未出門,聲名就傳遍了江湖。

  但他還是謙虛的擺了擺手:“柳三變謬讚了,傳言可不可信。此中詩詞,是我從某個流浪詩人那裏聽到過的。

  當時先生病逝,我心生感慨,情不自禁地吟了出來。”

  柳永眼睛一閃,世人言之華州李賢念及先師,觸情生情而作,果真如此!

  正因如此,當下士林內,許多人都知道華州出了個尊師重道的“李落紅”。

  前段時間他從揚州出發,路過不少人家,包括揚州知州內,都大家讚賞華州李落紅的那句詩。

  隻是令眾人的可惜的是,這首詩僅僅有下半部分,若能聽到上半部分,真就此生無憾了。

  至於李賢先前的“路人一說”,柳永隻當是李賢的謙虛之言。

  他不因李賢的年紀輕視,畢竟像他這麽大的時候,也是能做出不少好詞的。

  他一歎道:“李小郎君節哀順變,令師之事,柳某略有耳聞。

  不知柳某能否有幸聽到上闕?”

  李賢搖了搖頭,很是堅定道:“讓柳三變失望了,李某確實是隻記得後兩句。”

  但見柳永意興闌珊的表情,李賢轉而又道:“若是柳三變有意,待李某記得前兩句時,再與柳三變說如何?”

  柳永見李賢態度誠懇,他隻當這位李家小郎君還沒想出完美的上闕,能說出解釋之語,到是令他對李賢親近了不說,他點了點頭:“如此甚好,就勞煩李家小郎!”

  “柳三變,不,柳兄,你我一見如故,我對你的詩詞早有耳聞。

  時辰尚早,不如你我兄弟再聊一聊?

  店家,再拿出你們店最好的果酒出來,最好是華州產的!”

  不等柳永拒絕,李賢就率先占據了左邊桌子的一角,向櫃台處的店家囑咐道。

  這時間還不早?怕是快亥時了?

  瞥見自家書童正在向自己眨眼,柳永輕微的搖了搖頭,華州來的李家小郎人性格灑脫,外加盛情難卻,小聊一會又何妨?

  何況,他還惦記著李家小郎的前半闕詩呢!

  文人騷客,靈感就在那一瞬間,說不定相聊喝果酒的那一刹那,詩興大發,將之補全也說不定。

  “如此甚好!”柳永坐在了另一個桌角。

  李賢上半輩子雖專注科研,甚至高中以前性格都有些孤僻,但在大學後,慢慢地改變了性格,變得開朗不說。平日裏,更是和相識者,基本上都能聊上兩句。

  這一輩子同樣如此,所以在他的刻意引導下,柳永漸漸沉迷到他的對話之內。

  尤其在得知李賢有個兄長拿下華州解元,亦來參加省試後,二人的話題就更多了。

  這番和大詞人的交談,一直持續到了子時,到了三更天!

  好在店家也是開門做生意的,外有柳永的名聲在那裏,倒也沒有做出趕客之舉。

  兩人通報了各自的住處,並言之明天一同入洛陽。

  隻是在離別時,因為要結賬,李賢一摸口袋才察覺自己沒帶錢,其實他平時也不怎麽帶錢,一直都有孫二狗或是臘月這兩個移動的小金庫。

  最後無奈,隻好柳永給掏了去,弄得李賢怪過意不去的。

  難道還沒到洛陽,沒到開封,他就要發揚老爹蹭飯的傳統了嗎?

  這種不好意思也隻是一刹那,兩人最後有說有笑的告別,李賢便心滿意足的回到了酒肆。

  “大詞人還是很要好的,說不定某日就寫上一首詞,贈予我這個知交好友。”

  李賢歪歪了一會,他心裏更是打定主意,柳永這個比自己年長幾歲的兄弟,他是交定了!

  沒去打擾早就勞累歇息的下人,李賢自己去店家打了盆洗腳水,洗了個熱水腳好,便美美地睡了去。

  一覺睡到了天亮,待屋外傳來咚咚地敲門聲,李賢才睜開眼。

  “難不成大詞人這麽早就來找我了?”

  李賢打了個哈欠,緩緩穿衣。

  臘月熟悉的嗓音亦是同步傳來:“小郎起床了,大官人讓吃了早飯就趕快出發!”

  “早上有沒有人來找?”

  “沒有啊,小郎。”

  “要是有人找我,記得第一時間通知我。”

  “臘月明白!”

  當李賢穿好衣服,洗漱完畢,正待與家人一同去往旁邊的食肆,嚐嚐洛陽本地的早餐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了視線內。

  “李家小郎!”

  “是柳兄啊!”

  李賢笑嘻嘻的迎了上去,順帶把這位未來的大詞人介紹給了父母。

  一聽河東柳三變,像父兄這等正規的文人,馬上就表示自己“久仰大名”。

  一行十幾人相互交談著進了食肆,之後更是一同入了洛陽城。

  但因柳永也要尋友,李賢隻好與這位交往了一天的好兄弟告別,並給他說了個自己在開封洛陽的房契上的地址。

  見之走遠了,趁著嫂嫂沒注意,李賢偷偷貓到了兄長身邊。

  “兄長,你覺得柳三變如何?”

  李誌摸了摸下巴,他當然知道自家兄弟說的不是河東柳永的詩詞造詣,從之前他含蓄問起柳永科舉試題就能看出,季弟想知道柳三變這次科舉能否中第。

  “不好說,柳三變的才能毋庸置疑,正常情況下,進士及第應該沒有問題。但今歲的試題尚未見得,誰也不知道誰能考的怎樣!”